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恭祝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圣诞!
玉帝,在道教诸神中位序仅次于三清,在民间则被认为是主宰宇宙的至尊天神。玉皇圣号全称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这一圣号是宋徽宗于政和六年所上之尊号,并一直流传至今。
而早在唐代,唐明皇李隆基所撰的《月令注释》中,就指定正月初九为“玉皇诞”,而之所以将玉帝生日定于正月初九日者,是因为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
正月即一月,一是数之始,九是数之极,以正月初九为玉帝生日正是为了象征玉帝是宇宙一切的主宰。
玉皇上帝,全号是“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通明大殿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常被尊为“玉皇赦罪大天尊”、“昊天通明殿玉皇大帝”、“玄穹高上帝”、“玉皇”、“玉帝”等,民间也称其“天公”。
究其名号,据《玉帝圣号同异考》说:“玉帝圣号,崇自牿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随其彰著,敬上诸神之号,以定称谓。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与四生六道芸芸众生,并权衡世间一切兴隆衰败、吉凶祸福。是三清之下最大的神。
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载,玉皇出生于远古光严妙乐国,经过三千劫始证金仙,又超过亿劫始证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圣诞,要斋戒焚香,并且持诵《玉皇宝诰》!
《玉皇宝诰》
志心皈命礼。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阙。太微玉清宫,无极无上圣。豁落发光明,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诰,读音为“告”,宝诰即道教赞美天尊、神明的文体,跪诵可降福延祥。
玉音金阙步虚
始青黎元盖,金香结朱烟。
飞晨总翘辔,稽首玉帝前。
帝心浩以舒,锡吾太灵篇。
是谓不灭道,万天秉吾权。
吾行空洞中,下仙昧其渊。
散花词
小有洞中千秋草,玉京山上万年桃。
九龙阙上集真圣,八仙台畔步虚谣。
玉帝颂
九天之上,谓之大罗。
玉京金阙,云层峨峨。
中有天帝,仁慈惠和。
至道无敌,降伏众魔。
天宝灵符,玉律金科。
神仙亿万,幢旛众多。
闻者罪灭,永出爱河。
恭祝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圣寿无疆,伏愿上帝慈念苍生,普放神光,照烛法界,六凡四圣,普叨道荫。
上祈家国安宁,下恳保命度灾,扫诸不祥,碎铁围山,竭苦海水;破大地狱,拔重罪苦;降暴恶魔,护诸国土;祈请上帝大放神通十七光,除一切重病,解一切恶毒,离一切恶人,灭一切恶兽,摧一切邪道,一切诸天,皆令降伏。
至心称念: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不可思议功德!
玉帝非帝释
如今网络上流传着将的帝释天认为即是道教的玉皇,认为其尚在六道之中,未出轮回,加以贬低。道教对此当然不能认同。
在《皇经集注》中即批评此说,集注曰“世不详考,谬谓帝即帝释”。又指出:“今之僧道世人,不观此理,妄以为玉帝有宫眷、有轮回,为二乘界……玉帝不轮回。盖玉帝乃道身,道无穷,玉帝岂有穷乎?”
居天中之天,为圣中之圣。(资料图)
道教所信仰者,是太上无极大道,玉帝则是道的化身。为“万法教主,圣祖玄师。统三教,包万法。居天中之天,为圣中之圣,无始无终”。
玉皇大帝在民间信仰影响极大,民间拜玉皇的仪式往往超越了三清的规格,比一般神明来得隆重。每年的腊月廿五,是玉皇降圣下界,亲自巡视察各地的时间,会依据众生善恶来进行赏罚。
正月初九则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信士也都要祭拜玉皇大帝,一家老小,斋戒沐浴,上香行礼,祭拜诵经,以祈福延寿。
通过初九拜玉皇,可以祈祷在新的一年里福运高照,长命百岁,富贵无边,健康平安,事业昌隆。而且,据说这天许愿很灵。
有诗为证:
正月初九五更天,三牲五谷放桌边。
一家老少站相依,一拜丰收财运添;
二拜健康笑眯眯,三拜团圆不分开。
真心许愿嘴要甜,响炮共庆天公生。
祭拜方法:
玉皇大帝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他的圣诞也远较一般诸神更为隆重及庄严。在以前,民间人们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然后膜拜苍天,求天公(玉皇大帝)赐福,虔诚表达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现在,在各道教宫观正月初九这天会有玉皇会,祝寿庆贺仪式,善信可以去附近宫观烧香祭拜,随坛祈福。穿戴整齐,并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
