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主题:“长生久视”的修仙梦想
又到一年重阳时。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每一个中华传统的民俗节日都有其固定的主题,春节是辞旧迎新,清明是追思祭祖,中秋是万家团圆,而重阳的主题,则是尊老敬老,弘扬孝道。这一主题,也与道教教理有密切联系。
重阳登高求仙是古有习俗
道教认为,“九九归一”,九月九日是修道人功德圆满,升天得道的佳期。道门仙真多有在这一天得道之人,如祖天师张道陵、玄天上帝、天妃娘娘妈祖等。先民们选择九月九日登上地势高耸之处, 意图能向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样, 升入天宫, 其实质上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太清诸草木方》曰“ 九月九日, 采菊花与松柏脂丸服之, 令人不老。”道教无论是服食丹药, 还是苦练修行, 其最终的追求是与天地同寿, 能长生不老。而九月九日重阳节,两阳相重, 是实现长生理想的最好时机, 故九九重阳祈福长寿成为一种道教传统, 并流传民间成为全民的节日。
尊老敬老 弘扬孝道
正因为祈福长寿是重阳节的内涵,所以推己及人,尊老敬老,弘扬孝道成为重阳节千年不变的主题,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所谓“百善孝为先”, 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孝是人世间一种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亲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在当代,尊老敬老,弘扬孝道也有着现实意义。孝道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更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
值此丙申年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上海城隍庙恭祝十方善信延年益寿,喜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