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紫嫣专栏:
小 说
等 待
盐城/田紫嫣
天色昏暗,雨声萧瑟。王氏的茜纱窗下,隐约透出些亮光。
“夫人,吃些东西吧。”贴身婢女绿珠轻声地劝着。
“不了。”王氏阖上双目,疲乏无力地答道。
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要这样付于流水了吗?她的心中一阵悲哀。当她第一眼看到李商隐这个风度翩翩的白衣公子,便喜欢上了他。父亲也很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做主将她许配给了他。
新婚之夜,她凤冠霞帔,环佩珠钗,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他的到来。可当红盖头被掀开,她含羞抬头时,却撞上他忧郁冷淡的眼神。从那时她就有预感了吧,他喜欢的不是自己,也不会是自己。
李商隐待她很客气,进退有礼。然而她终究是爱意难平。她想要张敞画眉般的婚姻,而非这般相敬如宾。几天后,她从下人的口中陆陆续续知道了一些事情。
他有一个初恋情人柳枝,可惜不久,柳枝就嫁给了一个王侯。后来,他在玉阳山修道,邂逅了跟随公主来修道的宫内侍女宋华阳,他们情投意合,互相爱慕,宋华阳甚至怀了他的孩子。但两人终究不为礼教所容,被迫分手。
两段失败的感情,让他的心像死水一般。原本多情的才子,把自己深深地封闭起来。她恨自己来得太晚,否则,她会不会有更多的机会走近他?
她开始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她想用时间抹去伤痕,用自己至真至诚的爱融化他心中的坚冰。渐渐地,商隐的眼神一点点从忧郁冷淡变得温和了许多,他们也开始有了言语上的交流。
她是举止娴雅的大家小姐,却会因为他的几句话而在背后开心很久。她欣慰地想,也许这样下去终有一天,她能等到,等到商隐向她敞开心扉。可是没过多久,商隐却被调至巴山为官,而她居于长安,两人从此长期分离。
日复一日不见君……王氏低头凝视着自己的双手,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未嫁前,她从未下过厨房,但为了有朝一日商隐归来,能吃上她亲手做的饭菜,现在的她竟偷偷练就了一手不俗的厨艺。而那原本小葱般细嫩的纤纤十指,已变得无比粗糙。
在这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抛却大家闺秀的身份,在厨房里做着这等婢女做的卑贱活儿。就像她从来没有预料到,有一天她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哪怕那个人不爱她。
商隐被贬,她就去苦苦哀求父亲,让在朝中的父亲为商隐进言。商隐身居异乡,她忧虑没有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就亲自挑选几个勤快的婢女去服侍。她为商隐设身处地地考虑一切,却没有想过让商隐知道。因为她心底总有一丝身为名门之女的骄傲,她不希望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换来的不是爱,而仅是怜悯,所以宁可瞒着他。
窗外仍在下雨。已是入秋,天气本就转凉,配上凄清的雨声,更显几分孤寂。空气湿润粘稠,令人心中憋闷。王氏想到远在巴山的商隐,不知他那里是否也在下着雨?
“夫人,您还是吃些吧,万不可作践自己的身子啊!老爷也会担心的。”绿珠苦苦地劝着。
商隐会关心自己吗?在他眼里,自己的父亲是他尊重的长辈,也是他的提携者。而自己,只是他的家族联姻对象吧。但看着焦急的婢女,她不打算再让婢女为难,拿起了筷子。
“咳,咳咳……”才吃了一口,王氏就咳了起来。她边咳边挥挥手道:“先撤下去吧,我实在是没有心情吃。”
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一位美人的轮廓。两弯新月似的眉,一双水光盈盈的眼,皮肤白皙,桃腮生晕,唇不点而朱,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可如今……她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思绪又飞走了。
“夫人,夫人!”绿珠急急忙忙地冲进来,叫道。
“怎的如此慌张?”她正挽着自己的发髻,表情有些不悦。
“老爷,老爷来信了啊!”
她扭头瞥了一眼,见绿珠手里果真捧着一封信。这可是自打商隐离开后第一次来信呢!手中的梳子一滑,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一头黑发兀自四散开来,她却什么也顾不上,急急接过信,拆开读了起来。
信很短,是一首七言诗。她不由笑了,丈夫喜欢卖弄的习惯,还是没改啊。首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大抵是说回家的日期还定不下来。她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再读,“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真的吗?她有些不敢相信,凑近了看了又看,确实是商隐的笔迹。
“绿珠,这信真是老爷写的?”王氏不敢相信,觉得这是一场很美的梦。绿珠一下子跪了下来:“夫人,婢子不忍您为老爷做那么多,老爷却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婢子将您为老爷做的一切全托人告诉了他。”王氏知道绿珠是个忠心的婢女,她含着泪扶起了绿珠。她了解商隐,如若商隐对自己只是怜悯和感谢,无半分温情的话,是不会写出后面那两句诗的。
“好,妾等,等君归来,一同剪烛花。”她双手捧着那张薄薄的纸,身子颤抖着,眼中已是一片朦胧。
在沙沙的雨声中,她安稳入梦。家门口,忽然出现了商隐的身影,他风尘仆仆,满脸憔悴。她心疼地迎上前去,嘘寒问暖,又服侍他进里间换衣。晚上,夫妇两人相对而坐,商隐眼含笑意,不紧不慢地讲起他在巴山的日子……桌上烛花哔剥,烛芯变得焦黑,王氏拿起剪刀,正打算修理,却被商隐一只温暖的手轻巧地握住,两人便一起剪起了烛花……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已知。幸甚,幸甚。她自梦中醒来,这次不再贪恋那虚幻甜美的梦境,而是翻身坐起,将那两句诗又细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满脸笑意,耐心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因为,她终将会等到他。
总编:骆圣宏
特邀编辑:李建丽
00后,江苏南通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高级中学高一学生。已在《七彩语文》、《少年文艺》、《当代小作家》等报刊发表习作二百多篇,获各级各类作文竞赛奖项二十多次。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