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入道流程

入道流程

2018-04-04 03:51:35

                               入道流程

 

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从单一性的思维开始,然后往往就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然后就可以从不同的程度去思考,分阶段去思考;然后在不断地细化之后就可以一种全新的全息的角度去观察,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观点都不过是特定阶段,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的自然产物;然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一种道的思维状态。也就是从全息向道转变。

 

在具体传承过程有三种不同的方式首先有三个方向,一是因才施教,不同的水平用不同的教法。这种普遍是一对一的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法。第二还本归元,本来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讲真话,只授真人。至于能不能听得懂,有没有所得都无视。禁止为了方便教学而通融改变扭曲本质本意本性本心本道。第三种因缘施教,以所有人都能听懂为核心,为了方便教学不断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一切以方便教学为基础,时不时会矫枉过正,为了方便教学经常会偏离道的真意,然后再转回来,进行来回颠倒的教学。

 

以太极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完美的本质在于缺陷,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就如同一个一分钟就可以通关的游戏,人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完美也是如此,完美的必然是围绕的缺陷旋转的。缺陷也必然是围绕着完美旋转的。  

只有能够掌控缺陷的人才能驾驭完美,而那些被完美所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一堆缺陷。一阴一阳谓之道,一成一缺谓之德,一盈一冲谓之势,一直一屈谓之法,一巧一拙谓之术,一辩一讷谓之悟。 

任何利害都是需要权衡的抉择的,没有金刚怒目就没有慈眉善目。破坏的力量是十倍于建设力量,因而慈悲是建立好人的数量与质量是十倍以上的时候才能成立。因而绝大多数的时候,一味的强调爱与善良往往是在不断的伤害别人。因为破坏的速度远远高于建设速度,当我们救度一个恶人的时间内,这个恶人往往已经伤害了几十上百个人。而这些被伤害的人往往会有相当一部分会被感染成为恶人。当我们治愈这种心灵病毒的速度慢以病毒传染的速度的时候,我们一味地强调善的治愈往往无济于事,反而给病毒的传播提供更多的时间。通常来说对于感染心灵病毒的人,当无法控制传染的时候,我们首先是隔离,而隔离还无法控制传染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能选择净化。
  

很多时候为了大局我们不得不选择隔离与净化的方式。更大的善往往包含着一些人所难以接受或者无法接受的恶。如同修道一般,道有真道假道,佛有真佛假佛。很多时候为每个人的幸福考量,假人修假佛假道是匹配的是能够给他们带来收益的。真佛围绕假佛,假佛围绕真佛。人间太极,真不离假,假不离真。纯真必然解脱而去,纯假亦必离去。

而真人修真道真佛同样是匹配是能够带来收益的。人生往往是需要抉择的,真人往往是需要将朋友圈之中的假人绝大多数舍弃之后,才能够有基础的。一个真人的朋友圈需要百分之九十一以上都是真人,只能够容纳百分之九以下的假人。而一个善人也是类似的,百分之九十一都是善人,只能够容纳百分之九以下的假人。不同类的东西,不同类的人多了只会让自己困惑与混乱罢了。因而好人难当,真人难成。舍弃才能成就。

就如同风水中有有情水与无情水的区别,而再财道也有有情财与无情财的区别。但凡身家百亿的富豪都不是依靠自己本事能耐人脉获得,依靠的财富运转的趋势,也就是财之道。
   在财之道只有的有情财就是那些放出去回回来的财富,回流财就是有情财,这种财富越花越有。越花越多。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是否服务主要看其自身的花钱方式。从不会赚钱,到会赚钱,再到会花钱。是基层,中层,高层的区别。高层必须会花钱,只有把钱花好了就能屹立高层。健康的花钱方式,是有情财的比例要占到百分之九十一以上,无情财的比例占到百分之九以下。就像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健康就可以看到到一个国家的持续增值部分要占据百分之九十一以上,持续消耗部分要占到百分之九以下。

有情财必须围绕着无情财才能够行成一个持续运转的模型。万物都需要一个方向目标,无情财决定方向,有情财决定成长。大成若缺,以缺运成。是德的核心。以无情财推动有情财也是运转的核心。

比方当你喜欢红酒,每年购买红酒达到数百万,达到了红酒厂的百分之九的盈利线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你把红酒庄园购买下来。将原本无情财转化为了有情财,将损耗变成了收益。例如你喜欢某个品牌的奢侈品包包,每年购买数百万那么你把这个奢侈品品牌购买下来,或者持续不断的增持股票。将原先用来数百万购买包包的款项的百分之九十一用来购买股票,百分之九用来购买包包。持续数年就会变成大股东,享有分红收益,同时以更优惠的股东价格购买包包,这便是符合财道的花钱方式。

钱越花越有,越花越多。以三界为例子,天界纯阳,地界纯阴,人界太极。这就注定人界必然是阴阳匹配的,刚柔并济,成缺互补的。

而在三分法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时候,以道德经作为例子三分法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两分法则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从二到三的突破是从三到全息的突破的基础,如同生死轮转一般。生死轮转虚实进化,生死轮转,生命的形态如同太极一般生围绕着死死围绕着生。
生的另一面是死,死的另一面是生。虚实进化,虚实进化更多的是源自于在进化论之中,人的进化是阶段性的进化,还是系统性的进化。阶段性的进化就意味着,每一个阶段都是有缺陷的,而最终在多个缺陷的整合之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完美进化过程。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容纳一些的缺陷,然后而且在这些缺陷不断增加之后再最后一个构件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一个完美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的在失败,失败再失败,最终走向成功的路径。
因为成功只是所有的构建集合完成组合完毕,顺利运行的那一刹那。
而系统进的净化呢,这就意味着所有的进化过程都是一开始以整体性的方式出现的不存在,一系列的,不完整的构建不断增加的过程。这就意味着需要一次性完成,整个构件的构造,然后把新的构建加入进来,这是一个从成功走向成功,从一系列小的成功不断的积累到大的成功的过程。
前者渐悟的过程,后者是顿悟的过程。
选择渐悟就容忍一系列不断出现的失败,并且将这些失败进行不断的组合,知道构成一个完整的成功的整体。选择顿悟的话就需要一个虚拟的方式进行不断的模拟。就如同在计算机之中,不断的进行设计的模拟运行之后再进行实际的构件的设计与建设制造。
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存在前置条件的

