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功与丹道
如果说后天之气是入门常用的显在的生物能,那么先天之炁就是人们不常用的潜在的生物“原子能”;在西方叫做“无意识潜能”。当佛家打坐参禅到禅定状态,即无意识状态,定而生慧,慧能——潜能就会发动起来。道家修持到虚极静笃,进入无意识状态,静极生动,生物“原子能”发动,并充分发挥其道用。
不练功的平常人,谁启用了这个无意识潜能呢?谁进入了无意识状态,谁就会启用这个高能量的潜能!说来好笑,只有“神经病人”、“疯子”因某种原因失去了意识,而进入了无意识状态,“潜能”、“慧能”、“原子能”随即启用,人体内能遂而从生物能层次跃升至“原子能”时代,而成为百病难侵的金刚之体。众所周知,“神经病人”、“疯子”什么病毒、病菌、病症都把他们无可奈何,一切现代文明病、包括各种绝症如癌症,都跑得远远的!为什么这些疑难顽症、绝症及病毒病菌如此地害怕“神经病人”、“疯子”呢?其实是怕他们体内流注的“无意识潜能”——“灵丹妙药”、生物“原子能”。
“神经病人”、“疯子”无意中开发出来的无意识潜能——生物“原子能”,总有用完的那一天,一旦潜能用尽,他们也就呜呼哀哉而寿终正寝。
丹道修持者下手功夫就旨在于首先开发出无意识潜能——灵丹妙药,并进一步团炼成丹,培育壮大,并向上升华……而最终了道成仙,自主性命,做自己性命的主人,地藏王菩萨拜拜!
由此可见,一切与意识相关的有为法,肢体运动、中医药、画符念咒、拜佛求神、意识加导引的各类气功……都是在后天气层次里打转,修持得最理想状态可以活到“列四柱、排八字”排出的“法定年年龄”而寿终正寝。
先天炁则不同,此炁乃宇宙原动力道炁,是不生不灭的,或生灭自在的,地藏王菩萨管不了的,一旦得到开发利用,提炼升华,聚而成丹,初步即达百病难侵的金刚不坏之体,进步则返老还童,返还至14~16岁时精全气全神全的生命三全圆满状态,直至了道成仙。
此乃后天气生物能的气功与先天炁“原子能”的丹道之根本区别所在。能级不同,效应悬殊!
二、一粒灵丹吞入腹 我命由己不由天
一说到了道成仙,似乎神秘万分,杳杳无期!其实“大道至简,,明道识理,并不神秘。看看伍冲虚真人的《天仙正理直论》对元神、炁、气的论述,即可知一二。
【原文】昔曹老师语我云:“仙道简易,只神炁二者而已。”
【意译】当年曹还阳老师告诉我说:“修仙之道十分简易,就只‘神炁’二者而已。”
【原文】予于是知:所以长生者以炁,所以神通者以神。
【意译】于是我方知道:修道者所以能够长生久视,是因为经修持而得到了长生不坏之先天元炁,和能驭炁、能大定、能通内通外之先天元神。
【原文】群书之作,或有详言神,则未有不略于炁者;或有详言炁,亦未有不略于神者。
【意译】从古至今的丹经道书,有的详细论述了“元神”之功能,却简略了“元炁”之作用;有的详细论述了“元炁”,却简略了“元神”。
【原文】夫既谓炁为长生之本,宁不以神受长生之果乎?将谓神为修长生之主,宁不以炁定长生之基乎?
【意译】既然论述了“元炁”为修炼长生之本,难道不可以“元神”来享受长生之果么?我还要说“元神”是修持长生久视之主宰,难道可以不以“元炁”来打牢长生久视之基么?
