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央视入门指南:招聘进入与凡人修仙

央视入门指南:招聘进入与凡人修仙

2021-02-11 14:52:29

传媒内参导读:笔者三年半时间在央视经历了实习生、黑工、项目制最后成为企聘,六年时间做过记者、编辑、策划、秘书、撰稿和评论,谨以此文为想去央视的同学提供一些经验,只有你坚持的走过了这条崎岖的小路,才有机会成为故事的主角。


来源:马聪慧(IDMaconghui306556

作者:马聪慧

央视入门指南(一)——招聘进入

昨天一年一度的央视校招又一次拉开大幕,公众号中一个实习生和我聊起他的一些困惑,并表现出了想留在央视的期盼,让我深有感触。六年时间里在央视经历了实习生、黑工、项目制最后成为企聘。做过记者、编辑、策划、秘书、撰稿和评论,相信我可以为一些想来央视的孩子们提供一些经验。让他们不走弯路、不后悔、不受骗。

公平|

你如果有幸进入地方台,你会发现坐在你身边的同事是区长的闺女,。

而如果你进入央视,你会发现写稿子的谢顶大叔是中传的,,而训你的很可能是牛津的。

与许多人想象不一样,央视招聘与地方台的招聘最大的不同就是公平,2011年时我的老家电视台和我报价,一个新闻部正式编制25万,而他们在吉林大学进行所谓校招的时候,更是敢直接收取报名费,收完钱就没有下文了。

央视的傲慢决定了他不允许一个小小的区长甚至市长就可以挑战他的权威,傲慢从某种角度造就了他的公平性。

不用交钱、不用是区长的公子,来央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参与考试,211985的本科你有了考试的资格,名校研究生,博士生,你的胜算加三成,精通外语,再加三成,会小语种,那恭喜你,你已经一只脚迈进央视大门了,整个过程很简单,,再搞定这个北大,最后和你争夺就只剩下剑桥的了,公平吧。

虽然有难度,但总算有个规则。,当然了公平是相对的,央视里也有传说,你只要有两个部级领导联手写的条子,就可以不用考试。

阶级|台聘、企聘与其他

,阶级还是客观存在的,央视里也不例外,在央视大体分三个阶级的:

台聘

最高等级,所有央视人朝思暮想的阶级,可是死心吧少年,这种事业单位编制在09年就已经消失,09年上半年招完最后一批后,央视的员工就全部是公司编制了,用一位领导的话说“台聘现在是死一个少一个”虽然诱人,但它比弄到两个部长联手批条还难。

企聘

中间层,待遇、上升渠道不逊于台聘,是想进央视的热血少年们最理想的选择,每年招一定的比例,他在一定范围内是受央视承认、保护的。薪水应该可以够你在北京还算体面的生活,上升渠道也是相对稳定、透明的,现在很多部门主任都是企聘出身。

其它

如果你是名校毕业,这个层次就需要慎重选择,他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编制、名目。待遇相对与上两个阶级也有一定差距,它的出现是为了缓和央视每年编制稀少与大量用人的矛盾的,它最大优势和好处是对学历和学校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你如果不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可以考虑先通过这种模式进入央视,再一步一步表现的你才能,向上升级到企聘,虽然很难,但这是一个非名牌大学,又想待在央视最好的选择,而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从08年到11年熬了三年的时间,熬成企聘。

归属|校招与社招

央视对外招聘分校招和社招,两类招上的人员大部分的待遇是一样的,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校招解决北京户口,而社招是不解决的。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本子,07年我毕业的时进京名额在黑市就已经炒到15万,而去年更是突破50万大关,它关系你以后在北京买房、购车结婚生子一系列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归属感的体现。如果你是应届生,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你在成为一个央视人时候同时会成为了一个北京人。

尊严|七套、六套与央视

请牢记,七套和六套不属于央视,不但编制、待遇不同,办公地点都不同,七套属于农影中心,而六套属于电影节目中心,那里的用人制度,和一些规定导致总是有一些奇葩的事情发生,前一阵子七套节目盗播画面,又理直气壮的和人对骂,结果大家喷的是央视,,甚至对外都敢宣称自己是新闻联播的。

对外欺骗,对内更是践踏人性的尊严,我曾亲眼看到七套一个编导当众被制片人指着鼻子臭骂,各种生殖器官漫天飞,而同频道的人则习以为常的看着,有的还在偷笑。

从实习生开始在央视7年,挨过白眼,被指着鼻子训一下午,但是从没被人身攻击过,不论怎样,同事和领导会保留着自己的尊严和你的尊严,不会出现市井无赖似得骂街。

挂一漏万说了这些,想让那些对央视有憧憬的人,更了解一点央视,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一个好的选择。

他傲慢、充满争议,他就在那,你是否适合他,喜欢他,想想。


央视入门指南手册(二)—凡人修仙

有同学问我,我的毕业学校二流,想进央视,有办法吗?我为了我的新闻理想能够放弃一切!

有!但是这是一条很困难,很困难的路,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的会更困难,无论多困难它是一条路。

一条能跨过名校差异,弥补能力的不足的捷径,上路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否想好了,多问两遍。如果自己内心的给出答案是肯定的,那就上路吧。

勇气

校招和社招这两种央视主流招的聘方式,你是拼不过北大、,更别说,,那些逆天的家伙们早已金丹大成,在正规比试中,只要一个眼神就让你这种凡人魂飞魄散了。

但是……武功不行,可以练葵花宝典,正的不行,可以来邪的,如果你连撒石灰的勇气都没有,。

入口

先进来,通过实习或见习的方法先混进来,你只要是一个三流以上大学的学生,你就有可能通过学校,导师,校友的关系来到央视实习(脸皮要厚),得到机会后,问问自己,你是想来学东西?还是想留在央视?

