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原创 《修学记》92《“泥与荷”的善心》

原创 《修学记》92《“泥与荷”的善心》

2021-02-23 14:40:47



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


今天的日记标题叫“泥与荷的善心”,“泥与荷”是一位博友的名字,我今天收到了他赠送给我的171本各种与修道有关的书籍,其中,超过一百本是严新先生与严新气功方面的书,还有四十盒严新先生演讲的磁带,这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而言,非常珍贵。作为回报,我赠送他一幅我隶书《严新先生金丹八十一字》书法作品。


这些严新先生的著作里,有很多是重复的,对我而言,这更好,我可以把这些书送给跟我修学气脉手诀的人,跟我修道的人。但凡跟我修道,必须阅读严先生的著作。这是我传道的一个铁法则。


泥与荷先生还送我两本严新先生签名本《严新大师在北美》,是严新先生在1996年分别给辽宁省一位副省长、辽宁省电影家协会的刘主席所赠。,是1995年南先生给在香港给圣智法师赠送的,写着“圣智法师法正,乙亥初夏于香港,、六、十二日”。南先生的钢笔字刚劲有力。我在一家拍卖会见过南先生的书法作品,这题词像写毛笔字一样。这三本签名书非常珍贵。


南先生、严新、陈撄宁夫子都是影响我一生的导师,我一生追随他们的足迹,治学、修行、弘道。他们三人,是从我刚开始修学就引导我的人,我对他们的敬仰与追随,三十年不动摇,一生也不会动摇,是他们永远的追随者,他们是我永远的榜样。


泥与荷先生送我的严新先生的书刊有29种之多,涉及十多家出版社,包括公开出版的和内部资料、杂志。我列其名录如下:


《严新气功》,函授教材,《严新气功函授班辅导教材》,两本皆《气功与科学》杂志社气功函授中心编印,大约在1987年编印;《气功真髓——海灯法师弟子、盖世气功大师严新论气功》,兰山中医研究所编,序言里提到1987年成立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之事,当在1987年后所编,有甘肃新闻出版局的内部准印号;《严新气功大师演讲录》,内蒙古气功科学研究会编印,1987年版;


《瑰宝之光——严新与气功》,钱成、周新编,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首印十五万册,这本书,28年来我读过四五遍,今年又读过一遍;《严新大师气功入门》,余楠、黄光达本主编,职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著名书法家沈延毅先生题签,时年86岁,内文是书法家哈伊毛笔书写,影印出版。余楠是严新夫人;《严新大师气功入门(续集)》余楠、郑德钊、黄光达主编,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当代科学新天地》,明真主编,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我读过三遍;


《华夏神功——海灯法师高徒严新论气功》,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严新气功导引》,李道文、刘美玲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严新气功演讲录》,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总编辑室编,无编印时间,上有“杨红军”个人印章;《严新·功法·故事——童子长寿九步功、九心轮内功图解》,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有严新先生传奇故事连环画;《严新气功现象》,李伦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这年我刚参加高考,这本书我有,阅读过;


《严新与严新气功画册》,林彤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上面还有“中华全国总工会图书馆”的印章;《气功大师严新传奇》,秦辉著,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严新气功》,钱新、培金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二次印刷七万册;《严新大师气功入门(纵横)》,余楠主编,沈阳出版社1991年版,这一本我二十年中读过两遍;


《严新大师在北美》,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我读过,原先家里有多本都送人了;《严新将中国气功推向世界——严新大师在北美的部分资料》,绵阳严新气功爱好者协会编,1992年版,有内部准印号;《第一届全国严新气功现象科学研讨会》,第一届全国严新气功现象科学研讨会筹备组编印,吴邦惠主编,1992年,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气功入门重德本——严新关于气功重德的论述》,乐道、佛德整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严新在北美——世界的震荡》,郭同旭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我读过三遍;《欣欣向荣的严新气功——第一届全国严新气功现象科学研讨会文集(三)》,高怀玉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严新九步功秘法》,郭周旭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严新秘法》,石川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是对《严新练功八十字》的详细讲解,主要是严先生自己的讲解与石先生的编汇之解,我读过两遍;《严新气功练功要领和方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气功科学创刊号》,赵朴初题写刊头,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主办1994年版,刊物里有严新先生的很多报道,封面是严新与张震寰将军,张将军当时是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的会长,,是当时中国气功、人体科学最坚强的支持者、领导者,也是严新先生的支持者。照片背景是张震寰将军家,,写着“发大乘心,保卫和平”八字。2000年我在《中国气功科学》杂志社做了大半年编辑;


