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将编辑成书出版:《初中毕业上中师》精彩留言(三)

将编辑成书出版:《初中毕业上中师》精彩留言(三)

2021-07-10 15:58:11

今天将精彩留言第三辑推送出来。时间从8月31日下午6点至9点20左右。更正一下,第二辑推送的留言截止时间应该是8月31日下午6点,而非9月1日下午6点,特此更正,致歉。字数在11000字左右。还是有点长,要看下去,需要有点耐心,嘿嘿。

闲话少说,且看留言。



 

双双

基础教育,同样也必须要出类拔萃的人才奋斗在教育一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写此文章的人,对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呼吁社会各界从骨子里重视基础教育

 

幸福的我

一直在教育部门,看到的真实情况就是那时的中师生比现在的本科生还适合教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

 

河沙石

作为冷师九零届学生深有感触。毕业后我也彷徨苦闷过,而后自考再考研终归离开了那片贫瘠缺令人永远牵挂的土地,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时代裹挟着,以谢老师的才华,如果不是受限于那个时代,舞台肯定会更大啊

 

青青子衿

我93年上中师,96年从事教师职业,至今在农村小学教书满20载。从一个未满18周岁的小姑娘变成了两鬓早生华发的近40岁的中年妇女。有时候看看当年学习不如自己的同学有的是硕士,有的是博士,很多工作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说不失落是骗人的。

 

小红帽

现在的基础教育,问题之多,师资问题不解决,中国教育永远没出路。办公室不懂教育的人,制定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政策,让一线的教师喘不过气来!悲催!!!

 

国钰

我也是一名师范毕业生,工作了三年后来再去读书,现在是一名大学老师,应该说我们同学从各个方面来说都非常优秀,如果和其它同学一样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一点都不亚于其他人。

 

烟雨平生

我是八八届中师毕业生,在农村中学一待就是28年。我虽然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也获得过不少的荣誉,但我们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乡村基础教育了。我还是一名普通的乡村中学教师,每当谈起比我们成绩还差的初中同学现在的地位,我只有黯然神伤,也只有长叹一声“唉”……我心很疼,我们上错了车,再也无法回头了。

 

志同道合

我也是,1984年中师毕业生,在农村初中干了19年,又在县城高中教了13年,谢谢老师把我们的经历写了出来,看了内心真有点想苦的感觉,三十多年了,教学真的不容易

 

嘉树

1983年考上中师,至今是27年的班主任,当了很多的优秀,学生上至清华,下至吸毒。本人中学五级,才5000,还不如大多数90后学生的一半,是个人的不幸,还是什么的不幸?

 

逸莣

我就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的待遇也是国家基层里最为羞涩的!当今社会经济实现了飞跃的发展,可放眼天下,乡村教师的经济至今还停留在80年代的记忆里,真希望国家能关注一下我们这些乡村教师!现在的农村娶个老婆就得花掉一个乡村教师将近25年的薪水,试问一下,人生能有几个25年?

 

吴金香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迫于无奈选择了师范。在教学岗位上呆了24个春秋,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它”。可心里的遗憾还是一直在,我们既是时代的“幸运儿”,也是政策的“牺牲品”。

 

娟子

当年,条件所迫,不能选择我所爱的大学之路,但是我也愿意爱我所选择的教育之路。人生的价值在于:不论身处哪个岗位上,都能倾其所有,完全绽放。至于物质,都是身外之物,多则多矣,少则少矣,无悔就好。

 

也许是我!

本人2000年参加工作,16年已过,到现在挑大梁的还是我们那些中师生,现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实在不敢恭维,为中国教育担忧!

 

Jade

感谢谢老师,”教育之大幸”是我们昔日中师生的欣慰,”个人之不幸”是我们永远的遗憾

 

芝兰

谢老师有心之师也! 我是84年上的师范,又读的是四年制的师范,现在依然是一名地道的小学教师!一届届的小学生被我们送出,又重新开始新一届同学的教育,这确是教育界的大幸! 曲曲自我之价值就只体现在那每月的固定薪水中了!

