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人的中枢在心不在脑(谈修道如何“观心”)

人的中枢在心不在脑(谈修道如何“观心”)

2022-01-09 10:37:40

摸一下自己胸膛的左边,噗通噗通地在跳,这不正是我们跳动的心房吗!电视上一位美丽的歌星在唱了:“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这个只有你没有他的“心”,是不是刚才噗通噗通在跳的那个“心”呢?当然不是,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所以道与医的“心”好像表示的是思想,古人所谓的“心”能思想,也就是“思想”和能思想的意思。


一个人思想多了会心痛,受感动了心也会痛。这却并不是真的“心”在痛,而是胃的上部一点的地方,“任脉”的位置,“膻中”受了气的震动,而脉在动了,使你觉得心痛,证明思想也影响着心脏的。


真正的中枢是什么?在人心,我们这个心脏。佛家密宗讲“脉解心开”,显教讲“意解心开”,都一样。这个心脏的外形看起来就像八瓣莲花一样,所以禅宗真到开悟,密宗修成功的时候,心脉轮一定打开了。但这并不是心脏张开了,不要当成有形的开。


人的心脏外面有八瓣,里面有七窍,像是个小漏斗一样在动,七窍就像是“斗枢”,念在心(广义的心念之心),因此我可以告诉你们,修观心法门都在心的(广义的心)部分,不要在脑子里幻想。脑子是与第六意识分别有关,不要多用,你还是观心,先观有形的心,你慢慢就可以得凝得定了。这个道理也就是“升降据斗枢”,因为“斗枢”还是在心。


纯正的般若观心法门,观自我心意识的生生灭灭,本无所谓在何处起观的问题,婆婆妈妈,多此一举。心并不在内外中间。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观法,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头部,引起高血压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轻轻在心头作观的方便;又怕你们不懂心头部分,特别说明在心窝子这里,两个中间,肋骨衔接凹下之处。就在这里自然起观。



行住坐卧随时照管自己,才是修行。我们知道菩萨的名号代表他的修法,等于世间人取名字,有特别的意义。观自在的意义着重在“观”,随时随地,观照起心动念,照管每个思想的起没,但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去觉察它,这就是行的方法。


你们只晓得打坐,内心没去观察自己的心念,没有观心,等于呆坐,光坐在那里昏昏沉沉,懵懵懂懂,与睡眠何异?!不对的,这样不是修道,必须观察自己起心动念。坐在那里身体不管了,四肢不动,六根不用,正是休息,这肉体既已休息,已经很舒服,便不要再管它了。


这时内心要起观,观,观自在菩萨,观自己一个人在起心动念,念念明了,譬如我现在在讲话,大家在听讲,每一句活,每一个字,讲的,听的,自己观察得清清楚楚;对了没有?错了没有?该讲不该讲?善的恶的,是的非的,一一觉察无失,这是初步。观自心在哪里?有人烦恼起来的时候,作不了主,观也观不了,被烦恼障碍,无明一起,睡意一来,随境逐流,再也不知回光返照。


密宗要人修观想,其实,观是观,想是想。初步的观即是想,这不是很简单吗!观想,就是你须想像得出来。你念头里想,譬如画家要画一座山、一湖水,心一想念,便呈现出来,一山一水,如在目前。密宗修观想也要将对众主题想出来。观和想相连,这是入门方法。可是,你们现在学这法门,老实讲应在哪里观呢?


先要在心头起观,肉体有形之心,两个中间,心窝子上下。观心,先须轻轻的在心头部位作观,当然,思想不是由心脏而生,但是,你正好观察心头这一部分,此是正修行之路,别脑子空想妄想,也不要看光什么了。初学者用此观法,有时觉得心窝子这里痛啊痛的,那是由于胃上食道管不干净的缘故,除非心脏原有疾病的,另须研究其他方便。

 

怎样才是观自在菩萨修行菩萨道的观法呢?换言之,怎样才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的观行呢?你是这样从起心动念,慢慢起修,慢慢观想,走路也好,做事也好,随时不离心中自我观照,等智慧功力深入以后,自己自性实相般若的智慧爆发了,就不是先前追求心念起动时的观想智慧了。我们观想的观是妄心观妄心,妄想观妄想,虽然能观的作用是理性的,但仍是妄想。审察自己心念,观到功力深了,因缘成就时,自然呈现智慧德相。


但观自在菩萨虽然告诉我们行深般若波罗密多,却也不是一观就会,火候到了,起心动念,时时明白,个个清楚,来的时候不欢迎,念头就跑掉了;去的时候不追求,不理它何处消失,如果观行渐深,观到妄心杂念,既不来也不去,正好,一段空灵,得“初住”休息之境。

 

你们现在如此观心,不要向顶上观,不要在脑子里观。平平安安,自自然然,轻轻从心头起观即可。千万不要硬抓住肉体,把肉体看得那么严重。若是作白骨观,白骨那个空架子,重心大概也在心头这一部分。听懂了没有?要把每一句话听进去,不要表面专注,其实昏昏沉沉,莫名奇妙,白白浪费时间。话记不住,就是落在无记中。若能每句话明明白白记住,心中却无妄念杂想,这才是定的忆念之力。

 

观心不要蓄意,不要用力,自自然然去观。实际上,你一观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已经跑掉了。跑了的不去追寻,未来尚未生起的,不去迎取。当下即是空。管它空也好,不空也好,一念清净自在。有杂念妄想来,舍,布施掉,即传统禅宗讲“放下”。念念舍,善念也好,恶念也好,世间念头,佛法念头,一切皆是虚妄。


