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提《》就羞耻?你一定是没读过

提《》就羞耻?你一定是没读过

2022-07-14 14:04:11


   


   


   

库管:情色并非洪水猛兽。我们对文学中的情色,亦不必避之不及。有时,它只是在探索:究竟是什么在指引我们走向本性,本性又向引导我们走向何方。有时,它单纯呈现一种美学,读者纵情享受书本身就好。王小波曾说:「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其实情欲亦然。    


   


文 | 山僧扫雨


   


近,公司筹备读书基金。每个人可以公款买一本书,把书名报给部门负责人就行。一堆大老爷们开始嚷嚷买什么书,编程、绘画、摄影、团队管理,七嘴八舌。


   


突然有个人大喊:给我来本兰陵笑笑生。


   


办公室瞬间炸裂:靠,本性露出来了!


   


提起《》,所有人都是迷之微笑。像隔着窗户纸,偷窥见不得人的丑事。


   


其实,99.9%的人压根没看过《》,那些羞耻的笑,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01                                

                           
                       
                       

                           
                       

                   
               
               

《》讲了什么故事?                    
               

           
       
   


   


就算没看过书,也能扯出两句:西门庆爱上潘金莲,合伙害了武大郎。西门庆跟很多女人风花雪月,做羞羞的事。


   


也太冰山一角了!


   


如果,你看过老舍的书,比如《茶馆》、《四世同堂》,或者曹雪芹的《红楼梦》,肯定有这种感受:


   


当别人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


   


思考良久,半天没话,不是忘记了,是体量太大,无从说起。每个人物,都有一段背后的故事,都是身边的你我他。


   


群像小说,大都如此。


   


无论从哪个时间点切开看,都有万千故事、万千情绪奔涌而出。


   


有些小说,像包子,吃了半天就为了中间那口馅。有些小说,像西瓜,一刀下去,剖开人生百态。


   


当武大郎为了生计忙活,冰天雪地在外头卖炊饼时:


   


西门庆跟潘金莲在家苟合;王婆子在盘算怎么从西门庆身上再刮点油水;吴月娘知道老公在外面眠花宿柳,黯然神伤;县官惦记着自己拍马屁用的宝贝有没有安全送到;孟玉楼死了老公,一个人寂寞成愁;春梅虽是个丫鬟,却总想着出人投地;应伯爵这群嚼尽泰山不谢土的家伙,正合谋着找西门庆蹭吃蹭喝……


   


   


《》中,每个人都拼尽全力,苦苦营生。为了权力、欲望、家庭、前途……总想抓住一切,似乎心底长着一个无底洞,填不满,吃不够。


   


西门庆娶了一个又一个女人,侵占了一份又一份财产,终究留不住最心爱的人,最后死在自己的欲壑难填。


   


潘金莲更是苦命,被卖被占被弃被杀,她看起来聪明的很,左撩又挑,前倨后恭,为了争宠手段用尽,到头来依然是人死瓜落。


   


李瓶儿以前是真坏,坑了两任老公。或许她真心爱着西门庆,为了他忍受潘金莲的百般欺辱,但儿子死后,自己终于一病不起。


   


庞春梅,高傲、贪婪、狠辣、歹毒,白莲花的反义词。和她比起来,周芷若的黑化简直小巫见大巫。她不是大奸大恶,但绝对是人性中最黑暗最复杂的代表。


   


所谓主角,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蝇营狗苟。


   


这里的每个人,都一副聪明样,而这些聪明恰似黑暗之中的尖叫,让读者更觉恐怖。


   


他们也是忙碌的,却活的辛苦而不自知,像作茧自缚,无日无夜地抽丝,却把自己的人生缠得死死的。


   


我总觉得,他们的悲剧,归根结底,都是太自私。


   


武大郎也是自私的。为了老婆,跟武松生疏;为了自己,不管女儿迎儿死活。但凡关心下迎儿,也不至于惨死。


   


自私必然狭隘、决绝,不留后路。


   


有人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但如果你没有一定阅历,打开《》,眼见的都是风月,却看不穿作者真正的用意。


   


知乎上有问:哪些书外表极歪,骨子里三观极正?


   


《》必须算一个!





