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来说能体验到这一点,比如你以前只能认真看书半个小时,那么现在也许能看两到三个小时而不分散精力。刚开始的时候,身体也许会一阵一阵出虚汗,但是出过以后就好了,觉得身体里很纯净。睡眠质量提高,少梦,而且睡觉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如果你以前是个磕睡虫,每天睡不到八点醒不了,那么这时候你往往会在六七点醒过来而且觉得自己睡饱了,我以前不明白这个道理,一看六点钟,又接着睡,这其实是不对的,到了你感觉已经睡饱的时候就可以起床了,这是一个正确的生物钟,如果睡多了反而不好。
周天功法(道家内丹术)
张三丰内丹三十六诀《道藏精华》 (原名:静坐修行次第)
养生瑰宝周天功法(道家内丹术),学习道家功夫的必修法门!
内丹是太极拳养生技击的动力
好书推荐 | 太极内丹功,冯志强一系传人,功法简单明了,很不错的参考书。
武当太乙内丹功四步功完整篇,育丹功、三丹功、三关功、周天功、坐势丹道秘功!
武当太乙隐仙派中的混元抟气桩及贯气秘诀!炼出“丹田真气”后,不但内功大增,抗击打能力增强。还具有了“辟谷不食”与抵御风寒之功效!
北宗全真龙门派内丹功法“性命双修养生功”十三步,经过刻苦修炼,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附推书目)
武当筑基内功!百日内,几乎所有的练习者都能达到丹田内真气充实而凝练,全身火热,真气澎湃,身体素质得到极大的改善,筑基功成
好书推荐 | 《张三丰太极修炼秘典》修炼内丹应练太极,练好太极须要炼内丹!
与太极拳的配套功法“五种武当内丹功法太极桩功”
传统内丹学的基本修炼方法
道教养生之道 | 张三丰内丹修炼养生术,一切修炼的基础!
随着功力深入,睡觉会越来越少,少到连自己也吃惊。此外就是身体会冷热不停地变化,一段时间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冷,简直像个冷血动物,但是自己并不觉得冷,只是摸上去冷,冷了一段时间又会变热,热到很热,然后才是逐渐走向平衡。我想这是因为打通任督调节阴阳的一个过程吧。还有就是,你有女朋友或者老婆的话,练这个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效果,就是性欲高涨,性能力会不断提高。次数和时间都会有质的改观。另外就是对心性的影响。
对于不同的体质,学这个有不同的效果,因为这种练法是先阳后阴,对于肝旺,脾弱,心脏不好的人,在开始阶段要控制练习的时间不要过长,等通了周天之后会好转。而阴虚之人,则开始就有效果。通了小周天之后可以调理阴阳,如果身体有疾的人,在开始一到两周内,会有短暂的病象加重的现象,然后才逐渐好转。
一,此法是正宗方法,无论东西南北中,皆由此起。可操作性强。方法简单而具体
二,包学包会,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成大丹,到玉液是没问题的
同时声明!!这不是件好事,后果如下,练了之后根本戒不掉,像在吸鸦片。虽然你可以体健身轻,也能感觉到丹的种种好处,但是害处是你们看不见的。要自己考虑清楚。
要学丹,首先要学点理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丹,所谓的丹,乃是识神的一个依托,而得丹并不就是得道,也不能长生不老。道家认为,虽然万物在自然条件下都会死亡,但是因为有阴就有阳,所以,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生就有死,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而死亡也一样,既然有死,也就有生,无必死之人,也无必生之人,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故道家认为,不死之人是有的。虽然万物都会自然死亡,然只要懂得道的道理,则可利用这个道理而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我们要明白一点,我们要做的是符合这个道理,而不是违反这个道理。道的道理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阴阳相生,并且相互转化。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会朝其相反的一面变化,包括生与死。
对于年轻人来说筑基这一步是很简单的,整个过程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控制欲望,别想女人了就上,要节制,但也不用绝欲。第二,要有耐心,别坐了还没几分钟就想有感觉。做到这两点,保证在一周内就能找到感觉。
当然,坐是要坐的,但是也不一定要盘着,到了后来,你行走坐卧,周天不会停,睡觉就是一种练习。姿势很简单,怎么舒服就怎么坐,能盘着就盘着,单双都可以,估计大部分人都是单盘。在开始的阶段,随便坐,坐在凳子上也可以。闭上眼,通雀桥,就是舌头抵住上腭。意守下丹田,就是脑子里在保持沉静的同时稍微想着点下丹田的感觉。至于双手,想怎么放怎么放,在初期,为了配合意守下丹田,最好是跌跏的手势,就是两只手交握,哪只手在外面无所谓。放在丹田前。一个字,要舒服,舒服才能持久。然后放松,驱除杂念,保持安静。
控制呼吸,使之绵长,但还是要注意自然,不要弄到自己不舒服而强行深呼吸,自然就好。吸气,幻想吸入真气,呼气,幻想排出体内浊气。呼吸非常重要,通常有顺腹式和逆腹式两种。开始的时候保持自然,越简单越好,幻想真气通过鼻子直达下丹田,然后停住,呼气,幻想全身浊气排出。时间长了,可以去掉排出浊气这一不,只剩下吸入真气这个部分。具体的情形是这样的,吸气时,胸部扩张,幻想真气由鼻到胸部气海,然后呼气,压缩胸部,幻想真气由胸部传递到腹部下丹田,腹部扩张。整个过程就变成了吸气时胸部扩展而腹部有轻微收缩,而呼气时胸部收缩而腹部扩张,像在从胸部吸走真气一样。这个过程腹部和自然呼吸时是相反的,称其曰逆腹式。当然,逆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开始肯定很难达到,千万别为了这个强行虐待自己,保持自然就好。逆腹式的呼吸会在以后的练习中自然行成,千万别急于求成。逆腹式是很有用的,在运行周天的时候另有用处,会比较好的配合意念,这一点以后再告诉你们。注意:
一,关于打坐的时间,无所谓,但是我希望能保持在二十分钟左右,尤其是初学者。
二,对于真气的幻想,有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总会猜测真气的形态和温度等等问题,不要去想它,不要老在那感觉真气是冷的还是热的。可以这么说,开始的时候有点轻微发冷,那不是真气,后来会逐渐变热。不要去注意这些问题。
三,关于练功的时机和次数。虽然有子午流注的学说,子时一阳生什么的,不用太在意,一般来说,什么时间都可以。每天练个两次就可以了。熟悉了之后,你就算不坐它也自己在练,当然,那是通了周天之后。
四,练这个的时候,也有一些辅助法门,如九次呼吸法和丹田注气功,但杂而不纯,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但没必要太认真。
五,养成一个好习惯非常重要,你在开始的时候落下的毛病以后要花很多时间来改,还不一定能改过来。对于初学者来说,纯字很重要,比如很多练过太极内功的人练内丹就转不过弯来,最后练成了四不像。他习惯了双脚压踵,习惯了气走涌泉,哪那么容易改过来。所以,一定要注意自然而然,能达到的境界肯定可以达到,不要急。你急也没用。