《严新气功众心说》,方园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此书我读过多遍;《献给天下一枝春》(上下,复印件)内部资料,缘圆整理,有湖南娄底市的内部准印号,主要是严新大师1988年到1997年的重要报告,一部分是在家乡做的带功报告;《严新气功的哲理与修炼》,经纬、艾人编著,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我读过一遍,书给了凝华。


这二十多本书,有不少内容是重复的,我还是要专门通读一遍,即便是重复的内容也要读,多读多学习、多受益。


泥与荷先生还送我一些庞明气功书籍、,还有《吕洞宾全集》、《张三丰全集》、《修道五十关》、《全真七子传记全书》、《禅的故事》、《道教经典精华》(上下)、《大成捷要》,以及《清净道论》、《禅宗词典》、、《帝洛巴传》等优秀图书,最珍贵的是台湾版《帝洛巴传——成就故事与其教法恒河大手印》,堪千创古仁波切著,陈碧君翻译。


我刚点交完《木讷记》即《米拉日巴大师传》,帝洛巴是那诺巴的上师,那诺巴是玛尔巴的上师,玛尔巴是米拉日巴的上师,帝洛巴是一位印度大成就者。这本书我会在最近读完。


至于严新先生的磁带,现在连个录音机都找不到了,目前无法听。等以后在旧货市场购一台录音机就可以听了。


泥与荷先生喜欢唱歌,他的声音很好听,有歌手范,我在网上听过,音乐上他算真正的“玩家”,在投资音响设备上没少花钱。

 

昨天下午写完稿子,顺便到家门外的旧货市场转转,顺便购了几本书:


《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王家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我喜欢王家新的字,他是书法家、经济学博士、诗人、财政部官员。今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王家新临帖展”,我在电视上看过好几回,非常敬佩,给如心说了,如心就去国家图书馆观展,后来发现王先生和她住同一小区。


这本书法集后面有篇肖文飞对王家新的访谈,读后建议澄源读一遍。王家新谈到了自己的学书之路,与赵朴老、启功、季羡林、沈延毅等大师的交往,以及自己的治学之道、书学感悟。王家新谦虚好学。他对那些大师充满敬意,也是超级影迷,家里收藏着一千多部影碟,好电影几乎都有。


王先生有一段话说得极好:


跟这些老先生(朴老、启老、季老)接触,我们的阅历、知识、做人,简直是天上地下了,原来我曾自负,也曾经狂,觉得这般年龄,能写诗、写字,了不得,想来真是汗颜,惭愧得很。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越有学问就越谦虚、越平和,从外表你看不到光焰了,因为他们已经归于平淡、质朴,到一种境界了。


王先生所形容,真是老子“光而不耀”的境界。我喜欢王先生的字,也发现了他书法里的一些习气。


《华夏美学》,彩色插图本,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李泽厚与王朝闻、蔡仪是中国著名美学家,王、蔡的著作我都读过,蔡仪的传记我也读过,我上初三时已在读王朝闻的《美学概论》。唯独对李泽厚的书读之甚少。《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全是武汉大学当代著名学者论述中华文化精华的论文,其中有篇邓红蕾的《<悟真篇>金丹学教育理论的思辨特色》,值得阅读,研究《悟真篇》,我不会放过能看到的《悟真篇》研究论文。


《中国书法三千年》,张大千先生的弟子凌云超著,1985年扬州某印刷厂内部印,有“无锡老龄问题委员会赠”印章。书中图片很不清晰,此书有个特色,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是凌云超先生的作品,都是他的临作,他介绍谁、教授某种书体、某碑,对应的书法作品全是他临写,很到位。我被这些感动。上从甲骨文、周代钟鼎文、秦篆、汉隶,下到魏碑、唐楷、宋元明清诸名家的代表作他都有临摹,临写功底何其深厚。当代王家新有此功底,诸体皆能。


