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小半生都在认真读网文。如果是纸质书的话估计能放满一个小单间。
高质量网文虽然也是杜撰,但人物之间的互动是真的,也确实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具备一定合理性的世界。毕竟超人式的成功除了想象,也要讲讲基本法。
这次想认真谈谈玄幻修仙文《莽荒纪》、《择天记》和主角们。
《莽荒纪》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纪宁这个地球人投胎到了修仙的大夏大世界,一路苦难、危险、机缘不断,终从一个普通的部落少年成长为站在莽荒宇宙巅峰的人。
《择天记》则是追求逆天改命以活过20岁的陈长生努力修炼、却恰逢其会,在风云变幻的中土大陆中从普通小道士成长为人族领袖的故事。
简要版故事梗概看起来就是两个俗套的打怪、修炼、升级到世界巅峰的玄幻故事。
*目标明确,命运自己主宰*
我喜欢纪宁和陈长生,喜欢他们那种目标明确、从不将命运寄望于他人、始终将希望放在自己手中的性格。
纪宁从出生到最后掌控宇宙,漫长岁月从未停止自我鞭策和修行。当他进入更高级的修炼世界时,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从中汲取感悟以完善自身。陈长生遇到了有权有势的落落、有钱有人的唐三十六、梅主教等等,但也从不停止自身的思考和强大。
我见当下诸多鸡汤和操作指南,都是教人如何经营人际关系、如何维持关系,却忘了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的努力和强大。
“栽桐凤自来”,首先得你是棵真·高大梧桐。
如果纪宁在得到水府后就无限依赖,如果陈长生在结识大靠山们后就努力钻营,故事大概就是玄幻版伤仲永吧。
*努力而自律*
我命由我不由天、只敬畏大道的纪宁和陈长生还特别努力,努力到自律,自律到可怕。
纪宁从出生开始观想女娲图修炼神魂为自己踏上线路做准备,陈长生从小就通读道藏、顾虑安排自己的生活。
“天才并没有多了不起,真正最可怕的人,是对自己最狠的那些人”。
努力和规律是慢慢训练出来的习惯。
*厚积薄发,知识永远是力量*
他们努力的成果其实在书中都是隐而未现的,但我读来特别有感触。
纪宁在地球上生活的前世,疾病缠身,只能学习各种知识以丰富自身精神世界。他学习的目的便是学习本身,反而积累无数;陈长生在西宁旧庙与余人师兄通读道藏时并不知道有什么用,读书就是生活本身。
但一旦纪宁开始修行,那些阵法、经络、修行奥义对他人如天书,对有前世知识积累的他来说却易如反掌。
陈长生前十四年从未修行,但一旦开始接触修行法门,却“像是一坛火药被一颗火星点燃”,一夜星光耀京都。
都是厚积薄发。在漫长积累中掌握的知识,一旦契机到来,尽数都会转变成为自己的力量。
知识哪里会无用。
每时每刻想着要用知识换些什么的,却又发现很难换到、或者很难长期换取的人,自身才懂多少,就向世界卖弄。
那不是知识无力,是积累不够、是不得其门。
*有底线地重情义*
能坚定地追求掌握自己命运、能刻苦努力、能精心修习的人,却不一定是走在正道上的人。我喜欢纪宁和陈长生,还因为他们道义无损,得道多助。
纪宁一派少年活力,陈长生沉静肃然,但他们都取直不弯,万事问心,而是不违背真情真意真理。
他们都非常重情,所以身边挚友挚爱环绕。但这种重感情又一直有一条线在约束。
三界浩劫时,女娲阵营与无间门在气运之争中对峙时,黑袍神王两次以纪宁的挚爱余薇的神魂相要挟。第一次黑袍神王要求纪宁转投无间门,否则会失去挚爱神魂,纪宁在明知余薇将会受万般折磨的情况下拒绝;第二次还是在界域战争中,黑袍神王仍旧以余薇神魂要挟,不降则会让余薇魂飞魄散。纪宁仍然选择拒绝。
怎么可能要千万人为自己的感情陪葬,怎么可能背弃师门、朋友、信仰。这是纪宁的问心。因为底线和大道刻在心中。该个人承担的归个人,该世界承担的世界合力承担。
所以我很讨厌剧版《择天记》里秋山君爱而不得所以投靠魔族的桥段,这些努力、坚定、万事问心的人,怎么可能因为情伤便做出违背自己原则和本心的事情,一点都不合理。
*认真而努力的人总会不平凡*
像纪宁和陈长生这样目标明确、坚定努力、重情重义、直而不莽的人,有一天破碎虚空来到地球做普通人,失去主角光环了,也会非常不平凡的。
没有人不爱这样的人。
这看起来像是中学语文阅读理解,作者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了这么多。
但所谓影视、文学,都与现实互文,源于生活的。
这样类型的书,这样特质的主角会被一个接一个地创造出来,正是因为我们喜欢的、向往的就是这样的人。
消遣阅读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理解一个相互勾连的小社会。
但这只是读完了的人的小分享,入坑读网文还是要谨慎的。
毕竟每一本书都很长很长长长长,长到让人绝望。一旦沉迷,就更绝望了。
好像美少年在前,无法专心他顾一样的绝望。
只是为了悟出些道理的话,还是读读经典啊传记啊比较快些。
期待再分享我读过的各路网文。
文:谁说少年有性别
Say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