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素的纵身一跃,跳下诛仙台,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万民网友欢乐了,高潮了。因为都知道——
跳了诛仙台后的白浅:
跳了,你师傅是护徒狂魔是战神;
跳了,你的十五个师兄还有你的大哥二哥三哥四哥,狐帝狐后,外加一个折颜上神都宠你快到世界中心了,东华帝君也快被你侄女搞定了;
跳了,翼君离镜是你的脑残粉,天族太子是你的未婚夫,认真了说你就是想取代天君也还是可以的!
从此,包子不在是包子,接下来的剧情就是看白浅怎么撕玄女的脸,挖素锦的眼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必然是大快人心的。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一部言情的虐恋小说,书中BUG不胜枚举,但书粉无数。有迷夜华白浅的,有站东华凤九的,还有翘首以待被唐七弃坑的连宋成玉。不管是哪一对,都是历尽情劫,但最终还是和初恋(前前前男友)修成正果,也就都应了这个三生三世,不离不弃。
这就和少女时代风靡琼瑶的小说相去不远。当时看琼瑶的,大都是懵懂少女,觉得琼瑶写得故事好虐心,里面的女主好惨好惹人怜。在琼瑶的小说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除了谈恋爱就无所事事了。这和《三生三世》的人设也差不多,那些神仙们也是无所事事,从人到鬼到狐到凤凰甚至是一条小巴蛇都是爱大过天。正面角色反面角色都是求了一个爱字(天君除外),为了爱不择手段,不惜生命。
为什么女人大都会喜欢看这类不着四六的小说呢,说白了,就是闲的。再就是现实中也鲜少有这样的,为了爱一个人奋不顾身的。因为,现实中大家都太现实。
因为琼瑶本人是小三上位,所以作品中也大都是为小三摇旗呐喊,因了这,有人把琼瑶定位为毒草,说她三观不正,读了她的书教坏了少男少女。
我使劲回忆当年读《月朦胧鸟朦胧》《几度夕阳红》《一帘幽梦》等这些毁三观的小说时的心态,似乎我根本就没去注意过主人公是三上位,还是小姨子撬了姐夫。到现在也没去反思过这些是不是侵蚀了我的三观。
70年代初看琼瑶作品的多了去了,我也没见身边的有几位这么大年龄的去三了别人。反而是如今网上爆出的各种劈腿做三的要比我们这一代人年轻许多,想必这些人中没看过琼瑶作品的占大多数吧。
当然,我高中后就再也没看过琼瑶的作品了。后来翻出来过一本,看了几页,觉得实在无趣,就当废品卖了。
读琼瑶作品的时代,真的就是闲着,心闲着的时代。
当然,那时候还读了三毛,严沁,梁凤仪,岑凯伦;读了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
到前些年,穿越小说横空出世,波波的《绾青丝》,桐华的《步步惊心》,李歆的《独步天下》,桩桩的《蔓蔓青萝》,大风刮过的《桃花债》,唐七公子的《华胥引》,再就是后来顾漫的小白文《何以笙箫默》也都细细读过。
然而,我还是我。
并没有觉得自己因读了这些就俗了,就面目可憎,三观不正了。
读这些书,只是心,闲了。
心不闲的时候,也是能读曹雪芹、鲁迅、钱钟书、余华;能读海明威、加缪、狄更斯、左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越来越中庸了。
就说《射雕》里的杨康吧,当年读到他的时候恨得算是牙根痒痒。可看了昨晚播出的那一段,杨康说:我做不到手刃尽心养育我十八年的人。
现在,我是能理解他,也是能接受这个人设的。
真正的好书,少年的时候读了想必也没觉得多么好,日后再读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而无聊的闲书,也就是仅仅当时读了,然后忘了,日后也不会有兴趣再读。(那些言情小说的情节我大都忘干净了)
“圣人”说:为何要去读闲书,青春的大好时光,是应该好好做学问的。
这,道理是对的。
但我做不到。
我认为青春是有色彩的,是可忧可喜可悲可乐的。
所以,我读我的书,我刷我的剧,我过我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