 

引用网友风之光的回复

体是系统性的进化,用是阶段性进化。什么是体,就是基础,本体,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什么是用,就是功能,做用。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能感觉得到东西。比如一个茶杯,你既可以用来装水,也可以用来装盐。本体是有限的,功用是无穷的。
   事物的本体是系统性的进化的,要么不进化,一进化就是大改特改,和原来的相比,会有很大的改变,比如,手机是大哥大的进化版,电子计算机是计算机的进化版,然而手机和大哥大的构造却有很大的差异,功能上也是极大的差异,更别提计算机这种设备了。事物的功能是阶段性进化,因为一个物体的功能是无穷的,比如说电,一开始人们都不知道电这种东西有啥用,后来开始用来照明,现在则主要用在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这就是阶段性进化。体用之间之所以有这种差别,还是因为,体是有限,用是无穷的。

以上这些,还只是形而上学,不具有实际的价值,要想让这些产生价值,得衍生出术,有实际的应用。
   这个应用到修行,怎么应用呢,修行主要分两块,修身和修心,身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心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修身的过程是个系统性进化的过程,修心的过程是阶段性进化的过程。系统性进化,讲究的是先集合需要的条件,然后根据程序组合起来,创造成功。故而修身得先知道需要哪些条件,然后将其集中起来,才能成功。举个例子,打坐需要内在的心无杂念,外在安静的环境,合乎时宜的时辰,比如子午卯酉。良好的心法,比如佛门,道门的心法是不一样的。一定的技巧。比如一些特殊的手印。然后在这些条件之下,进行打坐,效果才会完美。但是并不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一定会成功的,而是坚持这种方法,有一天,会顿悟,会突然出现效果,打坐的话,最终效果就是出阳神。所以系统性进化,其实就是厚积薄发,先厚积再薄发,你只要坚持一种方法去执行,然后就等着有一天成功就可以了。阶段性进化,讲究的是,每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事,逐步向成功靠近。所以修心,首先就要把成功划分阶段,然后每个阶段做每个阶段的事,举个例子,看事的境界,分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个阶段,看山是山这个阶段要考虑的是把基本的东西弄清楚,大概模模糊糊看清楚就行了。看山不是山这个阶段要考虑的是各种细节问题,因此一般这个阶段呆的时间是最长的。看山还是山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意识到境界是永无止境的,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态,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进步。修行,不进则退。所以阶段性进化,其实就是一步一个阶梯,逐步向上发展,碰到顶了就把他拆掉,顶都是人为意想出来的,实际上是没有顶的。
   用是无穷的,体是有限的。所以体可以做到完美,而用是无穷的,所以他的最高境界,就是永无止境。
   以上这个原理,不止可以用在修行上,还可以用在创业,泡妞上。创业分为开创企业。再到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开创企业,就是体,集齐各种条件,突然一下,这个企业就出现了。体就要系统性进化,明确进化的条件是什么,集齐各种条件,改天换地。企业出现后,就要发展,发展问题就是用。用就是要阶段性进化,明确各个阶段的事。
   总结一下。
   体是本体,目标。用是功用,手段。
   体是系统性进化。用是阶段性进化。
   体是有限的,用是无穷的。因此体的最高境界是完美,用的最高境界则是永无止境。

修道之人,一定要见道而知法与术,见术而知道与法。道法术三全,才可拥有圆满的智慧。切不可有道无术,有术无道。

 

当我们处于全息的角度的时候就会发现,以木桶理论例子。将木桶理论放大到整个地球,以大地为桶,以海为桶中水。就会发现海拔高度受到月球引力导致的涨落潮影响以及全球温度影响。受陆地影响很小。也就是什么样的桶无所谓,什么样的木板无所谓,关键在于自身内部受到的外部影响变化。而放大到整个宇宙,以星辰为海,以维度为木桶的木板的时候。同样会出现更加完全不同的状态,星辰之间自然运行,维度自然调整。

 

看待凡与圣的差别是不同境界不同的角度。例如很多白人对于亚洲人很难分辨属于脸盲,觉得所有亚洲人长得都差不多。
而当我们处于几万米高空看人的时候,也会觉得所有人都差不多。至于凡圣的区别,距离越近差别越大。距离越远越差别越小

 

当我们处于道的角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得道的基础在于舍弃百千万亿妄想执着。人总是喜欢自己欺骗自己,喜欢生活在幻想之中。从而在痛苦的现实之中寻求那么一点点虚构的心理安慰。而得道往往往往需要打破那最后一点点虚幻的安慰,在死之地寻那一线生机。当所有的幻象都不断地相互湮灭消失的时候,那么留下的便是新的起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后万物归道,再道生一……循环往复。从而让自己进去道循环往复,代谢新陈之中。道是无止境的循环往复,新陈代谢,适应环境而不断升级换代。
   道不是恒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