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2021-09-25 11:59:33

支持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点上方蓝字“洪林易叟”关注,谢谢!

中国人都有三个梦想,第一“神仙梦”,从小看《西游记》长大,总想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神仙是个梦幻出来的角色,根本实现不了,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个梦想“”,做不了神仙做个皇帝似乎也不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事实是残酷的,在家长和老师百般打击和精神摧残下,事实再一次的告诉我,皇帝只有一个,但绝不是我,但作为一个具有优良基因的中国人的我并没有放弃,决定用我一生的时间来实现第三个梦想“侠客梦”。虽然我出生时不是“钟鼓齐鸣”也没有“雷雨交加”,但我知道只要努力,第三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就是我的“江湖梦”。青年学武为了仗剑走天涯,当我学了几年后想行走江湖的时候,别说背剑了,就是瑞士都不让带上火车,必须换兵器---罗盘,背个罗盘云游于名山大川之间,惩强扶弱、济世救贫在我心里也算是闯荡江湖的侠客了,这就是我初识廖贤阳先生的缘由,廖先生是杨公廖氏风水第三十八代传承者,江湖中所说的名门正派。我慕名求学来到南宁,第一印象是先生很严肃、教学很传统、酒量很大。但最让我震惊的是一见面就点我是“江湖派”(哈哈)。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通过学习廖先生的杨公风水知识,让我在之后的易学路上受益匪浅。但这么多年来让我惭愧的是一直没敢再见先生,因为自觉学生愚钝,没有把老师传授的东西学到家,无法向老师交差,所以很多次到广西都欲进又止,但我和先生并没有疏远,先生的古太极视频一直存在我手机里,即使在这五六年中换了若干部手机,对于我这个武痴真是极其珍贵的好东西,可惜无缘学习,只能照猫画虎。

去年中秋佳节开车去广西,莫名的一股力量让我去南宁拜见了廖先生,其拜见的结果就是来北京上了《道家传统内丹养生学》。让我重新燃起了内心深处儿时既有的“神仙梦”。虽然我也是道家人(四年前龙虎山传度),也看了很多道家经典,但此次课程让我醍醐灌顶、如梦方醒、找到了人生的真谛!通过此次课程总结有以下几条心得体会,请先生和同学们斧正:

1、中国的根基在文化,文化的根基在道家;

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传承到今天的只有中国,虽然有四大发明却依然被八国联军炸开了国门,所以今天值得国人骄傲的不是唐宗宋祖、龙瓷璞玉,而是五千年延续不断的、让中国人生生不息的民族魂——文化。课程中廖师清晰的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并告诉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一定在道家,那就是《传统内丹学》

2、学习道家文化要脉清,法正、师明,首重于传承;

从宇宙未分到三皇五帝、从老庄八仙到火龙真人,从黄裳祖师到梅老仙人,廖师脉络清晰的呈现给大家丹道的传承,鉴于现代人们的浮躁和利字当头,修道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名门正派、正本清源。“问渠何来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脉清才能法正,法正方是正道。优秀文化首重于传承,然后才是发扬。那么传承找到“正道“之后就是要寻得明师。“要成明师必拜明师!”这一直是我闯荡江湖的座右铭。所以我非常欣喜能有道缘遇到廖师这样的明师。

 

3 、儒释道三教是一家,打坐筑基不二法;

“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这是很多年前我在少林寺看到的,我不反对,只因儒教立人、修心、道家养生都是劝人为善的,但上了廖师的课后又重新从深层次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三教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散叶难免在其教义、教规上互相渗透和学习,但这只是表面层次的交流,其深层次的交流就是三教的高人都在修炼,都在探索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大道。在修炼的过程中也是在互相交流下各得方法,但其方法的系统性和实操性都不如道家,历史中道家修炼者得道的层出不穷,这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这让我更有信心的练习道家内丹,我坚信这是解开生命奥秘、探索宇宙真理的唯一途径。

 

4、玄牝性命知坎离,修仙大道是沧桑;

我练过太极站过桩,认为这就是道家养生;我学习易经以风水为业,自认为乾天坤地坎水离火熟透于心;一边听廖师的课一边在羞愧,我为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而羞愧。丹道有九层,养生不过第一层,坎离在身中我却日用而不知。原来自称的修道之人其实还没摸到门。廖师的课就是这样的高深,信息量之大、公开的秘法之多是我在上课之前预想不到的。九层功法更是在我面前展开了一条修仙大道。但从我开始打坐散盘半小时就知道了,这条修仙大道是何其的艰辛,最后不但要放弃人生所有的名利和情欲,更要忍受修炼的痛苦和路上的孤独。但不忍受痛苦耐得孤独又怎能脱离苦海成就大道?

5:动静结合阴阳体,不负道缘不负师。

在学习内丹打坐静修的同时,我们又有额外的收获。真是意外多多,收获多多。学习了道家古太极的练形动功。就是我之前说的一直珍藏的廖师古太极视频的拆招。其动作原理深奥,但又简单好练,简单好练却又效果显著。动静结合、阴阳一体就是这次课程教给我们的实修方法。心得总结到这里,就想一句话概括课程“知行合一”。既有系统的丹道理论又结合实修方法。课程之后就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了。

       闻道、学道,修道、证道最后到得道。我是幸运的,有这份道缘学习了廖师的《中国传统内丹学》并走在了修道的路上,虽然我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我要感谢廖师,引领我入道,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谛,虽然他遥不可及,但人生有了灯塔让我不再迷茫,我也要感谢正安文化机构,没有你们真不知道何时能入道,更要感谢各位道兄,鼓励我、陪伴我、见证我开启了新的人生,最后感谢师母,全程为我们服务,您辛苦啦!

 

祝愿师父师母神仙眷侣、早日得道!

祝愿各位道兄修道顺利、早结圣丹!

 


 


    微信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