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品味 · 更有智慧
Better taste · Wiser life
早就听说小沙子是喜爱中国文化通晓历史诗词的才女一枚。没想到我俩还这么有缘,原本就有共同的朋友若干,恨不能早点相识。小沙子喜欢博物馆,曾经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瓷器馆做过一年多的志愿者,她对文物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通过文物她能感受到古人的匠心和情怀。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她最爱宋,所以写下本专题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小沙子在给我的信中,一改她轻快风趣的语风,温婉地道出“与历史对话”给她带来的感悟:“我与世界,我与历史,在空间和时空不同的维度里,留下我们曾经来过的痕迹”。
——卢峥
清明上河图(局部)
从13岁看穿越小说看到至今,一直以为穿越是件颇危险的事儿。搞不好穿错了年代,穿成不该穿的人,还没怎么适应古代生活,就直接被毒死的毒死,被吊死的吊死,被抹脖子的抹脖子。所以,计算好时间太重要了!
如果穿就穿回宋朝。
英国历史学家Toynbee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著名学者余秋雨也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敬爱的袁腾飞老师也说:“宋朝是个可爱的朝代”。
文人都爱宋朝,为什么呢?
因为宋朝言论最自由。不杀士大夫!
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职业军人出身的皇帝。如果不是周世宗柴荣的英年早逝,赵匡胤不会成为五代十国乱世的终结者。在政局不稳、新主年幼的情况下,,并在此后的岁月里结束了乱世割据的局面,将大半个中国重新归于一统。
宋徽宗
这位马背上得天下的皇帝,却深知要下马治天下的道理。这就是出身高贵,受过良好教育的开国皇帝,比那些地痞流氓出身的皇帝可爱的地方。比如草根出身的朱元璋,管理帝国跟经营他老家的农家小院一样,除了儿孙,谁都不相信,事无巨细亲历亲为。为了儿孙,一个都不放过,不管什么开国元勋、儿女亲家、淮西党曾经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统统摆平,手起刀落,一个不留。他的自卑与生俱来,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迁而改变。猜忌和自卑产生自私、愚昧、残暴,臣子才能越出众,他越忌恨,越自卑,干脆除之而后快。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都是经天纬地的人物,都被朱元璋一一收拾了,有的还被灭族。
北宋皇室有一个密室,里面放着太祖立下的石碑,上书太祖的三条祖训,历任皇帝都要进入焚香默诵:第一,不能杀柴家人。这个好理解,咱大宋是从人家柴家孤儿寡母手里抢来的,何况柴荣对咱恩重如山,情同兄弟。惭愧啊惭愧,要好好善待柴家人。有文化的人多可爱啊,换成流氓,不单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更不会有这番自省。第二,不得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有宋一朝301年,一品士大夫就杀了一个岳飞。就是说,大臣说话,皇上您得好好听着。他说什么你不爱听了,你不能怎么着他。,,你不能不让他说话。第三,不加农田之赋。难怪明末研究宋史的王夫之要感叹了:“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意思是,哎呦喂,能立下这样三句誓言的君主,是多么无比贤德啊!!!!!
赵匡胤在一次设宴招待群臣时,原后周臣子翰林学士王著,喝高了思念故主,当众大哭起来。群臣都惊了,心想坏了菜了这不犯大忌了吗。太祖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搀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周世宗,应当严惩。太祖说:“在世宗时,我和他同朝为臣,熟悉他的脾气。他一个书生,喝醉了酒,哭哭故主,可以理解。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让他去吧。”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风。写到这里,我都要为太祖的胸怀鼓掌撒花了。
到了仁宗的时候,苏轼的弟弟苏辙,参加公务员晋升考试时,公开批评仁宗贪图酒色,荒疏朝政,考官认为他藐视朝廷要罢黜了他的职位,仁宗却不以为意,道:我设这个考试,要的就是敢说真话的人,这人虽是小官,却敢说真话,就提拔他吧。仁宗,你太Man了!
苏辙
宋神宗时,一次对西夏的战役失利,神宗要杀一个官,宰相说:“咱建国以来可没杀过一个士大夫。太祖立的规矩,本朝也没这个先例,这事儿咱不能干”。神宗没辙,说,那给他脸上刺字发配总行吧,可又有人(门下侍郎张淳)反对了:“士可杀不可辱”。神宗这下子也怒了:“快意事,便做不得一件”,然而仍然有官员理直气壮:“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神宗,你虽然没做到,但是我们都懂了!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宋朝啊。士大夫在战争中的作用固然不大,然而他们对大宋的忠贞对整个社会影响很大。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过全国性的朝代(这个后文继续8)。
岳麓书院
白麓书院
靖康之变,岳麓书院、白麓书院的文弱书生们,纷纷投笔从戎。书生尚且如此,社会各界的志士能人更不必说。这才使得南宋与金对峙了150多年,。宰相文天祥,至死忠贞不悔。末代进士陆秀夫,在被蒙古大军逼迫到走投无路时,率领军民将百余艘战舰凿穿,然后背着8岁的小皇帝跳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也毫不犹豫地相继跳海而亡。大宋虽然输了,输得非常惨烈,但是输得又是何等辉煌。在外族面前,没有人苟且偷生,而是选择舍生取义,何等感天动地。士大夫们以自己全付身心壮烈殉国,回报了大宋“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
下回书,咱们818大宋朝精致典雅的小资生活。
敬请期待!
注明: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 我和世界之间
在这里我们聊
与 艺术 · 心灵成长 相关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