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甘露语林•公益音声组 郭媛媛 读诵
引言
2017年新年伊始,脊柱甘露语林学术•疾病科普•在线咨询•公益平台,为饶益一名年轻腰突大学生之足下垂,以及为腰突所困扰之患者(图1),发布「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足下垂:治疗抉择」、「」、「颈、胸椎间盘突出之自行吸收:软硬兼“收”」、「」、「」系列,提倡之自然疗法,以最大限度提升机体吸收潜能,以蠲除腰突者之担忧与不安,而离苦得乐。
图1 为腰突疾病所困扰之读者很年轻 22岁;亦有建议行融合者
脊柱甘露语林咨询者中,不乏年轻之腰突者,咨询之字里行间,所传递之信息,除对疾病之疑惑,亦不乏对将来身体功能与康复之忧念;脊柱甘露语林为饶益腰突术后患者,于2016年1月19日所发布之「脊柱手术后康复锻炼手册」,于2017年1月17日之晨光辉映中,阅读者3545人。
图2 脊柱手术后康复锻炼手册阅读者示意图
各项工作中,以竞技运动员之运动强度为著;职业运动员于早年即接受强度训练,其椎间盘退变与突出发生率,报道高于普通人群;故尔,脊柱甘露语林,以运动员重返运动为主线,旨在令腰突者,增长康复之信心,乐观面对,安乐生活。
奥林匹克运动员之腰椎:2000年之悉尼
2003年,澳大利亚悉尼圣乔治医院Ong等[1],对31名具有腰痛(包括腿部放射痛)之奥运会运动员所做MRI进行了研究;年龄19岁-46岁,来自20个不同国度;分别从事不同之运动项目,以田径居多,12名;男/女:17/14例
腰椎间盘退变与突出之程度,越向尾侧,越为显著;L5/S1最明显,11例(36%)均表现为严重退变;58%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类型多为膨出
图3 一名35岁垒球运动员之腰椎MRI:L3/4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前突(虽亦称作突出,因其不压迫神经结构,非通常所指之腰突)
图4 一名27岁网球运动员之腰椎MRI:L3/4、L4/5和L5/S1均有不同程度之退变,L5/S1椎间盘突出
图5 北美脊柱学会腰椎间盘疾病第二版之素描刘志恒博士提供
以要言之,基于31名奥林匹克运动员之腰椎MRI,腰椎退变与腰椎间盘突出之发生率,于此特定人群中,高于普通人群。
运动员与腰椎间盘突出
概述: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成功,标志为症状之消除、恢复日常功能,包括工作;对于普通人,对于功能强度要求高之运动员,不可同日而语
腰椎间盘突出对运动员之影响
对于运动员而言,腰椎间盘突出堪为危及其职业之疾患;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Hsu等,基于美国橄榄球、曲棍球、棒球运动员之研究[2-5],表明腰突之运动员,重返运动率为75%-100%,职业生涯2.6年-4.8年
重返运动后之表现,达到之前64.4%-100%,取决于运动类型
美国篮球协会NBA运动员与腰突:
纽约大学关节病医院Minhas等[6],分析了61名具有腰椎间盘突出之NBA运动员,34例行椎间盘切除术,27例非手术治疗
以频率论分析,手术与非手术相比,重返运动率无有二致(77.8% VS 79.4%);赛场表现,腰突之运动员,较无腰突者,略逊一筹。
系统回顾
美国西北大学Nairu等,对1947年至2013年腰突与运动员之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
总体而言,重返运动比率为75%到100%
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报道之运动员恢复期,介于2.8个月-8.7个月,长于一般人群之恢复期;垒球运动员之研究提示:手术比非手术疗法之恢复期长—8.7月 VS 3.6月;职业运动员,若行腰突手术治疗,至少应于6周后,再行具有强度之锻炼
一般人群而言,虽有诸多报道,限制活动2周、6周、1周-4周不一而同,然则,「」:性质不明之残块吸收,尚需3个月
美国杜克大学Reiman等[8],检索了从初始至2015年8月,腰突运动员重返运动锻炼之文
研究质量以Downs和Black质量评分加以判定(0-16分);14篇文献,5篇具有中等质量,9篇低质量
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腰突,运动员重返运动率,无有差异;然则,重返运动后之表现,未必达到腰突前之水平
受限于结论所依文章之质量及异质性,准确之重返运动率,难于界定。
结语
腰椎间盘突出,不仅影响着大众之健康、生活与工作,亦影响着体育运动员及其职业生涯
西医学界现有之依据信息表明:运动员中腰椎退变与椎间盘突出比率,高于普通民众;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后,亦有相当运动员重返运动,且具有一定之职业表现;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相比,在重返运动方面,无有二致
脊柱甘露语林,谨以此文,饶益腰突者和学界同仁。
参考文献
1:Ong A, Anderson J, Roche J. A pilot study of the prevalence of lumbar disc degenerationin elite athletes with lower back pain at the Sydney 2000 Olympic Games. Br JSports Med. 2003 Jun;37(3):263-6. PMID: 12782554.
2. Hsu WK. Performance-based outcomes following lumbar discectomy in professionalathletes in the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Spine (Phila Pa 1976). 2010;35:1247-1251.
3. Hsu WK, McCarthy KJ, Savage JW, et al. The professional athlete spine initiative: outcomesaft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342 elite professional athletes. Spine J. 2011;11:180-186.
4. RobertsDW, Roc GJ, Hsu WK. Outcomes of cervical and lumbar disk herniations in MajorLeague Baseball pitchers. Orthopedics. 2011;34:602-609.
5. Schroeder GD, McCarthy KJ, Micev AJ, Terry MA, Hsu WK. Performance-based outcomes after nonoperative treatment, discectomy, and/or fusion for a lumbar disc herniationin National Hockey League athletes. Am J Sports Med. 2013;41:2604-2608.
6. Minhas SV, Kester BS, Hsu WK. Outcomes Aft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the NationalBasketball Association. Sports Health. 2016 Jan-Feb;8(1):43-9. PMID: 26502185.
7. Nair R, Kahlenberg CA, Hsu WK. Outcomes of Lumbar Discectomy in Elite Athletes: TheNeed for High-level Evidence.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5 Jun;473(6):1971-7.Review. PMID: 25002213.
8.Reiman MP, Sylvain J, Loudon JK, Goode A. Return to sport after open and microdiscectomy surgery versu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 systematic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Br J Sports Med. 2016 Feb;50(4):221-30. Review.PubMed PMID: 26491033.
欲胜人者先自胜 欲论人者先自论
欲知人者先自知
——《格言联璧》
本资讯基于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研究,旨在饶益大众、学术传播,非医疗实践之唯一准则;本资讯内容不应用作医疗纠纷判定的依据;本资讯所涉及内容不承担任何依据本资讯制定及履行过程中所产生任何损失的赔偿责任。
此文为脊柱甘露语林微信平台原创作品,授权及投稿事宜敬请联系平台投稿邮箱(jzglyl@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