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学习整理笔记来源于:
作者:黄有璨
微信公众号:三节课
文章概要:
什么是转化型文案
短文案类型的文案如何写
中长型文案如何写
在说什么是转化型文案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转化是什么意思,做互联网的应该都知道转化、转化率这些概念。转化型文案就是专门针对转化率而写的文案,这就是所谓文案写作步骤里面的目的。
可以移步看我上一篇写的文案写作的5大步骤:文案写作的5大步骤和5大法则。
短文案的写作,就是一两句话的文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标题。我们以标题为例来介绍短文案的写作方法。
标题的写作原则相对比较简单而且有规律可循,我们只需要抓住其中的几个原则并能够把其应用的相当熟练,那么我们的短文案写作就没什么问题,可以移步到 》》》软文营销的命脉是什么?查看标题的写作都有哪些原则,我们今天重点来分享其中的两种原则:
第一,傍大款。即,有意识的跟某些明显是势能更高、影响力更强的人或事物形成关联,通过他们更高更强的影响力刺激用户的点击访问意愿。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你要推送的这个东西,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能还不足以刺激到用户的时候。
比如,我这一篇推文的标题原标题是《转化型文案怎么写》,但是看了黄老师的文章以后我改成《三节课创始人教你写转化型文案》,很明显后面的标题要比前面的标题更容易吸引人。
第二,颠覆认知。即,有意识的抛出某些可能会颠覆用户常识性认知,甚至是有点儿不可思议的观点或言论,从而引发用户好奇,借此撬动用户的点击访问意愿。
再比如,我这一篇推文的标题还可以改成《这样写文案,竟然会让你的转化率翻倍》
最后,再来看一个如何挖掘标题写作方向的例子
(本部分为黄老师原文,未进行任何改动)
大概几周前吧,我写过一篇分析罗辑思维操盘Papi酱2200万拍卖会始末的文章,名为:《Papi酱2200万拍卖会的始末思考,罗振宇的做局与造势》,假如是我们要给这篇文章来取几个转化率可以还不错的标题,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这是一篇分析&部分观点输出型的文章。针对这样的内容要挖掘其标题写作方向,我们其实可以发散性的思考一些特定问题,然后在每一个问题方向上,我们都可以通过精细的描述和表达,同时参考借鉴上文提到的“傍大款”和“颠覆认知”两个原则,产出一两个不错的标题,比如:
分析的事情本身够不够刺激?——《一场2200万拍卖会背后的操盘逻辑深度分析》
分析的事情跟谁有关?——《罗振宇和Papi酱,是如何操盘完成一场2200万的拍卖会的?》
是谁来分析的?——《一个10年运营总监眼中,Papi酱2200万拍卖会的操盘逻辑》
是怎么分析的?——《通过6个重要事件+15个关键点,揭示如何成功运作一场2200万的拍卖会》
相关分析和事件可能还跟谁有关?——《最该来学习这场2200万拍卖会的,可能是新浪微博》
理解了这个分析,可能带来什么?——《看懂了这场发布会的操盘逻辑,你才知道为何罗振宇投给Papi酱的1200万一点也不贵》
假如以上均不符合,则可考虑人为强力背书——《这是一篇让罗振宇本人都大呼“牛逼”的罗辑思维操盘案例分析》
嗯,我猜你可能已经会受到点儿启发了。关于短文案,我们就先讲这么多。
下面,我们再来聊一下中长型转化文案的写作。
中长型文案,往往至少一两百字,内容信息量会更大,不比普遍20字以内解决问题的短文案,突出重点,能迅速在一两个点上撬动用户兴趣就好。
所以,中长型文案,可能需要讲一点点逻辑和内容结构,通过一点一点的信息外露,逐步把用户的兴趣和欲望烘托勾引起来,并最终形成转化。
这里,围绕着如何更够更好形成转化,我分享3种常见的中长型文案写作方法。
➤ 方法 1
引起注意 》》 激发兴趣 》》 勾起欲望 》》 促成行动
比如:伴随着滴滴和优步的合并,司机和乘客都在抱怨补贴减少,司机和乘客使用滴滴的人数在减少,针对流失的司机发送一条召回短信。
亲爱的滴滴师傅们,不要再抱怨没有补贴了,滴滴为了感谢各位司机师傅长期服务于XX市人民的出行,专门给您设立了专属奖励,8月1日当天只要完成XX单即可获得奖励XX元,赶快上线接单了。
“不要再抱怨没有补贴了”用来引起注意,“给您设立了专属奖励”用来激发兴趣,“完成XX单奖励XX元”用来勾起欲望,“赶快上线接单了”用来促成行动。
➤ 方法 2
代入场景 》》 引起矛盾 》》 提出问题 》》 给出解决方案
在这种逻辑下,我们往往会以一个故事的方式把用户代入某个情景,然后围绕着这个情景制造出某些关键矛盾引起用户的好奇,再基于这些矛盾提出我关键问题,最后顺水推舟,把问题的解决方案推送给用户。
现在是求职旺季,许多求职培训机构就会通过这种方式去吸引你,通过用双非来让大部分双非的人进入这个场景,然后提出双非和TOP咨询Offer的矛盾,再然后提出问题双非是如何拿到TOP咨询Offer的,最后给出解决方案,也就是所谓的加入求职培训机构,帮助你成为offer收割机。
➤ 方法 3
中长型转化文案的第三种写作方法,就比较简单了。它的逻辑是:把用户在一个转化行为前可能会面临和思考的所有问题都依次列出来,然后一一对用户进行解答和说服。
比如说,用户在考虑是否报名一堂在线求职课程时可能会思考如下这些问题——
1.课程讲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2.跟其他同类课程相比,这个课程有什么特色?
3.课程的老师是谁?老师有何特点?
4.课程适合谁来听,不适合谁来听?
5.课程的时间、地点、地址、费用、报名上课方式?
6.其他人对这个课程的评价如何?
所以,我们只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给出解答就好。
张俊红
复制卓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缩短成长时间
最佳成长方式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