譬如《圆觉经》所讲,“知幻即离”。知道这念头是虚假幻化的,它来了,不必费力赶它,轻轻一观,本来空嘛!“不假方便”。用不着求佛菩萨帮忙。“离幻即觉”。离开了妄想,不就清清静静,明明白白,自性般若,没有程序,“亦无渐次”,当下现前,这不是很好吗?可是有些人也许错解了圆觉经,以为觉了就成佛。他不知道,纵使如此,还是初觉始觉,不是本觉。

 

心中随时起观,念头何处来?何处去?等到功夫较为纯熟,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一段空灵,有人就拼命看的很牢,对不对?这又沦为下品修法,你死心眼看着那一段干什么!看臭水沟啊?!嘿!你就忘了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未来的念头还没有来,中间的念头当下即空,你看住它执着一个空干嘛?这是不用智慧去参!因为那个空也是你心意识所造,当不得真。那么你不看它,怎么办呢?看与不看之间如何取舍?我如此一讲你们便傻了,稍稍深入一点,我就晓得你们吃不消。修行人真到了解脱处还有什么观心不观心的。解脱便解脱,毫不拖泥带水。但是刚开始时,一切都要从般若观心来。

 

西方人讲用脑,认为第六意识的用在脑里头。我们常常思想、妄想,都是在脑里头用。我说你不要用脑,“心”,硬是心脏部分啊!你心脏并没有思想的,但是的确是心的一部分。我说你平常做事,把心沉到心脏这一部分来做事,少管脑;你就不同!记忆力增强了,定力够了。前两天我告诉位同学,他马上懂了,去试用一下,到今天为止告诉我:老师啊!做事情在心理上好了!

 

是真的呀!第六意识是脑意识。所以西方人只认到意识这一层,心的部分还没有搞清楚。其实你们诸位打坐参话头也好、观想也好、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都在用第六意识,也就是在用脑——错了!所以不能得定、不能证道。心,你硬放到心脏部分(注:心头,肉体有形之心,两个中间,心窝子上下,肋骨衔接凹下之处),有绝对的道理!我并不是讲心脏就是心啊!可是你使用的部分——“心”,主要在这里。所以你念佛在心中念,不要在脑中念。你想在脑中念佛、修道、观想……修三大阿僧祇劫,给你加两倍吧!九大阿僧祇劫也不会成功!

 

人都有惰性,吃饱了饭就懒得用心,不喜欢用脑子。有的人听了就忘掉了,这有什么用啊?这是“忘念过失”,有则要改。你说你脑袋是父母给我的,本来就不大好呀!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整理自《我说参同契》《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般若正观略讲》《唯识与中观》《药师经的济世观》《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佛医养生打坐垫推广




  “佛医养生打坐垫”由佛医堂、弘南医学研究院、弘南大学堂联合监制的完全符合人体力学的打坐垫。


  市面上普通的打坐垫多为棕榈制作,虽然平整硬实,但硬度高的打坐垫其实不符合人体结构,坐久了会令身体不舒服,甚至造成肌肉骨骼损伤。


,打坐时身体各部分受力情况,设计出符合人体力学的棉质打坐垫,其中的芯是由多种棉严格按比例配置而成,从而实现合适的厚度和弹性。


  这种打坐垫不是普通级别的棉垫,是用于佛医修行和养生调理,所以几乎是按医疗用品标准生产的,坐垫的全部细节是完全参考人体力学设计,其厚度、弹性、大小都有很严格的精确要求,和普通的坐垫非常不同。


佛医养生打坐垫

与市面上其他打坐垫的区别



  这种专业的打坐垫的内芯是3种不同的棉经过专业机器混合搭配而成,以确保其厚度和弹性两相宜。打坐垫的外套是用常用的土黄色,其色五行属土,方位居中,使人打坐时有平稳、平衡的加持作用。而且外套也是做成带拉锁,可拆下换洗的。


  这种专业的养生打坐垫看似简单,但其设计很精细严谨,佛医堂团队以前曾先后找过多家生产厂制作,都很难做出精准符合标准的,后来经历了数月的反复试验才算把这种打坐垫相对完善地生产出来。


  经弘南医学研究院反复研究发现,这种特殊的佛医养生打坐垫,不仅可以使修行打坐的功夫事半功倍,还对于打坐人的腰颈椎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专业学修打坐不可缺少的物品。


  佛医堂团队义工全部使用这样的打坐垫,具有很好的效果,我们也把这样的打坐垫推荐给更多师兄使用,也欢迎大家推广给更多师兄。


  如果您要专业地学习打坐功夫,请关注佛医堂的微信通知,佛医堂每年有很多公益课程里都有打坐教学的内容。另外提示网上出售仿冒佛医堂打坐垫的商家很多,请勿在非佛医堂授权网店请购此物品。



请购方法


(▲佛医堂流通处微店二维码)

1、扫描上面二维码,或点击下面“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打开网店。

2、淘宝订购(淘宝店名:佛医堂,店铺号:7784622,网址:foyitang.taobao.com

“佛医堂流通处”是由弘南医学研究院运营,所销售利润均用于支持佛医堂平台的公益活动,您在本处的消费也是在供养佛医堂的公益平台,佛医堂公益团队对此衷心感谢!


编辑声明


  佛医堂微信所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不一定代表佛医堂意见,请各位师兄明辨。另外,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admin@foyitang.com ,我们会及时更正。

  佛医堂公益团队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


点击“阅读原文”可到达佛医堂流通处微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