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神效少食法

神效少食法

2021-04-21 10:23:03



    饮食是人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它不仅能提供给人以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维持人体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而且,合理地运用饮食治疗、饮食调养还可以影响病理变化过程,具有防病治病及保健的作用。但是,饮食失宜,如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又可成为病因,导致疾病发生。张仲景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即体现了中医学关于饮食和人体关系的宜与忌、害与利的辩证观。

    民以食为天,人活着不可以不吃饭,吃饭是人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生理任务。孟子讲:“人生莫过于食色二欲。”食和色是人生的二欲,色欲是很短暂的,但是,食欲却是每天都伴随着我们。美食当前,常人是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怎样克制好自己的食欲,为你的健康撑起一把保护伞,神效少食法能帮你实现这一心愿。

    现在社会上普片存在两种极端的不良饮食习惯,他们的存在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已刻不容缓。

良好的饮食习惯,应以适量定时为度。若饮食过饥、过饱,或饮食失时,皆为饮食不节。“节”,即节制,含有定量、定时之意。先谈一下两种不良饮食习惯对我们的危害。

 

   首先谈饱食的危害

 

    饱食,是指长期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或中虚脾弱而强食,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过饱首先损伤脾胃,形成积食内停,临床可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呕吐,泄泻等症。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其次,若食滞日久,则可郁而化热,聚湿生痰,变生他证。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较成人更易伤食致病。若食滞日久,长期营养不良,食与热互结,则可酿成疳积,表现为面黄肌瘦,脘腹胀满,手足心热,心烦易哭等。成人如果饮食过量,常可阻碍肠道经脉气血运行,发生下痢、便血、痔疮等。《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消化不良饮食积滞,还可导致夜卧不安,如《诸病源候论》说:“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此外,在疾病过程中,饮食过量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尚可加重原有病情,或导致余邪复起,旧病复发。

当今是饱食时代,许多人经常大吃大喝,以前少有的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现代文明病日渐多起来。不仅如此,因长期的多食、饱食,胃肠负担加重,新陈代谢紊乱,代谢废物堆积体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现代病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吃出来的。正所谓“病从口入”,这一句话说得不无道理。

中国古代医家对饱食危害的认识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辟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黄帝内经素问•痹论》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管子•形势》

    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吕氏春秋•本生》

    饮食不节,以生百病。魏•嵇康《养生论》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晋•葛洪《抱朴子》

    所食逾少,心开逾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晋•张华《博务志》

    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大饱血脉闭,……大醉神散越。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语曰:“不多食”,又曰:“食无求饱”,谓食物无务于多,贵在能节,所以保冲和而顺颐养也。若贪生务饱,淤塞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盖食物甚饱,耗气非一;或食不下而上涌呕吐,以耗灵源;或饮不消而作痰咯唾,以耗神水;大便频数而泄,耗谷气之化生;溲便利滑而浊,耗源泉之浸润。至于精清冷而下漏,汗淋漓而外泄,莫不由食物过伤,滋味太厚。如能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长不至于饱甚者,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糟粕变化,早晚溲便,按时华精,和一上下;津液蓄神,含藏内守,荣卫外护,邪毒不能犯,疾疹无由作。故知古人之立言垂教,足以为养生之大经也。宋•娄居中《食治通说》

    人之脏腑,皆因触冒以成疾病,而脾胃最易受触。盖日用饮食,稍或过多,则停积难化;冷热不调,则呕吐泄痢。膏粱者为尤甚,盖口腹纵恣,不能慎节。宋•《鸡峰普济方》

    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则诸病之所由生也。金•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如上古之人,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可也。苟不知节,必餍足而后止,则气味之偏,害其中和之气,传化之迟,斯成苑坐之积矣。为辟为满为痛。纵一时之欲,贻终身之害。明•万全《养生四要•寡欲》

    人生食用最宜加谨,以吾身中之气,由之而升降聚散耳。……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食谷食则气滞,多辛食则气散,多咸食则气坠,多甘食则气积,多酸食则气结,多苦食则气抑。修真之士,所以调燮五脏,流通精神,全赖酌量五味,约省酒食,使不过则可也。明•陈继儒《养生肤语》

