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北京文学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尹德朝,男,安徽桐城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写作,曾在《当代》《十月》《作家》《长江文艺》《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发表并转载中短篇小说百余篇。获第二、第三、第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第三届新疆天山文艺奖,鲁院第十三届高研班学员。现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文联作协任职,中国作协会员。
作家声音
创作谈
何时才能像人一样地活着?
尹德朝
短篇小说《黑丝带》的创作动力源于一个悲惨事件的发生。2013年秋,孩子中考,他班上一个同学落榜,其实另谋出路也未尝不可,可他的母亲却不肯作罢,找校长找教育局,找所有与之相关的人,结果一无所获。高中新生开学的那一天,这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带着对妈妈深深的歉意和无比的绝望,从高层楼上纵身一跃……
到底是谁错了?表面看来似乎谁都没有错,但是毫无疑问,他们又都是孩子的凶手。据说这个孩子生前一直都很平静,殊不知他却是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纠缠和煎熬中,赢得了死神召唤之后那种解脱的平静。我们错在被教育体制公式化的成年人,万不该将世俗的理念变成一种邪恶的力量,天经地义地强加、污染和摧残千千万万个纯真和无辜的生命。
孩子跳下去的那一刻,身体一侧落在了树上,遗憾那树同样也很脆弱地折断了,它仅扯掉了孩子校服上的一块布条又撒手而去,那布条一直高高地挂在树上,它时时伴随着母亲无常无序的哭泣,在那个秋季的夜空久久不散……
我时常在想,防不胜防的世俗怪力乱神究竟源自谁赋予?屈服于权力和虚荣的奴性人们何时才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我真心希望天下父母尽快挣脱望子成龙的束缚,这样也许人间就会少一点悲剧的发生了。
这篇小说我用了很多笔墨直击某官方的无情与贪婪,以及他们的自责和忏悔……
最后我要深深感谢为此篇小说付出辛勤劳动的师力斌副主编,感谢《北京文学》对我帮助和厚爱!
教育局官员突然被捕,一个妙龄少女控告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事实澄清之前,被捕的这位官员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煎熬和人际变故?他的家人及亲人又将如何对待这位陷入是非的官员?
黑丝带
尹德朝
在那件并未在意的小事之后,廖伟东被捕了。这天是周末,,两个穿便衣的执法人员把他挡在单元门口,他们看上去很不耐烦,可能已在这里守候很久。他们向他出示证件并宣读了拘捕令后,给他戴上了手铐,这事令他瞠目结舌:“我怎么了?”
“你会知道。”其中一个说。“我能打个电话吗?”他欲从包里取手机。对方回答简短:“不能。”同时抽下他腋下的牛皮夹包。时至下午6点,下班高峰期。他们从门口走到小区停车场,这段一百多米路程所幸没有碰到什么熟人,这个时间点也是他的上高二住校的儿子周末回家的时候,他希望碰到他,给他交代些什么,诸如爸要出差,暂时去你妈那里住之类。他们没有相遇,他可能又去网吧了。也好,孩子很聪明,倘若真要是碰到,一看这气氛这架势准会明白三分。平时他最烦儿子去网吧,一个搞教育的,自己的孩子也管不好,里外还不能说得太多。两年前家庭破裂,做父亲的又犯事,一个只有17岁的孩子,咋能扛得住?就要高考了,老天少给他一点刺激吧。唉……他人生太失败了。
他们越过他的灰色宝来车,来到了一辆窗膜黑到极致的白色车前,车牌打头的“O”字,打消了他对两个司法人员的怀疑,同时感到事态的严峻和人生的脆弱。车上没有闪烁的顶灯,除了车牌,它与私家车相同,整体看上去他们像是有意做得很低调,这是不是在照顾一个政府小官员最后一点面子呢?两人把他推进后门,便分别坐在他的左右。开车的是个穿制服的年轻民警。车内烟油味很重。他本能地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车子,它像是突然有了灵性,窗口变得酷似一张哭泣的大嘴,若即若离尚可感到呼出的热气和号声的分贝。它天天跟着他东跑西颠,或风驰电掣于街道马路,或静如止水候于楼下憨态可掬,整整五年他们形影不离。此时,他将与这车这座城市渐行渐远,不知何时还能再走近它们。
