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穿越八十年的民国情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穿越八十年的民国情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2018-04-16 20:29:3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让阅读不再孤独




139年前的今天,爱因斯坦出生,开始探索时空的魔法。


139年后的今天,霍金离开我们去了他的星辰宇宙。


世间之人来了又走,唯有那颗爱人的心永远不变。


在白色情人节的这天,“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饼饼



本文作者:麦家陪你读书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ID:mai1964)

授权 小树林读书 发布



民国是一个才子佳人辈出的时代,无数佳作留存至今。然而要谈那些茶余饭后的八卦新闻,徐志摩、沈从文肯定榜上有名。


但是,还有一个人,他比徐志摩更浪漫,比沈从文更深情,他为妻子写下的情话更感动无数人。他就是朱生豪。

 

在他短短32年的生涯中,,还给妻子写下了540多封情书。


这个叫朱生豪的男子,不仅极富才情,更是世上最会写情话的人



一转身就遇见了

相隔万水千山的你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因为有了宋清如,才能让朱生豪写下一纸深情。



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虽说家里并不富裕但是也重视教育。而小时候的朱生豪就是一个学霸,学习成绩非常好。只是,10岁的时候,家里突然遭到变故,母亲生病去世。


两年后,父亲也去世了。他从此失去了父母的依靠,家庭的港湾。这样的变故,也让他变成了一个寡言的人。


▲ 朱生豪 ▲


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年之中,一整天不说一句话的日子有一百多天,说话不到十句的有两百多天,其余日子说得最多的也不到三十句”。(这个样子的他是不是有点像《解密》里的容金珍)


不怎么说话的他,越发发扬了学霸的精神。17岁的时候,他被保送杭州之江大学,享受奖学金,主修中国文学,以英文为副科。读大学期间,他加入到了“ 之江诗社 ”,之后他的才华逐渐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当时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朱生豪的作品爽利无比,他说:


“ 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在之江大学的第四年,有了“之江才子”之称的朱生豪依旧是个木讷的书生,寡言少语,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


 之江大学1932年中国文学会合影 

(右一为朱生豪)

1931年11月,国文系与教育系的诗友,发起成立之江诗社


但一年,他遇见了自己生命中的光,他的最爱——宋清如。 


宋清如家境富裕,是个大家闺秀。但她的父母却早早就给她定了亲事,准备让宋清如完婚。但是她却有这一股好学的天性,几次三番的挣扎不要结婚,最终以不要嫁妆的条件换得去之江大学读书的机会。

 

这个从小热爱诗词,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姑娘,初到之江大学,便引得一番围观。

 

她曾说:认识我的是宋清如,不认识我的,我还是我。


▲ 宋清如 ▲


这样的两个人,在一次“ 之江诗社 ”的活动中相遇了。朱生豪第一次见到了宋清如,便觉得相见恨晚,他深深地被眼前的姑娘吸引了。


他对她一见钟情。


此后,两个人开始书信往来。


那个时候,朋友们都嘲笑朱生豪,这个看起来瘦不禁风,“没有情欲”的木讷书生,写起情书来实在是极品中的极品。


看完朱生豪的情书,你完全没有理由拒绝他这样一个人。


 1.  因为有了你,分分秒秒牵挂着你:

 

“ 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这两天我很快活,而且骄傲。

你这人,有点太不可怕。

尤其是,

一点也不莫名其妙。”



"说,

愿不愿意看见我,

一个礼拜之后?

……让我再做一遍西湖的梦吧,

灵峰的梅花该开了哩。

你一定来闸口车站接我,

肯不肯?

我带巧克力你吃……"



“但愿来生我们终日在一起,

每天每天从早晨口角到夜深,

恨不得大家走开。”



“ 真愿听一听你的声音啊。

也真连半个探监的人都没有,

太伤心。

这次倘不能看见你,

准不能活。”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

假山边看蚂蚁,

看蝴蝶恋爱,

看蜘蛛结网,

看水,看船,

看云,看瀑布,

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



 2.  因为有了你,所以想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都给你:


“ 要是世上

只有我们两个人多么好,

我一定要把你欺负得哭不出来。”



“ 我不是诗人,

否则一定要做一些可爱的梦,

为着你的缘故,

我多么愿意自己是个诗人,

只是为了你的缘故。”



