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紫霄玄真悟元功是武当紫霄玄真派无极神剑门秘传千年之镇门神功,乃道教五秘、玄门九真正脉宗传的证道修真仙术,它是由丹田培元、子午周天、五行阴阳、七星玄璇、黄庭育婴、剑气通神、形神归元、纯阳逍遥、玄天心印、心易圆融、跨鹤游玄、超凡入圣等十二部功法组成,由低到高、由外到内、由命到性、由凡到圣,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修习。玄真门的核心功法,或者叫原始功法,是七星玄璇功和黄庭育婴功。它在整个玄真门修真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丹田功至七星功属命功范畴,它主要应用在武功方面,在整个修真体系中属筑基功法;黄庭功至逍遥功属性功范畴,主要是修炼元神,在武功方面则是修炼剑气,在整个修真体系中属炼丹功法;玄天功至游玄功已属传统的神仙术的内容,原称“玄天心法”,主要是修炼奇特的玄门法术。
紫玄丹功从丹田培元练起,培育丹田元气,再运子午周天, 待任督二脉阴阳二气周流无滞后, 运内外阴阳五行之气,以玄真门特有的七星玄璇之术,贯通天门地户,沟通内外两界,此时我身已净明澄彻,以意牵牛驾鹿,运行紫河大车,五气朝元,三华聚顶,自能驰骋千里于一时,一点元神,凝结成胎,闭地户, 开天门, 跳出五行之外, 方是界外真神仙。
(一)、丹田培元功
丹田功是紫玄丹功的筑基功法, 是玄剑修真武学的内功心法,它以上中下三丹田为锻炼对象,主炼精、气、神,其中又以炼下丹田为核心,功法运用观想、意注等方法,激发丹田内的真元之气,在人天合一,气在人中,人在气中的高功能态中,逐步营造锻炼金液大丹的丹材和丹鼎。丹材需纯,材不纯则丹难成;丹鼎须固,鼎不固则丹易走。
丹田功注重三调,即调息、调身、调心。调息以炼气,调身以炼形,调心以炼神,形神合一,性命双修。法简而效宏,安全可靠,不出偏差,适用广泛,男女老幼皆可修习。练习丹田功不仅可以为武技打牢内功根基,而且还具有祛邪除病、保健养生、增智益慧、延缓衰老等功效。
丹田培元功以站势练法为主,以坐、行、卧、立诸势为辅。修习者要站、行、坐、卧不拘一势,坚持生活中练功,经常做到外形端庄安逸,内观师像心存玄真。法诀云:无法须学法,有法不泥法,无法之法为妙法,法无所法为至法。
A.凝神气穴法
或站或坐,双手左上右下叠放于腹前,手心向上,全身自然放松,百会上领,下颏内收,二目平视,唇牙轻闭,松肩坠肘,含胸拨背,塌腰合胯,敛臀撑裆,收腹垂闾,命门微鼓,气沉丹田,舌抵上颚,神光内敛,收入祖窍(山根穴内),全身放松,适舒安逸,意将身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心是宇宙,宇宙即我心, 浑浑沌沌, 无我无物, 心无所挂,意无所牵,念无所思。约 5~15 分钟。
待心平气和之后,意想天目(山根与玉枕连线前三分之一处) 洞开, 发出一束白光下注喉管, 到膻中后变为红色光,下沉腹内气穴(神阙与命门连线后三分之一处) ,变成蓝光,充满下丹田。上、中、下三丹田三色光汇聚成三个白、红、蓝三色丹球。静观 5~15 分钟。
然后观想三丹田合三为一, 于小腹内气穴共聚成黄色丹球,丹球吸纳宇宙之真气(夺天地之造化)。约 5~15 分钟。丹田处可观想师像。父母像,或历代圣贤祖师像,如老子、吕祖等。口中亦可配合默诵净心神咒或“太极仙翁,灵妙玄通”, “守神气、 安五脏、 复无极” 等语句。 建议观想 “eng,ong、hong”三音于上、中、下三丹田,也可念“轰、通、空、洞、工、翁”等音,以自己感到内体震动最大为好,在此不强作要求。
B.阴阳既济法
姿势要求同上,惟双手前抬起约十厘米,十指相对,手心向里,劳宫与命门相照成等边三角形,双臂如抱一气球,意观劳宫阴阳二气与命门生命之火相激荡,发出金黄色光,暖照下丹田,热流在丹田气穴处汇聚成透明欲燃的水晶丹球,一百零八呼吸后,观想光色全部渗入丹球内,忘掉自身。观想丹球在呼吸,一百零八次呼吸后接练下势。
C.丹球内转法
接上势, 双手下落相抱于腹前, 左手中指与拇指扣成环,右手拇指插入环中, 掐抵左手无名指根, 余四指自然抱左手,食指掐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中间,手心与气穴相照。意观气穴中丹球下行会阴,后经尾闾上移命门,向前至神阙下行关元,里推丹田气穴,如此三十六周,再反行运转二十四周,再由丹田入命门,绕带脉经神阙由后向右、向前、向左转三十六周,再反转二十四周、最后收入丹田。
D.太极球周转法
观想气穴内丹球吸纳宇宙之真气,并不断变大充满丹田。意将丹球沿神阙、会阴、命门形成的前后立圆转动一百零八次,反转七十二次。然后在带脉形成的左右平圆转一百零八次,反转七十二次。最后沿会阴、气穴形成的竖圆转动一百零八次,反转七十二次。
E.三田合一法