六,我不得不提醒一点,就是逆腹式呼吸一定不能勉强,而是要做到感觉不到为难,如果你为了获得下行的那一点热感用力去挤压胸腹,就没有必要。另外,我还想说,逆腹式并不是一个不可变革的方法,顺腹式也能得到真气,我建议要多花时间在顺腹式上,因为,这个才是基础。除了要有方法,也要有道意,道意就是要取天地精气,去身体浊气。我们虽然讲究方法,但是也要符合道的思想,不能完全流于方法论。除了呼吸重要,意念也同样重要,甚至比呼吸还重要。用顺腹式也可以打通小周天。
自从我说用逆腹式比较好后,很多人直接从逆腹式练起,这未必就是好事,当打通小周天后,因为受真气的影响,会自然转向逆腹式。千万不要勉强自己。无论是逆腹式呼吸,还是运行周天一吸吸到头,一呼呼到尾的其实还是武火。武火出功快,但容易出偏差。一些症状是口干舌燥,头晕等症。
七,房事和炼丹的冲突:从小周天的基础方法来看,不需要禁欲,这是肯定的,如果这一步也要禁欲,那未免太难,不适合“人”去练。但是不能纵欲,按照正常的性生活标准,每周一到两次性生活是没问题的。
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每次练完之后不要马上过性生活,可以肯定的是,练完以后有这么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欲望比平时要大,因为我们炼得的真气是来源于精气神,当然也包括精,这种真气是不稳定的,如果不行房,则可以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以为下次的基础,如果马上就行房,则将这来之不易的真气又转成了后天之精。那样就会虚火上升,因为锅内无物,空在烧火,当然口干舌燥。如果你在练功之后控制一下性生活的次数,尽量不要在练完之后马上过性生活,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些状况。
筑基础的时间问题
古来关于筑基的时间有多种看法,一是要筑到阳光二现为止,这样的难度我看几乎没人能做到,但是一旦做到,后面的路很好走,但是也很危险。二是筑到小药生为止,我看是比较实际的。普通来说,只要坚持下来,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悟性高的两三周就可以了。顺便说说,悟性高未必是好事,因为他领会快进步快,所以死功夫不够,这东西有很多时候还是要看死功夫的。阳光就是在炼精已尽时在眼前出现的幻觉,一道光。小药就是照我说的方法练到下丹田出现产药的地步。
大多数流行气功只是道家内功的基础中的基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后面的太难,而且难以掌握,很容易出问题。流行气功一般只练到个"有感觉",然后就带着真气一顿乱跑,不是冥想宇宙,就是站起来跳舞,结构非常简单。而道家内功是很有次第的,到了某个阶段有何景象,下一步怎么走都是很明确的,直到完成最后的目标。这就好比玩网络游戏,流行气功永远在杀小怪,而杀不了BOSS。这只是起到强身的作用。别看这个入门的简单,无论是龙门派内功,还是东南西北中,都是从这里开始,到了后来才分道扬镳。有的人练五雷法,还有练清微派雷法的,其内功开始也是这样。所谓的入门,其实也不简单,随着深入,每个阶段自己对入门这套东西的理解完全不一样,这就像一张简单的画,不同年龄的人看它有不同的体会。至于到了后来,南北宗的复杂,尤其北宗,东西派的简单,而陈撄宁最赞赏的是中派。流行气功是怎么来的,也是从道家入门功夫里化出来的。严格来说,大小周天本身也只是入门功夫,高级功夫要靠师傅教,也要靠自己理解。你随便问个神宵派的,清微派的,包括龙门派的,问他是怎么练的,他也会这么告诉你。
意守上丹田是有的,但是那不是在这个阶段。当小丹有成之后,周天气足,此时体内真气沸腾,浑身如有火在烧,这时候有两条路,古人也不统一。其一是走大周天,其过程复杂无比,非意守上丹田不能控制一身真气。其二是移动下丹田之小丹,三田反复之说,此时意守的部位会由下而上,经中丹田到上丹田,你到了那个地步自然知道,因为那时候你不守上丹田也得守,原因很简单,因为丹自己在走,你无法控制。第二种现在看来是比较合理的,气走大周天是自己很难控制的,我觉得,可能要达到胎息的呼吸功力才能做到。开始守下丹田,到了后面才守上丹田,这是很自然的过程,因为你到后来,根本无法去守下丹田。
老实地说,我自己虽然练了这么多年的内丹,但是对于有神仙没有,始终不敢下结论。我想,任何人都需要一个遥不可及而闪闪发光的梦想罢,这也是我继续说下去的原因。说句心理话,丹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旦你进入了,那也就是痛苦的开始。如果让我重头选择一次,我宁愿当初不学这个,而是把时间花在别的东西上。人是要死的,没错。有阴就有阳,你没有看到丹道的真正含义,虽然有阴有阳,但是有两样东西是长存的,就是阴和阳自身,阴和阳就像是一个哲理一样,会永远存在。阴阳都有,那么阴阳就会按照道的道理演化,演化的结果是,人走向死亡。所以丹经中经常有"剥尽群阴尽复阳"的句子,获得纯阳之体,则生死的规律就无法影响人,所以纯阳两个字,实在是一个目标,吕洞宾叫纯阳老祖,我想,也就是这么来的吧。丹功的目标也是这样的,获得纯阳之体,这个纯阳之体,就是你体内练成的"胎",看看《黄庭内景》里的那个童子形象,再看看许多丹经里的图,人的肚子里有个人,这个人就是由内丹所练就,还有很多小说,说道士的头上冒小孩,也就是这个。但是这个还不是阳神,这只是一个阳体,其生成了,但并不受自己所控制,许多人喜欢动不动说到什么出神,要知道,刚练成的阳体,任意让它出体,无异于,出体一次,所耗费的精力几年都练不回来,所以有的人练到神枯精竭,还没成就。这个阳体还需要与识神结合,还需要锻炼很久才能变成阳神。道家以为,与阳合为一体,则不受阴阳变化所困扰,也就能不死。是否对错,我也不知道。那些说别人可以任意出神的文章,想也不用想就知是骗人的。他出的不是阴神就是白痴一个。
要点:我必须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第一步没有完全打好基础之前,是不能学第二步的,别怪我的话没有说清楚,你们要自己冒进,那就不关我的事了。害死一个少一个。那么如何才能算是第一步做好了,首先,无论你是什么天才,至少得练三周到一个月,如果你自己本身体质虚弱,则还要多练一段时间。按照第一步的方法去练,会有什么内景呢?首先,觉得下丹田发冷,大概练了三天之后会有这个感觉,然后,觉得下丹田内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跳动,轻微地跳动,然后是感觉逐渐发热,尤其是使用逆腹式的呼吸方式之后,会觉得每一次呼吸,下丹田都会热一下,只是轻微地热。然后是热相越来越明显,如果你的意识比较纯净,还会不自觉想到女人,,感觉浑身暖洋洋。那么要做到什么地步呢。很简单,就做到你一坐下来练,只需要几分钟便能感觉到下丹田的热气。需要注意的是,性欲肯定是高涨的,但是别想女人,一想就不行了,炼出来的就成了废品。但是丹功的魔障比禅功来要少得多,也要好得多,至少自己还可以拨出来。如果你继续想女人,达到下面所说的地步不用一个月,会逐渐过渡到只用一个星期,一天,一小时,甚至几分钟。但是如果还是忘不了女人,终究是不行的。掌握呼吸是关键,呼吸好了,气随息,心气相印,效果很不错。
采小药需要看时机,古书上所谓的天时地利什么的都可以不看,只要找个清静的地方没人打搅就是了。采药时大致的景色,书上的语言比较概括:"丹田融合,全身绵酥快乐,身体耸直,心自虚静,四肢似不由自主,恍恍惚惚,似走泄而未走泄,丹田之气,自下往复行,身体皮毛受气,痒生难禁,光透眼帘,勃举。"(《类修要诀》)。别以为我在胡说八道,这样的景象很容易就能体会到,我保证!但是不是说你遇到了就能采,而是要做到能经常遇到,用句套话,这才叫"炼己调身"已经纯熟。由开始练到这个阶段,非常需要耐心,比喻为"母鸡下蛋"是毫不为过的。