【原文】是炁也、神也,仙道之所以为双修性命者也。
【意译】这个“元炁”、这个“元神”,就是修仙了道所说的“性命双修”中的“元命”和“元性”也。
【原文】且谓今也以二炁为论,所以明生人、生仙佛之理也。
【意译】今天分别论述两种炁——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气,主要说明生人、生仙佛都离不开先、后天之炁与气的大道理。
【原文】药物为论,所以明脱死超生之功也。
【意译】论述“药物”,以说明“灵丹妙药”可以超脱生死而返老还童之功用。
【原文】在道原浅说篇里伍冲虚真人论述说:
【意译】仙家修道为仙,初证则长生不死,极证则统理乾坤。
仙道家真了道成仙,最起码的果证就是长生不死;最终极的境界乃统理乾坤——作宇宙之真宰,天人的老师。
【原文】夫所谓道者,是人所以得生之理,而所以养生致死之由。
【意译】我们所说的修道之“道”,是说明人之所以不得不“生”, 人之所以不得不“死”,都是由“道”在主宰。
【原文】修道者,是即此得生之理,保而还初,使之长其生而不死之法。
【意译】修仙了道者,了知此“得生”之理,还要掌握通过修炼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气合一,并保持回归到生人之初的先天炁、后天气完足状态,这个真能使人长生不死之理与法。
【原文】得生之理者,一阴一阳,为一性一命,二者全而为人也。
【意译】要了知此得生之理,必须了知一阴一阳,就是一性一命,阴阳、性命全备才能成其为人。
【原文】何以谓之阴阳性命?当未有天地,未有人身之先,总属虚无,如《易》所谓无极而太极时也。
【意译】什么叫做阴阳性命?当混沌大宇宙尚未生起天地之时,我们的色身小宇宙还未孕育成功以前,终归是一片虚无状态,也就是《易经》所说的无极虚无而太极混沌时也。
【原文】无中恍惚若有一炁,是名道炁,亦名先天炁。
【意译】恍惚,恍字竖心为旁,心光明亮,惚字也是竖心为旁,勿要动心——亦即不要有分别心;故此恍惚境界就是“对景无心,一觉独灵”的虚灵境界。在这虚无、静寂的恍惚状态中,虚中一觉、静中一动,一团潜在之“元炁”萌动,它就是“道炁”,又叫做“先天炁”。
【原文】此炁久静为一,渐动而分。阳而浮于天,比如人之有性也;阴而沉于地,比如人之有命也。
【意译】“道炁”的本寂之体寂然不动浑然为一。但它不可能老是停留在阴阳、性命“浑一”的虚无静态,它的本智之用终归要发挥出来,逐渐运动变化,属于阳的“道炁”轻浮于上而为天,就像人的“禀性”上存于人之大脑乾宫一样;属于阴的“道炁”重沉于下而为地,就像人之“禀命”藏于丹田炁穴一样。
【原文】阳动极而静,阴静极而动。阴阳相交之炁,而遂生人。
【意译】阳动极而归阴静,阴静极而生阳动,阴阳发生冲和之炁,往复循环。有了阴阳的冲和之炁,人遂因此而生。
【原文】则人之所得为生者,有阴阳二炁之全,有立性立命之理,故曰人身一小天地者也。
【意译】吾人之所以能够得生,是因为阴阳二炁全备,又有立性立命道理,所以说人身也是一个小宇宙、小天地。
【原文】禀此阴阳二炁,顺行,随其自然之变化,则生人;逆而返还,修自然之理,则成仙成佛。
【意译】人身小宇宙秉承此阴阳二炁,若按人道程序顺行,顺其自然之法则,则生儿育女;如依仙道自然程序逆修,不断向上升华,则能成仙作佛。