    少年纵洒者,多成劳损。夫酒本狂药,大损真阴,惟少饮之未必无益,多饮之难免无伤,而耽饮之则受其害者十之八九矣。且凡人之禀赋,脏有阴阳,而酒之性质,亦有阴阳。盖酒成于酿,其性则热;汁化于水,其质则寒。若以阴虚者纵饮之,则质不足以滋阴,而性偏助火,故热者愈热,而病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喘嗽,躁烦狂悖等证。此酒性伤阴而然也。若阳虚者纵饮之,则性不足以扶阳,而质留为水,故寒者愈寒,而病为膨胀泄泻,腹痛吞酸,少食,亡阳暴脱等证。此洒质伤阳而然也。故纵酒者,既能伤阴,尤能伤阳,害有如此,人果知否?矧酒能乱性,每致因酒妄为,则凡伤精竭力,动气失机,及遇病不胜等事,无所不至,而阴受其损,多罔觉也,夫纵酒之时,固不虑其害之若此;及病至沉危,犹不知为酒困若此。故余详明于此,以为纵酒者之觉云。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龄?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有伤于食者,必先问其人,或因喜食而多食之耶,或因饥饿而急食之耶,或因人所勉强劝而强食之耶,或因病后宜禁之物而误食之耶。如因喜食而得之,当先益其胃气,胃气素强,损谷自愈,消导耗气之药,不必服也。如因饥饿得之,当先益其胃气,胃气复,所伤之物自消导矣。若因勉强劝而得之,宜行消导之剂。若因病后得之,当以保养为主。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饮食过伤,变为异常急暴之证,……如中风,口不能言,目不识人,四肢不举,……如误作中风、中气证,而用驱风解表行气散气之药,则胃气重伤,死在旦夕。尝见人有卒暴病,多作中风、中气用药,须臾不救,莫知其由。《内经》

虽有暴病暴死之证,但恐多有因于食者,前辈不曾明言,故人不识耳。今后遇有此等急证,须要审问明白,若方饮食醉饱,或累伤饮食,重复受伤,但觉胸膈有食滞者,只作食治之。明•王纶《明医杂著》

    有饮食不节所伤,以致半身不遂,状如中风,不可作风治。……宜用消食之剂。明•戴原礼《证治要诀并类方》

    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清•曹慈山《老老恒言•饮食》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人之死生系焉。举世之人,皆知男女之事纵欲必致伤生,即饮食之中,亦惟知纵酒过度必致短命,至于嗜味纵口,疾病丛蓄,甘陷溺于其中而不知警。盖病之生也,其机甚微,由积渐而毒始发,及病之成也,第归咎于外感六气、内伤七情,鲜有悔悟于平日口腹之贪饕者。考之《内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为无病之人。此言水谷之益也。今也饮食不节,恣食厚味,惟恐不及,血沸气腾,济以躁毒,清化为浊,脉道阻涩,不能自行,疾已潜滋矣,犹恬不知畏。虽晓之以物性,陈说利害,无如美食在前,馨气当鼻,馋涎莫遏,其可禁乎?或反托词肠胃坚厚,福气深壮,何妨奉养?纵口固快一时,积久必为灾害。前哲格言:“爽口作疾,厚味厝毒”,谓之何也?或者疑《内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又曰“地食人以五味”,则嗜味何伤?不知味有本于天者,有成于人者。谷栗菽麦,自然冲和之味,有益人补阴之功,此《内经》所谓“本天之味”也。若人之所为者,皆烹饪偏厚之味,有致疾伤命之虞。安于冲和之味者,心之敛,火之降也;以偏厚之味为安者,欲之纵,火之胜也。且谷食与肥鲜同进,厚味得谷为助,其积之也久,宁不长阴火而致疟乎?彼安于厚味者,未之思耳。昔人《饮食垂戒箴》曰:“山野贫贱,淡薄为常,动作不衰,体健而康;均此同体,我独苦病,悔悟一萌,尘开镜净。”可知茹淡者安,啖厚者危。试观古今寿登百岁以上者,多出于民间,而身都通显,家享丰厚者,罕有其人。岂天命定数,独彼寿而此否乎?又或者曰:视养我者均为我贼,食物固可废欤?曰:厚不如薄,多不如少,虑患而谨节之,思危而坚之,举匕箸如儆戈矛,不与肉食者同其陷溺,宁负我生之腹,不负生我之天,是亦卫生之一道也。《寿世传真》

