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Nature综述详解肾癌发生的表观遗传特征

Nature综述详解肾癌发生的表观遗传特征

2022-03-05 11:11:51



11月28日,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自然综述·肾脏学》)在线发布了题为“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of renal cancer”   的重要综述性文章。该文描述了在过去的15年中,为了深入的弄清楚有哪些基因参与了肾癌的发生,结果却鉴定到许多基因的异常调节或表达沉默主要是通过一些表观遗传学的方式进行,这种表观遗传调控形式主要表现为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变化或者microRNAs的调节。此外,通过对肾癌样本做深度测序发现许多关联基因主要与组蛋白修饰和核小体(染色质)重塑有关。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为英国胡弗汉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Mark R. Morris博士,Mark博士是一名学术新秀,主要关注表观遗传在肾癌中的一些调控。


肾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超过30万的新增患者。当前,有关肾癌的早期诊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对于弄清楚肾癌发生的分子机理有助于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


关于肾癌致病基因的相关研究事实上很早就开始了,最典型的发现就是1994年Nature Gnetics上报到的VHL基因的突变与肾癌的发生相关(见下图)。然而在这之后尽管有大规模的下代测序技术出现,但是似乎并没有找到那些关键的与肾癌发生紧密相关的致病基因。但是在过去几年中,TCGA肿瘤数据库的分析结果似乎很清楚的表明许多表观遗传的调控与肾癌发生密切相关。




有关本的详细内容,笔者不在此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Nature集团网站下载原文进行阅读。下面从论文中截取的几幅图中标有蓝色的部分为受表观调控的基因。








BioArt原创学术解读文章:

肿瘤细胞中miRNA表达量为何整体降低?20位学者联名在Protein Cell发表否定NgAgo基因编辑文章丨北大刘颖组封面文章揭示细胞非自主性的线粒体UPR新机制NgAgo波澜再现—Cell Res发文否定NgAgo基因编辑功能雷群英、朱冰分别在Mol Cell发表文章丨陈玲玲组Mol Cell封面文章丨徐国良院士在Nature文章阐明TET家族蛋白在胚胎发育中的重要作用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Cell》发表tRNA去甲基化重要成果“自噬”获诺奖为何只授予大隅良典?——梳理自噬领域重大发现历程MIT顶尖学者Jaenisch组Cell发布基因组DNA甲基化编辑技术颉伟组和同济高绍荣组在《自然》揭示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图景



BioArt,一心关注生命科学,只为分享更多有种、有趣、有料的信息。


关注请加微信号:Biogossip或长按下方二维码。投稿、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号fullbelliessinobioart@sina.com。BioArt原创文章如未经授权,谢绝媒体转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