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玩龙灯
叶春胜
玩龙灯是民间一项流传较为广泛的文化活动,整个过程复杂多变,场面热闹宏大,但凡经历过的人,都会记忆深刻的。我小时候就参与过一次玩龙灯活动,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八十年代末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完全摆脱了饥饿的局面。很多家庭开始走向发家致富争当万元户的道路,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大踏步前进。与此相对比,当时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停留在以前的层面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一些传统的娱乐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祝福。1988年的春节,从农历的正月十六到二月二,我们村子开始了一场长达半个月的龙灯表演。
我的老家在地处江淮之间的鱼米之乡—巢湖,当地把龙灯分为两种,一种叫滚龙,一种叫柴龙。相对于柴龙,滚龙的体积要小一点,从龙头到龙尾是连在一起的整体,滚龙无论是在制作上还是在表演上难度都要大的很多,表演时要有专业的团队才能完成,所以一般的农村会选择柴龙来表演,我们村玩的也是柴龙。
龙灯表演由龙灯、花灯、乐队、衬灯四个部分组成。龙灯是整个表演的主体,它有龙头、龙尾加七节龙身组成,和滚龙不一样,它们不是一个整体,是由九个个体组成,每个个体之间用一根绳子连着,龙身子是用木架做支撑,竹篾做形状,裱纸做外观,蜡烛做内瓤。每节上面都画着各种传说故事的图案,像大闹天宫、八仙过海、白蛇传等,晚上在蜡烛的光影照耀下,显得栩栩如生。龙灯在表演时前面两个牌灯,高高的竹竿挑着,一个上面写着姓氏,另一个写着“世德堂”的字样,主要起到引路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广告效应。花灯是有旱船和高翘两部分组成,旱船表演以唱民间曲调为主,如《孟姜女送寒衣》之类;高翘表演以小品杂耍为主,有花旦和丑角两个行当,表演时一唱一和、一问一答,再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煞是精彩。乐队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保障龙灯表演的大锣大鼓,均要两人抬着走;另一部分保障花灯,是由小锣鼓及二胡等吹拉弹唱的伴奏乐器组成。衬灯是由一个个人提着灯笼,散布在龙灯和花灯的周围组成,起到状声势、调气氛、保安全的作用。
龙灯表演分为三个部分:请龙神、送平安、回西天。“请龙神”是整个表演的开头部分。龙灯扎好了,龙头要用红布盖上,龙灯身上的蜡烛不能点亮,这时候的真龙还没有显灵,称为草龙。表演的时候偃旗息鼓,动作缓慢,来到村头的谷场上开始拜四方,依次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行跪拜之礼,请各路神仙保佑。渐渐地,天黑下来,由村里长者上前揭去龙头上的红布,龙眼方才睁开,表演者同时点亮龙身上所有的蜡烛,此时预示着真龙已下凡,此处做法与画龙点睛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时龙从头到尾浑身通亮,随着锣鼓大作,龙灯的表演一改前面的萎靡不振,变得精神抖擞起来。表演者欢快舞动着,做着各种调皮的动作和表情,预示着龙神很高兴被请到人间来,惹得围观人群哈哈大笑。锣鼓的敲打节奏时慢时快,鼓声、锣声相得益彰,互相交织在一起如同编织的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把龙灯的表演者和观看的人都笼罩起来,整个现场气氛显得热闹非凡。一番欢快的表演后是参拜土地庙,这个环节颇有点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味道,和前面不同的是,此时的龙显得彬彬有礼,每个动作都中规中矩,就像一个青年人在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面前不敢造次一样,气氛威严庄重。接着是“认本家”,到村里挨家挨户认个门,家家门前摆上香案,放上贡品,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龙神为每家每户驱邪恶、送平安。
从第二天开始,龙灯要到周边的村庄乡镇去表演“送平安”。“送平安”是活动的主体部分,跨时最长。在活动中,大鼓承担着专递信号的主要任务,根据鼓声节奏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出灯鼓、行进鼓、不出灯、平安鼓、拜四方、集合鼓等。在外出表演时,每家每户都要两人以上随同参加,大人参与表演,小孩要手提灯笼在一旁帮衬。出行时,排灯在前引路,龙灯随后而行,再后面是花船和高跷,在队伍的四周散布着无数个小灯笼,灯光闪闪点点就像众星捧月一样把龙护在中间,整个场面蔚为壮观。特别是行进在河提上,龙灯和河水相互照映,远处望去光彩陆离、五彩缤纷,场景美不胜收。
“回西天”是表演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选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要把龙神恭送回天府。第一步是挨家挨户拜别,各人把自己的心愿告诉龙神,以便龙神回去后报告给玉皇大帝;第二步拜别土地庙;第三步是到村头的谷场拜四方神圣,感谢各路神灵在表演期间的保佑。第四步是升天,这是整个表演的高潮部分。龙灯在现场一番热闹的表演后,时而俯首触地,时而引颈张望,依依不舍之情尽在其中。随后一路向西行进,三步一叩首,九步一回头。突然,锣鼓节奏骤然加快,只见龙高昂着头快速向前冲去。不一会,锣鼓声猛地停下,表演者同时熄灭所有的蜡烛,将龙抛向地下,四周陷入一片寂静和黑暗之中,预示着真龙已腾空而起返回天庭,龙灯又回归草龙的身份。整个玩龙灯表演到此全部结束。
那时候我和一帮小伙伴们整天追着龙灯跑,对每一个表演细节都会认真观看、揣摩、模仿,并以此为骄傲。甚至向大人们提出改进的意见,偶尔被大人认可或意见被采用,会兴奋的彻夜难眠。在那段美好的时光中,一次平凡的龙灯表演,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欢乐,令我终身难忘!
叶春胜,安徽巢湖人,企业任职,文学爱好者,民俗爱好者,京剧爱好者。
让阅读无处不在 让悦读丰富人生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同步悦读》公众号
倡导全民阅读 打造书香中国
《同步悦读》微刊是一个面向全国的新媒体,宗旨是“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设有【名家名作】【美文欣赏】【好看小说】【诗歌在线】【热点评说】【教育随笔】【同步素描】【故事传说】【图说社会】【传记纪实】【最新发布】等专栏。投稿作品必须是微信公众平台原创,稿件(后附作者简介)word文档和作者彩照(横幅)均通过添加附件方式发送至邮箱tbyd2016@163.com。付酬机制:作品80%赞赏付给作者。
声明:《同步悦读》发表的所有作品,其他公众号若要授权白名单,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茅仙洞风景区(国家三A级风景区),系安徽省三大道观之一,内有淝水之战古战场、四千年茅仙古洞道观、华夏人文洞府、千里长淮第一硖、黑龙潭等景观,是全国极为稀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圣地。地址:安徽省凤台县城南3公里,竭诚欢迎四海宾客前来观光探幽!旅游热线:(0554)231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