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第一批熬夜修仙的90后已成失眠主力军

第一批熬夜修仙的90后已成失眠主力军

2020-09-03 10:05:27


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这应该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写照吧!

对于北漂的广大有志青年来说亦是如此。


画面一般是这样的:

晚上:加不完的班,玩不完的手机,打不完的游戏,因此,你会发现凌晨的北京依旧是灯火通明。

早上:从六点开始就陆陆续续起床,七点左右的时候,大家顶着“烟熏妆”开始作战于地铁。

相信这样的场景应该每天都在上演,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


睡眠质量一般的我今早醒来的时候,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新世相的这篇文章,好像这几天关于90后睡眠的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


那本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今早看到的这篇文章,聊一聊睡眠的问题吧。


文章来源:公众号【新世相】




3月21日是第十八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与之前5年不同,今年“中国睡眠指数”首次聚焦90后。

很多地方都在说一件事:这批 90 后的睡眠不行。


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很有针对性,专门出了份《2018年中国的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说 90 后的睡眠均值只能打 66 分,“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入睡”。


我曾经在新世相歌颂过晚睡,最近被顶着黑眼圈的年轻同事集体质问,说我误人子弟。


今天的文章,是反对意见最激烈的91年同事赛赛写的。她采访了十几位被晚睡困扰过的同龄人,想搞清楚两件事:


90 后到底为什么没法早点睡觉?

90 后的晚睡还有救吗?


前一个问题,她给出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后一个问题,她也给出了一些思路。


我希望你看完这篇推送,能放下手机,真的去睡个好觉。


90后为什么没法早点睡觉?

作者:赛赛


我昨天晚上又是 3 点睡的。


我是个长期熬夜党。每天晚上都有一堆事情可做:看书、追剧、看电影、敷面膜、研究菜谱。——夜晚太迷人了。


一直以来,我熬夜也熬得理直气壮:


白天的生活不属于自己(当然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所以我白天的生活属于你们),晚上一定要抢回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也被提醒晚睡不好,新闻里总是吵“90 后不会好好睡觉”。我问了身边很多人,大部分理由都跟我一样:


1. 因为舍不得睡,不甘心睡,就一直没睡


尤其在北上广,要是你也在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打完一天的仗,只有晚上到家后,才终于有点自己的时间。


怎么甘心拿这来之不易的时间睡觉呢。我总觉得,只要还没睡,这一天就还没结束。


接着就陷入了无尽的无法结束——


刷知乎,看到喜欢的大V说了一个我懂的词就会兴奋点进去,觉得自己要获得新知了;


其实都是左脑子进右脑子出,什么也记不住——但是不甘心,还是要接着看。


刷抖音,看到好笑的就想接着看,看到不好笑的更要接着看;


刷淘宝,首页“为你推荐”的东西样样称心如意,一条裙子背后还有一个店,一个店背后还有更多相似店铺……


看朋友圈,看每个人日子都过得比我好,又是秀恩爱又是旅游又是晒马甲线;


盯着照片一直看,越看越焦虑,越焦虑越要接着看。


一直能听到脑袋里在大喊,“快点给我滚去睡觉!”


但就是停不下来。


我同事小象,最近在为偶像弟弟们着迷:


“每次都信誓旦旦,说好只给《偶像练习生》投个票就睡觉,只要 30 秒!


结果点开就停不下来了。


先是看新花絮,十多分钟过去了;


看到哪个喜欢练习生,还要去重温一下老花絮,二十分钟又过去了;


内心非常自责,但脸上荡漾着微笑。


要是在评论里看到其他小弟弟,虽然很困,还是要重看他的单人直拍!


接着,不偏不倚,既然都看他了,还得把全组的直拍都看个遍。


最后眼睛都睁不开了,又坚持点开了时长3小时的正片……


一看表,四点半了。”


——这些就是我们用“自己的时间”做的事。


深夜放下手机时,感受通常是:虽然身体要死了,但精神得到了满足。


但第二天醒来:因为缺觉,神经变得极其敏感,烦躁和抑郁交替出现。



中午点外卖,理智告诉我们吃点清淡的,但最后点了一堆垃圾食品。


也会对昨晚的自己感到懊恼。


黑夜给了我们自由,我们却没有享受它的自控力。


一天 24 小时有时尽,对没自控力的恨,可是绵绵无绝期。


2. 总把事情拖到晚上,熬夜是为了还债


朋友小琛在准备硕士毕业。白天随便看几篇文章,这个可以用,那篇也不错,都收藏起来做素材。


越收藏越觉得胸有成竹,框架搭得有模有样,想着晚上把内容填进去就行了。


期间穿插各种打岔活动:整理整理书桌,和老朋友聊聊天,甚至出去转一圈晒晒太阳。


晚上10点才开始干活:这时才发现问题一堆,素材收集的不对,框架也要推倒重来。


很沮丧,11 点冲杯咖啡,搞到 3 点也弄不出头绪;定 5 点的闹钟准备睡两小时再战,然后又起不来。


第二天,9 点起床,拖着认知完全不协调的脑子继续做低效率的准备工作。



更可怕的是,当这种熬夜依赖成了习惯,我们都会开始自我安慰:


“我就是晚上才有灵感,效率高。”


人就是这样,只要一个状态持续够长,一定会给自己找理由。


但其实谁熬谁自己心里有数,都是一边红着眼眶一边硬熬。


这种熬夜不是意志力驱动的,靠的是白天消磨时间的悔恨。


长此以往,效率和成就感都会越来越低。



3. 深夜一思考,那叫一个没完没了


睡前的胡思乱想也是一个敌人。


白天我们都在做外部对抗,没太多时间想自己的事;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只有大脑在活动——但这很少去想开心有用的事,大多是在焦虑。


朋友贾白,一躺上床就开始发愁自己怎么这么穷:


躺床上手贱查账户余额,接下来为房租发愁。想着下周和同事吃饭,出去吃一顿就是 200,不去又不太好。


再想到这个月的 KPI 可能又要完不成,更加焦虑。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升职啊?什么时候才能租得起一居啊?什么时候才能买鞋不看价格啊?”


“我是不是活得太失败了?”


这些事根本想不出来结果,可还是不停想不停想。这让我们对得不到的东西更饥渴,对解决不了的事更着急。


心理学上把这叫做“精神反刍”,迷茫的事越想迷茫,害怕的事越想越没底。带着这些负能量入睡,第二天起床,头昏昏沉沉,像绷了根筋,磨磨蹭蹭不想起床做人。


就以这个状态,美好的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4. 睡觉前的必做事项太多了,导致睡觉本身也要拖延


朋友鱿鱼酱和我说,他们这些凌晨到家的 90 后,还有一个特殊的痛苦:


“睡前要卸妆要洗澡、再之前要遛狗、遛狗前要整理一下房间……


这些事一方面不想做,但是不做又没法睡觉。


所以经常是坐在沙发上一边发呆一边崩溃:


都 2018 年了,为什么还没有发明出卸妆-洗脸-脱衣服-洗澡-送上床-躺下盖被子的一条龙机器?


这一坐就是一小时。”


好不容易到家能瘫一会儿,这些琐事会让人感觉又开始忙活了。


累了一天,为了能让自己稍微得体点入睡,真的需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


可第二天看到黑眼圈,又会开始后悔:


是不是回家倒头就睡,反而不会这么狼狈?



——所以我们到底还有救吗?


我是饱尝晚睡之苦的:白天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对晚睡后悔,情绪总是很暴躁。身体和皮肤也在变差,免疫力低下。动不动就生小病。


然后我真的找着了两位戒掉熬夜瘾的年轻人。


朋友 thatmoon 半年前结束了一段感情关系,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


她和我说:早睡是种光荣且有用的逃避。


熬夜的时候吃东西、看综艺,能让大脑分泌出让我们短暂愉悦的化学物质。但它们不解决根本问题,还容易上瘾。


而早睡以后,她感受到它是一种了不起的重启机制:


前一天晚上遗留的问题,不去想,闷头大睡。早上起来常能忘了大半。


曾经每天凌晨 2 点睡的 JackLi 已经坚持了三个月晚 10 早 7 了:


“最初改变作息是因为生了比较重的病,必须加长白天的工作时间,晚上才有时间恢复身体。


但三个月下来,好处太明显了:从来没觉得身体这么通畅过。上班摸鱼的毛病也在改善:发现一天变很长,能做很多事。


其实没有特别的技巧,无非是远离诱惑源:手机放远点,晚上只看自己看不懂的书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从小的教育里,的确不是很关注自己的身体。


早睡早起身体好的道理,非得靠自己悟出来。


这次,我是真心想戒熬夜瘾了。


不是舍弃“自己的时间”,而是想对这段宝贵的时间更负责。不让自己被无穷无尽的消遣和焦虑拖住。


而且往深了想,睡觉看起来是一动不动,却是件相当神秘的事儿:


当年祖先在野外生存,冒着被吃掉的危险,要睡觉,这是为什么?

睡觉为什么让我们平静?它是如何更新我们的记忆的?


以及为什么仅仅因为在梦中和男神有了交集,就能让我心神荡漾一整天?


总之,睡觉挺了不起的。

别信熬夜了。信早睡吧。




 话题时间 


晚睡的你,正在忙啥?

早睡的你,有什么建议?





一只黑

小黑是个好人,只推送有用的东西。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微信ID:xhmsvip

 小黑QQ1:275326202(已满)

 小黑QQ2:3251175005

 QQ群:252568026

 小黑微博:小黑黑的格子屋


 ☟ 点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