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黄帝与禅

黄帝与禅

2020-07-31 09:57:56

“禅”来源于,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修禅是“出家人”应该做的事情,与我们普通人无关,甚至还对“禅”有些恐惧,其实这是对于禅的一种误解。禅,是用语,意思为静虑,是通过“定”来获得“智慧”的一门技术,然而该技术无声无相,我们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才能体悟到禅,才能达到禅的境界。佛家讲“苦海无舟、回头是岸”,就在告诫我们,“船”只不过是我们修佛、修禅的工具,我们是在“借假修真”,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回到自身智慧的提高上来。禅,是神秘而又现实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如何在生活中修禅。

修禅需要工具

修禅需要工具和载体,那么这些载体有哪些呢?我们所熟知的有武术、医学和茶道,所以被称之为禅武、禅医和禅茶,其中禅武又被分为了禅拳和禅功,禅拳主要是指技击之拳术,如少林罗汉拳、金刚拳等,而禅功则是指养生之功法,如少林武八段锦、少林易筋经、少林禅圆功等。武、医和茶,是禅修比较常用的使用手段,当然,如果你有慧根,也可以从劈叉、烧火这些最普通的技术中体悟“禅”之奥妙。借助于工具和载体,修禅的程序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戒,第二步是定,第三步是慧,也就是讲“戒而后能定、定而后能慧”。

三步获得智慧

戒代表的是自律、是规矩,这既是对于自身的要求,也是对于我们修禅所使用载体的要求。如我们练习少林易筋经,就是要先改变自己的心态,怀感恩恭敬之心,因为易筋经不但可以使我们获得健康,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智慧,僧人练功之前敬佛,学子读书之前沐浴,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就是我们所练习的易筋经要拥有自己正确的规律和规矩,因为完整和标准的易筋经版本,可以帮助我们在获得健康和智慧的道路上更快和正确的前行。“定”是不动、不变动,意思是说,我们在修禅的过程中,要把思想放在我们所进行的载体和工具之规矩上,专心致志,在规定的规矩之内,仔细的体悟其实质,明白其真正的核心规矩。如我们练习少林易筋经,初时一定要按照规矩进行,动作规规矩矩,待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要了解其锻炼的实质,了解其不变的内容。“慧”是灵慧,灵动,代表了我们了解一项技术的实质之后,就可以脱离外在的规矩,自由的发挥,充满智慧。如练习少林易筋经,当我们了解每个动作背后的意义之后,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动作进行变动,以符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易筋经版本众多的原因之一。

原来是一样

戒定慧,从简单而明了的“规矩”,到核心不变的“道理”,再到最后的“挥洒自如”,告诉我们的是认识事物过程中的一种普遍规律。通过戒定慧,我们可以在某一个行业内获得智慧,成为行业内的领袖,如果你还具有足够的健康身体,足够的聪明,可以在多领域获得成功,所以马云讲“如果我的身体条件允许,我有信心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戒定慧,和易经中讲的“三易”是一个道理,即简易、不易和变易,在中国传统运动养生的体系中,“松静”、“壮”、“易和”的三层训练体系,就是禅修和三易的体现。

遵从祖先黄帝的话

最后,回到本篇的标题,看看我们的祖先黄帝是如何看待“禅”,或者说”智慧”的。黄帝在《灵枢·本神》中讲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在这里面,虑是思虑、静虑,就是所说的禅,是慧,使用这种聪慧来处理我们遇到的事情,表现出来的就是智谋,内外合一,就是“智慧”。而要想获得智慧,我们就必须要养好自己的根基,如我们的精神、魂魄和意志,这也是中医所讲的五神。所以说,禅是以人体健康为根基,以外物为工具,按照戒定慧的程序,获得智慧的人生。关注三养功夫体系的朋友们,静下心来,开始了解“少林武八段锦”和“易筋经中医版”吧,因为二者接近禅,有符合中医内经之要旨,是我们智慧的来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