    谷气亦可节而不可纵,然亦不可使之绝。故久病久虚,久不饮食之人,陡觉谷气馨香,欲求啖而不敢遽啖。正胃气初回之候,法当徐徐浆粥,或少与适口不助邪之物,以充胃气。胃气充则元气亦充,而病无不愈。若是时恣意多食,或绝而不与食,则几微之胃气将安恃耶!曹炳章《增订医医病书》

 

接着再谈一下断食的危害

 

“断食”在我国称“辟谷”即不吃五谷的意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山海经》和屈原《楚辞·远游》中都有记载。现代医学认为,“辟谷”对身体排出各种淤积的病毒和杂质,促进新陈代谢有明显作用。但“辟谷”后由于脑垂体等多种身体器官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如果这种饥饿感得不到满足,会直接导致内分泌紊乱,生理功能失调,对人体造成危害。临床显示,超过70%的自行“辟谷”或者节食者,其生理机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一些人用节假日时间自行‘辟谷’、节食减肥,同时生活没有规律,这样危险更大。

中医历来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并不主张辟谷,早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主张:“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就是一种全面而平衡的合理营养,与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营养过剩或不足都足以损害健康,使人患病而短寿。

    由于摄食不足,缺乏必需的营养供应,气血生化乏源,一方面使全身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面色不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眩晕,自汗,消瘦等症状;另一方面使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导致病邪入侵而继发多种病症。李东垣《脾胃论》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另外,有意抑制食欲,还可导致厌食等较为顽固的心身疾病。    众所周知,中医讲求阴阳平衡,世间万物均由阴和阳两部分组成。中医专家认为,阴阳一旦不平衡,就会产生各种问题。人体也一样,如果阴阳失衡,就会致病甚至死亡。

    现在风靡欧美日和国内的“断食”、辟谷术即是典型的代表,他们鼓吹断食能治百病,欺骗那些没有一点医学常识的人,他们违背自然和科学,害人不浅。对断食的危害媒体上也有不少报道,相关报道大家在网上均可查到。


   
 2012年12月19日消息,这个“活骷髅”一般的俄裔摩纳哥女子叫瓦莱丽娅·莱维汀,现年39岁。由于疯狂的节食减肥,她患上一种极端的厌食症,从一个健康漂亮的少女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从上列事实可以说明,饱食和断食对我们的健康可以说是祸害无穷。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饮食方法才是最自然的、科学的、可行的方法?

 

    它就是中国最好的饮食疗法神效少食法

 

   神效少食法揭秘

 

   一、少食

 

    少食即吃得要少;《黄帝内经》讲:少食补气,味淡补气。少食,可以使食物充分消化和气化。我们往往把消化当作了气化,这就理解错了。

    少食的标准:  

    1.每天只吃三餐

    早餐:根据具体情况只吃6-8成饱

    中餐:根据具体情况只吃6-8成饱

    晚餐:只吃6成饱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晋•张湛《养生要集•中经》

    2.不吃宵夜

   上早班者不吃;上中班者吃6成饱;上夜班者吃6-8成饱。

   人不要夜食,食毕但当行中庭数里可佳。饱食即卧,生百病。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一日之忌者,暮无饱食;一月之忌者,暮无大醉。……夜饱损一日之寿,夜醉损一月之寿。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3、吃完饭后一小内不要马上睡觉。

    人不要夜食,食毕但当行中庭数里可佳。饱食即卧,  生百病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五味入口,所以能养五脏,得之则生,不得则死,伤之则反为生害,所以宿食为杂病之先。若五脏不平,食不输化,血凝气滞,群症蜂起,皆宿食所为也。宋•陈言《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二、清淡

 

    清淡,即吃的东西不要味厚,饭后不渴为味淡。 味道为什么要淡?因为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它的咸度、鲜度和甜度正好满足人的细胞需要的时候,人吃完了饭不渴。当感觉到渴的时候,味就重了。为什么呢?因为食物进去以后已经出现了细胞脱水。相反,吃饭吃得很淡,吃完以后不需要喝水,这说明味道掌握对了,这和现代医学恰恰出现了一种巧合。现代医学规定每天吃盐不能超过6克,要拿勺量,超过量就错了,因为现代病很多是吃盐吃多了。

