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AHA 2016】诺贝尔讲座:细胞的膜融合

【AHA 2016】诺贝尔讲座:细胞的膜融合

2021-01-04 13:29:00

当地时间昨天下午12:30,在莫里尔会议中心主会议厅2内,2013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主任James E. Rothman教授做了题为《细胞的膜融合》、时长一个小时的演说。2013年,Rothman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Randy W. Schekman教授、德国化学家Thomas C. Südhof教授因探索囊泡传输系统奥秘,揭示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共同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Rothman教授指出,蛋白质等分子因过大而无法直接通过细胞膜结构,此类物质的运输需依赖囊泡运输。囊泡膜与细胞质膜及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成分相似,能够通过连续出芽形成囊泡,再通过膜融合将“货物”转运至终点。细胞内的传送机制,见下图。 

囊泡如何精确转运和投放“货物”呢?通常,运输特定“货物”的囊泡会特异性地识别目标膜,并与目标膜融合,进而卸载“货物”。在此过程中,膜融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膜融合的物理学机制较为简单,细胞是如何利用简单的物理学机制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货物”运送到正确的地方呢?Rothman教授通过一幅水球融合、分离的动画进行了讲述,如下图。物理学家(包括生物世界)便是通过寻求普遍法则,运用最简单的假设来解释事实的。

另外,膜融合的意义重大。通过与目标细胞膜的融合,囊泡可以在神经细胞的指令下精确地控制荷尔蒙、生物酶、神经递质等分子传递的恰当时间与位置。胰岛素的释放便依赖于囊泡的精确传递。

“没有囊泡的精确运输,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若囊泡运输系统发生病变,细胞运输机制便不能正常运转,这或可对神经系统、免疫紊乱等造成严重的后果。科学家曾在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中,观察到囊泡转运的缺陷。明确相关疾病与囊泡缺陷具体关心或可为攻克此类疾病找到思路。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郭雪梅┆美编 柴明霞┆制版 崔凤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官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