 

王麻子

你可知道现在的小学,中学不收学费了,改收补课费了。贵了不知道几十倍,越改革越贵。披着教育的大旗,挣着昧心的钱,老师在课堂上不讲重点,专门让孩子补课,不补课孩老师看不起。一个孩子一年补课就得让老师挣去好几万!难道教育局每月不发工资吗?!补课,葬送了孩子的童年!在课堂上白白浪费孩子的时间,葬送了儿童的梦想,中国梦何时实现?

 

我也是其中大幸与不幸之一,文章写出了我的心声,向作者致敬!毕业后的感慨是“进去的是人才,出去(毕业)的是蠢材”。唉,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才情,我们的抱负,让3年中师生活消磨殆尽,悲呼!然教育因我们而振兴。看看现在招收的教师,我心里在无数次的暗骂垃圾,此教育之大不幸也。教育之悲歌正在奏响,呜呼哀哉!

 

美好人生

读了这篇文章,真正彻底地道出了像我这样一大批1986至1999年中师毕业,至今仍然坚守在教育的最底层的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回想当初,你我他都是迫于摆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现实生活,却抛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今依旧拿着微薄的收入默默奉献。

 

诚成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中师生,扎根偏远农村学校30年,此文读过多遍,深有同感,每读必泪眼朦朦。自已将一生托付给了农村基础教育,可待遇实在不敢恭维,今天以后要靠谁来守住基础教育这块阵地?也不知那些居庙堂之高者是否意识到问题的严峻!

 

我熊我诉

我是第一届中师生,我现在还在教小学,也没有觉得什么幸与不幸,只是觉得我应该那样做。也就是万事皆有缘,万事皆圆。

 

泡娇凤爪

,记得那年写了很多反思……二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没有什么成就,没有什么收获,但依然爱恋着三尺讲台!其实,教育要想踏实地发展,真的需要以前那样的中师生。但,恐怕没有了!

 

执着

我就是1997年从中学考入师范学校的,从那年开始实行双向并轨。直到现在我虽然没有编制但仍然坚守在农村教育阵地,‘只为那句’不忘初心’我每月工资不足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二,但看见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雪山草原

历史造就了一批像我们这样的人,我们也不是造就了一批英才吗!

 

只做好人

我是87年中师毕业的,毕业后大学不让考,只能专心从事小学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绩。随着不断地“改革”,教育越来越失去其本真,于是改行了。我觉得不应以收入高低来评判人的价值,而应以对社会贡献的多少来衡量人的价值。向老中师生们致敬!

 

木头人

作为一名20年教龄的山区教师,我只希望,中国人能多想想五十年后的中国,五十年后的中国人!百年树人,不重视教育的后果,要五十,甚至一百年后才显现!那时,我们还来得及改正吗?

 

风鱼紫轩

一个时代的不幸,我是83年上的师范,86年毕业带着弟弟妹妹上学。现在弟弟妹妹们大学毕业上班,一个月挣我半年的工资。

 

春风化雨

教育就是需要最优秀的人才,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家如何提高教师的待遇,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要做到真正的尊师重教。

 

淡定从容

我们湖北90年以前招的很过硬,90年之后随着户籍政策的松动,开改开放的深入,人们都逐步认识到急于跳农门让这批初中生屈才了,所以后来招的素质不如前了。

 

保持沉默

感人!说出了我们这一代中师生心里的憋屈,说明社会还是有良知的,还有人记着我们这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师生。

 

火箭

我是1984年进的师范!也是同学们开玩笑说的第一届本科师范生!1988年毕业到现在,一直在初中教学一线!我也曾经感慨过!可又有啥用呢?唯一荣幸的是自己有好多比我强很多的弟子!出门常常被邀请!走在路上不怕被人指后背!!!也算一种洒脱!!!

 

愚山

当时只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三同学才能考上中师或其他中专院校,象我就没考上,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跳出农门,吃上公家饭。我想绝大多数同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不要后悔!