    黄帝内经》讲:少食补气,味淡补气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

    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篇》

    五味之过,疾病蜂起。元•朱丹溪《格致余论》

    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稍多随其脏腑各有所伤。……初伤不觉,久则成患也。明•万全《养生四要•寡欲》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真味真性俱得。每见多食咸物必发渴。清•曹慈山《老老恒言》

    谷者,善也。……尤必以淡为善者何也?盖味之至重者必为毒,稍重者必偏,性淡多甘少者,得中和之气,故曰谷也。……如黄豆在五谷中甘味最重,则不可作饭,且不可多食,多食则胀满。清•吴鞠通《医医病书》

 

神效少食法的好处

 

1.少食可以长寿

 

为了弄清楚饮食量对寿命的影响,从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世界上就有许多科学家用小白鼠进行了实验。他们把小白鼠分为两组,让一组小白鼠自由饱食,而将另一组小白鼠的饲料量减少为饱食组饲料量的60%。结果发现,少食组的小白鼠不仅患病率明显降低,而且寿命也比饱食组的小白鼠显著延长。

    现代医学对少食的延年益寿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及对人群的长期观察。发现少食确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众多疾病,从而延长寿命。如洛杉矶医学院沃尔福德教授认为:“人类只要能限制热量摄入,就能活到非常高的年龄,而且不论从多大年纪开始限制热量,都会产生有益于健康的作用。”

伦敦大学学院健康老化研究所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如何防治老化这种“疾病”,研究主持者马修·派珀说:“如果你把实验鼠的食物减少40%,它的寿命就延长20%~30%。对应人的寿命而言,延长大约20年。这在多种生物身上获得验证,包括拉布拉多犬。”

相关媒体报道如下:

只吃六成饱多活20年

http://www.dayoo.com/ 2012-07-05 09:36来源: 广州日报网友评论 (0)

据英国《每日邮报》3日报道,2012年英国皇家学会夏季科学展会上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少吃点有助于延年益寿,进食量减少40%,也就是每顿饭都吃六分饱,可以使人的寿命延长20年。

实验鼠身上验证

伦敦大学学院健康老化研究所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如何防治老化这种“疾病”,研究主持者马修·派珀说:“如果你把实验鼠的食物减少40%,它的寿命就延长20%~30%。对应人的寿命而言,延长大约20年。这在多种生物身上获得验证,包括拉布拉多犬。”

此外,伦敦大学学院健康老化研究所主要关注基因先天因素和饮食等生活方式的后天因素,希望帮助人们保持青春,延缓老化。

改变果蝇基因延寿

英国《独立报》3日援引派珀的话报道:“如果发现与老化相关的基因,人们就能延缓老化。我们已经有所发现。”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改变果蝇的基因从而延长其寿命,还成功地弱化了可能引起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的基因突变的影响。

果蝇有60%的人类基因,老化进程与人非常相似。果蝇老化症状比较明显,譬如容易摔落、爬行较慢、进食较少、记忆力下降等,“这些都与人的老化症状相仿”。(黄 敏)

节食有助延缓老化 人类应用未有期

研究人员认为,延缓老化,抵御老化带来的疾病“不仅关乎活得更长,更关乎活得健康”。

研究人员通过调整饮食和药物来延长果蝇和小鼠的生命,这类方法可能适用于人,能阻止老化引起的疾病,譬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派珀说:“从新的角度看那些慢性疾病,它们是常见根本问题——老化的症状。如能治疗老化,我们就能解决随之而来的疾病。”不过,研究人员强调,这一领域的研究10年前刚开始,“当前还处于理论阶段,何时能够应用于人还没有时间表”。(黄 敏)

相关研究显示,把实验鼠的食物减少40%,它的寿命延长20%~30%。对应人的寿命而言,延长大约20年。

古今中外因少食而长寿的事例举不胜举。

有资料说,前苏联长寿研究学会通过对4000名长寿老人的调查,发现寿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少食,每餐只吃半饱   

