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七部修真文化】修行不可好高骛远

【七部修真文化】修行不可好高骛远

2020-07-31 09:11:06

学修:天下万物皆为空。

吕老师:天下万物皆实有,空在无妄实在妙。

风淸云淡:善业也是妄想吗?各位老师。

福建老师-得真:师父讲的静定还虚心阶段,是指高层的境界。什么是善业?什么是恶业?给您打一个比方,在庄稼地里,杂草,就好比是恶业;庄稼,就好比是善业。

在庄稼成长的阶段,须要铲除杂草,给庄稼施肥浇水,使其茁壮成长,待庄稼成熟以后,果实要收割,收藏,留下的麦秆,也捆扎或收起来,如此,庄稼地里,即无善也无恶。

吕老师:得真这个比喻很好,是这样的,筑基阶段,正是除不良,就是杂草,这是增功德。功德,就是减毛病,为提高善德做运炼,这是如除杂草,保护庄稼的行为过程。当,修到高境界,是如要收获庄稼了,这庄稼还在地里,就不应该了,地里的草、庄稼,都空了,庄稼是善,草是恶,地里要留什么呢?这是了脱。

问题是,自己在什么阶段,还是庄稼成长的阶段,当下是真,就是要看清自己,这是明心,如果看不清,就东想想猜,不明心,就好高务远,自己在哪个阶段也不清,所以,要悟后启修,明觉真炼,明自己心,见真道而通达真途

风淸云淡:庄稼收获后,供养人类,体现价值对吗?老师?

吕老师:你问这话,是着相,我是用庄稼打比喻修行之次第步骤,你不悟,怎有添乱,指月望手,这要是在我身边,就是一棒子砸你头上了,棒喝。

说庄稼的作用,你说的没错,就是如修炼的作用,是如聚德的作用,守善的作用,就是庄稼的作用,这是两个概念,怎么跑的这样快,越级之为,是心不守,此番未明,又添一乱,这可不是学者的材料啊,迷象者,次第不分。

人的一生,有这样几大关,修行的过程:入世,出世,入世,出世。能理解否?

初修者,是入世。还虚者,是出世。证道者,是入世。了道者,是出世。

入世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出世者,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修行的次第,就是先入世,后出世,再入世,最后出世,为什么要先入世,就是需要修功德和聚福德,这是给自己播种福田收获资粮,这是有为法,离此无成。

不要看了几本书就急着出世修,很多学修未明法就好高务远了。

讲个好高骛远的故事;说,有一个农家女,她头上顶着一桶牛奶,从田野里走回农庄。她忽然想入非非:“这桶牛奶卖得的钱,至少可以买回三百个鸡蛋。除去意外损失,这些鸡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鸡。到鸡价涨得最高时,便可以拿这些小鸡到市场中去卖。那么这样一年到头,我便可分得很多赏钱,用这些钱足够买一条漂亮的新裙子。圣诞节晚宴上,我穿上漂亮迷人的新裙子,年青的小伙子们都会向我求婚,而我却要摇摇头拒绝他们。”想到这里,她真的摇起头来,头顶的牛奶倒在地上。她的美妙幻想也随之消失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做事,不要好高骛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