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他们拥抱孤独,并不是为了孑然孤立

他们拥抱孤独,并不是为了孑然孤立

2020-10-21 08:28:59


少年心的故事为何如此惊心动魄?


这里面有这么一个问题:当一个人的生命被感受为燃烧的孤独时,应该如何生活。

《月亮和六便士》

——从清醒到释放 

斯特里克兰的孤独来自于“渴望”

 

就像烦闷生活里的一道惊雷,突然觉得“理想”已经在现实中划开了道口子。那样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月亮和六便士》/威廉·毛姆

斯特里克兰,一位证券交易所经纪人,他住在繁华伦敦,拥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富裕的经济环境,但是他的内心,却比底比斯沙漠中的隐士还要孤寂。折磨他的是发自内心掷地有声的质问:我想要什么?


义无反顾投向巴黎的斯特里克兰,完全陷入疯狂的创作热情之中。他深知自己必须完成一幅“命运中的画作”,于是与世隔离、摒除纷扰,全身心地与灵魂中狂暴的灵感相处。

事与愿违,在巴黎独居的画室中,他找不到出路。


斯特里克兰经历了几重转变:

  • 离开伦敦去往巴黎

  • 拥抱孤独,离群索居

  • 没日没夜绘画/陷入疯狂

  • 发现塔希提,惊奇于原始的生命热度

  • 从孤独走向共鸣,与世界合一


转折他不再呆在封闭的画室,而是投入到野蛮的大自然中去

这是一本有着“矛盾的火焰、挣扎的瑰丽”、懂得像镜子一样照亮真实的小说。

斯特里克兰达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在鬼魅般的壮丽中,他被震撼住了,被一种更深层的、源自生命的岩浆的热度所震撼。


当他不再孤立、而是与世界表里相依时,画作仿佛才砰地一声活了过来。他的画,他的女人,他的眼泪,这些元素逐一被拼凑完整。从清醒到释放,一念之间得到成全。

那个夜晚是如此美好,美得让你的灵魂都似乎无法再承受肉体的禁锢了。你感觉你的灵 魂随时都会挣脱出来,飞升到缥缈虚无的空际,而死神的面容竟是如此可亲可爱,与你至亲好友的面容一模一样。

每个人都有双面人生,向左或向右的挣扎,直面内心自深深处的澄净,那里有一团不灭的火,是对于“真正的活着”的呐喊与渴望。



《荒原狼》

——从边缘到不朽 

哈里·哈勒尔的孤独来自于“踟蹰”

 

当理想之存在,从青年的养分变为中年的困惑时,身陷孤立死局中的哈勒尔,他所问的问题其实是,市民阶层的生活应当如何被纳入生命。

《荒原狼》/赫尔曼·黑塞

哈勒尔年轻时是个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与他朝夕相处的“朋友”是歌德、贝多芬和托尔斯泰,直到中年,他仍然热爱读书思辨,却发现自己无法再融入世俗生活。于是这个男人成为了“荒原狼”,一个孤立的边缘者,在二战后的冷漠社会中独行。


他的踟蹰是被时间所吞噬的,坚持成为偏执,于是到了中年,矛盾被尖锐激化,“他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一方面他的身心都无法接受“堕落”的生活方式,无法享乐、聚会、与邻居聊天;另一方面,他逐渐丧失了从文学中获取快乐的能力,满足感愈加变少,哈勒尔对自己无法从中脱困感到危机。


真的无法脱困吗?


转折:自我与社会的和解,成为彻底的升华与不朽。

打破一切的,是来自外界的联结。他遇到了一个更加“世俗”、“神秘”,与他拥有截然不同智慧的导师,一个名叫赫尔米娜的女人。


赫尔米娜带着哈勒尔去跳舞,认识新的朋友、看风景、体验爱恨,不是为了让他沉迷娱乐,而是为了让他回忆起身体所能带给人的思考,让他从层层束缚中,重新回归到赤诚。

当一个人足够纯粹,并且真正开始去了解世界时,孤独才成为一种生命力。


他不再孤立,反而融入了强劲的张力。哈勒尔与赫尔米娜的关系带来思考与光明,他们多次看似争吵的语言,其实是哲学的思辨。

现在我明白了歌德的笑,这是不朽者的笑。这种笑没有对象,它只是光,只是明亮,那 是一个真正的人经历了人类的苦难,罪孽,差错,热情和误解,进入永恒,进入宇宙后留 下的东西。”

秉承自由走向世界,他得以重回其广袤的天地。“荒原狼”在小说最后发现,自己仍有尚未发掘之野性,尚有未体悟之哲学的维度。摆脱绝望,重新回到现实生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从偶然到宿命

少年圣地亚哥的孤独来自“向往”

 

他深知仍有一个命运在召唤他。

人体性情的脉动与某种人文理想的结合,其实是很偶然的。正是这种偶然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罗·柯艾略

圣地亚哥在少年时离开牧师家庭,他在欧洲的草原上流浪、与羊群相处,在山坡上思索、枕着一本又一本厚书入眠。他出于绝对自主的好奇心与向往而选择孤独,于孤独中滋养厚实的人生,乐在其中。


直到他遇见一位神。神告诉他,有一个宝藏等待男孩去寻找,而要找到宝藏,他必须从欧洲离开,离开他所熟知的羊群,买一张船票,渡海到非洲,跨过几千公里的沙漠,到达金字塔。


可是,流浪与冒险有何不同呢?

驱动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受蛊惑的动机,是他的本质,他的血液向往未知。


转折漫游者走向远方,从与羊相处习得道理,转移到世间万物之中。

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牧羊少年他进入水晶屋,他进入沙漠,他进入骆驼队,从不同的际遇中得到了智慧。


他的经历像沙漠中的风,会带着人的期望,也会带来失望,圣地亚哥并不是一来就明白道理,他在旅行中获得了牧羊所不能被赐予的低语,一种真谛。

在人生的某个时候,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命运主宰了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世 上最大的谎言。”

他生来是为了找到那个宝藏。纵然有深刻清醒的认知,通过幻想他仍然无法达到彼岸,仅仅是通过行动,对宿命的追寻,他找到了。


一旦做出决定,实际上便坠入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这洪流会把人带到一个你做决定时从来没想到的地方去。



读见讨论时间

关于“孤独”和“孤立”的对立,更甚至“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与西西妹交流。

最后,摘录一句电影《时时刻刻》中的台词:“要直面人生,永远要直面人生,了解它的本质。最后,认清它,热爱它的本质。”



注/本文为西西妹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也许这些热文,你也很感兴趣


几句话就撩得人口水滴答
京都的风景,是一场不想醒来的梦

如果读书是火锅,你怎么“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