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分享:
我们心密修行的原理,是顿超直入的,座下的知见也应该是配套的般若的圆满的知见,而不应用取舍心、分别心指导我们的修行。通过参加216学修,自己的知见较之原先有了很大的进步,原来座上虽然老实打坐,下座后大部分时间不是烦恼当家,就是分别取舍当家,知见拖了功夫的后腿。随着学习的深入,已经慢慢开始能认识般若智慧,同时知道在行住坐卧、乃至一切对境时如何去运用般若。
同时,越来越明白发心的重要。发心就是种子,没有这个心,就没有心中心法成佛的种子,三密加持即失去兑现的基础。只有坚守佛心中心十大行愿不退,常行圆满,,速开智慧成佛。、历代传承上师慈悲护持,愿我永不忘记出发的目的,永不忘记自心的善良,永不忘记觉性的清澈,永不忘记成佛的誓言,永不忘记本真的菩提心。愿此生能速开智慧成佛,早日成就,救度一切众生。
(薛逸飞)
学人分享:
修行的核心开智慧、证般若,只有自己开了智慧之后,用自己所启发的般若智慧来解决内心幻化出来的烦恼,所以烦恼是自作自受。启发了智慧的话,那也是自开自解。怎样才能自开自解?通过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修证,从转变自己开始,从转变自己的世界观开始,转变与自己相关的一切。感到在开智慧的同时,家庭、事业、心胸心态、人际关系也都能进一步得到改善。修行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家庭和睦,子女孝道,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把自己处理好,对家庭对社会都会有贡献,将自己的贪嗔痴慢转变为慈悲喜舍,把无相的智慧贯穿到所有方面,利己利人。
(赵恩慧)
若获法益,转发布施
灯灯相传,智慧无穷
微信群-管理员微信号:yjy5105
读后感-投稿邮箱:18796196432@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