【原文】夫炁与神,皆有动静。而静极之际,正有动机。炁动,即有神动,即此动机,便可修仙。
【意译】“元炁”与“元神”,皆有动静循环之机。修炼达虚极静笃之时,阴静极必有阳萌动:虚极觉明,静极炁萌。元炁萌动,元神感知,二者互感之动机,就是修仙之枢机。
【原文】缘此机为生人、生仙佛之分路,入死入生之要关。
【意译】因此这个动静循环之动机既是我们顺而生人或逆而成仙作佛的路口,也是我们趋向死亡或长生久视的关口。
【原文】《道藏》经云:“精者妙物,真人长生根。”正言此未成后天精质之先天炁,名元精者是也。
【意译】《道藏》中之《太上胎息气经》上说:“‘元精’这个精妙之物,是修真了道的人得以长生不死之根蒂。”正说明这个尚未蜕变成后天精质之先天炁,就叫做元精。
【原文】夫此炁虽动,不得神宰之,而顺亦不成精;不得神宰之,而逆亦不返炁。修仙者,于此逆修,不令其出阳关。
【意译】然而这个叫元精的先天炁虽动而起用,不得“神识”在其中主宰之,顺行时亦不能成为后天精质;同理,不得“神识”在其中主宰之,即使逆运也不能返还为先天之炁。修仙之人,当此逆修之际,不能让它奔出阳关——精关而蜕变成后天浊精。
【原文】即因身中之炁机,合以神机,收藏于内,而行身中之妙运,以呼吸之气留恋神炁,则有小周天之候。
【意译】当此身中循环炁机发动之际,即以元神妙觉之机,勒回阳关即精关,令此欲拱关溢出之元精藏伏于炁穴之内而不动,就叫做採药、孕药,应用后天呼吸之气的火候,使元神元炁内蕴于炁穴,久之小周天活子时至,周天运转的时机成熟,即行河车搬运以烹以炼。
【原文】运此周天积累动炁,以完先天纯阳真炁。
【意译】每运转一次小周天,所烹炼而得的真精真炁便归伏于炁穴、命根,一直积累到完全满足需要的先天纯阳真炁为止。
【原文】故凡一动,则一炼而周。使机之动而复动者,则炼而复炼,周而复周。
【意译】所以每遇活子时至炁机发动一次,便进行一次小周天运炼。炁机不断的发动,便不断的进行周天烹炼。
【原文】积累不过百日,则精不漏而返炁矣。
【意译】这个过程叫做“百日筑基,炼精化炁”;精既然全部化而为炁,也就无精可漏了,而达“基成不漏,精返归炁”之谓也。
【原文】此皆十六岁以后,至八八六十四岁,已化精而耗精者之修也。
【意译】以上讲的是16岁以后,到64岁卦气已尽时,这之间元精已化为凡精、并被消耗殆尽之人,所应遵从的修持模式。
伍冲虚祖师在直论九章中着重论述了先天炁。
【原文】昔读《玉皇心印经》云:“上药三品,神与炁精。”……唯是神与精也,只用先天,忌至后天。
【意译】过去研读《玉皇心印经》中有:“最上品的三味炼丹药材,是元神、元炁、元精。”……这里所说的神与精,只用先天的元神、元精,忌讳应用已落后天的思虑神、交感精。
【原文】而炁则不能无先后天之二用,以为长生超劫运之本者;所以吕祖得先天炁、后天气之旨,而成天仙也。
【意译】然而先天炁与后天气二者,不能够没有后天气呼吸火候以採取烹炼丹药之用,也不能够没有先天炁超越劫运之本、之功。所以吕祖得到崔希范真人《入药镜》:“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之的旨,而成就了天仙。
【原文】真阳曰:二炁者,先天是元炁,后天是呼吸之气,亦谓之母气与子气也。
【意译】伍真阳说:所谓先天后天二炁,先天是元炁,后天是呼吸之气,又叫做母气与子气。
【原文】超劫运之本乃元炁,不能自超,必用呼吸以成其能。
