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幻小说小说> 修道忏悔法四问

修道忏悔法四问

2021-12-02 07:35:19


有人问孔子,什么样的才能叫做士?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行己有耻的意思,就是对于自己的行为能够时刻反省,知道什么是耻辱,而不生乱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这个意思,儒家认为,知耻是君子修养的重要部分。而反省则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改过则是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


儒家入世之学,尚且注重人格之陶冶,品行之纯善。况且我道门出世高蹈,追求冲举之士乎?早在魏晋时期,灵宝六斋之中就有忏悔谢过的内容:


明真斋,忏悔九幽。


三元斋,首谢违犯科戒。


八节斋,忏洗宿新之过。


足见道教有注重忏罪之传统。



问曰:人生种种不顺的原因是什么?


古人曾说过,“昭昭之报,多由冥冥之来。”意思是,现世当中的种种报应,或车祸、或难产、或堕胎、或妻子不顺、或事业受阻、或破财、或是非、或三灾八难、或水火刀兵等等,术士多认为是运势迟滞的缘故,其实不尽然。须知万物皆有阴阳,可惜我们俗人眼界,只能看到现实,却不能看到鬼神之境界。只知道今天有如此之不顺,却不知其原因是什么?是故老君哀愍曰:“有灾有患,不知解谢之门;祈福祈生,莫晓皈依之路。”故垂忏罪之法,开度世人。


道教认为,世界不仅有人,冥冥之中,还有鬼神。“人身有司过之神,常于庚申、甲子之日,上奏天曹,言人罪过。”不要认为自己的行为隐秘,没人知道,须知“举头三尺有神灵”,“人间私语,天闻如雷。”然而,老君曰:“天道好还”,儒家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又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又说:“财悖而入这亦悖而出,言悖而者亦悖而入。”也说“因果报应”,都是这个意思。你今天犯下罪过,不要认为没人知道,其实天道自然,都会有报应临身,只是早晚的问题。所以古人云:“见色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用暗箭,祸延子孙。”真是深有见地之言也。



问曰:忏悔谢罪有历史渊源么?


当年桀纣在位,三年不雨,商汤祈祷于桑林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朕躬有罪,无以万方。”克日而得大雨。此天子之谢罪也。盖天子不能克奉伦常,则天降责罚,或为旱涝、或为地震崩塌、或为日蚀月食等等,所以每当出现异象的时候,帝王都勤修斋戒,忏悔罪过,反省朝政是否有失误,以期度过难关。故知,忏罪谢过,乃儒道圣人所共有之事也。


祖天师教人疾病,须上三官手术,忏悔宿新之过,认为:“若能诚心之忏悔,必得罪过之消除。” 有这么一个故事:


“淳化中,西京留守中书令赵普,尝遣使备礼,致醮虔祈,愿闻休咎。真君降言曰:赵普扶持社稷,甚有功勋,上帝所知,赐汝福寿。然以大妨小,幽府亦有冤对。当启诵真经。告祈天地。首忏前非,吾亦与汝达于上帝,庶解兹咎,汝官职寿数,已有限矣。其使录之而去。普跪读感涕,因焚香谢过,复遣人诣宫设醮。


给事中、参知政事贾黄中,尝遣人投诚致祷,以祈圣诲。真君降言曰:圣主命臣,臣之事君。道佐当代,心依古人。善恶无隐,奸邪必闻。君臣合道,可立功勋。又曰:爱民用心,赏罚平等,但依吾语,合家保安。”



问曰:为什么说忏罪是入道之门?


:修真之要,寡过为先。过若不悛,去道远矣。虽行持未至於上道之阶,使为行不检,岂足以折伏鬼神。况於进拜表章,济度幽显者哉,功过之司,毫分不失。晋许远游遁迹山林,勤心味道,渐入真品,而三官都禁遣周鲂等,出丹简罪簿,以语之曰:夫欲学道慕生,上隶真人,玄心栖邈,恭敬高灵者,当得世功相及,祸患不结,阴德流根,仁心上逮,乃可步真索仙,度名青府耳。由此言之,未及许远游者,其可不知寡过自修耶。奉法行持,求仙学道,所当惩悔已往之愆,积累方来之功。故《玄纲论》曰:过惟改而不复为功,惟立而不中倦,是谓日新其德,自天佑之。倘若口言祈谢,乃心未省,愆念之前,而作之后,饰之外而败之中,然后苦於劳神,瞻星礼月,持斋奉戒,焚香诵经,亦为徒设矣。有大言眩世,则云罪之不积,恶之不为,岂须忏谢,断弃教科,此文矫激太过,从容中道,与不及,所宜悔至於心,知咎必省,依经奉教,按格行科,削罪目於三官五帝之司,上生名於十极九霄之境,立功不怠,举形仙飞,固有分焉,亦无自砠,有志者多成事也。



问曰:在家居士如何修持忏罪?