这一步普通来说不会出现什么偏差,都简单的死。耐心是第一位的。不过这年头急功近利的人太多,所以总有不少人硬要给自己弄出点事来。这是很简单的基本功,不会有偏。偏差的话,那就是,真气不足,强行用意念引气去冲关。冲又冲不过,就是冲过了,也是意念通而已。犯了大忌。没有麦子,空转磨。把自己耗干。
Q1:我前几天开始按照你的方法练习,用逆腹式呼吸,已经开始有得气感,感到丹田温热矢气增多时隐时现,问题是老是感到有点憋气,在呼吸方面控制得不太好,刚刚看到你说的顺腹式也可以打通小周天,我做了一次果然感觉呼吸比较顺畅,可是气感不明显。现在请教几个问题:
1.用顺腹式打通小周天的时间会不会长一点
2.意守丹田是不是吸气时意念气沉丹田,呼气时意念真气止于丹田
3.在练功的过程时不时有蚊子打扰,很讨厌也很麻烦,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点蚊香又怕搞得空气不好,不知道有没有良策。
A1:我发现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在修丹人之中蔓延,就是太过于注重方法而忘记了丹道的本意。所以我在开始阶段先说丹道的与道的联系,就是想提醒大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从道的思想和本体论去考察有关功法。逆腹式憋气还做逆腹式做什么呢。顺腹式照样可以打通周天,甚至基础更牢固,用意更纯,炼精更完善,我自己当年就是用的顺腹式来打通小周天的。逆腹式的好处是感觉来得快,但这感觉来得快就是好事吗,我看未必是好事。李少波的方法据说一开始就教人用逆腹式,有哗众取宠的嫌疑。我可以明确地说,逆腹式的确是很快就能得气,但这气没有顺腹式来得纯,来得精湛。而且,如果你没有顺腹式的基础,肯定会出现阳举不软,精力过盛,欲望过强,虚火上升等情形。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你不练顺腹式,我保证你气来得快,但欲望来得更快,用不了半个月,你的会一晚一晚软不下来。要不要逆腹式?要,当然要,不要逆腹式是傻把式,无法配合真气流转,但是这个逆腹式必须要以相当的顺腹式为基础,只练逆腹式是猛把式,无根之水难以长久。等你炼到可以冲三关的时候,呼吸方法会自然转变,不需要特别的强调开始就逆。如果你相信我,请练顺腹式至少三周,然后再转想逆腹式样。
没错,用顺腹式打通周天要的时间要长一点,但对用意来说更好,基础更牢固。长也就最多长个把月,多花这个把月是非常值得的,等你炼到了以后你就会发现一开始炼逆腹式是多么的愚蠢。
在入静的时候意守丹田,在开始的时候意要多关注呼吸,玄牦之门,生死之门。如何注意呼吸,对于顺腹和逆腹是不一样的。顺腹:吸气,意念是使天地精气进入下丹田,呼气,使全身浊气排出体外。逆腹:吸气,灵气到达胸部,呼气,灵气由胸进入丹田。通了小周天后,逆腹:吸气,真气通过督脉到达百会,呼气,真气由百会由任脉下降到下丹田。当呼吸越来越轻微悠长的时候,听不见自己的呼吸声,也感觉不到明显的气机进出,再收意念到下丹田。
点蚊香对于练这个没有影响,不要过多的注意外部环境,该点蚊香的就点,没那么多穷讲究。
Q2:我在自学佛家的静坐——只是用七支坐法,追求无念而已。就没学你的丹——(可以一起学么?)对你这篇很是推崇,现在很多学佛的人犯了你说的毛病。就象大师南怀槿说他最怕念佛的,因为这些人修口不修心。我是初学者,儒道佛不分,能给我点指点么,谢谢先
A2:追求无念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无论道或者佛,都是一个复杂而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对于佛家的禅宗,自成一派,如果是学禅的,最好不要急于学丹,等你的禅修到达一定的境界后再转头学丹事半功倍。为什么修禅和修丹有一定的冲突呢,因为两者对用意的要求完全不一样,禅意是舍,忘,要求抛弃一切杂念,一个静字里生出大千世界。而道,在入静的时候要求意守,要求引导真气,所以差别很大。虽然修丹也要求入静,但这种入静还不及禅宗的色定要求高,我们设想一下,假设你入定有成,进入色定或者无色定的境界,如果一念回来要去意守丹田,引气冲督脉,恐怕马上就从色定降到未到定了吧。所以说他们有冲突。禅宗的功夫也是很了不起的,没有必要回过头去另寻一门。
许多电视电影里描述这样的大侠,会很多门绝技,我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穷一生能在某一种方法上有点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陈撄宁算大天才了吧,他除了搞点仙学,是不是对正一道也很在行呢,看来不是。任法融是会长,擅长的也只一门修真功夫。我们应当追求纯字,在一门功夫内,尽可能做到完善,至于别的功夫,我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研究。
Q3:我是结婚了的,30多岁,身体状况一般,如果练你介绍的基本功,每天练多久合适? 大概坚持多长时间有效果? 另外性生活一般控制在什么频率比较好? 如果气通小周天后,性生活频率是不是更应该降低?
A3:我一向不赞成让修道去影响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因为这条路太难,会对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你30多岁,结过婚了,可能还有孩子,生活对你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要学,自然可以,小周天可以补身,但是对于小周天以后的东西,最好不要盲目地学。
我所写的方法你也可以学,一天一到两次就可以,每次二十到三十分钟,最好是子时练,如果不影响你夫人睡觉的话,睡觉前花半个小时就够了。性生活频率不需要特别控制,只要注意不要纵欲就是,一周一到两次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注意一点,每次练完之后,会有短时间的兴奋期,这个时候最好不要有性生活。
通了小周天之后,要减少练功的次数和时间,用睡功保持就可以,因为如果还练得勤,则性欲会高涨,难以控制。
Q4:我已经照您介绍的方法在练习了,我的目的就是气通周天,保持住,等以后有条件了再找师傅深入练习。
我个人的情况是35岁,已婚,性生活的频率可以控制在一周或者二周一次。在从前咨询过的练功者中,大半以上的人说不能练下丹田,认为一有就废功又要重来,所以我真的很困惑。我是看了你的文章后,才有信心练习的。我感觉你讲的小周天之前的功夫都不需要禁欲,只要不纵欲就行了,给我们结婚人练功一点希望。下面有几个问题,真心请教一下:
1、关于性生活的问题:我个人感觉,筑基到采药之前,有适当的性生活没有大碍,但不要过量。但到了你讲的产小药期间,一定不要有性生活,否则丹气泄掉,就要从头开始了。前面说“到了产药时,性欲高涨,一想女人,就废了,第二天丹田热气感全无。”你也表示认同是吧?不知道我这个看法是否正确?
2、关于筑基:我已经练了有四天左右了,每天两次,二十分钟一次吧。头三天感觉不错,腹部有热感,这两天又没有感觉了。可能是时间短吧。我感觉这个顺腹式与逆腹式呼吸不太好掌握,我有时候中午躺在床上练,感觉腹式呼吸比顺畅。但用打坐式就比较难掌握。这是其一。二是我能不能用腹式呼吸观想气入丹田二十分钟,再用二十分钟自然呼吸来温养下丹田呢?三是这个筑基功,有收功的方法吗?