日本学者对3172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他们的一条共同经验是只吃八成饱。

我国医学工作者在新疆、广西、湖北等地调查,也发现多数长寿老人每餐只吃七八成饱。

美国科学家从老鼠身上获得了饥饿能使青春永驻的科学证明,很多动物经过限制饮食都极为健康,寿命也提高了很多,即“限食长寿理论”。因为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多产生的活性氧就越多,老化进程也就越快。氧化损伤是组织细胞共同的损伤,延年益寿的过程就是不断清除体内活性氧的过程。限食能减少有害活性氧的产生,减少组织细胞损伤和死亡,延缓老化进程;限食可使免疫力保持旺盛;限食可使体温下降2~30C,体温自然下降对寿命有决定性影响;限食能推迟脑血管硬化和大脑衰老,减轻和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

 

2.少食可增强抗放射线能力

 

将小白鼠分为A、B两组,让A组小白鼠自由饱食,而B组小白鼠的食量受到严格控制,然后,用等量的放射线照射两组小白鼠,观察其抗放射线的能力有何差别。

实验结果发现,饱食组的小白鼠,受放射线照射后,全部患了癌症;而严格控制食量的小白鼠,虽然接受等量的放射线,却很少发生癌症。这一结果说明,被限制食量的小白鼠的身体免疫功能,要比饱食的小白鼠的身体免疫功能旺盛得多,而且维持时间也较长久。

 

3.少食可预防癌症

 

把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甲基胆蒽喂与小白鼠,然后将其分为A、B两组,再分别喂以不同量的饲料。让A组小白鼠自由饱食,而B组小白鼠只许吃六成饱,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其发癌情况有何差异。

到60日时,饱食的A组已有20%的小白鼠发生癌症,而吃六成饱的B级,到70日,才有20%的小白鼠患癌。而且,A组小白鼠到72天患癌率达到100%;而B组小白鼠到90天时,患癌率才90%,剩余的10%一直未患癌症。比较癌肿生长的大小发现,4个月后,B组小白鼠的癌肿大小仅为A组小白鼠癌肿大小的一半。这项实验也充分证明,少食可以使免疫功能增强,从而大大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4.少食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患的治疗

 

选择具有自身免疫疾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殊小白鼠分为四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喂以不同的饲料,观察其寿命的变化。这些小白鼠在通常的饲养情况下,平均寿命为10个月。实验结果是,摄取高热量碳水化合物饲料和高热量脂肪性饲料的两组小白鼠从7个月起开始死亡,一年以内,全部死亡。而摄取低热量的第三组第四组经过一年后仍全部存活。到21个月后,摄取低热量脂肪性饲料的小白鼠,仅有10%存活,而摄取低热量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小白鼠100%地生存着。

由此看出,限制营养热量(少食),能使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小白鼠寿命延长1倍左右。若进一步限制脂肪摄取量,其寿命可延长2倍左右。

 

5.吃八成饱也有延长寿命的效果

 

虽然动物实验证明,吃六成饱具有显著的延长寿命的效果,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使非常理解吃六成饱的好处,实行起来也很困难。因为人们往往缺乏坚强的意志,难以战胜自己强烈的食欲。如果达不到吃六成饱的要求,吃八成饱也可以,千万不可吃十成饱。

 

6.少食可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病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作为解决的对策,一般的医生都是建议患者实行少盐饮食。当然,有不少患者实行低盐饮食后,血压确实有所下降。但是,许多经常饱食的患者,即使实行低盐饮食,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还有不少患者,由于长期实行低盐饮食,胃肠的消化能力降低,以致经常出现胃部膨胀不舒或大便秘结不通等十分苦恼的症状。

与此相反,如果平时注意节制饮食,实行少食疗法,那么,即使吃普通的饮食,血压也可自然下降。

 

7.少食可预防骨质疏松

 

目前,在急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中,因骨质疏松而烦恼的人越来越多。65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究其原因,一般认为是从年轻时就摄取钙质不足或缺乏运动所致。还有,体内甲状旁腺激素与降钙素等含量失常,也是原因之一。多数学者强调平时多吃含钙丰富而且容易吸收的食品,如牛奶、小鱼等。