 3.  因为有了你想要努力变得更好:

 

“ 我实在是个坏人,

但作为你的朋友的我,

却确实是在努力着学做好人。”



这样的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情书,一字一句,说的是生活上的一件件小事,一次次无声的思念,一份份最深情的爱意。 


后来,看到有人说了这样一番话:

 

“ 现在看来,沈从文是深情无措的稚子,鲁迅是温情别扭的硬汉,朱湘是温柔委屈的弱书生,徐志摩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小白脸,跟朱生豪比起来,他们都差了一个等级啊。”


▲ 1947年世界书局的莎剧全集出版海报 

图片选自《诗侣莎魂:我的父母朱生豪、宋清如》


这话肯定是无聊之人茶余饭后的叨叨声,各位粉丝们不用为自家爱豆打抱不平了。但是,论写情话,朱生豪确实藏着满满地真诚与痴心。

 

朱生豪的情书,时而深沉,时而调皮,时而质朴,时而幼稚。但都是真诚的,丝毫没有卖弄,不做作,不矫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几十年后,不相干的人读起他的情书,依旧心生暖意



用三分之一的人生

为你写尽世界温柔

 

此后的时间里,朱生豪便只有这两件事。


一是:。

二是:给宋清如写情书。

 

朱生豪对宋清如的无限爱恋,也体现在他对宋清如的称呼上,一对刚陷入爱恋的男女,总是会给对方起一些奇奇怪怪亦或者是特别的称呼,仿佛这是他们之间的小秘密。



翻阅他们俩的信件,细细数来朱生豪对宋清如的昵称竟然有70多种不同的称呼,有肉麻到死,也有一本正经。


如:宋,清如,好人,宝贝,宋儿,好友,澄,小姐姐,澄儿,小亲亲,阿姐,傻丫头,宋姑娘,青女,我们的清如,好澄,好朋友,爱人,阿宋,亲爱的英雄,姐姐,好孩子,傻子,孩子,好好,老弟,小鬼头儿,婆婆,宋神经,宋家姐姐,挚爱的朋友,青子,二哥,小妹妹,姐,澄哥儿,如老姐,女皇陛下,澄子,宋宋,妞妞,你这个人,宋千斤,天使,心爱,蠢孩子,清如夫子,宋先生等等。

 

这样的一封封情书,朱生豪写得频繁。


当时,又适逢时局动荡,现世不安稳,他们之间的别离,是漫长的,也是坎坷的。别离时间长达九年,整整九年的时光,两个人靠着精神上的爱恋而坚守。这样的坚守,也令世人看到了一份坚贞的爱情。 


1942年,宋清如三十一岁,朱生豪三十岁。在这之前,朱生豪曾多次求婚,但是都被宋清如拒绝了。


宋清如内心渴望爱情和婚姻,但世道动乱使得她又深深地恐惧,她性格独立但又极度缺乏安全感。


 

最后,宋清如终于坦然接受内心深处的渴望。


同年,两人在上海完婚。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他们的婚礼,简单朴素,在婚礼上一代词宗夏承焘为朱生豪夫妇题下八个大字: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这是他们俩婚后生活的写照。


▲ 朱生豪与宋清如在上海拍的结婚照 ▲


结婚之后,朱生豪夫妇返回嘉兴定居。那时,战争局势已经非常严峻,而朱生豪又坚决不会为日伪效力,所以他们的生活极为困苦。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朱生豪依旧没放弃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我们现在看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就是在这段时间翻译出来的,朱生豪自己说道:

 

“ 饭可以不吃,莎剧不能不译。”


当时,朱生豪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翻译莎翁的巨作中,宋清如则夫唱妇随。


朱生豪译


朱生豪也曾邀请宋清如加入到翻译中来,但是宋清如觉得自己的英文不如朱生豪,便拒绝,愿意成为他最忠实的助手和伴侣。


宋清如就成了朱生豪的读者,翻译出来了第一个给她看,而宋清如也担任着校对、整理、装订的工作,夫妇二人搭档甚为默契。

 

