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21世纪前18年,离我们而去的10位幻想作家们

21世纪前18年,离我们而去的10位幻想作家们

2021-05-27 15:51:23

2018122号,厄休拉·勒古恩去世了。

作为第一位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的双奖女作家,作为影响了众多科幻作者、电影从业者的幻想文学大师,她去世的消息一出来,一下子就有很多人出来悼念。

看到新闻的时候是在豆瓣,我当时刚到办公室坐下,随手点开一些网页看,没想到却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伤感,可是要去表达什么,却又感到词穷。

还记得几个月前自己写了一篇纪念菲利普·K·迪克的文章,在里面我还提了一下勒古恩跟迪克是高中同班同学。

当时我在心底还有些感慨,迪克去世三十多年了,不知道现在的勒古恩看到新上映的《银翼杀手》,会不会想起自己的老同学。

没想一转眼间,她自己也离我们而去了。


之前我曾在一个知乎回答上说,我喜欢的那些科幻作家们,道格拉斯·亚当斯,罗伯特·谢克里,特里·普拉切特……在我正在读或者开始读他们的这些年里,一个个的都走了。

现在这个名单上又加上了一位勒古恩。

二十一世纪才走过了十八个年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而在这18年里,离我们而去的幻想文学大师,却可以列上已长长的一串的名字了。

有时候默念他们的名字,或者再去翻看他们的书,就仿佛他们还在一样。

在这里,我就列了10位在这18年之中去世的在幻想文学作家。

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一下他们的辉煌。


 

102018 - 厄休拉·勒古恩


代表作品:《地海传说》、《黑暗的左手》

出生日期:1929年

逝世日期:2018年1月22日


介绍:

Ursula K. Le Guin,美国科幻、奇幻女作家,也是女性主义与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家。

终其一生,她一共著有小说20余部,以及诗集、散文集、游记、文学评论与多本童书。

她最著名的奇幻作品是《地海传说》系列,一举奠定她在西方奇幻文学上的经典地位。

她有两部科幻作品同时获得了雨果奖和星云奖,这在幻想文学界是无可比拟的,这两部作品是《一无所有》和《黑暗的左手》。

她除了创作之外,还花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翻译老子《道德经》的英译注解工作之中。

迄今为止,勒古恩共获得五次雨果奖、六次星云奖、一次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十八次《轨迹》杂志读者票选奖。

2003年,勒古恩被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授予“大师奖”。


个人评价:

在豆瓣看到一篇文章说,宫崎骏父子就是勒古恩的忠实粉丝,所以他的很多作品,从《风之谷》到《哈尔的移动城堡》,就一直受到《地海传奇》的影响。

当然受她影响的作家和导演还有很多,比如村上春树也曾经说过自己很喜欢她。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专门阅读科幻小说,还重看了她的一无所有》和《暗的左手》。

我不知道其他的读者是不是也是如此,但是我知道,自己在读她的时候,是满怀敬畏的,很难想象一个女性作家的笔下,居然有着如此深邃的幻想。

《地海传说》也在自己想读的书单中却一直没有看,没想到斯人已去,不知道今年再去看还来不来得及。


 

92015 - 特里·普拉切特


代表作品:《碟形世界》

出生日期:1948年4月28日

逝世日期:2015年3月12日


介绍:

Terry Pratchett,英国著名幻想小说家,有“幻想小说家超级巨星”之称。

自1983年开始,他创作供成人阅读的“碟形世界” (TheDiscworld)系列。

这部作品以讽刺、幽默的笔调塑造了一个神奇却又真实的幻想世界,截止他去世一共写完了四十本,他因此获得“英国最佳幻想小说奖”。

并因其“为文学做出的贡献”于1998年在英国女王的生日庆典上,被授予英帝国的“四等勋爵士”称号。


个人评价:

我曾经写过一篇纪念普拉切特去世的文章。

2011年,患了阿茨海默症的普拉切特,拍摄了一部59分钟的纪录片,标题叫着《特里·普拉切特:选择死亡》。

在片中,他走访了曾经选择过或正在决定安乐死的几个对象。

他记录下自己跟采访对象们的一些交流,记录下那些采访者对生命作出的选择,记录下刚认识的朋友却又要马上诀别,记录下他们安乐死的整个过程。

他一边拍摄,一边自己也在思考到底要不要选择安乐死。

片子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他采访的人问他,什么时候会是他自己的尽头呢?