   
       
           
               

               

               
                   
                       

                           
                       

                       
                           
                               

02                                

                           
                       
                   
               
               

                   
               

           
       
   


现在我们出门,总要带着名片。    


   


重要的不是姓名和电话号码,而是名片上闪着光圈的职位。


   


如果把文言小说也比作公司,兰陵笑笑生一看,这家公司业务太老套了,现在流行大白话,白话小说是下一个风口。


   


于是,他另起炉灶,搞创业,弄了个白话小说公司,《》就是第一代产品。


   


后来,公司越做越大,还招揽了曹雪芹这样悟性高的产品经理,研发了《红楼梦》,公司的品牌逼格也跟着提高了。有人就开始瞧不起初代产品了。


   


但是,不管坊间评价如何,在公司发展史上,始终抹不去兰陵笑笑生的创始人地位。


   


第一次知道兰陵笑笑生,我真的笑了,太像某个三线网络写手的笔名了。作者真是走在时代前列。


   


   


   


关于兰陵笑笑生的真名,一直争论不休,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是个读书人。


   


这做法,像不像现在的网络写手?平时正儿八经地上班、讲课、写作业,夜深人静时,就用个笔名,各种重口味、穿越、修真。


   


真希望,我们的网文,在乌七八糟的杂流中,出现《》这样一针见血的好作品。


   


前面说了,曹雪芹是晚辈,在他研发《红楼梦》时,多多少少也借鉴参考了《》。


   


无论是遣词造句、排篇布线,还是人物取名、形象命运,都能看到《》的影子。


   


在国外,《》的评价和影响不输《红楼梦》。


   


曹雪芹写《红楼梦》,把自己的身世都裹了进去,对周遭人物,带着欣赏和怜悯。家族崩塌,十二钗的遭遇,他是不忍心的。


   


兰陵笑笑生不同,所有的忙碌、苟且、欲望、徒劳,他只是冷眼旁观,拿起笔,犀利成文。


   


他不劝世,不写各种师家文章;他不洒鸡汤,不会说"生活不止这些苟且啊,你们还有诗和远方。"


   


人生就是如此,我撕裂给你看。这也是鲁迅追求的悲剧。




   
       
           
               
                   
                       

                           

                       

                           
                       

                       
                           
                               

03                                

                           
                       
                       

                           
                       

                   
               
               

               

           
       
   


看到这里,有没有翻一翻的冲动?


   


除了真实犀利,文字也很值得品读。随便摘录几句诗词,大家感受下。


   


《》开篇:


   


   

豪华去后行人绝,箫筝不响歌喉咽。    

   

雄剑无威光彩沉,宝琴零落金星灭。    

   

玉阶寂寞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    

   

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为今日西陵灰。    


   


热闹之后,枯冷异常。开篇便把人世的悲剧挑明。曹公说"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二者异曲同工。


   


写景:


   


   

密云迷晚岫,暗雾锁长空。    

   

群星与皓月争辉,绿水共青天同碧。    

   

僧投古寺,深林中嚷嚷鸦飞;    

   

客奔荒村,闾巷内汪汪犬吠。    


   


写思念:


   


   

细数从前意,时时屈指尖。    


   


想着对方,曾经的甜言蜜语,温柔呵护,不时掰着指头数。是数他有几样好,还是数他几天没有到?


   


写寂寞:


   


   

薄幸恼人愁切切,芳心缭乱恨绵绵。    


   


对仗不要太工整。


   


写人世因果: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早先知。    

   

休道眼前无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最后一句话,简直绝妙!可以把它送给所有跳梁小丑、奸佞小人。


   


至于写美女,你们看了就知道语言的极致了。


   
       
           
               
                   
                       

                           
                       

                       
                           
                               

04                                

                           
                       
                       

                           
                       

                   
               
               

               

           
       
   


固有的文化,让我们耻谈《》,但这本小说,却在风月之外,有万千滋味。


   


我想,我们都该大胆一点。就像谈恋爱,迈出一步,才不至于错过心动。


   


都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王小波也说,小说一旦写完,就跟作家毫无瓜葛。读者怎么看,全凭他们自己。


   


正如《》的前言:


   


   

读《》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敢不敢翻开读读,鉴定下你属于哪类人?



本文转自Kindle电子书库

   


长安识别二维码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