《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看重余先生的名气,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名家,他的选注本水平高。《中国现代十大流派诗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里面有陈家梦的诗歌。



张玉仙



陈家梦是著名诗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也是著名翻译家赵萝蕤的丈夫,。他也是钱钟书先生的好友。这本书收录的全是民国年间著名诗人的诗作。我喜欢陈家梦的《铁马的歌》,铁马即是寺庙屋檐的风铃。

 

铁马的歌


天晴,又阴,

轻的像浮云,

隐逸在山林:

丁宁,丁宁,

 

不祈祷风,

不祈祷山灵。

风吹时我动,

风停,我停。

 

没有忧愁,

也没有欢欣;

我总是古旧,

总是清新。

 

有时低吟

清素的梵音,

有时我呼应

鬼的精灵。

 

我赞扬春,

地土上的青,

也祝福秋深,

绿的凋零。

 

我是古庙

一个小风铃,

太阳向我笑,

绣上了金。

 

也许有天

上帝教我静,

我飞上云边,

变一颗星。

 

天晴,天阴,

轻的像浮云,

隐逸在山林:

丁宁,丁宁


十一月十八日大悲楼阁


我少年时读得最多的是民国诗人的诗,鲁迅兄弟、废名、刘大白、朱自清、、艾青的诗读了不少。

 

从中午一直忙到下午六点,今天是“双十一”,订货的人少,有金光咒书法需要现写,购书的要题字,还有一位博友订了我和张玉仙老师的画,要找出来。张玉仙的画太好了,有人订了四条屏,有人订了两个扇面。扇面上画紫藤、牡丹,紫藤和牡丹的动感太好了,似有微风吹过。这些画都是张老师在我家画的,比许多专业画家画得洒脱。


说说打坐修行的事情。


昨晚打坐,修炼气脉手诀,静坐。出现的幻象很美,绿色的如翡翠一样的明点,这明点最后变成了橙黄色的光圈,里面有很多轮线,真像密宗书籍所描绘的心轮、顶轮。轮相的出现也许与我这几天读《佛学泰斗》有关。


这图像后来变成了目前金色的圆光,圆光里有人物、山川可观,只是我能看见他们的活动,还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我突然想到也许“圆光术”就是这样修成的。我定力还不够,这图像还不能定很久去看。


我在打坐中加了发大愿、背诵张玉仙老师“气脉手诀灵应诗”,突然感受到了极大的加持力,特别是新写的这首,默诵的时候感觉头顶有清凉的甘露往下渗,非常舒服。写这一段时也如此。


第二首灵应诗里是“脉和一气”,第四首里是“脉玄一身”,脉、和、一、气、身、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和”与“玄”非常微妙,“和”是火候境界,“玄”是通灵境界;“和”是气脉修持,“玄”是元神炼养。


下午,岸灯打来电话说他把张玉仙老师关于气脉手诀的灵应诗在修炼中默诵、思悟。这也是一种修持。


我现在不想给其他人教气脉手诀了,主要是我的修真境界不够,我还不知道气脉手诀里更深邃的密意和修持境界。自己实修有相当成就了再教人也不迟。


按道理,这些内景密意不能写,不能告诉他人。张玉仙老师这样对我说,此理我也知道,《佛学泰斗》里也如此说,但我的发心是弘道,希望这些能给其他道友做参考。(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毕竟,像我这样诚心写修学日记的人还是很少,即便有,写了也未必给人看。个别人写了给人看,却别有用心,为了名利炒作而作为,或者夹杂着邪见和妄想,那就很麻烦。


我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还有,该如何边写边破、边破边立。

 

昨晚读《佛学泰斗》,非常感动,有很多想记录的,可忙得没时间写了。


近晚,匆匆校订了一遍《实修者的证觉之路——我们的木讷祖师》,董老师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删去了一些内容,要我把他的删改稿再读一遍,而我又增加了一些文史知识,校订了错字,花去一小时。这篇文章将作为后记。总之,我尽心了。希望此书能在年底出版,我好好推介。


