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5《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人口平均寿命为71岁,其中女性73岁、男性68岁,这一数据与1990年出生婴儿的预期寿命相比,都各增长了6岁。
我们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地延长,除了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健康、养生的重要性外,也离不开对前人长寿经验的借鉴和学习。说到长寿就不得不提“药王”孙思邈,他不但是一代卓著的医药学家,还是养生方面的实践家。事实上,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百余岁时仍然耳不花眼不聋,连唐太宗都感叹他“容色甚为年少”。他的养生秘笈究竟是什么?一看便知!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可有效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中医认为,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身体所有的阳气都是汇聚在其中,也就是所有的气血都是聚集在头部。头部属于经络位置,能够很好的联通身体内部以及外部环境,日常经常使用手指梳头能够很好的连同肝肾,身体自然而然就更加的健康了。除此之外,手指梳头还能够很好的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这样能够加快脑部的血液循环,对于提高以及增强记忆力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预防各种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目常运。用力睁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再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不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每次36下。此法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增强肠胃功能。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享年89岁,在位60年,他有一套长寿养生秘诀,「齿常叩」便是其中之一。「叩齿养生法」是古代中医的重要养生术。
中医称,叩齿可以疏通上下颚的经络,包含任脉、督脉、胃经、大肠经等,也能强化脸颊肌肉,使面颊丰润坚实而不下垂,又能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功能,预防牙龈退化等。叩齿的作用很多,如补肾、养齿、健胃养脾、防治牙病、聪耳明目等效果。
耳常鼓。双手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伴有“噗”的声音,重复做10下。之后,双手掩耳,双手中指扣住食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临睡前做,有利于增强记忆力。
腰常摆。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揉36下。此法有助消除腹部鼓胀。
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使肠胃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加消化液分泌及肠胃蠕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揉腹可选择在晚上入睡前及早晨起床前各进行一次,如有午睡习惯的人也可以在午睡起床前进行一次。
揉腹要注意,当腹壁有急性感染时,局部不要按摩;过饥过饱时也不宜揉腹;经期揉腹应轻揉,下腹部少揉或不揉。这几类人——妊娠期、恶性肿瘤、胃肠穿孔、内脏出血、腹膜炎、腹症等,应禁止揉腹。需要注意的是,揉腹前应排空小便。
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身体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此法可以锻炼膝关节。
脚常搓。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搓足”能防病养生,在人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故医学上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搓足”养生时,应多活动脚趾。人脚底共有62个反射区,几乎囊括了人体全部器官和内分泌腺。人体最重要的12条经脉中,有6条是起或止于脚部,而反射区大部分集中在脚底的前半部分。大拇指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指可疏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具有辅助疗效;第4趾属胆经,按摩可防治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治遗尿症;第2趾,不仅具有手指同样的作用,而且还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搓足要坚持,时间久了,才能发挥其防病养生功效。
小结:孙思邈的长寿经验其实很平常,最重要的是他对每件小事的坚持,时间久了,发挥的功效才能越发明显。任何养生长寿秘笈都比不上坚持来的重要!
本文综合:环球网、99健康网、家庭医生在线、东北新闻网等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曹凡殊
责任编辑:晏霏霏
联系邮箱:health@ifeng.com
长按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