志心皈命礼,清微天上,太元玉都,知时至而举六神通,分法身而遍十方界。如无边镜,上天下地悉昭融;出大妙音,六道四生皆解脱。表以方光之瑞相,明兹本行之胜因。荡荡难名,巍巍无上。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分身应化,玉皇大天尊。
志心皈命礼,金阙玄穹主,高上玉皇尊。诸佛圣师,万天帝主。演三卷五品之妙法,周十号万德之洪名。,示三十种功德。拔度生死,运化古今。—万二千三十六字,洞玄灵宝,高上玉皇尊,信礼高上玉皇大天尊。
志心称念玉皇赦罪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玉皇心印妙经》是修道者每日功课必诵经典,是修道之径路,是“命功”修炼功法,是道教内丹修炼心法,历来甚为修道者所重视。小则有益身心,大则证道登真。诵持不退,能开通妙理,渐悟真诠,且能感悟高真上圣,资助道力。
上药三品,神与炁精。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
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
知者易悟,昧者难行。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气,气合体真。
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气盈。
不凋不残,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
其聚则有,其散则零。
七窍相通,窍窍光明。
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轻。
太和充溢,骨散寒琼。
得丹则灵,不得则倾。
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释义]:上药指最好的药物,三品即三种。内丹所用的三种药物,即神、炁、精三者,又称为“三宝”。有先天三宝、后天三宝之分别:先天三宝指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精;后天三宝指思虑神、呼吸气和交感精。先天三宝可以成丹,后天三宝不能成丹。炼丹之人,妙在用性命双修之手段,使后天三宝返为先天三宝,再使先天三宝抟结成丹,则大道圆成。
[释义]:《老子》第21章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是描述此中景象。恍恍惚惚,指炁生之时,神住恍惚,方可采得真一之炁;杳杳冥冥,指精生之时,神入杳冥,方可采得真一之精。此两句皆指先天三宝发生之时,修持之中出现的景象。
[释义]:无者,性也,神也。有者,命也,炁也,精也(先天精即炁)。存无即存养元神,归于虚无。守有即保守元炁,谨藏勿失。神、炁、精三者抟聚一处,和合凝集,成丹之功,只在片刻之间。此谓“结丹”,结丹之所在下丹田。
[释义]:风,指呼吸。回风,指呼吸内转。先天三宝抟结成丹之功,还需运用呼吸,调节火候,混合一处,方可炼养大丹。大丹成就,约需百日时间。此即丹家所谓“百日筑基”之说,修炼至此则命功基本完成。然后“养丹”,养丹之所在中丹田。
[释义]:上帝,指上丹田。经过结丹、养丹之功,就要将丹移至上丹田,准备出神。出神之后,即可身外有身,超脱生死,飞升天界,合于大道。修为至此,约需一纪(12年)之功。
[释义]:知者,指智者,指有智慧的人。昧者,指愚昧的人。有智慧的人容易领悟,而愚昧的人则难以实行。道谚曰:“道不传匪(非)人”,匪人并不仅指坏人,愚昧之人亦属匪人,难以成道。故此修道之事,特别讲究选择人才。
[释义]:修持功深,与天地之炁合为一体。则周身包裹天光,举足如踏云端。呼吸培育,而炁愈清纯。浊阴之气日去,而清阳之炁日长。
[释义]:玄牝,指丹田。呼吸真炁,出入于丹田之间。此时由于身中真炁,变得至清至纯,所以感觉炁机似有如无,若亡若存。
[释义]:真炁绵绵不断,皆归丹田之中。丹田即吾人之根蒂,真炁进入,则根蒂坚固,长生之道得矣。
[释义]:人人各自都有元精在身,元精应当配合元神。
[释义]:元神还应当进一步配合元炁,元神、元炁、元精三者配合一处,吾人身体方可脱化,成为真人之身。
[释义]:真,指先天之元神、元炁、元精。如果达不到元神、元炁、元精三者配合的真实效果,一切都是牵强附会之空谈。
[释义]:元神变化,能够入于石内,能够飞形天外。所谓“散则成炁,聚则成形。”神通变化,不一而足。
[释义]:修炼成功,乃为真人。此时入于水中而不溺,入于火中而不焚。超载于生死之外,可以不惧一切水火灾难。
[释义]:神依于形体而存在,形须神立,形去神离。精依于内炁而充盈,精由炁生,炁竭精枯。归根结底,三者皆依于形体而生存。所以中华道家强调性命双修,且以形体长生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坚固不坏的形体,则神、炁、精三者失去依托,一切修为无从谈起。
