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十一月!
距离新一年,还有61天。
没有长假的你,周末继续宅吗?
仰望天空,白云伸手可摘。
它的美接近本真,让人一时抛去山下的烦恼。
多年前第一次到达雪山之巅,当时的场景竟如此难忘。
半脚迈入立冬大门的深秋时节,古老《诗经》在召唤。
11月3日到11月5日,来泉州永春雪山风雅颂。
你将置身秋水中的凉意,听绕梁清音传来,如穿金断玉般清脆。
叶向阳丨《风云际会》
消失的古乐谱,百年后破译、再现
1982年举行的“全国民族音乐联会”上,李禹贤那风云四起、慷慨激昂的乐声激起了千层浪,古曲迎来新生,令人注目。这一回,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叶向阳再现古曲。
《忆故人》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作。曲调委婉深情,表现空山月下徘徊沉吟,怀念友人的感伤情绪。在直接抒发人的感情的音乐作品之中,此曲堪称优秀的代表作。《平沙落雁》、《流水》的演奏,将留给大家悠远的意境。
王嘉颖丨《广陵散》
十大古琴曲。没听过?得补课
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即古时的《聂政刺韩傀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
胡向辉丨《水仙操》
听曲,感受伯牙如何成天下妙手
旧说,伯牙学鼓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志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
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上汩没漰澌之声;山林窅寞,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
演奏者胡向辉,福建省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林群群丨《凌虚吟》
夜静月明天似水,虚空惟有步虚声
琴歌谱最早见于《重修真传琴谱》卷七,角音,共三段。解题曰:“是吟毛仲翁所作,乃天仙之乐,与凡尘远隔,云汉行踪,郁罗天表,歌吟梵清虚玉之墟,步虚于紫霄之上,是如夜静月明,虚空惟步,招遥天表,其音高,其趣美矣。
演奏者林群群为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理事。
曹东海丨《潇湘水云》
借水光云影,寄抑郁、眷念之情
此曲是宋代浙派琴家创始人郭沔所作。当时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深感国事飘零,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
曹东海为福建省音协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曹华丨《欸乃》
散发汉民族文化精、气、神
存谱初见于明代汪芝辑《西麓堂琴统》(1549年),亦有人称其《渔歌》或《北渔歌》,有多种传谱,现琴家所奏多以《琴谱正传》(明黄献撰于1547年)的十段无词《渔歌》发展而成。其曲意历来根据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七言古诗《渔翁》来解释,故也有人认为有传此曲乃柳宗元所作。后《天闻阁琴谱》记载为《欸乃》,管平湖打谱演奏。现在琴家弹奏的多为管平湖的节本。"欸乃"指的是桨橹之声或渔家号子声,乐曲音调悠扬,清新隽永,以山水为意象抒发感情,乃是托迹渔樵,寄情山水烟霞,颐养至静的一首名曲,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刘善教丨《长门怨》
国家级传承人倾情演绎
初见于清代《龙吟馆琴谱》,为梅庵琴派代表曲目之一。琴曲根据陈皇后(陈阿娇)被汉武帝贬居长门宫,不惜千金向司马相如求得《长门赋》,而感动汉武帝重归于好的动人故事改编而成。乐曲表现了陈阿娇愁闷悲思之情,全曲怨而不怒,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刘善教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是“梅庵琴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张圣丨《梅花三弄》
中国人必听曲目,歌颂有情操的人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
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公元1425年)。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演奏者张圣,是中国古琴学会终身会员。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诗仙李白如此描绘古琴。
挑灯听琴,就在本周末。
一起到雪山去!
点“阅读原文”,高山流水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