 

保持沉默

我83年以全县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莫名其妙的被武威地区师范学校录取,我报志愿时根本没有报师范学校,后来,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逐渐适应了师范,特别喜欢音乐和物理。可惜的是,毕业后,我分配到了一个只有三十多个学生,两个老师的穷山沟里的教学点,没有一件乐器,我用自己带回去的一把二胡,给学生上了十多年音乐。物理更是扯淡,当年的物理尖子生,在那个环境中有什么用处?是谁耽误了我的一生?是谁埋没了我的才华?

 

朗月清风

一个有良知的教育人,道出了一代师范生的心声,让我忆起自己的前世今生――当年坐我前排的男生,因身高差了几厘米与中师失之交臂上了高中、大学,如今已是博士、央企高管;而我身高勉强合格“幸运”考进师范,听说如今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依稀记得男同学和他父亲遗憾失落的神情,唉,你咋就不快长几厘米呢?要知道生产力水平远不如今天的80年代,农民伯伯供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不容易!十四岁的我端上了铁饭碗,“荣耀”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家里还摆了十桌酒,亲朋道贺赞不绝口……当年的身高差男生已数十倍回馈了自己的父亲,回忆当年,他们父子也许会心一笑吧?如今我行走在“金字塔”底下,为无能改善亲人的境遇而惭愧时,便会想起这几厘米“身高差”。到底是造化弄人呢?还是“身高”弄人?

 

足矣

正是这一个时期的中师生,缓解了农村教育严重不足的压力,他们为了农村的教育事业牺牲了自已的利益,可是自已了却永远定格在了中小学教师的坐标上。就是这样一批面临退休的奉献者,绝大多数至今未能取得象征自己身份的高级职称,仍在为其苦苦拼博奋斗。呜呼,八十年代的中师生,农村教育之大幸,却使自己永远不幸!

 

绿色13610763650

老师写得好现实,这就是我们这代中师生的命运!做梦都没想到能有人这么关注我们!感动感动、感激感激


 

清泉

我是湖南某师范98级中师生,是当时这所全国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关门弟子(校友中有原湖南省副省长李有志)。2000年毕业,包分配,2001年就不包分配。但是对我个人而言,不幸更是万幸。当时的母校,对我们是十分负责的!组织了大半年的高考培训,竟然有了百分之六十的本科升学率!(最好只能报考湖南师范大学),我是在中师任学生干部,18岁入党,带着党员身份进去大学。大学中担任过系学生会主席(哈哈,很好玩,这一届大学中班长啊,学生会文文娱部,文学社等等很多社团,百分之七十是中师生,各类活动都是我们组织的)。大学毕业,我是自主招考,到了省重点县一中任教高中语文(我们班大学中师毕业就业是最好的,分别进了报社,县市一中)。我在教完一届高三后,,8年来,,能写点小文,加了吃得苦,钻得研,,。多年从事宣传和舆情应对,,,。也算是这个行业的全省前茅了。。。,也多次立功,一次性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全省5万多警察,第一批通过只有200多人,等等。。。也算是年轻警察里的好的。 不是自我标榜,而是有感而发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历程,一步一个脚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早就感受到中师毕业生,有强烈的精英意识,支撑你去求索奔跑!中师同学有更狠的,回去直接复读高二,考取600多分的一本,有在北京做律师年薪百万起的,有在上海规划设计核心层的,有在广东担任校长的,有做舞台灯光全国知名的,有在本土做生态农庄,做科技研发的,有马上做处级干部的,隔壁班更狠的考上北师大研究生,博士,现在留校北师大任教!!!没别的,说到中师生标签,我们就会高昂地自信,阔步前行!这可就是初中毕业后,50多个普通农家家庭孩子的现状,都才30出头,我们可是很感恩中师的!

 

岁月静好

教师工资低,教师地位低,教师现在对待孩子更是打不得骂不得,甚至说不得,这样的教育能吸引人才吗

 

自然美

我是2003年中师毕业的,毕业后通过上岗考试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乡村教师,一扎根就十多年。我觉得笔者说得很好,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要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是中国乡土教育的一盏盏明灯!