3、关于产小药与周天:我认为你这个是标准的丹道周天,不是传统的气通周天。因为有个产药与采药的过程,是为了结丹,而传统的气通周天要低一层,没有采药,就是丹田气足后就运气通周了。问题一:大部分练功人认为气通周天结婚的人可以练出来。但丹道周天,因为这个丹是先天元气凝结,一有就泄了,结婚的人练不了。和你说的不一致,是真的吗?问题二:您讲的产小药,大概就是“活子时”吧?在你的第二步中说“总结――坐下,入静,药生,通上下雀桥,闭目上视,意守上丹田,深吸气,闭气,以意念引导药物向下向后,直指会阴,过会阴,走上督脉.”我感觉是一个采与还的过程。但您介绍得不详细。一般来讲,有采有还,采后要过十来个小时左右再还。可您这里说得不清楚。
A4:1,我想我们对于采药一直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以为采药和归炉就是一锤子买卖,采到了,归了炉了,炼通周天了就行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从反面来说,从你采药到通周天,最快也要个把月吧,从开始练到采药,最快也要这么个把两个月吧,周天纯熟,怎么说也要个半年吧。如果说,只要有性生活就玩完,那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不要以为半年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每周一到两次的性生活,当然对于练小周天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你到过采药的时机,就算当时没有采,或者忍不住发生了性生活,那么,下一次到达采药的阶段就要容易得多。不会因为你这一次泄了就不行了。只是说,这一次,你就不能采了,而下一次照样可以采。炼丹是一种锻炼,就好比运动员锻炼身体,我们常常说,你达到了这个最好成绩后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要荒废,要注意保持,如果那个运动员刚创造了自己的最好成绩,突然跑去大吃大喝度假去了,这对于练习当然是不利的,成绩在度完假之后当然是没有办法突破的,那是不是说明这个运动员永远无法突破呢?当然不是,只要给他一定时间的恢复期和适应期,他照样可以恢复以前的水平。这次采不成还有下次,只是浪费了未免太可惜。
第二天热感全无是正常的,但是不用担心,你的热感只要达到过,它回很快回来,只要你有一定时间的恢复,就完全能达到以前的水平并且会很快超越。
2,开始的时候,打坐的姿势对于初学者来说,的确比较困难,因为会腰酸腿疼,在我的贴子里写得比较明确,可以坐在椅子上,就算要盘坐,也可以在屁股下垫枕头,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些不舒服会慢慢消失。需要注意的是,顺腹式和逆腹式样不能夹着来,像前十分钟顺腹,后十分钟逆腹这种蠢事不要做。要么坚持练它半个月到一个月顺腹再转练逆腹,要么就开始练逆腹,注意不要过分用力,其实困难更大。我建议你先练顺腹,还可以先试着练一到两种入静的功夫,不牵扯运气的。比如虚明功和松静功。这个基础功夫,没有什么特别的收功法,我写过,用手摩摩脸,俗称摩天根,活动一下,然后就可以出定。
3,结婚的人不能练??这样白痴的话你不要信,结婚不结婚都能炼,难道王重阳没结过婚,难道孙不二和马丹阳不是结婚后才入道的,他们儿子都有。不要把丹道看得那么神秘,什么先天后天,什么身破身不破,屁话一大堆,一点道理都没有。还有,气通周天是后世的人自己瞎编乱造出来的,我想是他们练丹道周天而又出错,自己造了这么个名词,我们都是依据最权威的典籍,依据我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如果你相信我是个诚实的人的话),不要被种种邪说所迷惑。
关于采和还的问题,我写的没有错,不需要注意还与不还,那样反而对你的进度不利,过不了就算,不去想它,隔天再过就行。如果一定要注意还,那不但是个负担,而且还不一定有坏处,等你通过了自然明白。
丹功基础第二步――采药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的是,药与丹的区别。所谓的药,是体内的精气神,在内景上,则是指的是那股沸腾的真气,而丹,是在真气(也就是药)的运行之中产生的。古语云"产在坤种在干",什么东西是产在坤种在干呢,指得是药。以我的经验和浅薄的理解来看,无论玉液还是金液,其产生的过程都是由上至下。也就是说,当产生丹时,情况是这样的,当你的药通过督脉而经百会下任脉时,才会产生丹,所谓的玉液,是药物(真气)通过雀桥时的一种附属物,从内景上看,是当真气直通雀桥的时候,就产生了玉液,当你专注于河车时,是很难发现的,通常在你运转了很多次之后,才会发现有满口的玉液。当然,从采药到产玉液,需要一个过程,有的人长,有的人短,长则数月,短则数天,命功成就与性功紧紧联系,你入静越深,其速度也必快。另外,虽然有很多小说和道友大加吹捧什么通任督的神奇,我可以告诉大家,通任督是没有什么神奇的,非旦通任督无神奇之处,通大周天也无神奇之处,如果各位要求的是神通,趁早别练。而且,如果谁说自己通了小周天就如何厉害,百分之百是个骗子。可以这么说,凡是学丹的人,一百人里有九十九个都是通小周天的,这是基础,毫无神奇之处。至于到了后来,我想那是因为后面的功夫因个人情况不同,所以生出不同的方法,而且,到了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阶段,更是因人而异。开始一点点的差别,会被放大很多倍,方法也就不尽相同,适合你的也未必适合别人。
说了这么多废话,进入正题。采药非常简单,丹书中名之"火逼金行",火,指的是心神和呼吸,金指的是你第一步练出的先天精气。时机非常重要,当你有了我所说的那种状态时,要及时采药,早了力道不足,难以运行,迟了药物太老,运行的结果是导致你虚火上升,有的人早上起来还会流鼻血。
此时需要加强意识的作用,引导丹田热气向下向后而行。如何引导呢,四个字"吸,抵,撮,闭"
吸者,吸气而不呼,并不是说你只吸气不呼气,那还不憋死了你,是深呼吸,长吸气而闭气,在闭气的时候加强意识引导。能运行河车的人都知道,吸气时对药物运行有莫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吸气时,气走督脉,而呼气时,气走任脉,一个呼吸,是为一个周天。此时要忘记所谓的"呼吸无声,若有若无",要加强呼吸。用术语说,就是"用武火",武火,就是加强的呼吸,而文火,则是缓慢悠长的呼吸。以呼吸(意识)为火,以真气为药,以周天路线为鼎,则可在干地(上丹田)生小丹,丹降过雀桥而化为玉液。以玉液为药,再入鼎炼之,可得金丹,金丹生于中丹田,降之种入下丹田,方可养婴儿,金丹乃是婴儿之种。养婴儿使之生长,配合元神,方可成就阳神,阳神气足,破体而出,才是最终目标。
抵者,舌抵上腭,名之"通上雀桥",这人人都知道,但是该抵什么位置未必人人皆知。在上腭顶有一个如缝隙一般的小窍,以舌尖抵住,才是正确的。当然,初学者如果抵得久了,舌头僵硬而酸痛是难免的,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不会有不适。力度不需太大,只要接触有感觉了就行。当然,如果实在不舒服,就简单抵住牙齿上面一点也行,随着功力深入自然会进步。
撮者,微微收紧谷道(肛门),名之曰"通下雀桥",注意的是,一切以舒服自然为要旨,别弄得自己不舒服就行。通上下雀桥,则任督则连成一体。
闭者,闭目上视,此时意守上丹田。注意,不是说你什么时候都守上丹田,只是这个时候守一下,会对采药有莫大帮助。
总结:坐下,入静,药生,通上下雀桥,闭目上视,意守上丹田,深吸气,闭气,以意念引导药物向下向后,直指会阴,过会阴,走上督脉。一次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要反复去做,呼一口气,再深吸气,再引……反复去做,自然能成。
虽然我说了很多次,还是要说,如果你调身炼己功夫不到,药物不纯,不能练这一步,否则,后果自负。这时用不着绝欲,小周天还是很容易的,但是不绝欲想有大成就,难如登天。还有就是,你有女朋友或者老婆的话,练这个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效果,就是性欲高涨,性能力会不断提高。次数和时间都会有质的改观。
Q1:入静好难啊,杂念接踵而来,如何是好?
A1:这个问题我答得都不想答了,入静是很简单的事,当然是小静,入静有很多层次,要入大静需要命功的支持。当杂念来的时候,你,不能,以人力抗衡,而,是要,随着它起伏。杂念如海浪一样一浪接一浪,抗也抗不住,你是这波浪中的船,任它如何起伏,你要安如泰山。基础入静记得三个字――――――懒,呆,随。每个人都有那种懒懒的什么都不想动的时候,比如你坐在那看电视,想换个台,又不想去拿遥控器,为了换台极度不情愿从沙发上起来拿放在电视机边上的遥控器。要的就是那种懒劲,有的时候你懒得什么也不想去想,就想迷糊一会,这就是懒。所谓的呆,是发呆,懒着懒着你可能睡着,但是你总有发呆的时候。你发呆的时候什么状态,回忆一下。如果还控制不了,就跟着杂念走,当然是懒懒地跟着,当你跟了一会,你就发现自己安静了。如果想睡觉,就睡一觉再练。至于守下丹田,爱守不守,先入静,等静了,只要带着一点点就可以了,带不上也关系不大。
Q2:我看有点书上说,是不是100天以内不能和遗精呀,否则就要从新来?