双手向体侧左右分开,抬至肩高时,手心转向上,意揽宇宙之精气由百会贯入上丹田,捧起至头顶时,手心向下,双手沿体前下按到腹前,外导内行,真气由上丹田下注中、下丹田。贯行三十六次。 再贯气玉枕、 命门、 气穴三十六次。最后贯气山根、膻中、神阙、气穴三十六次。
F.收功法
双手搓热干洗面、洗头,按旋太阳穴,鼻两侧,脑后风府各正反三十六次。拍打胸、腹、腰、背各三十六次。揉膝、前后俯腰各三十六次。赤龙搅海(转舌)左右各三十六次,吞津七十二次,每左、右、中分别吞入下丹田。
G.胎息法
玄门丹法修持之功夫,非常讲究胎息。所谓胎息,是指像胎儿一样呼吸,就是意念神阙穴呼吸,把鼻呼吸彻底忘掉。实际上是一种极其轻微的细长绵绵的呼吸。玄门丹法中所说的“火候”之“火”,实际上就是练功中呼吸强弱程度的调节,“候”就是什么时候进行调节。内丹“火候”之说,原本是借用“外丹”烧炼术语,后来发展为丹法中的“三十六息法”和“五候六诀”。
胎息法修持分八步,每步至少行三十六息,最多一百零八息后行下一步。
① 先将鼻呼吸的频率减少,一般常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十次左右, 延长到每分钟四次。 同时将呼吸速度变缓变细,使之均匀。
② 再将呼吸变为吸、停、呼,每分钟呼吸三次。
③ 意想鼻尖吸气,两鼻孔呼气。其它同②
④ 意想鼻尖吸气,神阙穴呼气,其它同②
⑤ 意想百会穴吸气,神阙穴呼气,其它同②
⑥ 意想神阙穴呼吸,其它同②
⑦ 意想神阙穴吸气,全身毛孔呼气,其它同②
⑧ 意想全身毛孔呼吸,其它同②
在子午周天功中进行十二时周天修习时, 可在相应时位依法进行调息,只是将神阙穴变为相应时位(如子时在会阴等)。在五行阴阳功中可在呼吸时意想五色光气进入对应五脏,即用五脏呼吸。
H.炼形法
玄门丹功之入手功夫,尤重炼形之法。法诀云:动处炼性,静处炼命,唯端直其身,空洞其心,真实其念,功至活午,我身得渡。 修真炼性, 何以要端直其身?要知任督二脉,体不端直则气机塞滞,体一端直则气机畅,百络通利。炼形之法有真人盘坐法、五龙盘体法、混圆桩法、无极桩法、三才桩法、十二通灵桩法等等,此皆外炼法,特别是桩法的练习,对于武功方面增长内力有很好的作用。至于如何练习桩法,将在武技中给予详述。这里介绍的是五龙盘体炼形法。此法原为“华岳希夷无为极真派”内法脉宗传内修法,是由陈抟祖师所创。其法为面南背北,首东足西,侧身右卧,右掌劳宫穴紧贴右耳,左手劳宫穴贴于神阙穴,如此则上下心肾相交;右足微伸、 左足凑署于右足上。 息念 (呼吸与意念)注于神阙穴, 以神阙吸气, 以全身毛孔呼气。 静察出入气息,有声听声,无声则守神阙,不即不离,如疏雨滴梧桐,有意无意,如微云淡河汉。以庄子“心斋法”,先寄心于耳,寄耳于息,心息相依,渐入心息两忘之境。此功高深内景,请参陈抟祖师之述:“留藏金息,饮纳玉液。金门牢不可开,土户闭而不可启。苍龙守乎青宫,素虎伏于西室,真气运转于丹池,神水循环乎五内。呼六甲以值其时、如百灵以卫其室。然后吾神出乎九宫,恣游青碧,履虚如履实,升上若就下。冉冉与祥风邀游,飘飘其闲云出没,坐至昆仑紫府,遍履福地洞天,咀日月之精华,观烟霞之绝景,访真人论方外之理,期仙学为异域之游。看沧海以成尘,提阴阳而舒啸,兴索而返,则足蹑清风,身浮落景。”
I.回光观心法
一般在凝神入气穴法前修习。入静坐定之后,先将目光放远处,然后用意收于天目穴,同时意注两目,则三光收聚目中,丹光如日耀于前,二目垂下, 用意引向心后关 (夹脊)前,意想心如明镜,滤透三光,下注丹田气穴。久之则天目洞开,丹光显现矣。
《阴符经》曰“机在目” , 《素问》曰“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窍” ,此皆言回光法也。天目穴乃三光之都会,山根乃人身之玄牝,此二穴一外一内,一里一表,上达泥丸,中通黄庭,下至脐后。初可目视鼻端,以收神光,不可太着意,亦不可无意,需循序而进, 一任自然, 总要以光聚中黄为要也。“回光”之“回”字,大有奥义在里边,当我们修习“如意慧鉴法”时,用我之意,从丹田激发丹光,从天目射向九宫八卦如意鉴中,非用意收其光,而是意想丹光经慧鉴反射再入我天目,下注中黄、丹田气穴。这就是回字的妙用。
观心之法,丹经云: “如鸡抱卵心常听。 ”也就是说,观心就是以心观内景,非以目观心也。静坐之时,以心观象:万籁俱寂,皓月中天,大地光明,日落大水等等诸象。观心之法若能证得神入谷中、虚室生白、身入云端三般妙景,则内结金丹不远矣。
J.五心并法
修习五心并法的目的,是沟通内外气息,为今后修习五行阴阳功打基础。五心是指二涌泉穴、二劳宫穴、百会穴。一般是在修习凝神入气穴后加修五心并法。意想两涌泉穴洞开,有二红色丹球,如旭日般发出温暖的光波;两劳宫穴洞开,有二白色的丹球,如圆月般发出光色;百会穴洞开,有紫色丹球,发出紫色光波。三十六息后,吸气,意想各色光波合聚到气穴内,形成黄色丹球。呼气时什么都不要想。修习一段时间后,接修丹田内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