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贪图金丝楠木 乾隆皇帝“假修真盗”明皇陵

贪图金丝楠木 乾隆皇帝“假修真盗”明皇陵

2020-07-21 13:15:48



点击本页最下方“阅读原文”,在线收听购买老王的“罪案谜踪”。赶快戳戳戳!


金丝楠木是中国特有珍贵木材,木纹在阳光下呈金丝状,历来是皇家指定专属建材,被称为“皇帝木”。楠木材质细实、富于香气且耐腐蚀、防蛀,是古代最优质的木材。

明朝初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营建紫禁城和修陵,曾大量砍伐全国各地上好的金丝楠木。之后的皇帝也尽可能搜罗金丝楠木为自己修陵,到了清朝,全中国的“皇帝木”所剩无几,特别是适合做柱子的大料,更是一木难求。而金丝楠木生长缓慢,成为栋梁之才需要上百年时间。乾隆一看这种情况,就把目光瞄准了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中,有三座陵的楠木使用量最大,质量也最好,分别是长陵、永陵和定陵。乾隆起初看中的是朱棣的长陵。乾隆假借祭奠朱棣的机会,亲自去长陵实地勘察,然而身为皇帝,明目张胆盗前朝皇帝的墓实在说不过去,更何况清朝律法明确禁止盗墓,情理上都很难过关。这个时候,就轮到拍马屁的人出场了。乾隆手下的大臣揣摩到了上司的心思,于是正和时机地上奏,称前朝皇陵建筑破旧,需要修葺了,乾陵一听立刻批准。并把目标锁定为嘉靖皇帝的永陵,借装修的机会,把上好的金丝楠木拆下来,偷梁换柱,获取了大量现成的金丝楠木料。

如此一番修葺,乾隆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文明,最合理的一次盗木,而没有盗墓。但他的“文明”似乎没有得到“好报”。多年后,孙殿英拎着炸药包对他的陵墓一顿狂轰乱炸之后,盗走的可就不仅仅是“皇帝木”了。


     欲知更多秘闻,点击下方小绿标,听老王慢慢道来......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老王讲野史》本期音频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