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泡脚可不是把脚往水里一放的事

泡脚可不是把脚往水里一放的事

2022-07-14 15:35:24
俗话说:“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泡脚俨然成为了现阶段的养生利器。入秋泡脚养生防疾病好处一大堆,关键在于怎么泡、泡什么。

泡脚泡错了没好处
热水泡脚时,由于环境温度的升高,腿部和脚部的末梢血管扩张,足部的皮肤血流量就会加速,可驱寒保暖、和气活血。

睡前用热水泡脚特别适合有寒症的人,如平素怕冷、手足凉、慢性腹泄、痛经、冠心病、小便困难等的人。泡脚后,还可以配合按摩足底相关的反射区。
但是,对某些人来说,泡脚是危险的。

1.,可令血管受到强烈刺激,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基础病。

2.儿童泡脚也要谨慎,频繁泡脚或烫脚更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形成扁平足。

3.有糖尿病、静脉曲张、血栓和足癣的人,泡脚时间太长、温度太高,造成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对于皮肤病已经破溃的伤口,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
泡脚还要有度。身体发热,而无流汗,则为适度。从中医上讲,汗乃津液气血所化,损汗就是损失气血津液。所以说,过量出汗后人体会有正气虚的疲劳感。秋冬季节,泡脚若过量或导致大汗淋漓,那么非但无法达到保健养生作用,甚至可能会戕害身体健康。

怎样算是泡好
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的。只要出微汗就可以了,说明经络上下贯通了,这也是证明经络是否通畅的一个办法。有些人泡20分钟就出汗了,而有的人需要泡很长时间才出汗,有的甚至是不出汗。

1
生姜祛寒
生姜属辛温解表类,祛寒解表,且毒副作用较小。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方法:一般取15~30克生姜(约为中等大小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以不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生姜药用成分有许多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姜的用量对半盆水。如泡脚用水量较多,或怕冷症状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

2
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与花椒都是家庭常用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作用。泡脚对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缓解作用。

方法:可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

如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这种水肿可选用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辅助减轻水肿。

3
艾草温肺
艾草性温、味苦、无毒,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艾草泡脚能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方法:艾草泡脚方法和生姜泡脚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相同。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用艾草泡一次脚。艾草泡脚期间应注意,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食物,注意休息。虚热、实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不适、慢性支气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缓解。

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4
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冬季易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秋季应用红花泡泡脚,可预防。

方法: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预防和改善冻疮。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如果血液循环不好,手脚易发麻,或下肢瘀血,就可以用这两种药材一起泡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质量。感冒期间用红花和艾草泡脚,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哈尔滨绿色春天中医院现已开通微信在线咨询服务,如您或您的家人有任何健康问题,都可微信留言咨询在线专家。绿色春天,打造您的专属私人医生!

医院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新阳路757号
咨询热线:0451-8810508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