 

郑定仁

本人83年的第一届师范生,全县(现在的两区)中考第一名,看后感概万干,思绪翩翩,确实是平台重要啊!庆幸自己付出多少努力才到了政府机关。

 

给我一支烟

我是永吉师范九四届中师生,我们的不幸成就了祖国一个时代基础教育的大幸,值!而另一个时代的教育的不幸已慢慢显现,师资力量的匮乏、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退化、老少的青黄不接,应引起有关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你的文章道出中师生们的价值真谛,更应该就当前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引起思考。

 

海棠依旧

首先对作者表示感谢,曾经的无限感慨,均在您的文章中得以展现。 我恰恰是98年入学,2002年毕业的赶上中专改革的那一批中专毕业生。与毕业后就能正式工作在教育岗位的同学们相比,我们更多了一份无奈——学了四年师范,却不能走上三尺讲台!毕业后在村小代课,教英语,学前班……干的多,赚的少,心里期盼着转正的那一天……可偏偏国家又开始了改革,全镇22所小学,全部合并入中心校,教师超编严重,转正无望……和女朋友在市内开幼儿园,先是非典,入园幼儿锐减,刚刚有所好转,吉林市又发生了2.15火灾,所有二楼以上幼儿园不予续办手续,只能低价出兑……后来,干了近两年的网管,赶上附近国企招工,竞聘成为了一名钣金工人。如同笔者所说,中师生的素质远非和我同时入职的大中专毕业生可比。进厂后,无论是岗位操作证理论考试还是实际操作考试,我都是第一名。五年工人经历中,每年从事半年多的技术员工作,但没能如愿成为技术员。后来企业机关招聘党委组织员,我又以笔试、面试第一的名次被录取,不过半路被企业管理部截胡……这时,中师生的优势又有了发挥的舞台。不到两年,我又被公司党委强行要走,从事党委秘书兼组织员工作。如今,我成为了一名企业中层管理干部,也算是对自己和家人有了一个交代吧。我还会努力,我要让所有员工看到,中师生比很多本科生更强大……已故校长车百千在一次上课时对我们说过:不管将来你们能不能当老师,但是你们必须具备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的能力!所以,师范四年我并不后悔,自己的路自己走! 三尺讲台一直是我难以割舍的梦,好在这个梦偶尔能在老婆的托管班中变成现实。我想,我是幸福的!

 

卢竞一

时也运也。夫复何言!但心无愧。

 

何航标

本篇文章,是我四十岁前的心声。1983年,我以超出平江一中70分的成绩,考入岳阳师范。一进校就开始洗脑:教小学。本班方江红的一篇《小草长不成大树》在105班引起轰动效应。为了那只饭碗,我混了三十年,开始了长征__教书。没关系,没钱,默默地守三尺讲台三十年。满心的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平复。我问自己:这三十年,你为国家为社会出过多少力?还有许多不如你的人还在为饭碗奔波,又怎么想?将近五十了,如果说五十岁前,当官的都削尖脑袋往上钻;商人都用各种手段赚钱。那么满了五十岁,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在工作稳定时,求长寿。是的,我一生致力于人体修真研究,讲的是如何养生。在教学之余,能为社会发点光散点热是我最大的荣幸,至于当初冇上一中考大学之事,已经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岳阳师范八六届105班毕业生何航标

 

坦然

我92年,因为家境,以全镇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永吉师范学校,95年班级里不如我的上高中的学生纷纷考入大学,对我而言那是一种锥心的痛,二十年一层不变的教学,我已经麻木了,不知道自己除了这本书自己还能干什么

 

淡淡的幸福

我也是1983年初中毕业,以全县前几名的成绩被护校录取,从此人生轨迹被改变,同学当中比我成绩差很多的同学,都考了985,211,心中的苦闷有谁能理解,所以,我很这个政策,毁了我的一生

 

清风笑语

这是历史的痕迹,谢老师用心写作感人肺腹!我也是82年的师范生,现在小县城工作,但我很快乐很满足,每天和朝气蓬勃的初中生一起,生命是珍奇的,生话是美好的!

