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幻小说小说> 望江楼78期:相识刘少鸿老师|| 拜尚钰

望江楼78期:相识刘少鸿老师|| 拜尚钰

2020-09-27 11:20:33




相识刘少鸿老师


我与刘少鸿老师相识于新浪博客。

我虽属80后,但骨子里仍然是顽固的保守派,加之上大学期间偶尔接触过到一些网上的所谓玄幻小说之类的文化垃圾,对网络毒害文学深恶痛绝,所以直到今年6月份才注册了自己的博客。开辟了荒地就不得不耕耘,但苦于文思枯竭,一时没有新作,只好搬来几篇旧作装点门面,其中有一篇名为《沙河子岁月》的习作得到了刘老师的评论:“40年前,我在这里读完了高中!那时的高中,基础课都停了。学工学农,类似现在的职中。但还是有点感情的。前几前回去,还专门去看了看。确实潇条。让人有点心酸!”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当即就要回复,却困惑于这位刘少鸿是何方神圣。在办公室随口一问,即刻有年长同事回答道:刘少鸿你都不知道?沙河子人,商洛日报总编辑,牛人哩!我虽然本事不大,但向来有些张狂,心里嘀咕:若是哪位实力派作家我定当顶礼膜拜,总编辑说到底不就是个“官”吗?有那么牛吗?为了证明刘老师是否属于牛人,我用了近两个小时把他的博客图文浏览一遍,结论是:果然很牛!一位古道热肠,行文朴素,情感真诚的成熟的知识分子笑吟吟的向我走来。读他《人迹霜桥》里的文章每每使我想到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书卷气和生活气息袅袅袭来,良久不绝。


我和刘少鸿老师先后通过几番评论回复进行了交流,厚着脸皮向老师索要著作和题字,老师都一一答应。前几日刘老师给我留言说字已经写好了,让我去报社拿。我却胆怯了,虽然我们“神交已久”,但毕竟素未蒙面,我也只是一个理科出身的业余写者,走的完全是野路子。我真见了刘老师如何和老师搭话?能够“愉快的聊天吗”?会不会两三句话后我就“现出原形”?纠结了几日,11月1日我终于鼓起了勇气,带上我专门整理的习作本子,穿上我最正装的衣服出发了。我把车停在报社隔壁的卫校医院后,熄火,默坐,长吁一口气,推开车门走进报社院子。刚上二楼,迎面从三楼下来一位穿长裙的女性,我赶紧怯生生的问:请问刘少鸿老师在哪个办公室?她友善一笑,顺手一指东边南面一间办公室。站在办公室门前却迟迟不敢抬手敲门,终于鼓起勇气敲门却许久不见开门或应答。心想:门已经敲了,已经把天戳了,索性不怕了。轻步走向西侧一间办公室,见一位中年人正在办公,赶忙敲门询问,说明来意。他热情的起身告诉我:刘总正在开会,我领你过去看看。,他敲门并探身进去,简短交谈,回身让我在办公室门口去等。不多时,会议室传出些许嘈杂,随即人群涌出,一位高大身影向我的方向走来,我定睛一看,和博客照片里的人很像,正是刘少鸿老师!赶忙迎上去问好,刘老师热情应答,并一下子就把我认了出来。我跟随刘老师进了他的办公司,他招呼我坐下,说他把手头的紧事处理一下,马上就好,让我稍坐等候。说罢掏出手机拨打电话,我怕不便就主动出去等候,几分钟后刘老师喊我进去,再次吩咐我坐下,操着和我一样的商县东乡方言询问了我的一些情况,我一一作答,心里的紧张感慢慢的被刘老师的和善热情所驱散。刘老师比博客上的照片略苍老和清瘦些,背头,半框眼镜,语速飞快,语态真诚。说话间又有两拨人找刘老师,或请示业务或签名盖章。我乘机环顾办公室,布置得很是雅致,西边墙上端正的挂着一副方英文题写的斗方。处理完公务间隙,刘老师带我走进他的工作室,拿出为我题写的条幅,并一再谦虚的说没有写好。又从书柜里找出了他的三本著作:《人迹霜桥》、《随意春芳歇》、《醉柳轩随笔》,也都一一签名赠我,我如获至宝,统统装袋收下。心愿已了,见刘老师又有事务处理,赶忙起身告辞。回到车上,又拿出书和条幅,仔细端详摩挲,那时的心情用心花怒放形容恐怕一点都不为过。


回到家后,把书和条幅摆在茶几上,一一拍照,随后捧起自己最渴望的《人迹霜桥》读了起来。文如其人,刘老师的散文,文字清新,文气自然流畅,臧巧于拙,最能于平淡中见真情。刘老师的朴素真诚与方老师的幽默智慧相映成趣,堪称商洛文坛两面旗帜,一段佳话。更可贵的是,刘老师作为编辑,整日忙于为他人作嫁衣,或推新人新作,或荐故人钩沉却仍然笔耕不辍,著作颇丰,且多上乘佳作,令我辈汗颜。

翌日,遇另一位文友,说了经过。他说我应带点烟酒茶叶之类的礼物作为润格,我才恍然大悟,后悔不迭。但转念一想,人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忘了那些俗物也罢,索性学做一回君子吧。

2016年11月4日


作者简介

拜尚钰,男,陕西商州人,80后作家,《陕西日报》《商洛日报》发表散文多篇。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编辑:小蜗 投稿交流:290770306@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