一定要好好想想,想清楚,因为这决定你以后的走向,如果你只是想来学东西,很遗憾短时间内你在央视只能学到如何把桌子擦得更亮、地扫的更干净。另外一种就是,你咬着牙做着留在这里打算,走进央视大门。

退路

实习进来后,突然懵了,发现对手还是有北大、,,他们和你一起实习,而你能脱颖而出的机会一样很小,但……这不是一场正规的比试,比的也不全是规定动作了,,比北大的更会干家务,,最重要是你比他们更没有退路。

二流大学的坚守下来,而名牌大学的离去,并不是因为你战胜了他,而是他的不屑,和你的没有退路造就了这样的奇迹。

一个美女想要学习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她在学习的道路上碰到诱惑太多,选择也太多,光追她的男生就够他应付的了,哪还有时间温书。

而名牌大学的学生就像一个34d-24-34的美女,追她人很多,选择很多,央视只是她众多追求者中还算看得上眼的一个,她在挑三拣四的时候,你就有机会上位了,因为你知道你没有什么退路,嫁给央视你算是高攀,否则你就只好回老家嫁给狗剩子了。

取悦

来到央视的实习的第一天,我永生都不会忘记,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一个角落,一下午没有人理你,你只看着大家行走匆匆,那种感觉是非常难熬的,而这种来到陌生环境的局促感,是你要战胜第一个困难,央视更是把这种感觉放到最大。

后来我当我再看到实习生或新同事都会主动打个招呼,说两句话,只是简单的敷衍,但是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知道冷冷坐在角落里的感觉。

坐了一下午,临下班时,制片人和我说了几句话,时间没有超过三分钟,内容很简单,要求马上学会一种技能。

“你要学会取悦别人”

“老记者带实习生和见习生是没有多的钱拿的,你只有让记者们喜欢你,他们才会带你、教你”

“以后你成为了媒体人,采访时取悦受访人,会得到更多的独家素材,做节目时取悦观众,会得到更多的收视率,审选题时取悦领导,会得到更多的便利条件”

而现在取悦大家,是尽快融进来最好的办法,如何取悦?干活。

杂役

实习半个月后,法国留学回来的她正扶着制片人的桌子,抱怨着采访有多么麻烦。而擦完桌子的我,正在忙着帮记者整理票据。一个月后,扶桌子的法国美女结束实习,。

来到央视的头一个月,非名校的你帮助其他老记者处理事务性的事情是你的必修课。

王姐的孩子发烧了,正在外面采访,你可以帮着买药。

李哥的驾驶本扣满分了,你可以帮着去背一下分。

组里聚餐,你可以早去两个小时排个号。

忘掉广播电视新闻学,忘掉古代汉语学,拿起拖布,提起水壶,腿再快点,再快点,你的腿越快,情况就会越快的发生变化……

王姐:“今天残联有个发布会,下午没事吧,一起去”

李哥:“我下午开会,这篇通稿帮我改一下”

制片人:“这次国庆,你跟着一起做,打打下手”

他们不会要求你去做杂事,但是你做了,他们会看在眼里。

你终于上手了,可以少拿拖布、水壶了,该拿起新闻学翻翻了,该拼命了……

拼命

作为一个二流大学的毕业生,我用了三年半的时间签约央视,这是一个不错成绩,而这个记录被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用了两年的时间打破了。

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男孩,见到谁都叫老师,微笑始终挂在他那张文静的脸上,而他创下如此快的记录,是因为他真的很拼命。

2011年我开始上夜班,每天凌晨1点左右正是我工作忙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央视会相对静一些,这个男孩是上白班的,早8点上班,大致傍晚下班。

凌晨1点看到他是有一点奇怪的,但是想想媒体人常常加班,也就释然了,一天见到他释然,两天见到他无所谓,三天、四天,没事你就在凌晨1点看到一个白班实习生编片子,这是80年代香港鬼片中常出现的桥段。

20127月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的暴雨,半夜时分,因为人手紧张,一个电话,他从出租房中里奔到台里,凌晨两点、暴雨,水深过膝,没有交通工具,我想象不到他是怎么过来,过来后又怎么能继续坐在机器前编片子的。

命都卖给你了,你好意思不给人家一个名分吗?名校的毕业生都是很金贵的,你贱命一条,拼一下没准就抓到她胸了呢。

等你做到了这些,一个央视相对简单的内部考试就等着你了,这是一个重视平时表现的考试,没有211985的限制,只要你是本科生,就可以参加,他看重的是你平时的表现,和制片人的推荐。

这个拼命小孩的制片人在考试前和领导说:“他的编制要是解决不了,我死不瞑目。”

当你拼命的时候,有人就会为你拼命了。

这条路虽然漫长、艰难,但总算走完了,路上陪你看风景的,那些北大、、BBC,有的去了微软,。只有你坚持的走过了这条崎岖的小路。

你无法想象你是靠什么战胜这些困难的,是你坚定的信心?还是拼命的态度?作为一个走过来的老人,我想告诉你,走完这条路靠的是——运气,回头看看,那些死在路边的孩子,有的比你能拼命,有的比你能力强,而他们都没有你的运气好。

那些最终从凡人修成大罗金仙的,都是有主角光环的和大气运的,如果你是主角,你才能走完这条充满荆棘的捷径。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评论,与小编和参友交流互动!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传媒内参TV+研究群,要实名(注明姓名、工作单位)才能加入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