A2:像小周天这种垃圾功夫,根本不需要什么一百天不和遗精,你只需要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就可以了。可以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一百天不,开玩笑,如果能做到一百天不,至少需要几年的功夫才能随生随化。别把它看得如何神秘,这是很简单的功夫,非常简单,我一再强调的就是简单两个字。其实最关键的只在开始的两个星期,开始两个星期只要做得好,感觉会非常快。但是开始的两个星期,一定要有耐心。如果你年纪在十六以下,那么大概一个星期就有感觉,如果超过了二十,大概需要两个星期,如果到了三十以上,至少需要三个星期的耐心。我说的都是废话。
Q3: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不不老不嫩的时候啊?
A3:这个问题当真很难回答,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这个人的美食是那个人的毒药"-萨特。什么时候是不老不嫩,我只能这样简单的来回答你,用内景来说,丹天暖气充足,勃举,浑身酥软时就可以了,以暖气充足为要点。但是如果暖气充足了还没有采,则会化为虚火,那时候会面热舌干口燥,感觉热气在熏自己而且熏得厉害,这时候就老了,也就不能用了。
Q4:所谓的采药这步是真气已经冲过后三关,到鹊桥时,产生了琼浆玉液,才开始用武火,还是在什么时候啊?
A4:所谓的武火,是在采药的时候就使用,如果不用武火,则难以引导其走向正途。当然,在开始冲三关的时候,也是要用武火的,但不是一直用武火,需要用文火来积蓄力量,而以武火冲开三关。当通了三关之后,其真气上下行走已经不需要用武火,就过渡到以文火来炼丹的地步。到了最后,任意呼吸,周天也会自然运转。
Q5:在修炼中,第一次出现了阳举,酥软,要射不射的时候,就是采小药的时候啊?那个时候往往还没有足够的真气冲关,那时就要火逼金行啊?
A5:至于阳举,酥软,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是丹天热气足,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靠得是它来冲关。没错,是采药的时候就要火逼金行。先上督脉,名之曰,封炉,至于是否能冲过,有另外的一套。
(三)
丹功基础第三步――――-过三关
当第二步采药练好之后,马上就可以做第三步过三关了,也就是河车的开始。实际上过三关并不是很难,但丹书上都写得很难,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当然,也有的丹书说采药之后要封炉,我觉得这一步有点多余,所以略过不谈,我觉得说封炉反而有害,原因暂时说不清楚,各位练得小有成就了自然有体会。所谓的过三关,是引导药物(真气)通过督脉上的三个关口,之所以要提出这三个关口,是因为这三个地方最难过,而任督循环中督难任易,所以,过得三关,驾河车是轻而易举的事。
所谓的三关,是指的尾阙,夹脊,玉枕三个地方。尾阙在脊椎的尾巴上,一上督脉第一个遇到的就是这个。过不了尾阙,也就走不上正确的路线,所以有很多人造出了什么卯酉周天,说是什么在督脉的两侧,这完全是胡说八道。说出这种话的人,肯定是尾阙穴过不了。实际上过尾阙是非常简单的,加猛火催逼,反复冲击,如果用鼻子呼吸觉得不够力度,就换嘴来吸气,当然,鼻子是足够了。吸强而呼弱,自然力道出来了,然后就是用意念引导。没什么好说的,基本就是死功夫,如果药物力量够大,过尾阙是很容易的。如果实在过不了,继续培养药物,再回头意守下丹田,积蓄力量,再冲击。
夹脊关比尾阙难过,位置大概在至阳穴(注:在檀中的正对着的背面),过了尾阙,如果过不了夹脊,则真气会在夹脊的位置集结,至阳穴虽如炭火在烧,却始终烧不上去。此时要提撮肛门双手微用力夹紧两肋用意上引,当真气到达至阳穴时,加武火的作用并不明显了,关键是意识和真气的力度。如果实在通不过,则试着意守大椎穴,要通过并不难。还是死功夫。
三关中最难过的是玉枕。玉枕的位置比较特殊,使你的头看上去像一座无法爬上去的大山。此时意守百会穴或上丹田,闭目上视,会有莫大的帮助。此时你的目标是通过,所以入静不深也由它,抬头,低头,反复运动,自然能过去。
三关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前面的产药和采药,只要前面做得好,一切水到渠成,至多只是时间的问题。虽然道法自然,但过三关,还是要点狠劲的。如果反复过不了,则真气在背上来回行走,常常是一背的汗水。虽然你最后过了三关,在以后的周天运行中,也会感到在三关的位置上有三个小小的热点,非常明显。
顺便说一句,过了三关之后,也不要急于走任脉,多多练习督脉是很有好处的。过了三关到达百会,大多会感觉到百会膨胀,四神聪穴也跟着发热。过三关远没有那么神秘,花费的时间也是很短的,也许你产药,调药要一两个月,过三关只是个把星期的事。如果你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时间就长了。
过三关要注意的几点
在产药调药的阶段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那时候的要求是意守下丹田,所谓的意守,用意当然是若有若无,要入静比较深。但在过三关的时候,要加强意守的力度,不需要在意是否用意过度。意念要纯,否则容易走火。纯和力度是两回事,纯的意思是要少杂念。只有少杂念,才能内照,才能很好地控制进火,正确地引导真气走向。但是也别把走火看得这么可怕。走火入魔是不错,但是在这个阶段,你想入魔也没那么容易,功力太浅,但是如果不及时纠正,随着功力的深入,那倒真有可能入魔。
路线要清晰,不能自欺欺人,明明没有走上督脉,自己在脊椎的两边跑来跑去,却不肯回头,一味地自大。你这才到哪里,万里长征才迈开了第一步。要确保自己走上的是督脉而不是什么卯酉周天。周天就是周天,只有这一个。走错了就回头再来。
发现自己路线错了,不要马上又来练,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应当休息一段时间,或一两天,或三五天。这都才入门,及时纠正错误是很必要的。也不用担心休息了之后真气没了。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我知道各位对自己练了个把月的真气都很珍惜,但是放心,它不会跑。你休息了个几天之后,大概需要花个一天时间,就能恢复以前的水平。这种真气就像鬼一样,你赶都赶不走。当然,你休息的时候和女人这个那个起来,那就不好了。需要控制欲望,但不需要绝欲,等到了大周天的阶段,才是非绝欲不可。练这个必然是欲望高涨,如果你纵欲了,要适当休息恢复精力,不是你找不到真气的感觉,你找得到,但那不是真气,而是虚火,而且虚火照样很旺。但是练下去的结果是得不到玉液,你得到的是口干舌燥流鼻血,热得你头晕眼又花。
Q1:真气足时,武火催逼,呼吸加强,呼、吸的意念是什么?吸,意想真气循督脉达百会;呼,意想真气循任脉达丹田。对否?
A1:这个问题实际是非常简单的,等你采过了药就自然知道了。简单来说,呼气的时候是不加意念的,而吸气的时候向内向下挤压和牵引真气。至于说意想真气通过督脉直达百会等等,这是对的,但是在过三关的时候是完全错误,过三关的时候真气走起来其慢无比,你想得再多也没有用,还容易出偏。过三关的时候是用意识在引导真气,遇到阻碍去意守某一个督脉上的穴位,也只是临时的方便法。你的意识只做一件事,就是催,逼。
你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你对流行气功的练法已经根深蒂固了。在流行气功里,这样的东西是很多的,出了点真气就直接想某些东西。要知道,在采药之后,药物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非常明显!你自己想想,你下丹田内有一团热腾腾的东西,你要让它走动,当然意识是围着它在打转,怎么可能就闭着眼睛想快到百会,快到百会。任你怎么想,它一动不动,想也是白想。而是要实打实地一步一步催它走,拉它走。它走到了什么位置走不动了,其内景是非常明显的,明显到像眼睛看到一样。所以,丹功是非常实在的,更本不需要一些虚无缥缈的联想,而都是实在的意识。就像你早上起来穿衣服一样,你不能在那想,快穿上衣服快穿上衣服吧,而是要自己动手去穿。药物其就像你眼前的衣服一样实在,你去穿衣服,就像过三关一样实在。因为它实在,所以根本没有什么虚无缥缈的冥想,联想。
而你说的吸气,让药物走督脉上升,而呼气,经任脉回到下丹田,是对的。但是现阶段你是绝对做不到的,做不到你想它有个屁用呢。要通了小周天之后,并且周天纯熟之后,才能这样运行。你为什么做不到?还是那个词,实在。周天纯熟之后,这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联想或空想,而是非常实在的,你能切实感受到药物(真气)的行走,你吸气,它经三关到百会(或者越过百会),是你几乎能看得见的运行,根本不是想象。实在到你一旦练熟了,不需要经过意守,它会自动行走,跟随你的呼吸。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那么多睡功,这么说吧,只要你熟悉了,你睡觉的时候它都在走。但是因为睡觉的时候缺少神的作用,所以不生玉液(这是我的看法,可能也有人生玉液,那样的人是天才吧)。
Q2:三关一次过不了,又坐不住了,怎么办?重新引气归于丹田?