他回答说,应该是他不能再奉献自我、不能再做一个作家、不能再清晰交流的时候。

那时候的他,其实无法打字了,只能由助手把他的口述记录下来,但他还是坚持写碟形世界的第三十八本《鼻烟》。

在片子的结尾,他说,如果他要死去,他希望在阳光中死去。

他最后还是没有选择安乐死,因为在2014年,他还写完了这部书的第四十本,直到2015年底,他才真的离去了。

我相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沐浴在阳光下的。

 

 

82013 - 杰克·万斯


代表作品:《濒死的地球》、《最后的城堡》

出生日期:1916年8月28日

逝世日期:2013年5月26日


介绍:

Jack Vance,1916年8月28日生于美国旧金山,以《濒死的地球》一书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他的作品《龙主》在1963年获得雨果奖,《最后的城堡》获得雨果和星云双奖。

他还获得了1975年的土星奖、1984年和1990年的世界奇幻奖,1996年的科幻协会大师奖和埃德加奖(1961年《笼中人》)。

1984年被授予世界奇幻奖终身成就奖,1997年被授予科幻大师奖。

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濒死的地球》系列,此外还有《Lyonesse》三部曲、《恶魔王子》系列、《Big Planet》等。


个人评价:

万斯的作品我看的不多,只看过《濒死的地球》和《龙主》。

怎么说呢,他的小说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可能会觉得过于沉闷和老派,但是他所描绘的那种末世的景象,却是很多后来者的灵感来源,比如著名的《龙与地下城》,里面的规则就是参考了《濒死的地球》。

我也已经记不清自己曾经看过的内容了,但是我却还是一直记得,那科幻与奇幻奇妙的融合在一起的写法。

其实很多科幻小说我们说它是奇幻小说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我想的是,既然都是幻想小说,何必分得那么清楚?我们只需要记住,自己曾经沉迷其中的那股乐趣。

这才是幻想小说应有的魅力。

 

 

72012 - 雷·布拉德伯里


代表作品:《火星编年史》、《华氏911

出生日期:1920年8月22日

逝世日期:2012年6月6日


介绍:

Ray Bradbury,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沃基甘,一九四三年起当专业作家,三年后获得了“最佳美国短篇小说奖”。

他是世界闻名的科幻小说家,主要以短篇小说著称,迄今已出版短篇小说集近二十部,其中较著名的有:《火星纪事》(1950)、《太阳的金苹果》(1953)、《R 代表火箭》(1962)、《明天午夜》(1966)等。

当然他也写过《华氏451 度》这样的中长篇著作,同样影响深远。


个人评价:

布拉德伯里是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之一,《火灵编年史》是我买过的第一本科幻小说,也是我看过最富有诗意的科幻小说。

听起来非常大气的书名,其实书里面只有一些短小的故事,雷·布拉德伯里以温婉柔和的笔触,把科幻写出了文学的美感,读来仿佛置身于梦境。

在大学的时候我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偶尔翻上一篇,都能够一下就沉浸其中。

那郁结缭绕的的孤独,那时隐时现的乡愁,那若有若无的失落,无一不充斥在他那淡淡的叙述之中。


 

62008 - 阿瑟·C·克拉克


代表作品:《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

出生日期:1917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2008年3月19日


介绍:

Arthur Charles Clarke,英国作家、发明家,尤其以撰写科幻小说闻名。

、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

克拉克最知名的科幻小说作品是《2001太空漫游》。本书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68年拍摄成同名电影,成为科幻电影的经典名作。

1974年,他的作品《与拉玛相会》获星云奖、雨果奖、约翰·坎贝尔奖。

1986年,荣获象征终身成就的星云科幻大师奖。

同时他还成立了阿瑟克拉克奖,颁给在英国出版的最佳科幻小说。


个人评价:

作为“科幻三巨头”之一,阿瑟·C·克拉克在科幻史上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了。

库布里克在1968年根据其小说《2001太空漫游》拍摄而成的电影,是科幻电影史上无法超越的巅峰,每个人在每个不同的时刻去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这是电影的魅力,也同样是科幻的魅力,它深邃又神秘,它遥远又触手可及,它让人震撼到心悸,它又让人着迷到深思。

克拉克最让人称道的是他的小说非常具有预言性,很多在他书中描述的场景,一一变成了现实。

也许科幻就是这样,可以把未来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也许它是错的,但是它也可能是对的,它只是所有可能变成现实的未来中的一条分支而已。

而我们正在迫近的未来,不也是其中的另一条分支吗?