车上,他忍不住询问他到底怎么了。缉捕人员大概告诉他,一个大学生报案,诉教育局招生办副科长廖伟东她。?搞笑,他身边并不少自荐而来的女人,一个大学生?他怎么一点也记不得了呢?他只记得一个中学生两星期前在他家门前被车撞死,可这跟他也没任何关系。这个孩子曾是他五年前在中学执教时的一个学生,今年高考他考得不太好,三本的希望都不太大,他求廖老师能不能帮他进所好一点的学校。他说他很为难,一个单身,又没有钱打点人家,不太好办。事后他怪自己怎么会给一个孩子说这种窝囊话呢?三天后学生约他去一个餐厅吃饭。学生背着个书包亲自来接他,他似乎感到学生应该体悟到他那句话的含义。学生想上楼,他要他在楼下等,他正和一个女人在网聊。他要是叫学生上楼或是他早出来5分钟,灾难也可能就错过去了。临出门时又觉得身上的西装过于庄重,换了T恤后又在镜前臭美一番。这期间学生站在楼下低头看手机耐心等他,一个女司机在楼下倒车位,错把油门当刹车,学生被猛烈挤压在一棵榆树上,包里有很多钱飞出来,引来路人哄抢……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通知120急救中心。这件死讯发生后不久,廖伟东隐隐感觉到,每当自己开口讲话时,舌头就变得沉重迟钝,在纸上写字时写得歪歪扭扭难以辨认,同时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平衡力,变得十分健忘。眼前总觉得飘舞着许多黑色的带子,深夜总是听到榆树下有哭声……
他对市看守所的第一印象是那道高悬在砖墙上的钢丝网,它被卷成筒状横卧在墙上,看起来很像一条长满茅刺的巨蟒死去多时。车子直接开进了高墙,,一股油漆和油地毡的气味便扑面而来,几个囚犯正在干活,提着银色漆桶刷一处监舍栅栏。在他被两人带进去时,好几道门在他面前打开又在身后关上,一路上其中一人不断出示有关他的卷宗。之后他手铐去掉了。在一张桌前,警察要他签字按了手印,又给他照了相。最后要求他站在一个由铁丝格栅围着的柜台式长桌前,把口袋里所有的东西全都拿出来。他的手机、钱包、钥匙、手表以及皮带一并放进一个棕色的牛皮纸袋里,然后写上了他的名字、日期和时间。狱警告知他,一会儿可以用监控电话给家人通话,并有聘请律师的权利。
他提着裤子走进一个放有一部老式座机的小隔间,先给儿子打了电话,电话接通后却迅速被对方摁掉,再通再摁掉。这并不奇怪,儿子手机显示的号码一定是排陌生且古怪的数字,他是不会接的。他曾告诉过儿子,一般不要接听陌生的号码,身处招生办这种敏感部门不乏处心积虑之人。朋友的电话一接就通,他便简要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朋友姓胡,是一个从事民事诉讼的律师。胡律师说,他会放下手头的一切业务,为廖伟东办好这件事。
打完电话后,看守拉着他的手铐,带他顺着另一条廊道走进一个医务室,戴口罩的法医捋起他的衣袖抽了一针筒血,应该是入狱体检。虽然针扎得潦草随意,嫌疑人也能享受如此待遇,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之后他们从一扇厚重的铁门走进去,咣当一声铁门锁上,他想,此地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牢房了。环顾四周,昏暗的灯光亮着,屋里噪声很大并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变馊食物和排泄物的气味。正在打牌的犯人们喧闹声很大,把他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门前一个小窗口被打开,喊他的名字,他走过去,送进一盒饭。晚饭已开过,这是给晚到者的特例。他把饭端到墙边并不想吃,透过铁栅栏和玻璃窗,长时间呆望着发着一点白光的外界。眼睛适应后,他在一把木椅上坐下来,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屋里的犯人。
有人凑上来,问道:“喂,一看你就是个当官的,贪污?嫖娼进来的吧。有烟吗?”