A2:这次过不了,下次继续过。过不了意守下丹田,继续凝神入丹田几分钟,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你问的这些问题都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问题,等你到了这个地步,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这就好比骑自行车一样,还没会的时候总想,如果我要转弯要怎么做,等你会了,那些想出来的根本就没用,自己一下子就转过去了。
一般来说,入静的时间会随着命功的进步而逐渐加长。举例来说,你开始单盘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腿痛腰酸的情况,你想坐得久一点也不行。但是命功进步了,一系列的不适情况会逐渐消失。但是消失也不一定是好事,随着坐得越来越舒,会有另外的问题出现。这些具体问题以后会慢慢说到。
Q1:采大药是否同采小药一样静等其动,然后火逼金行?还是由他自己循经脉而行,只神随气行就可以了?再,采大药的大周天的巡行经脉路线怎么走,您只说由任脉进入手太阴肺经,最后由足橛阴肝经进入任脉,看了让人如缀如五里雾中,此处能否讲的明白一些?
A1:走大周天不是玉液的范围,讲究比较复杂,如果没有人具体在旁边教,光看这个是不能学的。采大药也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但是讲究在于如何应对小周天之后不断变化的内景,如果一直采用小周天的意守方法,则会导致出偏。小周天之后,因为真气在气海郁结,要用中丹田的真气去温养下丹田的药物,所以意守的部位与小周天有差别,同时非常明显的是有真气在中下两丹田运动,另外,随着每一次呼吸,都会感觉到中丹田有一米粒大小的热碳烫一回,所以,自古有两种练法,第一是改守中丹田,名曰“移丹”,另一种是守下丹田(也就是我所写的那种),因为各派的练法不一样,随着功力的进步,上丹田的热度会超越中丹田,则是下一次移丹,需要改守上丹田。因为练法各派有明显的分歧,所以,我写得比较模糊,就是不想让别人看了乱练一通。实际上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什么具体需要逼动真气运行的路线,练到这一步你就知道了,是内景非常清晰,几乎不需要刻意去逼迫它走什么路线,只要性功到了,入静够深,真气会自然行走大周天,你也能感觉得到。至于硬要逼迫真气去走大周天的路线,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我就干过这种蠢事)。对于大周天的路线,我没有多写,你可以参考其他的参考书,从手太阴肺开始,连续不断走十二条路,直到足撅阴,资料很多,我手上原来的经典不在这,所以没有把它写全。我觉得写全也没有意思,因为你控制不了,硬要控制极容易出偏。另外,走大周天因为是左右对称行走,对于一般人来说,左右的进度或多或少都有差别,所以非常危险。至于说采大药是不是火逼金行,是。在这里空口说是无法领会的,到了需要采的时候,感觉是非常明显的,你到了,自然知道要采,你没到,所以自然搞不清楚,我说,是降心火,然后以肾水迎之,得大药,然后走督脉上到上丹田。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疑惑,我简单总结一下,小周天是有为之法,需要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路线。大周天是无为法,因为在小周天的基础上你的内景非常明显了,每天的练法如同看电影一样,你难以具体控制,只能在性功和进退火上加以调节以防止出现走火或者走丹炸丹的情况。有高人说,炼丹就如种地,每天浇水施肥,小心服侍,它自然会长出来,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慎守汝身,物将自壮,要牢记这句名言。大部分人是因为对抗不了大丹阶段的魔境才练不成的,而不是因为这种练法自身的问题。
我想,各位把自己的小周天基础打好,大周天的内容只能作一般了解。有了基础,再去寻找自己的机缘吧。
Q2:1.为何你说的丹道中未提及中脉一词 , 我记得练功过程中会有药走此脉 ,不知您如何定义?
2.请问,练功过程中会内视到体内外的光影变化 , 好像你在光的解释比较少 ,是不是光也是幻觉之一?
3.小周天和大周天采药时的差别是否在于药的密度? 我明显感受到像一颗乒乓球状的气团行走督脉。
A2:1。丹道确实有走中脉,但这不是小周天的内容,在三田反复之后,小丹不能长驻于一地,会渐渐上移,由中丹田而入上丹田,有的时候三个丹田都会气烈如火,其行走的路线就是中脉。其实这是气走全身诸脉的自然现象,当中丹田热力足时,是全身真气行不到头重回气海的缘故,小周天之后,大约练个把月,中丹田的热力将取代下丹田,给人造成一个假象就是中丹田有丹,其实不是这样。如果继续深入,则大约半年之后,上丹田会热力超过中下二丹田,这是通大周天之前的现象,因为足撅阴于任脉相连于此,真气流完全身,会汇集于此重入任脉而汇入下丹田。在这个过程中,假象是丹由下入中至上,丹书名为“三田反复”,其实是个表面现象的谬误。这个阶段中,因为有丹在上中下三田出现的现象,另有真气循中脉上下运转,故又以此诞生了中脉一说。许多门派以为,这一条路在三田反复中得到打通,由结合百会内陷等现象,说它就是阳神出体的通路,正确与否,我不敢乱评,只是保留我个人的看法。
2。我在学丹之前,学过一段时间的四禅,所以在光的变化上一律以幻觉来看待,不知道对不对,我以为,不应该留心于光影的变化。或感觉眼前有霞光流动,或感觉身体有电光上下流动,或感觉眼前光明,皆是假相,不可执着。意念单只要在丹田和真气的流动上着意,否则容易走火入魔。
3。大周天和小周天其实差别不明显,大周天是借小周天之力所通,而通大周天是在日夜积累的过程中完成,如果要仔细考证,可以留意自己体内真气的流向,体内的各条真气,若不留心,若有若无,若加留心,则十二经脉和七经八脉的真气流动次第历历在目。因为我在这里走过一段弯路,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不要以人力硬去控制真气在其余经脉的走向,否则费力不讨好,而且容易走活。
大周天所结之丹需要在三田反复之后,丹走完三田,然后在特定的时间重入下丹田而得。丹经有云“三家见面”,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三田反复和大丹的由来,恕我无法详细回答。大丹和小丹不是密度不同,而是大丹是变化和活泼的,所以可以转为胎神之根,而小丹则静默无言。
南北宗的差异及北宗初步
我其实一直非常疑惑,内丹的炼法是否只有一种,而是各派的名称不同,还是本来就有许多不同的炼法。如果炼法非常多,那么可能有一些就是不可靠的。至少在我看来各派的典籍记载差异非常大。我想产生这种差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在采大药和炼大丹的时候,因为每个炼家的个人条件不同,所以内景也有所差异,那么在典籍的表达上自然有差异,这个人的美食可能是那个人的毒药。第二,可能这些典籍的作者,古代的大炼家,也有相当一部分走上了歪路,他们并没有自己吹嘘的那种成就,而只是根据自身的内景产生了一些幻想,一些预计。第三,丹道也如物理化学一样,是一门发展的学科,自然会在炼法,理论,操作上有进一步的革新和发展。好像修改电脑程序一样。比如南北宗的差异就非常之大,单就北宗来说,每个大德的说法也不一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是,在南宗的所有炼法里,还没有提出如何养胎和出神,请注意,南宗的典籍里没有阳神成就的说法,只提到炼出了金丹,炼出了金丹之后呢,是否就得道了,得道了有什么表现??为什么得了金丹就能长生,如何长生的,基本没有详细的描述。我们今天看见某些"高人"在文章里拼命地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这基本意义不大,至少在内景的参考和最后的了手功夫上没有什么具体的可操作性。至于有的人说,炼神了,如何如何,炼虚了,血又变清变白,如何飞举,那基本是胡说八道。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种人不是自己在幻想,就是在骗人,要么是以讹传讹。说到这我又想说骗子非常之多了,要想辨别骗子,除了需要不断学习内丹的知识,还需要自身的体会。我非常清楚,说这四炼的人走的是南宗的路子,但是南宗的路子走到了头,对于如何得道还是一头雾水(也可能是没有高人教他),所以只好在原地大转,并且美化南宗这种炼法,加上一些神迹。我不知道为什么南宗只说到得金丹就完事了,可能是高人们不愿意继续说下去,也可能他最后成就了,自己也不太清楚这些后面的效果。
