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高血压病人,男性,40岁,身高1.68米,体重103公斤。发现血压升高3年,最高血压曾经达到240/160mmHg。住院前服用5种降压药物。虽然5种降压药合用,有些用药却是不合理的,也是病急乱投医,无奈之举。吃了一大把药,血压勉强控制在150/100mmHg左右。
因为存在显著肥胖(计算体重指数达到38),同时了解到平时睡眠时有打呼噜现象,医生就建议做了耳鼻喉科检查和呼吸睡眠监测。耳鼻喉科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但是呼吸睡眠监测证实存在“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类型为“阻塞型”,且严重程度为“重度”,低氧程度也是“重度”。动脉血气分析也提示血氧分压明显低下(75.5mmHg)。
考虑到肥胖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病人的重要影响。治疗方案就做了调整,从单纯服药治疗变为:服药+减重+呼吸机治疗。住院1周期间,体重大约下降了1公斤,血压就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出院后购买了呼吸机治疗,血压更是一路走低,逐渐减量至一种降压药(拜新同),血压也能够维持在125/85mmHg。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目前越来越多被发现。往往是由于咽部肌肉、舌肌及软腭肌在睡眠时松弛塌陷造成上气道的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肥胖者多见。病人反复发作超过10秒的呼吸停顿,每小时可几次甚至百余次,每次呼吸停止造成缺氧。
(图片来源:设计师 陈翔)
经常性的缺氧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和糖尿病。常见症状有打鼾、睡眠呼吸停顿、白天嗜睡、疲劳、记忆力下降等情况。治疗上如果耳鼻喉科没有可以处理的情况,控制体重+呼吸机治疗是合理有效的方法。
专家介绍
孙东升
浙江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对内科急性病、慢性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高血压病、心脏病、脑血管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有着较为深入研究。对慢性脑供血不足、认知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老年常见的内科疾病有着娴熟的诊治技巧。
长按识别二维码,对症在线咨询孙东升主任
点击“阅读原文”,精准预约谢建洪专家团队
[微医直通车]已进站,请乘客们有序扫码上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