因为当时物价飞涨,宋清如也甘愿担负起生活上的担子,洗衣做饭,经济紧张的时候也会出去帮工挣钱。


▲ 朱生豪故居 ▲


生活虽拮据,但是精神世界却富足。为了调节生活的乐趣,他们俩根据各自爱好,一起编选了《唐宋名家词四百首》作为“课件阅读”。

 

朱生豪后来也在书信中流露出对婚后生活欣喜之情。


后来,有人准备给宋清如写一本传记,宋清如听了说:“写什么?值得吗?”问起他们的婚后生活,宋清如只有一句话:


他译莎,我烧饭。


一句话,是他们两年婚后生活的写照。


他留下的使命,成了她的信念

 

1944年,困顿的生活,超负荷的翻译工作,使原本羸弱的朱生豪彻底地病倒了。


他病了,他遗憾自己不能完成剩下的5部半莎翁作品的翻译。他病了,是肺结核。可是他没有钱看病,也没有时间看病。


而此时的宋清如已经怀孕了,这个原本值得两人庆贺的事情,在当时令人增加了担忧。宋清如不仅要做饭洗衣,还要借钱养家。

 

日子过得异常的艰难,而朱生豪的病情却日日加重了。


12月26日,朱生豪喃喃地呼唤着说:清如,我要去了。


说完,便撒手人寰了。这一年,他才三十二岁。


他带着遗憾而走。

他没有完成所有的莎剧。

他留下了三十三岁的妻子和1岁的孩子。


▲ 宋清如母子 ▲


他逝去一年后,宋清如写下如此悲怆的文字:


“你的死亡,带走了我的快乐,也带走了我的悲哀。人间哪有比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亲爱的人由病痛而致绝命时那样更惨痛的事!痛苦撕毁了我的灵魂,煎干了我的眼泪。活着的不再是我自己,只像烧残了的灰烬,枯竭了的古泉,再爆不起火花,漾不起漪涟。”


朱生豪故居门口雕塑刻的一句话,这是朱生豪曾写给宋清如的信:


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意境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

 

朱生豪虽然走了,但他的翻译事业可远没有结束,宋清如为了完成他的遗愿,面对那三十一部一百八十万字的手稿,宋清如选择了整理和继续,同时她还要抚养嗷嗷待哺的孩子。


朱生豪留下的手稿和怀里的孩子,就是宋清如活下去的使命。


当一个人有了使命,她便有了无穷的力量。这是一种信念。

 


▲ 晚年宋清如 ▲


1997年,宋清如离世,与朱生豪分别整五十三年后,他们于天国团聚。,所以、朱生豪的书信及那个装了他灵魂的信封一起下葬


曾经,朱生豪为宋清如写下:


“不要愁老之将至,

你老了一定很可爱。

而且,

假如你老了十岁,

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

世界也老了十岁,

上帝也老了十岁,

一切都是一样。”


▲《朗读者》节目中朗诵朱生豪情书片段 ▲


如今,他们俩已永远一起,一起年轻,一起老去。


再没有什么能把他们分开。




来留言区找我玩呀~





 关于本文 


  • 来源公众号:麦家陪你读书(ID:mai1964)。

  • 著名作家麦家带领100个专业书评人精读1000本好书。每天早晨7:30,麦家陪你读书15分钟。书是最大的,读书就是回家。

  • 原文标题:比徐志摩更浪漫,比沈从文更深情,他是世上最会写情话的人




 精选文章传送门 


1. 比尔·盖茨22岁女儿火了: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教育”

2. 外婆的道歉信:献给每一个依然热爱故事的大人

3. 一个不会“撕书”的人,谈不上会读书

4. 如果你迷茫,一定要看看这7句话

5. 书单 | 看这些书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世外

6. 世界无聊,你要有趣,40件改变你生活的小事

7. 为什么富不过三代?看完《傅雷家书》我才明白

8.英国评出史上最牛20部间谍小说,有1部为我们中国争了气!

9.“鬼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谁说的?

10.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学不到什么东西?



 想投稿/互动 



如果你想投稿给「小树林读书」,与2万书友分享你的观点、看法与感受,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如果你想加入小树林为书友建立的社群 「一起读书吧」;


如果你想找小树林聊天侃大山,


长按以下二维码,就可以找到我哟:


来啊,

互相关爱啊


小树林读书
关注我们,让阅读不再孤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