有一点你们也要牢记,丹法是与天地阴阳变化而合的,其法必然自然,所以得到金丹之后,成道可能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是我们还想继续追问。我猜想,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炼家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怀疑肉身成圣的可能性,转而去追求另一种长生,因为肉身成圣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另一种长生就是精神的长生。而众所周知,人的精神是和肉体联系在一起的,人死如灯灭,那么精神也就没有的依托。所以自南宗以后,北宗开始对精神的长存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如何以丹来做精神的依托,依靠丹来使精神不灭。从这里开始才有了所谓的养胎与阳神。我们无法知道这种思想是怎么产生的,无论南宗北宗,他们的思想都是从道的原始本体论而来,没有高下的差别,但是后面的路子完全不一样,我个人觉得,像南宗那样,确实比较难,难在最后的一步,得了金丹如何成道,这是个理论上的不完善,既然理论上都有缺陷,那么在操作上更是无迹可寻,可能他们知道如何做,但是就是没人写出来。我说过,如果南宗是对的,那么最后的一步非常之快,做完了就马上得道,所以这些神仙也没有留下过多的描述。但是仅仅从现有的了解来看,那非常费解。我就问你几句,你得金丹了就成道了吗?你可以不死吗?为什么金丹会让你成道?像这几个问题是比较难回答的。因为那种炼法,炼成了就马上成仙了,这些神仙没有兴趣回答,所以留下了一点空白。而北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一部分这种空白。
北宗的基础功夫和南宗一样,小周天,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小周天之后,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炼法,其了手的高级功夫和元神紧密联系,而南宗基本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玄关”
看见一篇贴子,里面谈到玄关的神秘莫测。实际玄关并不那么神秘,凡是修到大周天的人都明白什么是玄关。下面我就我的体会来谈谈什么是玄关。在修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体内的真气流动和真气升腾的现象虽然非常明显,但是入静之后意识却超脱了具体的感受。就好比在看书的时候走神一样,书上的文字虽然历历在目,但是心有它属,游于书本之外。我记得一本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真实的故事,当代的一个高僧,是弘一还是巨赞我就记不住了,念了很多年楞严之后,突然有一天晚上,仿佛看见楞严义脉出现在眼前。同样的道理,在修炼纯熟之后,仿佛看电影一样体内的循环在眼前显现,注意,不是体内的感觉,而是像出现在眼前的电影一样不停流动。此时候,意识往往会集中在这个显现的某一个位置,它是不固定的,也因人而异,好像是另一个身体,虽然意守上或者下丹田,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这个显现的意识集中可以影响体内的意守,所以,渐渐会以这种意识的集中来取代身体内的意守,意识所集中的部位就是玄关。它仿佛是身体外的全息身体脉络影像,可以用来做许多事,比如用来影响真气流动,用来意守。久而久之,已经忘记了去意守什么部分,只守住了那一个虚无的一点。而且,会养成一入静就去守的习惯。
找到玄关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强迫自己做这样的幻想,功夫不到,这样去想只会伤害自己。
(一)甚么是内丹?
答:内丹,指人通过修炼自身的精气神而在体内结成的丹,乃相对于以身外的药物炼成的“外丹”而言。内丹之“丹”究竟是甚么呢?内丹家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就是自己的本来真性,有的认为是形如黍米的能量团,有的认为是一种光。
(二)内丹修炼所追求的终极境界是甚么呢?
答:复归本性,与道合一。
(三)内丹修炼的总原则是甚么呢?
答:性命双修。 性,即心性;命,指精气。修炼内丹,既要净化心灵,又要培育元气,以开发智能,强健体魄。
(四)修炼内丹如何入门?
答:,先积德。欲修内丹者,先要加强道德品行方面的修养,包括弃除不正的行为、习气、嗜好,按一定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并积极奉行利人济世的善事。然后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静坐,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没有老师指点,如何习静坐?
答:静坐没有特别的讲究,顺其自然就行。每天清闲时,或盘腿(单盘、双盘、自由式均可)坐于床上,两手重迭放于腿上;或垂腿坐于椅上,两手平放在两腿上,上身挺直,颈椎稍往上一顶,头自然微微下垂,先不忙闭眼,而要凝神听自己的呼吸,待到觉得呼吸较细匀时,再微闭双眼,稍微用意顾念下丹田,而注意力仍主要放在听呼吸上 (听呼吸比数呼吸要好)。若遇有杂念纷扰,最好是不去管他,只要身体稳坐不动,任他杂念急起急落,思前想后,等到坐过半个钟头或一个钟头以后,杂念自然就慢慢的平下去了。中间猛然一觉,杂念全消。若能一觉之后,把持不失,自有说不出的快乐舒适之感。
(六)静坐一会后,觉得腰酸背疼,请问是不是出了偏差?
答:这是正常现象。人身中许多病往往有一个潜伏期,过了潜伏期再发作,常常很厉害。若能在潜伏期就把它诊断出来,则比较容易治疗。静坐时真气在身体内运行,就具有检查潜在疾病的作用。因为真气遇到病灶,便会受阻,使人产生疼痛感,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静坐时间久了,积聚的能量不断增加,真气就能冲过病灶使潜在的疾病消除。
(七)静坐一个多月后,觉得很受用,该如何进一步修炼?
答:继续静坐,可以一直保有良好的感觉。 若有条件的话,可以请教道门中人指示炼精化气的方法。
(八)有人间:我工作太忙,几乎没有空闲时间,?
答:古人说:动处炼性,静处炼命。 如何动处炼性? 举凡工作应酬,以良心作主宰,以中庸为尺度,无私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即是最好的炼性方法。如何静处炼命?无事之时,无论行住坐卧,总将一个神光下照于丹田之处,务使神抱住气,意系住息,神气恋恋,两不相离,如此聚而不散,融会一团,悠扬活泼,往来于丹田之中,日积月累,自然真气冲冲,包固一身内外。
,请问应该守甚么窍?
答:守窍之法较多,但初学者应以下丹田(脐后一寸三分处)为主。尤其是日常用脑较多的人,心火过于上运,意守下丹田,可降心火而升肾水,使身中阴平阳秘。在守窍过程中,也应根据气机的变化灵活掌握,转换意守之窍。若昏沉,宜移守上丹田;若散乱,应移守下丹田。关于守窍的方法,诸家都强调“勿忘勿助,似守非守”,用意不可太紧,又不可全不用心,流于散乱昏沉。
,请问“活子时”是指甚么时候?
答:子时乃一阳来复之时。 活子时,,心中毫无欲念,而阳气自然生发,生殖器自然挺举之时。
(十一)炼内丹功,在饮食上有甚么禁忌吗?
