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张鲜明《寐语》出版:混沌精神世界的奇幻呈现【198期】

张鲜明《寐语》出版:混沌精神世界的奇幻呈现【198期】

2021-10-15 07:19:55

▲点击标题下『中原作家群』,快速关注  

微信号:zyzjqwx

中原作家,影响中原


每周一期|拒绝庸俗


  中原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灿烂的历史,自中国新文学发端始,中原作家接续了中原一度近乎断裂的文脉,一步步重新崛起。当下,中原崛起看文化,中原文化看作家!中原作家群,注定将要影响并改变着这个时代!




【名家推荐】

张鲜明的系列散文《寐语》,写的是梦,是超现实,却是一个人的灵魂自传,就像是一个人把自己的心掏出来让你看,它比现实更真实。这部散文集,有着极大的原创性,深刻,诗性,有趣,好读。那些碎片化的故事、场景和细节,有着超常的想象力和惊悚感,有《野草》的品质和《聊斋》的魅力,让人莞尔,让人深思,让人惊出一身一身冷汗。

——周同宾(著名散文家)

把一种近乎梦话的作品呈现在他人面前,这是张鲜明的胆魄和勇气。《寐语》打破文体界限,打破现实与幻想界限,文思奇崛,文体独特,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读之令人震撼。在文学写作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张鲜明的个性化写作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徐可(文艺报副总编辑、著名散文家)

《寐语》以说梦的形式丰富了当代散文的表现内容,也为读者展现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寐语不寐。梦是虚幻的,内心是清醒的。梦是对世界的构成方式的重新解读,是对生存现状的诘问,是对生活种种荒诞的展示,是对灵魂与肉体分裂、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反差的诗意呈现。

——李晓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散文评论家)




《寐语》:混沌精神世界的奇幻呈现

文/何 弘

2016年5月,张鲜明把他的一些他命名为“寐语”的文字发给我,希望我给之写几句话。匆忙中,我写下了以下这段文字:

面对张鲜明的《寐语》,我承认自己有些错愕,有些发懵,有些不知所措,之前关于文学的判断似乎一下子全部失效,但又无法遏制自己一探究竟的冲动。文体的界限在此一下子彻底消失,它抹平了小说和诗歌间的距离、散文和日记间的距离、幻想和现实间的距离以及民间传统与现代主义间的距离,它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又是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袁枚的《子不语》又是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它似乎什么都是,又似乎什么都不是,所以它就是“寐语”,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存在。

张鲜明的这些文字后来发表在《大家》上。我相信这些文字确如其作者的名字,特色“鲜明”,我以为是给长时间以来小说写作拘于写实的沉闷表达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或者勿宁说是一股凌厉的旋风。

鲜明的这组文字被他称作“寐语”,说白了就是“梦话”。文学写作曾被弗洛伊德称为“白日梦”,他也总是通过梦境来解析人的深层精神世界。弗洛伊德也因此为文学表达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所以,这么多年来,从作者到读者,大家都习惯了虚构,习惯了为满足人的某种潜在的欲望来编织故事,习惯了各种各样的意淫。而当鲜明真的把梦境原封不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却让人感到异常错愕。我们每个人都有讲梦的经历,总是会为自己奇特的梦境感到惊奇,令讲述者和听闻者都觉得津津有味。鲜明就是把自己的梦境集中呈现给了读者,它带来的阅读冲击远不止是新奇那么简单。

中原作家群具有关注现实、注重意义的写作传统,这是他们能长时间屹立于中国文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注重文本的表达也是河南作家的一个优秀传统,且不说以先锋写作著称的李洱、墨白、行者等,即使写作以内容厚重见长的李佩甫、、刘震云等,也都在表达方式上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探索。鲜明的写作则从内容到形式两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探索意义。从内容方面讲,鲜明的表达更多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曲折表达,对深入理解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形式方面讲,作品很好地穿越了文体的界限,使表达更为自由,并能带给读者新鲜的阅读经验。

张鲜明由诗歌写作进入文坛,又曾以幻像摄影引起过广泛关注。从他的诗歌写作和摄影表达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于世界、宇宙和人的内心世界的神秘性十分好奇的人,魔幻、玄幻、奇幻对他而言不是一种表达方式上的选择,而是内在的精神认同。他的《寐语》也正是由此而创作的。

《寐语》的表达,我以为是一个混沌的精神世界,蕴藏着无限的秘密,因而有无限的解读可能。作为一种文学探索,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作为一种文学表达,如何在奇幻的景观中实现意义的传递,以使文本显得更为有效,恐怕是作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张鲜明和他的《寐语》

张鲜明,1962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现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供职。

《寐语》,是一部以梦境为素材创作出来的散文系列作品。它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梦幻叙事”。本书从潜意识层面切入,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当代人的诸多心理图景——焦虑、孤独、分裂、痛苦,以及对爱的祈望、对人生意义的追寻等等,并试图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人寻找一条心灵救赎之路。

这些“梦幻叙事”,由130多个各自独立却又有深层关联的篇章组成。其中,120个篇章已在《大家》杂志2017年第4期作为头条刊发。

作品发表伊始,立即在中国文学界和读书界引起反响。2016年11月12日,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河南大学、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举办“先锋文学暨张鲜明文学创作研讨会”,对《寐语》进行深入研讨,20多位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撰写了评论文章,30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寐语》的一些篇章入选《2016年度中国精短散文选》(漓江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等重要选本,《散文选刊》2017年第2期大篇幅选登了《寐语》的篇章。著名作家、著名策划家郑彦英主持“今日头条”网站之“彦英茶话”栏目,对《寐语》进行推介,在广大网友中产生了广泛反响。

《寐语》因异乎寻常的灵魂深度、文本的创新、题材的另类,以及故事、场景与细节的极大陌生感、惊悚感,而具备了超强的震撼力和可读性,并因此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佩甫评价《寐语》:“作家从梦境切入,以超常的思维角度、诗化的语言,构建了一个个无比神秘的人生情绪空间,恰如打开了一个个当代人生的‘黑匣子’……由此,作品的独创性和先锋性让人欣喜不已!虽然这只是一个个短篇的组合,但从文本意义上说,这正是一部开先河的作品。”

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学批评家耿占春指出:“在这个日益平庸的时代,想不到一个写作者依然能够让如此繁复的梦幻喷薄而出,它甚至把小说叙事带到了文体的边缘,在某种程度上它有《野草》的文风,有着指向诗歌和思想的层面;在另外一种层面上又有着魔幻与荒诞的风格,富有充满歧义的寓言品格。但它既无意于构筑一个思想明晰的散文化表达,也无意于构建一种统一的叙述,它的叙事以梦幻的循环联系取代了线性的叙述,它以无穷无尽的令人迷惑的细节吸引着阅读,又以近乎疯狂的、无所不包的无意识瞬间回应着经验世界的诸种状态。这是一部梦的编年史,但不时让人感受到现实世界的情感惊悚。”


注:需要购买新书的朋友,可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END


欢迎转发 点赞 评论 留言




中原作家群

中原文坛自媒体第一品牌


亲,愿我们一起坚守文坛这方净土

中原作家传媒

长按上图可以关注我哦

投稿邮箱:zyzuojia@sina.cn

     



中原作家,引领中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