【意译】具备超越阴阳五行劫运功能之炁乃元炁,但元炁本身不可能独自完成,必须借助后天气的呼吸火候才得以实现。
【原文】故曰元炁不得呼吸,无以採取烹炼而为本;有呼吸不得元炁,无以成实地长生、转神入定之功;必兼二炁,方得是长生超劫运之本也。
【意译】所以说先天元炁得不到后天气呼吸火候的帮助,不能进行採药炼丹而具备超越劫运的根本功能;只有后天气的呼吸功能,而没有先天元炁为主公,就无法进入深深定境而定中生慧;因此先天炁、后天气二者必须相资为用,方能真具备超越劫运之根本功能。
【原文】【意译】修士用此先天始炁,以为金丹之祖。未漏者,即採之,以安神入定;已漏者,採之以补足,如有生之处;完此先天也。
【意译】修炼者必须应用这个不生不灭的先天元初始炁,作为修炼金丹的祖炁。16岁前未漏之体,即可直接採归炁穴,以安神入定而孕育大药;16岁以后至64岁的已漏之体,则需採取烹炼、补足已耗损的先天炁,补足至16岁以前之初生状态,以完成精全、炁全、神全的先天之体。
【原文】夫用此炁者,由何以知先天之真?当静虚至极时,无一毫念虑,亦未涉一念觉知,此正真先天之真境界也。
【意译】当应用此先天炁修炼时,怎样才能知道先天的真正境界?——无一毫念虑而心如止水,亦无一念觉知则恍惚灵明,这正是真先天之真境界矣。
【原文】如遇混沌初分,即有真静始觉,真炁始呈,是谓真先天炁也。
【意译】修炼到混沌初分、静极生动,虚极觉明,真炁始冲关而出,只有这样才叫真先天炁。
【原文】修士于此下手,须要知採取真时。
【意译】修持者于此时下手修炼,须要知道採药的真正时机——活子时。
【原文】药生之时易知,所以可用不可用之真时,则难知,知配合真法,知修炼真机,而后可称仙道。
【意译】药生之时的静极生动时易知,药生之后可用、不可用,太嫩或太老之真时机难知;既知,又知以元神驭元炁之真法,和各层次修炼的真机,而后可说真知修仙之道。
【原文】当阴阳分,而动静相乘之时,有往来不穷者,为呼吸之气;有生生不已者,为交感之精;故曰后天。
【意译】当混沌之炁初分为阴阳二炁之时,一动一静彼消此长,其中往来不穷之气机,为呼吸之气;生生不已的精质,为交感之精;都是后天之气与精。
【原文】世人不知先天为至清至静之称。
【意译】世人不知所谓先天,就是最静寂清明、无一毫念虑,对境无心、一觉独灵之状态时的称呼。
【原文】证到先天,始名一炁。
【意译】只有修证到此一至清至静、万缘尽歇,对境无心、一觉独灵的先天状态时,所呈现出来之始炁,才能叫做先天一炁。
【原文】古人有言为药物者,单以先天炁而言者也;有言为火候者,单以后天气而言者也;不全露之意也。有言“药即是火,火即是药”,虽兼先后二炁而言,盖言其有同用之机,药生则火亦生,用药则亦用火,故曰:即是亦不显露也!
【意译】古人有时单论灵丹妙药的药物,就是单论先天一炁;有时单论火候,就是单论后天气呼吸功夫;就是不肯同时全说。有时说“药就是火,火即是药”,虽然兼说了先天炁、后天气二者相互同用之机枢,也说了先天炁药物始生时,后天气呼吸火候必同时发生,团聚药物先天炁时,亦必须应用后天气呼吸之火工;同样也不肯全露!
【原文】修先天者,不可以不明二炁之真。
【意译】修持先天大道,不可以不明白先天炁、后天气的真实意旨。
【原文】天仙大道喻金丹,金丹根本喻药物。果以何物喻药也?
【意译】天仙大道常比喻为金丹大道,金丹的本根喻为灵丹妙药。到底以什么东西来比喻灵丹妙药呢?