钙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受到各种激素的影响。降钙素的作用,是使血液中的钙盐沉着于骨骼中,而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则与其相反,能使骨骼中的钙盐返回到血液之中。也就是说,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就容易使骨骼过分脱钙,造成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也明显增加,即使摄取较多的钙盐,也难以沉着于骨骼之中,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相反,如果平时注意节制饮食的人,即使上了年纪,由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加不明显,摄取的钙盐容易沉着于骨骼之中,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8、少食可保护肠道正常菌丛

 

少食能创造适合肠道正常菌丛健全生长的环境,有利人体健康。    正常情况下,在我们人类的肠道内,生存着100多种细菌,总数量达到100兆以上。各种细菌,都有一定的数量,相互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它们与人体共存共荣,关系极为密切,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正常的肠道菌丛,能合成人体必要的某些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供人体所用;抑制从外界侵入肠道的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胃肠功能保持正常。这些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容易随着肠道的环境变化而变化。虽然影响肠道环境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受我们日常饮食的质和量的影响。如果我们长期过食、饱食,肠道内积存的食物发生腐败,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使肠道环境变得不利于正常的细菌生存,那么,就会使一些有害的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此相反,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节制饮食,就可以经常保持有利于正常菌丛生长的肠道环境。为了保护正常的肠道菌丛,为了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希望人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少食的原则,克服饱食、过食的毛病。

 

9、 少食可维持组织细胞的旺盛功能

 

少食不仅可创造良好的肠道环境,保护肠道的正常菌丛,而且,通过少食,可减轻脏腑负担,净化血液,使60兆人体细胞充满生机,保持旺盛的功能。    因为平常如果过于饱食,体内摄取营养物质过剩,会对脏腑器官造成额外负担。如胃、肠、肝脏、肾脏等脏器,除了完成正常的消化、吸收、加工、解毒、排泄等工作量外,还必须额外地处理那些剩余的营养,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这些器官过度疲劳,功能迅速衰退,使本来应有的旺盛活力难以发挥。可见营养过剩反而使脏腑功能减退,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另外,由于摄取的营养物质过剩,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必然增多。身体难以及时将这些废物加以解毒或排泄,导致全身血液污浊,使组织细胞受到毒害,生命活力随之降低。因此说,过食是对60兆人体细胞的严重残害行为。 与此相反,如果注意节制饮食,不仅能减轻脏腑负担,使其功能得到改善,而且,也不会造成营养过剩,可以使血液得以清洁净化,组织细胞免受毒害之苦。这样,60兆人体细胞的活力就会大大增强,也就是我们整个人体就会充满生机。

 

实施神效少食法的捷径

 

神效少食法既然对我们的健康有那么多的好处,那么有什么样的捷径确保神效少食法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呢?

答案是:“细嚼慢咽”是实施神效少食法的捷径,这种手段不需要忍受任何饥饿,是最自然和最健康的方法。

因为“细嚼慢咽”的吃饭习惯可以大幅提高食物的吸收比例,身体由于吸收了充分的营养,食欲自然降低,不再需要那么大的饭量。饭量减少加上大多数食物被小肠所吸收,食物的残渣大量减少,包含肠胃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的负荷大幅减轻。不但新增的宿便减少,而且身体也开始有能量和机会清理长期积存在肠胃中的垃圾。 

用一组假设性的数字来说明“细嚼慢咽”对肠胃负担的影响。假设本来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身体对食物的吸收率为10%,此时有90%的食物进入大肠,最终成为大便。假设一天吃了一公斤食物,则每天身体吸收了一百公克的食物,胃和小肠的食物处理量为一公斤,大肠的食物处理量为九百公克。如果“细嚼慢咽”能使食物被吸收的比例提升到30%,此时应可将食量减少至原有的50%。则身体所吸收的营养达到原有的一百五十公克的食物,比原有增加了50%。胃和小肠的食物处理量为五百公克,为原有的50%。大肠的食物处理量则为三百五十公克,为原来的39%。  

“细嚼慢咽”吃的食物量减少了一半,但是吸收的营养却增加了50%,胃和小肠的食物处理量减少了一半,大肠的处理量更减少到原有的39%。身体处理较少的食物却得到更多的营养,肠胃系统的负担大幅减轻之后,就有余力将原来积存的垃圾或宿便清除干净。