廖伟东拍拍自己的口袋。“没有,我不吸烟。”
犯人抬手就是一巴掌:“妈的,你就不能找找吗?”
“问他有没有钱。”正在打扑克的一个人大声说。
廖伟东不想惹事,本能地摸兜,居然找出两张十元,这应该是交停车费时乱塞在后裤兜里的找零。“头儿,二十元,只够买两包红河的。”打扑克的人说:“妈的,让这个面墙站立,不要睡觉。”为免受皮肉之苦,他乖乖服从。他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长时间地凝视墙上的同一地方,细节很多,每一个不同形状的小点,都能够巧妙地无限延伸成为故事。从关押他的条件上看,,那样他会被关进单间的,别看这里乱糟糟地关着一些社会小混混,把他与其一视同仁,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一般刑事或治安小案件,理应是一件好事情。
第二天中午,一个狱警开锁走进来,看了一眼盘子里昨晚和今早一动没动的饭后,扭头看着整齐站立于床边的关押者,懒洋洋地问他:“他们打你了没有?”他回答没有。
“你还挺幸运,这帮畜生最看不顺眼的就是官。”
他想,应该是没有被狱方收走的二十元钱起到了作用。看守把他领出牢房时,发现没有给自己戴手铐。“我们去哪里?”他大胆地问一句。“你暂时被取保候审了。”警察回答他。
会客厅里,他看见了胡律师,在这个人世隔离完全封闭的特殊环境,见到熟人倍感亲切。廖伟东朝他走去,向他伸出手。
胡律师也伸出手,但他并没有让他握住,这里不是外界不是社交场合,各自不同法律的身份也不允许他们过于亲热,胡的手只是放在了他的肩上,正经道:“保释金已经付了。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他便跟在胡的身后,。
胡律师跟他的年纪差不多,四十来岁。他们曾在一个宴会上碰过面,彼此留了名片。后来他帮过胡律师的忙,把他一个亲戚的孩子跨学区送进本市最好的一所中学。廖伟东想,胡律师应该还记得这件事,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快就到了。
一到外面,廖伟东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远处群山和市郊的高楼在秋季田野上投下深深的阴影,清风夹带着树叶和荒草的味道沁人心脾。走到胡律师车前他停住脚,。恍若经历了一次阴阳两界的穿越一般。但他知道,这并非是最后的诀别,弄不好他还会进来。
钻进车里,胡律师打趣道:“算是来过一次了。那里边一点儿也不好玩吧?”
廖伟东叹一口气:“就像做梦,现在我似乎都还没醒。”
胡律师哈哈笑:“如果你现在还没有醒,麻烦就大了。”又问:“拘捕你时,要你跟他们讲什么了吗?”
廖伟东摇了摇头。“没有。”
“你也没有问为什么抓你吗?”
“没有,我就是问了他们也不会说。”
胡律师点点头:“没错。很好,可能问题不会太复杂。你什么也没说做得不错,他们最善用的手法就是挖潜,你懂的。”
廖伟东凄惨一笑:。”
“没有这些问题就好办多了,呵呵。”笑过后他正言道:“不过,,在解决生理问题上。”他拧头看他:“你的智商很低呀。你这么聪明,怎么会落得让人家告你呢?那女人很诱人吗?”
