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法援君
在女性在职业生涯中,工作与家庭的微妙关系总是让人犯难。怀孕做母亲本来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但是在职场上负担不了那么多任务,就不免和公司起了冲突。让法援君为各位职业女性解惑,告诉大家该如何保障自己合法的就业权利。
关键词:怀孕员工 休假权利
1
怀孕一般会导致哪些职场纠纷呢?
女职工因为孕产期的休假待遇、工作岗位认定这些问题和单位发生争执的情况很多,是现在涉及女职工权益案件中最常见的一类。因孕后反应强烈没有正常到岗工作,休完产假复职时发现职务已经被人顶替,公司称女职工长期不上班、不能再安排合适岗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些情况再常见不过了。现在职场上就业压力大,职场女性不得不担心自己怀孕后饭碗不保。既然劳动法已经规定了平等就业,用人单位一般就不会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更多的是会因为休假、工作岗位调整等原因产生纠纷,从而解除劳动关系。
2
怎样才能防止怀孕而导致的职场纠纷呢?
因此,女职工在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需要关注对于解雇的具体规定,以免遭受无故解聘。在入职时也需要特别关注其中的女职工保护条款,尤其是在结婚、怀孕、产假、哺乳期中的相关待遇。此外,调岗降薪也是涉及女职工切身利益的条款,对进入孕期的女员工任意的调岗降薪,是对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生儿育女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一件大事,无论是社会、单位还是个人,都要正视这个问题,妥善处理好生育前后的各种事项,不应使作为弱势的怀孕女性受到侵害。
2
法律如何保障怀孕职工权利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以通知解除和裁员解除的方式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届满的,应顺延到女职工孕产期及哺乳期满。同时,女职工依法享有产检时间、产假、哺乳时间休假。特定工作岗位上的女职工在怀孕以后,可能会面临一定困难。因此在怀孕期间的女职工不得被安排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如果不能胜任原劳动,应在医务部门开具证明的情况下减轻劳动量或安排从事其他劳动。此外,获得生育津贴也是女职工的合法权利。这给予了怀孕女职工极大的保障,使其在怀孕期间能更好的休息休假,而且不受工作负担影响。
生命的繁衍也是社会劳动力的延续和发展,是生产生活得以维系的必要条件。女职工的合法就业权利需要得到保障,单位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广大职业女性的合法权益。
指导老师 | 张 兴
整理排版 | 王 悦
法 条 索 引
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
版权声明
除非另行说明,本公众帐号文章均为原创,转载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首经贸校友法律援助计划
“首经贸校友法律援助计划”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友会和法律诊所为依托,由法律诊所志愿者、指导教师团队和校友法律人形成“法律援助共同体”,为广大校友提供公益法律援助。点击主菜单“关于我们”,了解本项目更多信息。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的公益法律帮助包括法律咨询、文书代写和案件代理。
通过对话框提问或留言,即可获得在线法律咨询,或预约线下法律服务。请点击主菜单“帮助程序”,了解法律援助快捷程序。
随手关注,随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