:每岁除秋分一日外,常以三元八节,本命生辰,甲子庚申,及诸良日,及时入靖室,或官观山泽洁净去处,焚香,专志省咎思愆。先於坛侧默坐,深念风生所作所犯,战兢自乂,方振衣而起,整肃形仪,登坛启告行用,入户诵咒,上香如法。悉按常朝之仪,早以东为始,午以南为始,夜以北为始,分五方忏谢,自合立科仪发炉循格。至三上香后,方礼,方如自然朝式。但此事以密为尚,兼独行朝修,不宜繁琐,故今止编四方谢罪之文,损益随事之宜尔。


长跪忏悔


臣志心,归身归神归命三清化主,十方灵宝天尊,无量度人经中众圣。重念臣爰从曩劫,以至今生,三业六根,五情七欲,罪书黑簿,定录玄科。今对高明,特伸忏谢,伏愿流恩朽骨,锡命真司,销除恶籍之名,标纪善功之字。俾胞元解结,心境无尘,智惠圆通,障魔消散,庶容少裨玄化,上赞真风,得道之后,升入无形。


发十大愿曰:


三清玉帝,三素 元君,太上高灵,仙都大神。今日吉庆,所愿开陈。上愿飞霄长生神仙,中愿天地合景风云,下愿五岳与身长存,四愿七祖解离冤愆,五愿帝君斩伐胞元,六愿世世智惠开解,七愿消鬼灭害,斩馘六天,八愿开彻通幽达灵,九愿一会莫不如言,十愿飞仙上朝三元。


再拜回向


稽首灵宝虚玄主,无量度人真道师,气包天地无德名,法贯阴阳不思识,随缘应化,救群品,超越三界及十方。巍巍无上功德山,归心念念无休停。臣不揆凡愚,,冀上消於天灾劫运,下度於浮世兆民,回死起生以完形,救病除殃而辅正。功圆行备,早成金液之丹。心了神灵,速受玉皇之诏。臣下情无任,激切之至。谨言。


焚香供养


九清上圣三界万灵,咸赐如言。臣今以良日,洗心悔过,礼忏祈恩。先伸上祝皇朝社稷,宗庙先灵,驾景九霄,垂休万叶。今朝皇帝基图永久,祚业昌隆,圣寿并於乾坤,德教均於造化,万方向善,百谷成丰,有识有知,悉悟至真之道。无边无极,共跻荣乐之乡。大化兴行,正法无斁。敢伸凡愿,上冒宸严。臣下情无任不胜,惶惧之至,谨言。


臣某志心归命,东青西素,南丹北冥,四维上下,十方灵宝天尊,三十二天上帝,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真上圣,五岳真君,山川河海,洞天福地,一切神仙诸灵官。


,然而在家居士,或难以办理者,不妨从简。



《正一法文》云:“凡为道民,便受护身符及三戒,进受五戒、八戒,然后受箓。从前未受戒者,受箓之后,依次受之,诵习通利,恒存思行持意不谬忘,则不犯科。未受录之时,无所呼召。受录已后,动静呼神。不行戒者,呼之不至。破戒之人,吏兵远身。还上天曹,考官便逮。致诸厄疾,公私灾横,轗轲衰否,所作不成。成功立德,舍暗入明,施善禳恶,以吉除凶,要在行戒,神即佑之。戒有别文,精详修习。或有不解,或有遗忘,或有谬误,或冒禁故,或尊上逼迫,或畏死犯之,皆是招愆,悉名破戒,即应忏悔,首谢自新也。凡违戒者,背负鞫言,协道信邪,杂事佛俗,此为不专,中心怀贰,愚迷犹豫,惑障缠深。师三诲之,必能改革,守一不回,召神有效。三诲不悛,是为叛道。乖逆师尊,法应夺箓。入佛奉俗,及元所事,师慈愍之,不追咎责。怨怼事他,弃本逐末,虽名奉道,实犯正科,诸官不得容受,积久知悔,更立功乞还,许依听升迁矣!”



请在页尾留言或点赞转发功德无量


道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长寿山道观简介:

长寿山道观俗名牛头观,因其地形似一牛头而得名。创建于隋唐、兴于明清,宋末元初的马丹阳曾于此修道,民间广为流传的白蛇盗草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庙宇宏伟壮观,亭台楼阁俱全,气势之高雅富丽,可与金台观相媲美。因此有“渭水千回,以金台观为最胜;秦山百媚,以长寿山为最佳”之说。欢迎各界善信光临祈福迎祥。

驾车路线百度导航搜索“长寿山道观”即可

乘车路线宝鸡市市内乘坐40路车,汽车西站坐48路车,高铁站、高速汽车站坐7路车到火车站换乘3路、38路车到陕西机电职院(陕西电子工业学校),下车向北即到


微信号:bjcssd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