答:以素食为主,少食腥膻。素食中如蘑菇、竹笋、鲜菌等,味虽适口,但易于发病,也宜少食。肉食中只可权食鸡鸭鱼并蛋类,其它肉类,宜少食为妙。
(十二)内丹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答:内丹学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师承的不同、掌握的重点不同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有以修性为主者,有以修命为主者;有主清修者,有主阴阳双修者。这些流派,都自称渊源于唐末五代钟(离权)吕(洞宾)的金丹派。按传统的划分法,主要可分为南、北宗和东、西、中派。
南宗创始者为南宋张伯端,其代表作《悟真篇》被奉为与《周易参同契》同样重要的内丹学著作。该派以“先命后性”的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南宗内部又分为清修派和阴阳双修派两个支系。
北宗创始者为金代王重阳,流行于江北,在修炼方法上主张先性后命,且以性功为主。倡清静独修。
北宗与南宗在元代经陈致虚的大力会通实现了合流,从此成为全真教内部的两宗。
中派为元代李道纯所创立。原本无宗名,因其丹法以“守中”为要,故名。该派把儒家的“中和”思想融于道教的修炼论,始终以“守中”为要诀,认为“中”即玄关一窍,为人性命之根。明代的《性命圭旨》、清代传《乐育堂语录》的黄元吉以及传中黄直透功夫的闵小艮均被视为中派。
东派为明嘉靖时陆西星所创。此派功法源于南宗,主阴阳双修,但非御女采战之术,而是神交气交,双修双补。其要点在“凝神聚气”,“道法自然”。明末着《金丹真传》的孙汝忠、清代编《道书十七种》的傅金铨,其丹法均与束派相类似。
西派由李西月于清嘉庆至咸丰年间开创。其丹法特点是清静与阴阳合用,第一步主清静自然,第二步主阴阳双修。此派功法层次多,如筑基分小筑基、大筑基,炼己分内炼己、外炼己,炼心法分为九层,药物分作三层,。清末着《性命要旨》、《教外心法》、编印《道统大成》的汪束亭,着《养生篇》的柯怀经,及近人苏州徐颂尧(海婴)均属西派。
(十三)内丹学的基本特霉是甚么?
答: (1)内丹是一种以静功为特霉的人体生命内炼实践体系; (2)内丹功法从人的性功能练起,调整自身的内分泌激素,从而加强对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变人体自身的功能; (3)内丹以人体性潜能和无意识系统的潜能作为开发对象; (4)内丹学寓道于术,它不仅是一套系统的功法,而且是一套完整的世界观,是以老庄的道家思想为主体的立身处世的行为模式。
(十四)内丹功法的核心是甚么?
答:内丹功法的核心叫做“取坎填离”、“抽铅添汞”,实际上就是还精补脑。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促使性能量升华,以之作为大脑的营养,从而保持大脑的青春活力。
(十五)修炼内丹有何乐趣?
答:修炼内丹的人在“活子时 ”到来时体内会分泌出一种类吗啡样的激素,使人产生酥绵快乐、如痴如醉之感。
(十六)修炼内丹的关键是甚么?
答:关键在于懂得玄关窍开之时。古人说: “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所谓玄关窍,意即人体至玄至妙的机关。有的人执着于认身体的某个部位为玄关窍,这是不妥当的。因为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人体结构静止的这一方面,而在于如何使“玄关现象”(现出玄关之象)这一属于身心状态的动的一面。玄关现象又称玄关窍开,它在平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在练功过程中当真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及静极而动时才会出现。玄关窍开是静定中无所知无所觉时突起知觉之心,前无所思后无所忆'干干净净的一种境界。这时会在腹部形成一个气穴,修炼者应凝神入于气穴,自有阳生活子时发生。
(十七)练功要意守丹田,请问丹田的位置究竟在甚么地方?
答:丹田的位置,各种文献所载及各家师传不同。有的说脐下一寸三分为丹田,有的说脐下三寸为丹田,有的说丹田在肾前脐后 ‘还有其它说法。这些都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练功实践中直觉体验出来的。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体会自然不一样。除了个人的差异外,还因为腹内的感觉神经是内脏神经,它向大脑感觉中枢传送的反射不那么准确,往往有误差。因此,对丹田位置的记载不同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我们对丹田的部位究竟该怎样认识呢?一般来讲,一谈到丹田的名称,应指前从肚脐(神阙),后至阳关'命门部分(小腹部),不是单指某一点'也不是单指一平面,而是指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立体部分。若在教功和练功过程中,各家门派师传不同,练功目的和方法不同,那就随其师所指点安排固定在某一部位,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十八)能否介绍气通督任之法?
答:气通督任又叫小周天,是依靠人体的真气生发之机,加上不断练功,使精气充分积累而自然实现的。通督任之法,在默默凝神常照气穴 (即下丹田) ,迨至元气充满,自能冲开督脉,循脊上行至脑,复转而下行与任脉相通。但元气之通督脉,并不一定在静坐练功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比较明显的感觉是有一股热流顺着脊椎涌上脑后玉枕穴。
(十九)请问入静有甚么方法?
答:可试用下列几种方法进入入静状态:
(1)数息法,就是在练功中默数自己的呼吸次数,从一数到十或百,周而复始,可以很快入静。
(2)听息法,就是在练功中听自己的呼吸,使精神集中,协助入静。
(3)意守丹田法,就是把意念活动寄托在身体丹田部位上,以利排除杂念,顺利入静。
(4)意守外景法,因某些原因不能意守丹田时,可以守体外景物,加意守大海、松树、鲜花等。把意念寄托在体外某一景物上,也可以达到入静状态。 www.daozdao.com
(5)意守脏器法,由于某脏有病,在练功中可以直接意守某个脏器,如意守肝脏、肾脏等,不仅有利于入静,而且可以使气至病所(元气疏通该脏)。
(6)声音诱导法,在练功中可以轻声诵读字句或咒语,也可以听钟摆之声,都是入静手段。
上述入静方法,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同时进行,同时进行一般不宜超过三个内容.否则会人为地增加了杂念而不利于入静。
(二十)除了静坐外,能否介绍一些辅助功法?
答:下列功法,不拘场所,只要有空即可进行:
(1)摩手熨目。将两手手心相对用力搓,使掌心如火,睁大眼睛,将手掌掌心向内覆于眼上,用掌的热气熨目。
(2)鸣天鼓。举双手紧掩两耳,以双手食指从中指上滑下,弹击后脑,声如击鼓。
(3)舌功。以舌抵上颚,可使津液自生,再用舌满口搅津液,鼓漱三十六次,分三口咽下,咽液时喉中应汨汨有声。
(4)提肛功。提缩肛门,如忍大便状。
以上功法,勤行不辍,对身体大有好处。
(二十一)如何对待练功中出现的幻景?
答:在入静过程中,随着体内气机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乃至仙佛鬼怪等种种幻景。当幻景出现时.应不予以分辨,不生欣厌之念,以免激惹起更多的意念活动。要紧紧守住原意守对象,这样做,幻景自然消失,从而恢复宁静之态。所谓 “死心不动,万魔自退”。
(二十二)甚么是练功偏差?如何纠治偏差?
答:偏差,是指由于练功方法掌握不当,在机体出现异常时,自己不能控制和消除,而带来影响正常生活的痛苦。出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没有老师指导,对气功的练法掌握不当;
(2)由没有练功经验、不懂医理的人传授,方法不对头;
(3)虽有正确的指导,但自己未能正确掌握方法;病情不适宜练功,勉强去练;
(4)练功中产生一些感觉或幻觉,盲目追求使之加强,不能消除,导致偏差;
(5)练功中,受到突然的惊吓刺激,导致出偏;
(6)选择功法见异思迁,今天练一套功法,明天又练另一套功法,造成功法混乱,思想矛盾;
(7)在练功中盲目引气运行,违反了自然规律,致使偏差产生。出了偏差后,应停止练功,情绪不要紧张,消除恐惧心理,把意识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上来。试做放松功,放松思想及全身。或由气功医师行拍打法或用针灸、推拿、中药对症治疗。
加入太极养生堂微信公众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们交流分享!获取海量太极拳教程、视频资料(最新增加40张DVD资料,关注回复“下载”即可),一起学习交流探讨太极拳吧!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