现代人吃饭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多数的食物都没嚼几口就被“囫囵吞枣”进了肚子。虽然“细嚼慢咽”与“早睡早起”一样是大家从小就被教导良好的健康习惯,但是也像“早睡早起”一样的长期被大家所忽视。生命在于运动。一日三餐,牙齿虽然也在运动,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动却不能完全代替锻炼那样,尤其在食物过分加工而精细化、软质化的今天,三餐饭的咀嚼动作并不够,牙齿还需要自身的锻炼。

通过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嚼碎,并与唾液混合,形成食糜后便于吞咽。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再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得食物的营养更利于吸收。有专家做过试验,吃同样的食品,细咀嚼的人比粗咀嚼的人能多吸收蛋白质13%、脂肪12%、纤维素43%。所以,咀嚼不细的人不但容易引起胃病,而且还使食物中的许多营养物质白白地浪费掉了而且,当我们认真咀嚼之时,不但使我们的牙齿及胃肠得益,连视力、听力也将得到提升,容貌也会变得更加青春端正。 

囫囵吞式的饮食习惯,加上从不中断的每日三餐过量饮食,人体的消化系统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的状态,使得肠胃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垃圾堆积愈来愈多。身体无力处理肠胃的问题,则使脾脏的负担也愈来愈重。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脏的能力愈来愈虚时,身体的垃圾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痰湿”也就在全身慢慢的堆了起来,外表自然就愈来愈胖了。  

                    

另外细嚼慢咽对我们的健康还有以下诸多好处:

 

好处1:益消化,防胃病

 

食物在口腔内咀嚼越细,消化酶越充分,越容易被消化吸收。通过细嚼慢咽,可使食物得到充分咀嚼和研磨,这样减轻胃肠负担。这对于原本就有肠胃疾病的人则更有意义。同时,细嚼慢咽可增加唾液分泌。唾液,中医上也称“津液”、“甘露”、“玉泉”、“天河水”等等。民间俗称口水。“口水”对人体养生保健益处多多。据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口水除含有水分外,还含有人体健康必需的淀粉酶、溶菌酶、黏蛋白、球蛋白、乳酸胆铁、磷酸钙、氨基酸、钾、钙、氯等多种成分。这些都是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成分。  

食物作为一种刺激物能促进唾液腺的分泌,它在口腔的时间越长,唾液分泌越多。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糖转化成麦芽糖,以利于下一步的消化。唾液还含有溶菌酶、氧化酶和来自毛细血管的白细胞,它们对细菌有杀灭作用。唾液进入胃后可形成一层保护膜,这层蛋白膜,有助于预防胃溃疡等疾病。

  

好处2:益减肥,防肥胖

 

听说在国外有吃食物的比赛,在规定时间里吃的最快,或者吃的最多的选手,被奉为大胃王冠军。在我看来,这是最糟糕的比赛。因为盲目追求吃的快,实在不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而且在我认识的胖人中,“吃饭速度快”几乎是每一个胖子共通的毛病。  

其实,人的饥与饱反应,并非完全取决于胃本身的空虚和充盈,而是受下丘脑的控制。当食物经胃消化吸收后,血液中的糖类和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升高,大脑接受这个消息后,饥饿感消失,就会喊“停”。将食物细嚼慢咽,可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吸收,以至还没吃太多食物之前,血糖就经开始升高,刺激大脑并有效降低食欲,避免进食过多,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相反,如果进食过快,血糖还来不及升高,大脑还来不及做出相应的反应,进食过程就结束了。当最终血糖增高,大脑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时,人们往往早已摄入了过多的食物,并由此造成能量过剩,最终导致肥胖。

 

好处3:益美容,防衰老

 

细嚼慢咽能够促进面部肌肉的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颜面皮肤和肌肉的新陈代谢,减少皱纹的产生,使面部皮肤保持健康红润,青春常在。而且通过咀嚼动作,还可促使唾液与腮腺素的分泌增加。其中腮腺素主要从人耳前下方的一对腮腺分泌而来,它神通广大:除了能维持骨头与牙齿的正常发育之外,还对强化肌肉与结缔组织的活力,增强血管与皮肤弹性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30岁以后的人,腮腺开始萎缩,而细嚼慢咽恰恰可以刺激唾液与腮腺素的分泌,使人的颜面丰满,脸色红润。