 

哥ヾ有点儿虎℡

说这么多有用吗?我在农村小学一干就是20年,一直是骨干教师,可每月只有3千多的工资,至今连高级教师都不是,写的再深刻能提高我们的待遇吗?是我们的不幸成全了中国的教育,可有当权者在意吗?当权者都是“”自学成才”的,不是老师教的!

 

鸿花茶

看完标题,心中已震撼不已。其他外人很难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这是我看到的第一篇探讨这个群体对中国教育的意义的文章,教育之大幸,这句丝毫不为过。


 

叶子

我也是84年读的师范。记得报到前几天,父亲跟我说:崽,我们不去读师范了,姐妲都考了个师专,你才读个师范,我觉得可惜了。反正现在家里就你一个人读书了,我还是送你读高中吧,到时候一次考不上就考两次,就算滚也得滚出来(当时我们那称复读为滚),爹就不信你考不了好大学,爹负担得起。在父亲的心目中,我比姐姐厉害得多,况且当时姐姐已经参加工作了,我们家家境在农村还算可以。可后来,家中的一些长辈都劝父亲:一个女孩子,考个师范,吃上国家粮,有份工作就很不错了!读3年高中,谁知有什么变化呢?到时候就算考个大学,毕业了还不是也找份工作?心不要太高。我当时刚满15岁,什么也不懂,长辈们一合计,父亲的思想也动摇了。就这样,我的人生旅程踏进的第一站――邵阳师范。毕业后,我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后来的工作中,每每我取得好的成绩,父亲知道后,再高兴之余总是说:我当时应该送你读高中的。那年父亲临终时,还拉着我的手说:爹对不起你,没送你读高中考大学。现在想起来,觉得父亲虽然是个农民,但眼光也还挺高的。可惜当时的高中没有奖励机制,有时自己在羡慕现在的年青人时,感觉也是怪怪的,也许和父亲一样,今生的遗憾再也无法弥补了!

 

一瓣心香

我们那时候都是成绩优秀先录取师范,那时候的我们在师范学校三字一画(话)的基本功绝对杠杠的,钢琴舞蹈都学的不错

 

平淡如水

我就是其中的一名中师生,毕业于1993年,至今在农村小学任教二十三年,还将工作二十年左右退休,将一生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教育是一份尽良心的工作,与微薄的收入相对的是勤勤垦垦的付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该提高了,社会地位该提高了!这是我们该得的!!

 

将军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就说过,都是农村中学最优秀的孩子考中师,里面本来有相当一部分本该是国家之栋梁!

 

王军义

中国的中师教育是很成功的,学子优秀,课程结构涉及面广,除文化课外,心理教育学、各种课程教法、音体美、书法、特长选修课都有,在校教师指导实训上课,四年级要实习半年,毕业回到教师岗位上,教学理念新,哪门课程都能胜任,而且敬业爱岗,深知教育事业耽搁不起,为教育中长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薇儿

本人零一年七月中师毕业,悬着一颗心在家待分配,直到十二月才分配,算是安定下来了,但没想到分配到了一个从没去过,熟人也没一个的外镇,还是分到了一间只有三位教师的瓦房分校任教,晚上走二十多分钟的路回总校住……那时我只是一位十九岁的女孩子啊!那么苦的日子也熬过来了,为了那些山里的渴求知识孩子,吃苦也值得!其实我们教师最需要的就是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就样工作才有价值!教师节快到了,向全天下的教师道一句:节日快乐!

 

天上星

基础教育的青黄不接已经开始了,当年的中师生有很多不教课了,新的特岗教师有的扶不起来。能力强的试用期满都考走了。可怜的农村孩子!

 

平常心

读了此文使我无限伤感,我86年初中毕业由于家境贫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庆阳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这些年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小学教师的无奈和悲戚。此文真是我们这些人的写照,唉!时代真是弄人……

 

尼咦

当年,我的中考成绩超过本地重点高中几十分,曾经为读高中还是中专犹豫,父亲说你想读高中也行,但你还有三个弟弟要读书呢。于是,身为大姐的我毅然决然选择了中师!于是这辈子就与全日制大学失之交臂!遗憾吗?有!后悔吗?不!