  从今晚起,读《帝洛巴传》。每天要读的书都很多,何况要花时间修持,要谋生,要接待来访者,已经有五个来访者约在周日了。小盛说有位她家的好朋友,修行,想来拜访,她挡了几回了,不好意思挡了,只好问我见不见。见。


   可那一瞬,我的感觉是,作修行人很累。要不是因为有菩提心,我很难坚持下去,常年累月的拜访干扰了我的生活、工作与修行。即便接待来访者是我的工作与修行,占去了我很多生活的时间与空间。


   忙得顾不上去看一场想看的美展,有很多大师的作品展因为没时间,所以没去看。很累的时候也容易退失道心。我有时候想,下一辈子不作修行人,做个衣食自足的种田人也好。


这些心情是别人无法感受的,你不在这个所谓“老师”的位置上,你没有十多年、二十年都是处在被来访者问道的生活里,就想不到这里面的苦乐。


一天没看信,信箱积了十四封信了。晚上,读信,复信。

 


凝华来信说:


老师好,昨天没记录日记,孩子病见好,对睡眠的需求就很多,昨天下午睡了三个多小时,晚上睡不着,一直玩到十二点才睡。我做了第一遍气脉手诀,就有困意袭扰。哈欠连天。虽然严新先生说过这是肾气在调整,我知道除了调整还是因为我很劳累,需要休息。因为昨天凌晨三点多就醒了,然后练功,然后持诵金光咒,中午孩子睡了,我又抓时间练习吕祖功、学习小成图。


然后就带孩子,洗衣服,做家务,一直到今天凌晨一点入睡。我还是很需要睡眠的。今天不到六点起床开始接着练功。一直到七点五十做完了气脉手诀和药师法。我感冒好多了,就是头晕,写到这里想躺下休息一下。那就记录这些吧。


我说:


你那里严新先生那本书不要还我了,今天有人送我一本。把张玉仙老师灵应的气脉手诀法诀加到修行中,每次练功前背诵几遍,思悟其理。会有很大的加持力。



   凝华复信说:


   好的,老师,我知道了。感恩您的赠送,也感恩送您书的那人。我正在背诵,不过还没背下来。我记住您说的了,我每次修炼气脉手诀!都会背诵您写的那首丹诀诗。

 


清道友来信说:


陈老师好,易卜之知是感而遂通之知,知周乎万物、是自性之知。后者覆盖了前者。数术、神通、佛知,三者递进,都是圆满觉知的功能之一。那么,以术锻炼觉知,是为至要!此微妙实处中事。越用越灵,如前面邮件体悟,以术锻炼觉知。灵即觉性。


想起王阳明的“但用此心”,心是要用的,能用即做主,能用即成,一念而已!用起来,要有这个意识。感觉有个东西就在附近,要剥落脱出来的感觉,但又捕捉不到她,找不到她。一点感悟,请批评指正。后学  

 

我说:


用禅宗的话说:即此用,离此用。那种妙处难以言传,只可意会。多实践,经验多了,就知道妙在何处,而无处不是妙道。锻炼还是后天境界,但锻炼多了,就切入先天了,就像修道,由有为的修持,渐修渐证,突然契入,就开悟了,就能无为而无不为了。那个灵性的作用一直在,只不过,那个“我”执且渐渐消尽了,灵妙就出来了,也就广大了。

 

晚上,临写《礼器碑》、《张猛龙碑》。



陈全林公众号左下角后台回复三位数字编号,可以查看对应热门文章

 

026   修道者如何谋生

027   春节修行要诀

028   梦修法精要

029   答某博友风水并超度之问

030   从一个卦例说小成图占卜法以及反思命理之学




孔夫子网址http://shop.kongfz.com/228171/(店名:陈全林益生文化书店),本店出售陈全林《益生文化》、《悟道录》、《生活禅》等著作(皆可签名),亦有其他收藏图书出售。

 

淘宝网址https://shop101899225.taobao.com/(店名:益生文化),本店出售陈全林手书各体太乙金光神咒、禅诗丹诀、禅画、镶名诗等。

 

 望喜爱国学者购买阅读,支持博主在民间弘扬国学,是善举,也是修行。因为,国学是大家的事业。“益生文化QQ: 191194528。问题咨询可以发至老师邮箱yishengwh@163.com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