  

好处4:益健康,防癌症

 

多多咀嚼,有助于消除食物中可逆存在的致癌物质。据统计,40%的癌症与食物摄入有关,而中老年人癌症发病率较高,也与咀嚼能力差有一定关系。唾液之所以具有抗癌作用,在于唾液中的酶能降低亚硝酸化合物对细胞的攻击,改变细胞突变计划,对于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也有明显的解除作用。我们的唾液中含有13种消化酶、11种矿物质、9种维生素、多种有机酸和激素等。其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的解毒功能最强。它们不仅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这些酶可以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成分,有效地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好处5:益牙齿,防龋病

 

细嚼对促进颌骨的发育、预防牙齿疾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细嚼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牙齿的咀嚼表面并不是一个光滑的平面,而是凹凸不平的,有许多沟裂,不容易保持清洁。咀嚼时的摩擦作用,可使牙齿表面受到唾液的冲洗,增强牙面的自洁作用,减少龋齿的发生。不但如此,细嚼还可以促进牙齿周围组织的健康,减少牙周疾病。在咀嚼时,食物不断地和口腔里的软组织发生摩擦,尤其是对牙龈的摩擦。这种生理性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加牙龈表面的角质变化,同时也使血液流得更加畅通,增加了牙龈对疾病的抵抗力。此外,多咀嚼一些较硬的食物,像烧饼或植物纤维等,反复耐心的细嚼,可对牙齿和牙龈产生较大的摩擦,从而起到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咀嚼时,牙齿所受的压力频频传给颌骨,这种生理性的刺激,可以促进颌骨的发育。

 

好处6、益智力,防健忘

 

据国外研究,咀嚼时通过下颌关节运动,使脑部血液循环畅通,加强大脑皮质的活化,从而起到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牙齿咀嚼运动是激活脑的开端,牙齿数目的减少会对人的意志力、思考能力产生影响。咀嚼动作锻炼脸部肌肉的同时,也可以间接地刺激大脑,使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脑部。脑细胞信息往来频繁,由于刺激作用,脑的激素分泌增多,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就会显著提高。一旦失去了牙齿,大脑神经就受不到刺激,这样,大脑的正常活动就会收到影响。据美国医学专家统计,咀嚼少的儿童智商普遍低于以耐咀嚼食物为主的儿童;而与正常老人相比,痴呆老人所拥有的自己的恒牙越少,义齿的使用率越低,咀嚼力越弱,痴呆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好处7、益视力,防近视

 

有实验证明,长期吃流食,很少咀嚼者,眼球水晶调节机能下降,视力减退;反之,进餐细嚼慢咽对保护视力有益。

 

好处8、益心脏,防心病

 

细嚼慢咽,能使人心绪平稳;进食过快,可使心跳加快,情绪紧张,对心脏不利。

   

应该保持怎样的咀嚼频率呢?

 

专家们通过实验表明,细嚼30秒能使致癌物质的毒性降低。如果你按每咀嚼一次1秒钟计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再咽下去,这就是科学家给出的标准答案。鉴于唾液的奇妙功能,日本营养学家西岗说:“细嚼慢咽对人体健康不但意义重大,我甚至把预防癌症和很多疾病的希望寄托于此。”按每咀嚼一次1秒钟计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再咽下去,就能充分发挥唾液的抗癌功效。如此简单的举措,何乐而不为呢?

 

神效少食法的适用范围:

 

顽固性哮喘、荨麻疹、特异反应性皮炎、胃下垂、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粘连、支气管哮喘、特异反应性皮炎、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胶原病(多发性硬化、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重症肌无力、慢性甲状腺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氏病、白癜风、癌症、不孕症、子宫肌瘤、痛经、三叉神经痛、痔疮、脱发等。

 

实施神效少食法的注意事项

 

一、少食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减少很多饮食,而是逐渐减少,重点减少动物脂肪、食糖及淀粉类食物的摄人量。

 

二、少食要持之以恒,只有把少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把它变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发挥少食疗法的功效。

 

三、在提倡少食的同时也需指出,少食必须在保证营养,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