 

小梧桐

我是八五届中师生。因是家中老大无奈地选择了报考中师,并通过自身后期进修成为初中骨干教师,满足了一点小虚荣心。憾事是年轻时没有珍惜学习时间,想迈向更高的层次很难。我感谢那个年代给我的机会,更为自己毕业后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而庆幸,如果我能坚持学习会更出色,不幸中的万幸。

 

爱你宝贝刘平利

我是94年上的中师!当初是全班第一名,比第二名高20多分,超出重点高中分数线29分,当初我的英语老师就说上中师可惜了,随便上个高中都能考个大学!悲情而无奈!

 

向日葵

这篇文章让我感慨万千。我就是八六年中师毕业的。当时是全镇第一名应届生 的成绩考上。我们年已半百,仍兢兢业业奋斗在教学一线,工资不到四千。愿我的同龄人且行且珍惜,保重身体,健康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千年百合

谢谢作者,您写出了我们千千万万个中师生的心声,我是93年考入师范96年毕业,18岁毕业了就教初三化学课,已经20年带毕业班课程,成绩显著,可不幸的是评职称时我后得学历跟所教学科不符合,评职称所有教学成果都不能用,当误好多年。工资待遇的落差可想而知。现在临退休还有17年,真的好担心有一天政策变来变去把我们这些师范生没等退休就给辞了

 

无言的寻求

国家对教育不重视才有这样的文章,我觉得应该让尖子生教学,教育才能培养尖端人才,国家社会的悲剧,这悲剧还在漫延,啥时候教师是天低下最光辉的职业呢?

 

 安妮

被提升到中学的教师,也有说不出的委屈。因为在小学的时候是小学教师资格证,后来被调去中学。多年后,却因此被人事局刁难,不给聘任。40多岁,人事局让她们去重新考中学资格证。去哪儿讲理啊

 

山坡羊

个人之不幸铸就民族之大幸,满纸淘心言,一把辛酸泪

 

金装奥利奥

我也是91年毕业的一名中师生,看到这篇文章,感同身受,我们的同学校友中,有一小部分考上了公务员,当上了行政干部,大多数仍然从事教育工作。但不管是什么岗位,他们都是佼佼者。我是一名中师生,很自豪,但有时也悲愤!

 

作为其中一员,也为这充满悲情色彩的人生叹惜!虽然有人还在喊着“无怨无悔“的口号,可这其中的辛酸与不甘又有谁知?忠心耿耿、朴实无华、青春不再……

 

无语

这个时间段考入师范学校的确实是学校的尖子生,但当初都是出于自己或父母的选择,怨不得别人。后悔也只能怨自己。我是82年初中毕业的,当时的情况是考上高中不一定能考上大学,所以师范还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花开伴夏锁琉璃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年学习不如中师生的考大学的同学们,现在都在城里过得相当滋润的生活,而且下一代接受着更好的教育,这也是一种悲哀呀!

 

Pure

有幸拜读了90党校新茂同学的大作,文章真实地写出了一代中师生的心声。作为那个时代在中师毕业后来又有幸在中师从教的师范人,感同身受。尽管离开师范学校已经有十余年了,但一直怀念那一段与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青年学生共同走过的美好时光。

 

快意人生

终于有人把我们的憋屈,无奈,愤懑说出来了。给作者一万个赞!

 

中华龍乡

如果没有基石,哪来高楼而起。农村教育国之基石!

