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絮语:
香港在我们眼中一直是繁荣和富庶的象征,然而最近却看到很多关于其在特殊教育方面不尽如人意之处。下面视频里的男孩是一名四年级的香港小学生,他在受邀参加香港儿童权利小组委员会会议时,表达了希望港府更关注听损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为他们安排手语翻译,帮助他们在求学路上克服困难,享受和健听孩子同等受教育权利的心愿。
香港在我们眼中一直是繁荣和富庶的象征,然而最近却看到很多关于其在特殊教育方面不尽如人意之处。下面视频里的男孩,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他在受邀参加香港儿童权利小组委员会会议时,表达了希望港府更关注听损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为他们安排手语翻译,帮助他们在求学路上克服困难,享受和健听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她无需像香港孩子奋力为自己争取权益
看着视频里这个小小的身影,虽身患耳疾,仍充满自信和力量地为自己和同样际遇的孩子们争取平等教育权。这个微小而勇敢的身影,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磨灭。他勇敢站到的讲坛,不惮自己是手语发言,从容不迫地完成近10分钟的发言,这是健听孩子都不一定可以胜任的事情。
这个香港孩子的发言让我记起,去年夏天遇到的一个同样黄皮肤,同样刚满10岁的重度聋孩子点点。点点也是华人,但自幼随父母生活在美国。
点点不需要像这个香港男孩一样,如此奋力为自己争取权利。点点5岁上了美国的公立小学时,学校就专门为她这一个听障孩子配备了两名专业老师,一名负责听力言语康复,一名负责听力设备维护,每周点点还要接收1-2次单独语言辅导。FM设备也是校方提供,有专人负责看护设备;点点在班级的座位不用妈妈开口,就“天然”被安排在离老师最近的中心位置,考试也是在单独的房间考试。补充一下,以上特殊待遇全部都是免费提供的,也不需要孩子单独申请,颇有点“天赋”的味道。
目前国内的听损孩子要想得到相同的普校待遇,可能仍需时日。不过对香港这样的经济发达、人口负担并不算太重的地区,如果特殊人群的权益可以随着地区GDP、个人GDP的增长水涨船高,这多少会令我们这些仍身处经济发展不平衡、个人福祉实现有难度的国家公民,有望梅止渴的快感。
近60%的听损学生没有考虑过未来职业
去年,坊间爆出了港尖沙咀议员怒斥香港政府对听损教育的不作为,指出香港对听损学生的职业教育不作为,目前的课程对听损学生的职业发展没有帮助。香港的听损学生是和健听学生同样参与残酷的职业选择,而听损学生的优势又没有得到特别培养,在和健听学生的职业竞争中,明显败下阵来。
香港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一直处于亚洲领先地位,近年来,港府一直致力于从中学时代开始推动职业生涯规划,希望能有系统的帮助学生寻找人生目标和方向。不过,有研究发现,现在主流的中学职业生涯教育,往往都未能真正理解并满足听损学生的需求。由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有接近60%的听损学生直言没有考虑过未来的职业或规划过人生。由于对职业生涯及就业认知模糊,听损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大多都忽视了个人能力或兴趣,只以薪酬福利为先,甚至让自己特殊潜能埋没。
只有17.9%的听损学生会考虑个人能力与兴趣
目前,香港大多听损学生毕业后多与健听学生共同竞争岗位,听损学生就业率明显与健听学生有较大差距。超过三分之一的听损学生直言没有听说过“职业教育”,而即使接触过职业教育的听损学生中,大多也是从校外或网络渠道了解相关知识,大多数人认为,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在另一份调查中,有多达58.9%的听损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将来的职业或前途,有56.1%的人“不知道该怎样做准备”,更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有听力问题,则职业规划的准备没有太大用。这些现象反映了他们对自己人生的态度消极且缺乏自信。
面对未来工作,有超过八成的听损学生会把薪酬、福利或工作环境作为主要考虑,只有17.9%的听损学生会考虑自己的个人能力与兴趣。在这份调查中,发现健听学生则正好相反,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份报告反映出了部分听损学生接受社会定型影响,在学习阶段就已经放弃实践梦想的机会。
“身残志坚”误导人
香港有专家指出,现阶段主流学校的生涯规划主要为健听学生设计,教师及生涯规划师对听损学生的特点缺乏了解,往往不能满足其需要。比如,在一次职业分享课上,老师无法预估到某些职业听损学生能否担任,也没有分享在职场上遇到歧视的解决办法。
现在社会上对于“身残志坚”的奇迹话题特别推崇,甚至已经到病态的地步,对某些少数案例特别放大,但这些其实都是在教育健全人群的,真正有困难的人投身职场,他所遇到困难仍旧没有被解决。而当某些“榜样”话题的宣传过后,其他人仍旧无法复制他的成功。由于缺乏适当的生涯规划指导,让不少听损学生难以顺利投身职场。比如大学毕业的某同学一直希望从事服装行业,却不知如何入行,由于重度听损,他收集信息也很有限,只好去餐饮店打工,却因身体原因难以应付这种高消耗的体力劳动。
香港也有些其他议员认为,为听损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不是简单一节课就能解决的,特别是社会对听力障碍仍不是很了解,但就现阶段实际的社会现状,应当提前制定符合听障学生需要的规划课程,让听障学生了解工作环境和内容。相信这样的课程可以让听损学生更加顺利地投身职场。而从另一个角度,听损学生不需要所谓“身残志坚”的典范,需要的是常态化的态度和科学的教育体系,更需要社会的认同和归属感。
(部分内容感谢中国听力在线提供、支持)
聆听天使推荐:这是一个由多位年轻妈妈和资深媒体人倾力打造,致力于听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功能性平台。在这里,我们将用多维的视角,以优秀的育儿经验、康复理念和不同类别的文化体验活动,系统构建信息智库。在这里,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倡导更多人参与进来,用经验分享喜悦、用专业破解困惑、用影像关注成长、用文字描绘未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为孩子!!!
聆听天使原创文章欢迎大家转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邮箱:1834695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