 

 

52007 - 罗伯特·乔丹


代表作品:《时光之轮》

出生日期:1948年10月17日

逝世日期:2007年9月16日


介绍:

《时光之轮》的作者。

乔丹出版了总共12卷的《时光之轮》系列的前十一卷。

可惜的是,在2006年,他患了一种叫“淀粉样变性”的绝症,当时他还不无乐观的说,自己一定会战胜病魔,再继续写作三十年。

之后他一边继续协作,一边会在博客上公布自己的病况,可遗憾的是,他的乐观最终没有使自己战胜疾病,2007916日下午两点45分,他放弃了与病魔的斗争,与世长辞。

《时光之轮》的最后一卷《A Memory of Light》,他终究还是没有写完,不过在死前,作者已经口授所有故事情节。

2007127日,Tor Books出版社正式宣布将由布兰登·桑德森(Brandon Sanderson)来续写并完成时光之轮的最后一卷。


个人评价:

作为与《冰与火之歌》齐名的奇幻巨著《时光之轮》的作者,罗伯特·乔丹的名气没有马丁那么大,可能只是因为他的作品没有被排成美剧。

但在奇幻界的影响,他跟马丁一样,是无可比拟的。

《时光之轮》,与《魔戒》、《冰与火之歌》并称西方奇幻三大经典,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恢弘巨著,那么乘着过年这个假期,可以把打牌搓麻将的时间抽出一些来,去感受一下这个作者笔下的神奇世界。

你将会再一次感受到读后面两本书时候的那种震撼。



42007 - 柳文扬


代表作品:《闪光的生命》、《一日囚》

出生日期:1970年7月5日

逝世日期:2007年7月1日


介绍:

柳文扬,中国年青一代科幻作家,70年代初生于北京,毕业自北京工业大学,一度旅居成都,后来定居北京。

2000-2003年于畅销杂志《惊奇档案》担任主笔。

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闪光的生命》,长篇小说《神奇蚂蚁》等。

近作《废楼十三层》发表于《科幻世界》2006年第十一期,并荣获2006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曾主持论坛猫骨匣,以想像奇巧,构思出众闻名。

认为最有想像力的文字是“带着锁链跳舞”的文字,只有限制下的想像才能发挥想像的潜力,才更美丽。

 

个人评价:

可能把柳公子列在这些享誉世界的作家里面,显得有些单薄,但是对于中国的科幻读者而言,他却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第一次接触柳文扬这个人还是高中的时候了,那时候爱看《科幻世界》,在某一期上读了一篇名为《一日囚》的文章,从而记住了它的作者,柳文扬。

后来,我看了这个人更多的文章,也越来越了解他,而最让我喜爱的还是他在《九州幻想》上主持的一档名叫“九州自助游”的栏目。

在2006年9月份第十二期节目的最后,编者注了一行字,说这一期稿件是柳老大抱病为我们做的,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愿柳老大早日康复。

当时大家都以为他只是感冒了而已,没有人能想到这里面说的抱病二字是该多么沉重,因为在这之后,就再也没看到他出来主持这个栏目了。

我们以为的再见,却是再也不见,不到一年之后,他就因为脑瘤,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32005 - 罗伯特·谢克里


代表作品:《幽灵五号》、《浪漫服务公司》

出生日期:1928年

逝世日期:2005年12月9日


介绍:

Robert Sheckley,当代科幻小说大师,1928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

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短篇小说上,他的短篇小说以绝妙想象和幽默文风著称于世,被认为是“一张通往奇异想象世界的单程车票”。

他是一位非常多产的作家,一生共创作400多篇短篇科幻小说和15部长篇小说。

2000年,为奖励谢克里一生对科幻文学的杰出贡献,他被授予星云奖的特别大师奖。


个人评价:

要说短篇科幻小说,写得经典的不乏少数,可是可以让我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的,罗伯特·谢克里的短篇集绝对排在前列。

