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范儿叔迷上了考古网红【秘色瓷】
私以为上林湖就好比小李子,实力一直很强,是唐宋时期越窑青瓷最为重要的生产中心之一,如今终于众望所归地拿到了“考古届的奥斯卡”。
【慈溪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一不小心拿了个考古奥斯卡】
后司岙窑址俯瞰
关于后司窑,我们在之前已经推文介绍过了,这里就不赘言啦,
这几天叔琢磨着青瓷的制作工艺,有着【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美誉的越窑青瓷究竟有何魅力呢?
所以叔就去了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之一,也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施珍老师艺术馆一探究竟。
施珍老师的研究所依山傍水,几个陈列厅放满了她的作品,也记录了她一路的成就和坚持。
施珍说,她最初的陶瓷梦启蒙于她的三爷爷施于人(施于人也是中国现代陶艺教育理论家、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从16岁远赴景德镇求学到如今也有三十多年了。
入选G20峰会陈列的作品《牡丹玉壶春瓶》
她的作品不仅釉色温润,烧制通透,如冰如玉,
而且在越窑青瓷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
无论是对唐代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的还原,
还是结合现代生活而制的咖啡具,
或是与四季相宜的青瓷花插,
她的作品有一股迷人的魅力。
施珍作品《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
但凡美丽之物皆来之不易,一件再精美的青瓷背后,其实不过一堆毫不起眼的泥巴。加入水,加入技艺,经历了一道又一道复杂的工序,反复雕琢、锤炼才变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今天就从这件《上林随想》说一说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这也是施珍的作品之一,
现被浙江博物馆永久收藏。
从泥巴到青瓷,要越过大大小小72道坎
才能抵达了精美的彼岸
这里挑选其中几个流程
1
练泥
合格的瓷土需要花很长时间的手工揉泥。
虽然一度被揉搓得面目全非,
施珍大师说,这样的“美容”
一是为了把泥土里的空气挤压出去,
以防止在变身窑里变形、炸裂。
二是使泥土里的水分均匀、组织细密。
2
拉坯成型
揉泥之后便是拉坯,也是泥土的第一次变身。
在大转盘上
叔见证了艺术家的魔法奇迹
3
修坯
成型阴干之后,便是修坯阶段
施珍大师说,修坯很考验一个人的手艺
“轻重缓急”需要拿捏有度
看了一下这么多修坯的工具
就能知道这个阶段可是很重要的
刀起泥落之间,
整件作品的雏形便呈现出来了
小贴士:修坯分为干修和湿修。前者因干燥后的坯体含水分低,修坯时不易变形,但粉尘较大。后者粉尘较小,但坯体水分含量较高,容易变形。
4
捺水
放置若干日之后,在进行装饰前需要先捺水
这是为了除尘去垢
只见施珍手执柔软的笔,沾上清水慢慢移动
5
装饰
器物的装饰有多种手法,如、刻花、划花等等
这件作品是用特殊调制的青花釉料做装饰
聊天中知道,这几笔青花
是上林湖的山水写意
施珍说,上林湖作为越窑青瓷的发源地
也是她灵感的来源
梦想最初的诞生之地。
起起落落间
仿佛能看到,上林湖的山水朦胧
渐渐苏醒
6
烧窑
都说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
对于制作者来说,
最重要也最艰难的考验刚刚开始——烧窑
这将决定一件艺术品的命运
千锤百炼
最终,才成就了一件作品
如今虽然成就斐然,高级工艺美术师施珍
依旧不忘初心,坚持在传承和创新越窑青瓷的道路上
用行动去书写越窑青瓷在新时代里的辉煌。
End
文/图 南溪
在线等撩:whnb2017(甬范儿叔微信)
合作联系:136-4574-9275
期待宁波文化飘香,谢谢你一直的支持。
插画来源:LOS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