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改实例在线 第12期
●编号 20160805
●指导类型 在线指导
●评改样本 初二年级下学期作文练习
●原题
2016江西中考作文题
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审题
一、要紧扣题眼
本道作文命题的题眼,是“影响”二字。在内涵理解上要注意,“影响”不只是指对思想的作用,也包括了对行为的作用。
因此,写“影响”时,不能只是写思想认识或感受体会,而且要写具体事实和行为,真实反映自己在思想、生活中的实际经历和体验;而这也正是“影响”后面带着“了”字的意思。
另外,所写的“影响”,还要注意体现其具有的意义,多从感召、引领个人成长出现较大的升华和进步的角度来写,少从一般的生活情趣、学习收获等方面来写。
二、要把握好所写的“我”与“那个人”的关系
一是要写的“那个人”,只能是单个的人,而不是多个的人。
二是要写的“那个人”,应是对你的个人成长真正产生过具体、深刻“影响”的人。而不是简单以家人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名人关系等,来认定具有了某种“影响”的人。
三是既要写“那个人”对“我”的影响,也要写“我”受“影响”而产生的思想和行为。
不要简单认为题目是“那个影响了我的人”,就一个劲地写“那个人”的影响,而把“我”产生的思想和行为写得过简,体现不出“那个人”对我“影响”的程度和深度。
也不要误将“那个人”的“影响”,理解成作文的立意,然后,专门写其价值和意义,而不涉及对“我”有何具体“影响”。
●样本评改(中括号中的红字为具体评改内容。最后有总评)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纵然谄媚诬【污】蔑【充满】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执著的选择。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保国卫疆、抵抗外侵】这是【东汉名将马援】豪壮的选择。
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垄苗【亩】,这是【东晋归隐诗人陶渊明】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帝王将相”与前面所列三个对象不完全匹配,可改成“忠臣勇士成其万世英名”】
而他选择了坚持。【仅是这样一句话,引出本文的主旨人物写得过于简单,同样应在“而他”后面,加上一句总括性的表述,再过度到“选择了坚持”,表明“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了坚持,从而提高凝重度和份量,与前面关于三个名士的概括相对称】
【开头的这四段文字,用了类比、衬托、排比等写作、修辞方法,引出作文真正所要落笔的人物。而且,所列举的历史人物,个个影响巨大,对他们的概括表述,也显得气势恢宏,很有笔力。可惜的是,笔触过度到主旨人物时,却用语过轻,顿失重量,与前面排比句的内容,不相匹配】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是古典乐派代表人物,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他虽是音乐天才,却一生坎坷。他没有莫扎特那样温馨的童年,童年留给他的只有苦涩和辛酸。20岁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家谋生;到26岁时,又因患耳病而至耳聋;到后来又因爱情受挫,而至终身没有成家。上天给了他太多的不幸太多的痛苦,却没有使他意志消沉、精神颓废,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面对不幸和痛苦,他选择了坚持,他没有放弃追求,放弃梦想,而是永远追随在音乐的身后,不离不弃。他坚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在音乐的道路上前进,永不停息。
【前面这几段,概括性地叙述了贝多芬一生的不幸遭遇。内容相对完整,语意顺畅,层次清晰。但是由于没有加上个别特定的场景或事件的描述,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对后面所要表述的“影响”也缺少支撑力度】
坚持的明【昨】天叫立足,坚持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的明天叫成功。
他用他的血和泪凝结成了一条成功之路。
【以上两段,过度明快,且具有哲理。又见作者较强的笔力。但这里可以概述一下贝多芬的重要作品及影响,以体现其成功】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总能看见他的身影,那个一生和命运做【作】斗争的勇者。【前面没有特定的描写,这里说“看见他的身影”之类的话,就显得落空了】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咬咬牙,挺过去其实梦想离你很近很近。
他仿佛在我耳边低语。我咬咬牙,投入了与困难的战斗。
【以上三段,属于写贝多芬对“我”的“影响”即对“我”实现“梦想”的“影响”。 但仅是一点内心感受,而无实际事实内容显得很空洞,体现不出“影响”的程度和深度。(第一层次)】
每当我迷茫时,总能看见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听到那沉稳的脚步声,看到他朝着音乐之路坚定地迈去,永不停息。
是啊,我要像他一样,朝着认为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进。即使失败,也不留遗憾。我恍然大悟。
【以上二段,继续写贝多芬对“我”的“影响”,具体为对“我”坚持“正确方向”的影响。同样只是一种内心感受,而无实际事实内容,显得很空洞,体现不出“影响”的程度和深度。(第二层次)】
第当我听到《命运交响曲》时,我总会想他苦难却不屈的人生。他就是这样,一位百折不挠,不向命运低头,心怀希望的音乐家。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他叫贝多芬,他的一生给了我太多的思考和感慨。
【以上二段,归纳总结贝多芬对“我”的“影响”。由于前面只是一些简单的内心感受,缺少实际事实内容,到这里说有“太多的思考和感慨”,就缺少说服力。(第三层次)】
【以上共七个段落,分三个层次,写贝多芬对“我”的“影响”。内容层次清晰,语意顺畅,写出了作者从贝多芬事迹中得到的启示和认识;但由于没有联系具体生活和思想行为实际,而偏于简单和粗浅。】
长夜漫漫,书页被轻风吹得来回翻动,我带着几缕幽香入眠。恍然间,我仿佛看到了他的身影。他在前,我在后,就这样,顺着光明的小道,不断前进,永不停息。
【结尾,用现实场景的描写,来归结全文。内容上照应了前文,强调了主题。文笔生动】
总评
文章抒情性强。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有内在逻辑性。
作者知识面较广;文字感悟能力强;文笔通顺、简练、生动,具有较强书面表达能力。
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能有这个作文基础,应予以肯定鼓励!
但整篇文章,只是停留在抒写内心的粗浅感受和认识上,缺少具体有力的事实内容,造成了作文内容的空洞无力,减弱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要么是作者自身缺少生活经历,找不到合适题意要求的事实材料;要么是审题有误,简单认为“影响”,只是指产生了思想感受和认识体会,因而没有结合具体事实来写。请作者自己再作分析和总结。
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提炼能力,写作的思维分析能力,写作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的三大基础能力,缺一不可,一定要重视同步训练和发展。
初二年级学生,写一写中考作文题目,增加一点对应考作文的感性认识和体验,未尝不可。但就此来判定已经达到作文的某种层级水平,尚属过早。
到了初三年级,还有议论文写作和各种文体的综合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将不断完备和提高,相信本文作者,到时一定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欢迎继续提供评改样本。
《作文天下》开设“作文望诊”服务项目
详情请见本平台供求信息发布专线《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