他只是一个劲叹气,不知该怎么说。因为要说很多话,胡律师索性把车停在路旁,用审视的眼光注视着他:“老廖,好好听我说,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控告你,这个案子的严重性并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你是一个官员。好在这姑娘并没有把视频挂到网上去,否则你就是不蹲狱,也身败名裂……”
“阴谋,她既然事先做了拍摄准备,分明是想陷害我。”
“结论还不能下这么早。警方从她衣服上提取到了,经DNA比对,是你的。”
他想到了入狱抽血,万念俱灰。
“只是衣服上,不是体内。你要挺住,首先自己不能垮。”胡安慰他,“碰到这种事,只有律师能帮你。我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容易动感情的人,这是优点也是个缺点啊。”
他不置可否。大脑一片空白。
胡律师停顿了一下说:“拘留所副政委是我的老乡,昨天我已经看到了警察的立案报告和女人的报案笔述,感觉有很多地方漏洞百出。你放心吧,一切都在咱们的控制之下。”
胡律师的那充满信心低沉的豫南口音,让廖伟东感到了安慰。他瞟了胡律师一眼,头秃得很厉害,戴着副乌黑的墨镜,阳光下那张胖脸红光满面,像个包工头或便衣警察,也像,就是不太像律师。
车开到廖伟东小区门口,胡律师把手搭在廖伟东的肩上:“不管你有多少疑问或多么急切,最好不要以任何方式和借口去跟原告谈,她会一字不落地录下来,这个女人很歹毒。”
廖伟东深深点头。
“我走了。回家好好睡上一觉吧,尽量把这事丢在一边,安心工作,不然身体会垮掉的。还有,别忘还我钱噢,保释金一万四,回头我把账号短信发给你,不着急,等案子结了再还也行。下车吧。”他使劲握住胡律师的手,心情很复杂,只感到很委屈,鼻子一酸泪汪汪:“我很浑。谢谢,拜托你了……”
胡律师抽出手:“现在谢我还有些过早,先把钱准备好,我说的不是保释金。用它的地方很多。”
“我知道。”廖伟东再次深深点头,感觉人要是倒霉,看谁都是爷。
家里除了杯里的茶发了霉,桌上落满灰尘外,跟三天前他走时的样子一点没变,儿子好像并没有回来。他想给他打电话报个平安,他很想他,一看时间正是他上课的时候。手机黑屏,早就没电了。廖伟东充上电,脱去外衣,钻进卫生间洗澡,希望那热烘烘的水能够冲去看守所里的晦气。分明感到睡意浓浓,可是上床后刚打了一个盹,猛一激灵又醒了,噩梦重重。他知道他的事远没有完,前途声誉级别乃至公职……这一切也许都会因此转瞬即逝。无助与孤独乌云一般压上心头,深感与妻子离婚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他一直以为自己很强大,仕途顺利,处事平和人缘很好,业余生活也很丰富,还出过一本有关中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从不间断的器械训练致使他体格健硕,因俊朗而吸引到身上的异性眼球,给他带来无比的优越和自信。恰恰由此,他喜新厌旧,在网络社交等场合频涉异性浑水颇有些得意忘形,哪里想到淫欲背后潜伏着巨大的灾难。
大脑在记忆之棍不断搅动下慢慢复苏,那女人的确来过这间房子。她叫苏玉珊,很大众化的名字。他们有过拥抱,还在沙发上翻来滚去,他并没有进入,隔着她的裙子早泄了。之后她就走了,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以后他们再也没见过。他们是在教育系统一个招聘会上遇见的,简历注明她省某师范大学毕业目前待业,有时会做超市导购和家教之类的工作,她说她一心想做个中学教师。廖伟东问她学的是什么专业。
“数字化管理学。不过美术和舞蹈也行。”她说。然后他们开始交谈起来。她告诉他,白天在家乐福超市做导购,晚上给几个小学生上美术和舞蹈课,每星期上三天课,一边做一边找工作。他看着她,不断点头,像这样长得美丽又能吃苦耐劳的女孩子已不多见了。对她说他是教育局某科领导,也许能帮她。
“我能看出来。典型的官员模样,嘻嘻……”女孩的语调十分暧昧。
他们就这么交谈着。他问起她每月报酬够用么。这是他靠近女孩的开场白。
“你是可以想象到的,没有正式职业,挣得再多也没有安全感。”女孩眼神忧伤并把上身往前伸了一下,很像是有意想靠近他。
清爽而温热的体香扑面而来,忍不住让他有一种想接触下去的强烈欲望。他对她说,可以帮助她在中学找一份教艺术的工作:“如果你信任我的话可以来找我。”他给她留下了自己的号码和地址,她笑得纯净灿烂,她说他一看就是个靠得住的人。
几天后,她在上午十点钟左右前来拜访他。廖伟东在门前迎接她时,她穿了件麻色长裙和一件洁白的无袖衫,凭经验这应该是一种暗示或召唤。头顶上太阳光直射下来,很燥热。她站在他的前面,吮吸着一罐可口可乐,典型的90后作派。他带她上楼,她踮着脚尖走路,体型健美,举手投足婀娜柔软,一个标准的舞蹈演员走路的样子。进屋后她打量了一下四周,她听见他在她身后把前门锁上了。他带着她看了看屋子,起居室、书斋,还有厨房。他们还看了看一间卧室,不过她没进去。他给她倒了咖啡。
“漂亮的房子……就你一个人住这儿吗?你们官员的日子过得可真是潇洒。一周主要的工作开会、剪彩和吃饭是这样吧?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真好。这是你的书房吗?”她歪着小脑袋浏览书柜上的书名。其中一本是他有意放在最为明显位置。“这本书有你的名字,你写的?”他点头。“中学生叛逆期心理分析。”她念道。“这书一定畅销,你一定搜集了不少事例吧。女生方面的内容很多吧?”