【原文】太上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即吾身中一点真阳之精炁,号曰“先天祖炁”者是也。
【意译】老子《道德经》云:“在无知无觉的恍惚灵明之中,有个东西耀然而出。”就是我们身中初显的一点真阳之精炁——灵丹妙药,号称“先天祖炁”。
【原文】盖古云“金丹药物自外来”,以祖炁生身时,虽隐藏于丹田,却有向外发生之时;
【意译】古人常说:“金丹药物自外而来”,是说先天元炁生身之时,虽隐藏于下丹田,待到14~16岁精气神三宝完足之后,就有精气向外冲动的情况、时机发生。
【原文】即取此发生于外者,复返还于内;是以虽从内生,却从外来,故谓之外药。
【意译】炼丹就是採取这个向外冲动的精气,使它从新返还于丹田炁穴内;所以说金丹药物虽从内生,却系从外返归回来的,所以称之为外药。
【原文】炼成还丹,斯谓之内药,又称大药。实只此一炁而已。
【意译】外药返还于内而成丹——还丹,这样就叫做内药,又称为大药。实际上就是先天一炁团聚所成而已。
【原文】及精补精全,炁补炁足,神炁俱得定机。于此时发生大药者,全不着于外,只动于发生之地,因其不离于内,故曰“内药”。
【意译】及至採补到精补精全,炁补炁足,而致神定,神炁俱定伏于炁根,于此之时团聚而成的大药,不再向外奔驰,只氤氲于发生之处所炁穴,因其不离于内,所以叫做“内药”。
【原文】盖外药生而后採者也,内药则採而后生者也;此亦往圣之不轻言直论者
【意译】活子时至阳炁生发而外奔,此时即行採取——採外药。採得外药化为内药,氤氲炁穴,元神寂照,生生不已。这些精义古之得道者都是不肯轻易明说的。
【原文】如遇至静至虚,不属思索,不属见闻觉知,而真阳之炁自动。
【意译】功境至虚极静笃,不假思索,不借后天助见闻觉知,此时真阳之炁便会自行发动起来。
【原文】非觉而动,实动而觉;觉而不觉,复觉真玄;即是先天宜用之药物。
【意译】不是先觉而后动,而是阳炁发动之时即觉知;恍兮觉知而不觉知,惚兮不觉知而觉知,恍兮惚兮、觉觉之间阳炁发动枢机玄妙极了,即是修持先天大道宜用之药物。
【原文】以先天无念元神为主,返照内观,凝神入于炁穴,
【意译】这时应以先天无念元神真意为主宰,返照内观,凝神入于炁穴,则炁随神归。
【原文】则先天真药,亦自虚无中而返归于鼎内之炁根,为炼丹之本。
【意译】此时先天真药之炁亦自虚极静笃中呈现出来,返归于鼎内之炁穴,为炼丹的资本。
【原文】将此药之在鼎者,以行小周天之火而烹炼之,谓之炼外丹。
【意译】炉鼎内有了药炁,应用小周天火候而烹炼之,称为炼外丹。
【原文】外丹火足药成,方是至足纯阳之炁,方可谓之坎中满者。
【意译】外丹火候恰当,炼成内药、丹头,才是至足纯阳之真炁,用以填补坎卦中已耗损了的中爻,使之重新满实起来
【原文】张紫阳谓之“取坎填离”,正阳真人谓之“抽铅添汞”,只皆言得此内药。
【意译】张紫阳真人称此功象曰“取坎卦之满实的中爻去填补离卦中虚之中爻”,而成为乾卦;正阳真人称此功象曰“抽取铅精之真炁以添补汞精之离神”,而致神全;都是说只有如此才能得到这个内药。
【原文】欲得此炁炼而化神,必将此炁合神而炼,炼作纯阳之神,则有大周天火候在焉。
【意译】欲将此内药、纯阳真炁炼而化神,必须将此阳炁合元神而炼,炼作纯阳之神,须用大周天之火候。
【原文】当是时也,火自有火,而至于无火;药自有药,而至于无药。自纯阳炁之无漏,以成纯阳神之无漏;而一神寂照,则仙道从此实得矣。
【意译】这个时候,自小周天有为的火候,而至于大周天无为的火候;自有药炁可炼,而至药炁已化神而无药可炼。自纯阳真炁之无漏,以成纯阳元神之无漏的漏尽通;只剩唯一阳神的寂光朗照,即达真实的仙道境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