谢克里是一个幽默的科幻作家,他笔下的故事,大都不算高深,科幻于他而言,可以说只是一个调味料。

他热衷于将笔下的主人公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然后与读者一道看着他们在各种奇奇怪怪的环境中,做出令人捧腹的滑稽表现。

他热爱抖包袱,喜欢用戏谑笔调来讲故事,文字又朴素又亲切,让人看得非常舒服。

所以他笔下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让读者看得忍俊不禁,甚至会心一笑。

不过他也不仅仅只是抖抖机灵和调侃嘲笑,他笔下的东西,大都有着现实的影射,只是他善于用最轻松愉悦的笔墨,去写那些严肃甚至尖锐的话题。

他写的是科幻,可是对应的却是普通的生活。

他只是把故事设置到了一个神奇又难以想象的背景里面,从而让这种奇异的效果,更加的不可理喻。

还记得读高中的时候,常常看《科幻世界》的我,有一天突然在最新的一期杂志上看到一篇官方悼文,说谢克里去世了。

当时真是心里一酸,这个幽默的老头,留下了这么多令人捧腹的作品,却自己先一步而去。

 

 

22003 - 郑文光


代表作品:《飞向人马座》

出生日期:1929年4月9日

逝世日期:2003年6月17日


介绍:

郑文光,中国著名科幻作家,被称为中国科幻文学之父。

著有《飞向人马座》,铸就了中国科幻史上的里程碑。

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他一生共留下了45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科幻小说大约在100万字左右。


个人评价:

作为看刘慈欣、何夕、王晋康们长大的一代,我对郑文光了解的不多,但是我却清楚的知道,我看的这些作者们,是在这些前辈们的影响下进行创作的。

比如我看资料显示,他不单单自身创作,他还大力地推广科普和科幻事业,关心、扶持青年作家的成长,几乎所有有成就的青年作家都曾经受到过他的邀请并曾经与他畅谈。

中国科幻一直都是小众,而在这里面,却一直有一些人在努力着。




12001 - 道格拉斯·亚当斯


代表作品:《银河系漫游指南》

出生日期:1952年3月11日

逝世日期:2001年5月11日


介绍:

Douglas Adams,生于英国剑桥,英国广播剧作家、音乐家和科幻作家,以写出了《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作品闻名于世。

《银河系漫游指南》最开始这部作品其实是广播剧,所以里面的很多场景和对话都有广播剧的风格。

2001年,他与好莱坞制片商合作,准备将本书拍成电影,不幸的是,在这一年他却因心脏病猝发离世而去。

他去世的时候只有49岁,也算英年早逝,真是科幻届的损失。

直到2005年4月29日,由迪斯尼公司拍摄、马丁·弗瑞曼主演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才正式上映。


个人评价:

作为科幻读者,要是不读一下《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肯定会失去很多乐趣的。

这部妙趣横生的系列一共有五本书,每一本都不长,却每一句话都值得读者去认真读,因为它实在是太好玩太有意思了。

比如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是42,比如那个患有忧郁症的机器人马文,它真是所有科幻作品中,最让我喜欢的一个机器人。

不禁想起它的众多语录,“我左半身的二极管疼得厉害生活,厌恶它或者忽略它,总之不可能喜欢它……

不行了我感觉自己又要去看一遍原著啦。


 

结语

 

21世纪前面18年去世的科幻作家们,远不止这些。

比如写了《不锈钢老鼠》的哈里·哈里森,又比如写过《我是传奇》的理查德·马特森……

这些作家们,曾经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神奇乃至绚烂的幻想世界。

我想,就算他们离去了,很多人却还是在影响和鼓舞着现在的读者们。

他们离去,却并未远去。


21世纪走到现在,才过去了18年。

我们可以想象,在21世纪走完的时候,我们现在所读过,所爱过,所感动过的所有作者都将不在。

我们自己也将不在了。

但是这些文字,这些想象,这些曾经发生过的感动,却会一直在这里。



(完)



关于幻想文学,我还有以下文章——

当我阅读《海伯利安》时,我在阅读什么?

《银翼杀手》原著讲了什么?

引力波可以带来金子,科幻也可以带来爱

十年之后,人间再无柳文扬



=======我,二维码君=======

=======你,欢迎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