他笑一笑,随便道:“主要是写给家长看的,当他们难受或害怕自己的孩子犯错时往往束手无措,此书力争使他们更为舒服些。”他吃不准她会不会理解,便不想说太多。
她点点头笑说:“真不错。你很高尚心地善良人长得又帅,一定有不少女人欣赏你。这是我的真心话,”她笑得特别灿烂,声音中流露出的某种打情骂俏的娇嗲样儿令他心旌摇曳,应该进入主题了。
他笑道:“希望你也算其中一个噢,呵呵。”接着,他说她有一副好身段,整个人显得生气勃勃。她坐在沙发上,对面是一排落地窗帘。他坐在沙发的另一端。他们什么都谈,就是没谈工作的事。他问她是采取什么方法来保持这么好的形体的,她说是舞蹈,但后来她说她的背下半部一直疼痛,不打算再跳了。他告诉她可以做一些体位运动缓解疼痛。“比如瑜伽,是这样。”他脱了上衣,站起来给她做了几节,然后建议她也试试。他明显想用凸显的肌群吸引她。她站起来,跟着做了几下,笑说她不行。
等她重新坐下后,他们便坐得更靠拢了。闪闪发亮的窗下,苏玉珊的身体散发出一股热量。廖伟东再也无法把自己的眼光从她身上移开了,他伸出手揽住了她的腰告诉她,她相当吸引他:“你身上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美。”然后他开始拥抱她。她听任他这么抱了一会儿。他移动自己的身子,让她在沙发上躺下,接着他全身覆盖下去,撩起她的短衬抚摸她的,还有下身。她突然请求他别这么干。他继续压着她,抚摸她。她决定不挣扎,而是等待着什么。他显得相当激动。这样持续了一会儿。然后她感觉到他的激情达到了高峰。就在这时,她知道他已经在了。她可以从他的身体上感到这一点。她把他推开,站了起来,看了一眼身上的遗留物。突然说:“你让我想起我继父。他曾经过我,之后弟弟坚持跟我一起搬出来,我们独自生活。我要走了。”她开始变得焦躁不安,显得恍然不知所措。她走到前门,打开门,转过身问他:“你是否真的给我找到了工作?”他懵懵懵懂,似未走出某种境地:“你说啥?”还没等他作出回答,她就离开了。
……试读结束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8年第2期
新刊推荐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8年第2期
封面及目录
现实中国
中国失踪儿童家庭的忧与盼(报告文学)/李琭璐/30
作家人气榜
老玉戒指(中篇小说)/陈世旭/4
陈世旭的胆识和功力——评陈世旭的《老玉戒指》(评论)/孟繁华/26
人格:陈世旭小说的唯一主题(评论)/易罕文/27
好看小说
走心(中篇小说)/海桀/66
黑丝带(短篇小说)/尹德朝/97
爱情曾经来过(短篇小说)/王威/107
王木多突然挺忙(短篇小说)/贾新城/115
纠结(中篇小说)/李御/127
侯发山小小说两篇/145
新人自荐
村子·异光(短篇小说)/胡炎山/148
诗意呈现与世隔绝的村庄(点评)/张哲/153
天下中文
布道之春秋(散文)/傅剑仁/154
去莫合台捡金丝玉(散文)/海佛/163
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散文)/沉洲/170
在书一方(散文)/陈木红/175
真情写作
太行山里的信仰(散文)/郭震海/178
一千八百公里的距离(散文)/杨静南/187
自言自语(组诗)/余述平/193
与人相约(组诗)/简素/195
春与秋,还是说得清的(组诗)/金枝/196
那些吻(组诗)/浅浅/198
疯了的雪(外一首)/张爽/29
一碗泥土一碗饭(诗)/胡勇/114
祈祷春风又拂我们的家园(诗)/彭书文/174
北漂故事征文选登
相遇于羊坊店西/若非/200
低微与高贵/邈苍/203
