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老师讲述:学佛修道是求无为之福

老师讲述:学佛修道是求无为之福

2020-08-30 15:33:39



《》的第十一品,是无为福胜分。这个题目,虽然都是后世加的,但是重点都标出来了。


无为福属于清福之类,无为福胜就是说清净的福气高过世间一切功名富贵的福气。胜就是超过,超越的意思。

上一品讲到大身的问题,就是指一切众生的生命,肉身后面,那个形而上的那个根本的身,叫做法身,不生不死的大身。


现在就转到福气的问题!人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本源,得到那个不生不死的大身,那是需要多大的福气啊!这个福气是无为之福。


这一品是说明无为福的重要,也就是说学佛修道的结果,是求无为之果,中文翻译叫无为,梵文就叫涅槃,涅槃就是无为的意思。无为之道就是最上等的成就。


从这一点说起来,大家在那里打坐做工夫可不是无为啊!相反的,那是非常有为!在那里打坐做夫,深怕夫掉了,生怕境界跑了,有时候偶然来一点清净,把清净抓得比七宝还要牢,生怕清净跑掉了。


有些人打坐,两个眼睛看着地下,我在年轻的时候就过来问,你丢了什么东西?他说没有丢什么呀!我说那你为什么老是盯在地上看,好像东西掉了一样。


可见多数人都在有为之中,达不到无为;真达到了无为,那就是成道的境界。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成道呢?要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道。所以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我们现在研究《》,以及所有的,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道,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道。


但是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他就早死掉了,因为佛称的娑婆世界,是一个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点缺陷才好。曾国藩到晚年,也很了解这个道理,他自己的书房叫做“求阙斋”,一切太满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点缺陷。


因此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有福报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书读得好的,多半是福报差一点;命运好一点的人,多半在知识上少一点,有了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要想什么都归了你,那只有成佛才行。


可是成佛求的不是这个福报,而是无为之福,无为之福是很难的。

 
-----《说什么》






读一部经典,胜过读百家杂书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