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除了获雨果奖的《北京折叠》,这些科幻小说也不错

除了获雨果奖的《北京折叠》,这些科幻小说也不错

2023-05-25 17:04:50


         北京时间8月21日,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荣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成为继刘慈欣之后第二位捧得科幻界至高荣誉奖的中国人。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互联网世界,科幻文学的声势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推荐几本不错的科幻小说。




1




《火星救援》 | [美]安迪·威尔



《火星救援》是2015年最受关注的引进科幻小说之一。这既有赖于同名电影的成功,也源自于小说本身的魅力。《火星救援》属于中国读者喜爱的硬科幻类型,却又不同于刘慈欣、何夕的严肃。语言风趣幽默,融合了时尚元素,展现了硬科幻创作的另一种可能。




2
海伯利安四部曲 | [美] 丹·西蒙斯



  “我景仰丹·西蒙斯。”

——斯蒂芬·金

“海伯利安”四部曲包括《海伯利安》、《海伯利安的陨落》、《安迪密恩》、《安迪密恩的觉醒》,出版后横扫全球所有重量级科幻奖项:雨果奖、日本星云奖、日本雨果奖、法国宇宙奖,并入围亚瑟·克拉克奖,1997年和2006年两次入选“最推荐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

“海伯利安”四部曲不仅名字和结构借鉴济慈的诗歌,在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上,作者丹·西蒙斯一改单纯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把“移情”或者说文学所具有的“感同身受”的心灵力量作为人类最终的希望和救赎之路。




3

死亡迷局》 | [美] 菲利普·迪克



  迪克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十位美洲作家之一。他是陷在和情绪旋涡中的卡夫卡。

——罗贝托·波拉尼奥


  菲利普·迪克只得过一次雨果奖、一次约翰·坎贝尔纪念奖,却被称为“科幻作家中的科幻作家”。真实与虚幻是其小说的核心主题,《死亡迷局》是一部典型的迪克式作品:14位移民者被送到了一颗满是奇异生物的星球,上面还有早在移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神秘大楼——它诱惑着所有人进入,却在各人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模样。读完这部作品,你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评论家认为迪克是《黑客帝国》电影中的幻想世界的先驱。



4
《杀敌算法》 | [美] 刘宇昆

  从一个科幻原点出发,演绎出人性的碰撞与嬗变,并把惊心动魄的情绪掩藏在不动声色的文笔之下,如同一座缓缓靠近的冰山,看似不大,水下却酝酿着巨大的冲击。

——马伯庸

刘慈欣和郝景芳获得雨果奖的背后都有一个男人——刘宇昆。他不仅翻译了《三体》,还是近年来美国科幻界崛起的华裔科幻作家之一,也是雨果奖、星云奖双奖桂冠作家。他的小说兼具东方哲学的深邃、坚硬的科幻内核以及纯正的文学质感。《杀敌算法》收录了他近期创作的12篇科幻佳作,其中的《物哀》荣获2013年“雨果奖”。





5

《流浪苍穹》 | 郝景芳



  景芳所创造的世界是决无仅有的——温馨的阳光中沐浴着金属的质感,唯美典雅的意境中贯穿着对两个世界深刻的思考,在宁静的理性中洋溢着理想主义激情,带我们去八千万公里外经历另一种奇妙的人生。

——刘慈欣

  《流浪苍穹》是郝景芳长篇科幻作品首次完整呈现。郝景芳在书中设定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巧妙地从科幻世界的架构转移到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在单一的社会形态下,如何表现个体自我价值的问题不断被追问。

 


6

《天年》 | 何夕




随着《天年》的诞生,当我们再次仰望星空时,天年的宏大阴影将叠现在壮美无匹的星海上。我们将在想象中把自己以年衡量的生命扩张到天年尺度,经历一次震撼灵魂的末日体验。

——刘慈欣

  

在何夕迄今问世的20余篇作品中,有13篇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天年》是他的首部长篇巨著。这部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提出了一个宇宙学上的“天年”概念。何夕对天年的解释令人信服,将坚实的论据和无懈可击的逻辑推演相结合,融和中国文化与阿拉伯神话,得出有关天年的科幻设定,然后在此基础上敷衍故事,展开一场悲壮的人类自救大戏。


从凡尔纳开始,到如今各种题材的科幻小说百家争鸣,科幻成为了永远不会凋零的小说题材。这6部不容错过的科幻小说,充满了对未来的预见和对现实的反思,或许能帮我们解开宇宙的终极命题。

来源:JSBC未来科学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