 

~艾芷~

我们这些中师毕业生成全了国家的教育,我们那个时候中学毕业最好成绩的人当老师,现在成绩最差无处可去的学生学师

 

逐渐淡忘后的远去

我是八一年考入河北大名师范学校的第一期中师毕业生,这篇文章写出了这些人的酸甜苦辣,确实如此。回想这三十三年的教学生活,不禁悲从中来。虽收入微薄,生活拮据,常常为吃住缺钱而苦恼,但这批人在教学中却是兢兢业业,绝不像现在刚从事教学的大学生总是一阵阵的抱怨回报太少。我们这代人都已经成为爷爷奶奶,只希望自己学到的点点滴滴能够对孙子孙女的培养起一些作用,此诚为最大之心愿。

 

陇一农

中师生们的大幸是中国贫穷农村家庭走出困境,中师生们的不幸恰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正是这批年轻的中师生们执着,奉献,现代教育才有今天的局面,可是又有谁关注过他们的生活呢,他们现在步入了中年,文凭是阻碍他们晋升的硬伤啊!

 

阴天的向日葵

现在的中师毕业的老师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由于初始学历太低,在各方面评职称评优秀等等方面,比后来的大学生条件就要差很多。说能力不差,那是真的,但是各种硬件条件就摆在这。可悲的一代师范生啊!像1980年代以后的那些毕业的师范生的,现在基本上已经退休,或者快要退休了,最悲催的是我们,最后这一两届的师范毕业生,现在年纪还轻,可是,面对的环境却如此复杂。跟现在毕业的大学生,我们比基本功没问题,比学习没问题。可是人家就是看不起我们。究其原因,我们不过是师范生,属于中专学历,而她们是全日制大学生,虽然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初中的时候简直就是学渣。

 

顺其自然

毕竟我们为国家做贡献了!没有国家的振兴富强。那有家的幸福,我们的青春无悔!

 

我欲成仙

谢老师才是真正的公众的良心!

 

寻梦阿Q

我是83年由初中考入中师的,86年走上三尺讲台,确也自豪了一段时间,也有迷茫和彷徨,但自始至终与黑板、粉笔、厚厚的备课本不离不弃。幸与不幸过眼云烟,过好眼前不失为上计!盼能索到谢老师微信或qq或机号!

 

白杨

为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点赞!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注意我们这些奋斗在乡村的中师毕业生了,文化程度低,工资低,地位低,坐在偏僻的小山村二十多年了,走出教室,人人都是领导,比如校长、教委主任、教育局的全体人员,只要来检查,都是挑刺儿的,教师只能默默承受,无怨无悔全是因为无奈。

 

吴胜

就算基础不错但也要经受时间的历练;不是说最早绽放的花朵最终也不是时间的对手;没有过花开也能成为参天大树、德才谦备、德永远排在前面;不得不说他(她)们也很优绣、但只有走到最后才能成为世人眼中的栋梁……

 

书生

本人就是1983年考入原哲里木盟师范学校的,是亲身经历者。本文作者写实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一批批师范生的切身经历,终于有人为这些师范生有个公正的评价了。谢谢作者!

 

随遇而安

谢谢老师倒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我也是不幸中的不幸,因为教小学我连家都没了。

 

李满仓

这就是社会现实。当初的雄心大志,现实生活的可悲,不被社会的认可,……一切的一切,又能怎样?当年的学习差生都成了老板,我们还有什么可谈?

 

晨曦

我们县每年招聘一百多名教师,辞职一百余名教师;开学迫在眉睫,大多学校师资严重不足!待遇低,异地任教是河南农村现如今两大教育顽疾!!

 

玲琅

感谢还有您记得我们这批中师生,曾经的彷徨曾经的不甘心都被时间磨去,骨子里的倔强和悟性我们又都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宝庆村民

感谢谢老师。中师生的无奈和快乐,倒影在您这一泓文字里,清澈透亮。我90年师范毕业,在湘西南执教三年,怀着买一台南方125的目标兴冲冲南下广东打工。一呆,就是二十三年。读过您的文章,蓦然回首:今曰之成绩,感谢师范三年老师的全能教育,成就能吃苦,能学习,敢拼博的品质。也有遗憾:师范同学出来共奋斗的少,校友资源少,人脉匮乏,只有自力更生。但,我觉得读师范,是幸事。

 

上善若水

确实他们很优秀!可惜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董进良

虽然祖国伤我千百遍,我爱祖国如初恋!为我们特殊的这群人鼓掌,为有这群人骄傲自豪!