有关北京,无关爱情/李桥/205
“老漂族”的纠结情怀/杨忠锦/207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8年第2期
封面及目录
004/有梦乃肥 鲁 敏 【原载《作家》2018年第1期】
你有多久没有做梦?你也曾以梦为马,俯瞰俗常?有这样一个女子,她的梦可以预言未知,预言自己和他人。然而,当她为梦而梦,以梦占卜,凭梦谋利时,便开始失去了做梦的能力。她能否找回自己的梦?能否远离颠倒梦想,不再认假为真?
030/老屋 尤凤伟【原载《山花》2018年第1期】
当年地主的房子被分给贫农,几十年后房子拆迁,贫农的后代和地主的后代都回到故乡,一个有几十年的居住权,一个却有房契,这一次房子该如何分?面对历史,为何所有人都要隐瞒真相?
052/诗经 苏兰朵【原载《当代》2018年第1期】
一个宠物店老板为何支持诗歌创作,设立诗歌大奖?人们围绕着诗歌念起了商业经,但所有入局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被诗歌改变。商人的自卑、诗人的自傲、谋权者的自私,在诗的光环下,被映照分明,也曾在刹那间,被陶冶升华。
080/水流日夜 何立伟 【原载《上海文学》2018年第1期】
他们的爱情历尽求而不得的漫长时光,终于熬到可以名正言顺在一起。但激情退去,价值观的巨大差异突显,他们如何回到从前?传奇般的爱情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而日常胜过传奇,终将摧毁所有梦幻。半生执着,只是成就了平庸的生活。
112/盘锦豹子 坦克手贝吉塔【原载“豆瓣阅读”】
他是盘锦大地上最普通的小人物,在时光里慢腾腾地走着,送走婚姻、老父、青春,以及那个热气腾腾的时代。他在新世界里浮沉,时代想改变他,他也有去奋力迎合的一瞬,但最终双双落败,相互错过,然而这并不能掩盖他仿如豹子般腾空跃起的某些璀璨瞬间。
133/黑熊怪 周李立【原载《芒种》2018年第1期】
一对结婚十三年的丁克夫妻去厦门赴老友婚礼之约,突如其来的台风打乱了一切安排。正当她独自气恼焦虑的时候,门铃乍然响起,门外竟然站着一个穿着黑熊怪人偶外套的男人,他是谁,他要干什么?
159/晚餐 川 妮【原载《小说月报·原创版》2018年第1期】
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联姻故事。新瓶装了旧酒,熟悉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时代重新开启,年轻人的反抗能否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
186/行善 王佩飞【原载《清明》2018年第1期】
一个关于收藏的精彩故事。你不妨将自己进行角色代入:价值连城的宝物就在那里,看看你为了得到它们,能够多大程度上牺牲尊严和道德底线。或许你会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收藏的故事。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国内邮发代号:2-85 国外邮发代号:M428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国内邮发代号:82-106 国外邮发代号:M1780
刊社发行部电话:010-66031108
线上订阅:官方微店、中国邮政、杂志铺
电子版合作: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