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95.58%的知识分子都关注了众读
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刘宇昆
今天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书是《蒲公英王朝》
它是一部令整个华语世界翘首以待的科幻史诗
更被外国读者誉为“东方版《冰与火之歌》”
书中构建了一个由众多岛屿构成的神秘国度
在这里,神祇与人类共存
海底修建有连通各岛屿的隧道
有用来运输作战的热气球、飞船、潜艇
战士乘着风筝战斗
本书作者刘宇昆
因为将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
翻译并推荐到西方世界
并且都先后拿下雨果奖而名声大噪
然而,他不仅将中国科幻带到了全世界
同时他自己创作的科幻小说
也多次获得世界科幻文坛多项大奖
《蒲公英王朝》世界观地图
在这本书中,刘宇昆将东方古典美学
与西方科学精神相结合
开创了“丝绸朋克”这一全新科幻概念
作品一经问世便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被媒体评价为给传统奇幻史诗注入了现代、前卫的风格
“丝绸朋克”概念图
1976年,刘宇昆生于甘肃兰州
幼年父母为他提供了大量读物
令他爱上了阅读和写作
八岁时就创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说
11岁,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刘宇昆
随家人移民美国
定居于西海岸的加州帕罗奥图
少年刘宇昆心里盛装着两个故事
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和《星球大战》的第二部《帝国反击战》
故事中的宇宙飞船、光剑和怪兽
在他心里留下了斑斓的光影
也让他见到了“平常生活中见不到的东西”
1994年,18岁的刘宇昆进入哈佛大学
在数学和文学之间选择了英美文学系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文的节奏与意象
中世纪英语的独特音韵与句法
拉美文学与世界文学中缤纷的色彩使他沉迷
日后在他的科幻小说开篇
苏珊·桑塔格的文艺评论
艾米丽·狄金森和T.S.艾略特的诗句不时涌现
在他的笔下,科幻不只是科技、理论、技术
机械的简单拼贴
而是关乎人类情感与人性道德的深层质询
刘宇昆
从哈佛大学毕业后
刘宇昆来到位于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微软公司
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
上世纪90年代末,创业浪潮席卷北美
他便和几个朋友开启了创业之路
又因为想做“不一样的事”
他返回哈佛校园攻读法学
后成为一名企业税法律师
然而,繁忙的律师生涯没留给他太多时间创作
他转而成为专攻高科技专利案件的诉讼顾问
丰富的职业生涯为刘宇昆的科幻开拓了不同向度
《迦太基玫瑰》中的编程语言
《完美匹配》中对算法与数据的分析
“末日三部曲”中与上传后的意识之间的对话
《结绳记事》中对于知识产权的论述
就像《手中纸,心中爱》中
活蹦乱跳的折纸动物一样
刘宇昆喜欢写的小说大多带有“幻想元素”
都是“将日常生活中的比喻实体化”
2012年,他凭借《手中纸,心中爱》
一口气斩获了欧美三大奖项
星云奖、雨果奖和奇幻界最高奖“世界奇幻奖”
他成为继特德·姜之后
又一位备受肯定的华裔科幻作家
2013年,他再接再厉,凭《物哀》再夺雨果奖
刘慈欣和刘宇昆
三体人都知道
《三体》获奖,译者功不可没
大刘在他的获奖感言里专门写道
翻译作品总是在跨越两个不同的文化和时空
就这本书而言,这座桥梁就是刘宇昆
他的译文非常好,几近完美
刘宇昆对中英文的纯熟掌握
西方精英教育的背景
高颜值的东方面孔和谈吐
写最纯正的英文小说
让他成为这座中国向西方传播的最佳桥梁
他自己也乐于承担起这种多元身份
带给他的使命感
他就像一艘连接了《三体》
与广阔的英语阅读圈的飞船
不仅如此,刘宇昆这艘飞船
已经搭建起了一条中国科幻创作
与英语阅读圈的航线
除了刘慈欣,刘宇昆近年还将陈楸帆
马伯庸、夏笳等国内科幻作者的许多作品
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
他翻译的陈楸帆的《丽江的鱼儿们》
获得了2012年世界科幻奇幻译文奖
这也是首次颁予中国作家
还有五篇深度文章
带您深度了解刘宇昆背后的故事
欲知详情,请点击下方标题
01
02
03
04
王国维 | 赵元任 | 陈寅恪 | 陈垣 | 吴宓
叶嘉莹 | 顾准 | 老樹 | 許知遠 | 馮唐
季羡林 | 曹禺 | 巴金 | 茅盾 | 冰心
牟宗三 | 冯友兰 | 熊十力 | 马一浮 | 章太炎
张悬 | | 柴靜 | 理想国 | 陈晓卿
刘慈欣 | | 许倬云 | 贾樟柯 | 馬世芳
顾城 | 梁左 | 太宰治 | 穆旦 | 余英时
高华 | 许政扬 | 赖声川 | 杨显惠 | 林夕
誠品書店 | 草间弥生 | 法拉奇 | 方文山 | 杨绛
余光中 | 梅贻琦 | 曹文轩 | 北岛 | 秦明
本公众号发布的图片及文章链接均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分享交流使用,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原作者表明其身份要求本公众号停止使用该图片及文章链接,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