 

附近的人

身边有无数这种优秀的人才,我的老师正儿八经师范的也比较少,但凡师范毕业的,都十分优秀,还记得上大学时师范报送上来的几位同学,除了英语,其它方面真的是最优秀的。为他们点赞

 

教师优秀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应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走上讲台,教育才有出路,国家才有前途,当然提高教师待遇才能留住优秀人才

 

闲人茶馆

真实情景,现在的师范生在高中都是一个班里中下水平的,担忧啊

 

张三

从87年芷江师范毕业至今,一直奋斗在三尺讲台上,将近三十年收获了教师的所有职业病。该为自己点赞还是......

丁香

我们这一代人,奠基了中国教育,却在踩踏下艰难前行。为的是原本的初心,悲壮乎?!

 

大付

当时的小学教师多么优秀,现在的新教师的素质不及当年。教育需要优秀人才。提高教师待遇和改进选拔机制,才能有更优秀的老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题材很好,条理不清。如有高手参与,可达参事案头。

 

静如水

我就是97年的中师生,在我们学校有5个中师生都很优秀,都是全才。比名牌大学的学生更能胜任工作。

 

滴水观音

我中师毕业于1986年,从毕业至今一直坚守在一所农村中学,眼花了,耳背了,仍然承担着初中数学加班主任的工作,拿着月薪3000元的高工资,我骄傲,我无奈。

 

孙健秋

一江春水向东流,如今银丝爬满头,三尺讲台,笔墨纸砚,清贫中的富有,

 

丁德进

我是一名中师毕业生,当年的豪情已不复存在。不敢说当时我们怎么优秀,只是感觉现在基础教育的中流砥柱确实是师范生。

 

有滋有味

对当年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来说,解决一个人的工作着落问题,比取得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更重要。

 

天马行空

教育之幸乃国之幸,师之幸乃生之幸。那个时代给予从师者前赴后继的价值与荣耀,当下踪迹难觅,更别说上下求索,特渴望那个时代的师。

 

观光船

感谢文章的作者,写出了师范生的心声.时代造就了我们,命运安排了我们人生.过去的永远无法改变,失去的不可能再追回,可惜生命只有一次,如有来生我定会重选人生之路

 

根系

并不是只有师范生才优秀,其他同时代的中专生也不差。

 

松涛阵阵

作者完全说出了我们这一代中师人的心声! 我是四川85年考入中师的,当时是以全校第一名、远高出第二名的成绩考上的。当时之所以报考中师,完全如作者所说,就是为了那一张饭票!那些没考上中师而上高中的同学,很多应届就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一度成为我的心病!尤其是后来一个大专毕业到我们学校当老师的年轻人说过一句话刺痛了我,他说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人怎么能叫大学生!他就是指像我们这种通过自考而取得大学毕业证的人。不过,现在我可以面对任何一位我的那些初中同学了,因为我后来不仅考了研究生,还在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里读了博士、博士后,而且在一所好大学里当上了教授! 感谢作者!因为实际上很少人关注这个群体!

 

自由飞翔

我是87届中师生,在小学26年了,我认为自己把青春献给了基础教育,虽然工资待遇很低,但我从不懈怠,总是以饱满的热情送走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希望他们能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奋斗!

 

GODSMILE

文章不错 可惜的是 有良知的人往往不掌权 社会永远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 因此 每个时代都会有被牺牲者 而且是主体!怎么办 只能自己成狼!不然就会被牺牲 甚至被猎杀!

 

道出了我们中师生的心声。94年刚满18岁的我被分配于农村教小学至今已虚度二十二个春秋。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农村孩子,忍得住寂寞,耐得了贫穷是农村小学教师的真实写照。

 

致敬师范学生,如今的教育砥柱!!!有时候梦想被毁灭,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心中的不甘只有在自己心底呐喊!!!

(以上留言至8月31日21:20:2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