[释义]:能够保住形体坚固不坏,则神、炁、精三宝常常充盈。就象青青松柏一样,不畏严寒,永不凋残,而生机长存。
[释义]:三品指神、炁、精三宝,一理即一源也。炼丹所用三宝,乃为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精。既属先天真一,都是同一源头,故曰三品一理。其实乃为先天大道生化而来,其中精微,妙不可言。惟实修可以知之,非拟议可以知之。
[释义]:神、炁、精三者既来自同一本源,则三者不可分离。聚之则共存,散之则俱亡。故此修真之人,当常使神、炁、精三者常凝常聚,神不可离炁,炁不可离精,精不可离神。三宝既不离散,则丹基牢固,而大道可成。
[释义]:七窍,指耳、目、口、鼻等七窍,本来各有各的功能,不能互相代替。神、炁、精三宝抟聚一处,结成大丹。则人身各处,再无滞碍。玄关窍开,则窍窍相通,自然七窍相通,皆有光明,内外照彻。
[释义]:圣日圣月,指身中之日月,乃为人身阴阳二炁之精华。金庭,指黄庭,即丹田。修炼进入妙境,人身造化同乎天地,身中自可出现日月光芒,照彻于丹田之内。丹经云:“人身为一小天地。”
[释义]:得丹之后,一切神通都会出现,所谓“得其一,万事毕”。比之起初修道之时产生的小小变化,实有霄壤之别。此时浊重之躯,脱换为轻清之体。自然感觉身轻如羽,举步似飞。
[释义]:太和,指太和之炁。寒琼,指仙界。修炼至此,已然脱胎换骨。太和之炁,充盈全身。全身骨质,尽化为炁。周身之炁,与仙界打成一片。
[释义]:得丹之后,自会出现以上灵验。如果不能得丹,则有生命倾覆之危。故此丹道修持,皆须真修实证方可知之。倘若缺乏实际功修,仅凭道听途说或望文生义,妄谈效验,反有殒身之虞。
[释义]:内丹产于身中,不可于身外求之。而且无形无象,非白非青,亦不可以形色求之。
[释义]:诵,指诵念。持,指行持。万遍,即很多遍。这里告诉人们,学习此经不光要诵念,即不光从字面上去理解;同时还要在实际修炼之中去反复领悟,才能明白经文的真实含义。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每逢他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祭拜天公的仪式,相当隆重,在正厅天公炉下摆设祭坛,一般都是用长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纸再迭高八仙桌为“顶桌”,桌前并系上吉祥图案的桌围,后面另设“下桌”。“顶桌”供奉用彩色纸制成的神座(象征天公的宝座),,炉前有扎红纸面线三束及清茶三杯,炉旁为烛台;其后排列五果(柑、橘、苹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斋(金针、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绿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鸡、鸭、鱼、卵、猪肉或猪肚、猪肝)、甜料(生仁、米枣、糕仔等)、红龟粿(像龟形,外染红色,打龟甲印,以象征人之长寿)等祭玉皇大帝的从神。
斋戒沐浴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斋戒沐浴,初九当天,更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内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愿时,必须用全猪或全羊。有些虔诚的家庭以为在家里祭拜还嫌不足,会连夜赶往各地的天公庙礼敬,像台南终义路的天坛、高雄的天公坛、木栅指南宫等,每年的农历大年初八便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安太岁
天公当日也有“安太岁”的仪式,当年生肖冲犯太岁的人便可以到庙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再添一点香油钱,委由庙方负责供奉即可。另有一个安太岁的方法:年初时在家里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围上红色片作炉,写上“太岁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还愿
正月初九也是还愿的日子,在过去一年里,很多人为了自己或家人的事情许下大愿,这愿望实现啦,在这一天要进行还愿。很多人许愿,忘记还愿。这样你就欠下因果债,欠下的,总是要还的,不然对你的以后不好,所以很多人在这一天用祭奠的方式,还下这个因果债。记住,还愿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定的,根据你当时许愿的环境,地点,许愿的情况来还愿。比如,你在庙里许愿,就要到庙里还愿,有的是在家里许的愿,你可以在家里还愿。不过也有很多地方的风俗,这一天在祭祀玉皇大帝的同时,就一同还愿了。传说这天还愿是效果最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