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里常常提及工作中的一个理论:准时就是迟到。
例如,在开拓业务拜访别人时,通常会提前了解由始发地到目的地的行车路程、需要的时间。在正式出发时便会提前15分钟起程,因为途中可能有机会出现突发情况。再者,在拜访前也需要调整心态和稳定情绪,准备充分才能有更好的表现。如果能在10分钟前抵达接待台,把心态、心理调整好,那么拜访一定能事半功倍。
在上班时,如果能提前把工作安排好,详细列出当天的计划,到工作开始时便能有条理地开始工作。一些员工总是很准点地赶到公司,匆匆忙忙地在上班时才吃早点,之后便东摸摸西碰碰,没重点地瞎忙活,看到时间悄悄地溜走,便抱怨工作多,永远也做不完。
观察到一些同事好像很清闲的样子,但工作效率非常高,常问自己为什么?当留意到他们的工作习惯,才发觉效率高的同事通常是较早赶到公司,准备好日程表,晨会过后马上投入工作,能够很有效地分配时间,安排工作的重点,这样工作效率当然会比其他人高。
我也观察到另一类型的同事,他们匆匆赶到公司只是为了不迟到。开完晨会后,他们便匆匆地把准备好的早餐塞进肚子,然后开始工作。他们只是见招拆招,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这样的工作方式哪能够事半功倍,简直可以称为事倍功半。这就是不同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带来的不一样的结果!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谁会愿意与一些经常迟到或到来时带着匆匆忙忙、气急败坏神态和模样的人交往呢,因为这样的方式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
准时就是迟到,我理解和定义为:当到点时我们应该已经把心理和心态调整好,能全身心地处理各种工作和事情,而调整要在到点前的时间内进行。我们在处理工作和日常的事情时应该经常思考,为自己着想,为工作拼搏,对自己多一点点要求,在准时前提早10多分钟调整一下是非常值得的。
流量不够用?赶紧关注流量时空公众号
流量时空平台是集成了国内三家运营商的手机流量充值与分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