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2017年我读了些什么书

2017年我读了些什么书

2020-11-16 12:35:25


去年看过的书不多.生了个娃忙碌了不少,反而不像上班的时候,至少每天通勤路上可以翻翻,现在大多数时间只能深夜看一会儿。很幸运好书还是颇读到了一些,这里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十本。


我如何选书


比较经典的书其实大家都听过,但除了教科书里有,可能有很多也都是还没机会拜读的,但平时总在不同场合会听人提及引之,久之心里会有一个 “to read”的书单,心情合适的时候挑一本来读。


比较新的书我喜欢自己去逛书店,花个几小时,翻翻看看,感兴趣的有些买实体,有些Kindle上买电子书。伦敦我最喜欢逛 Daunt Books, Foyles, Hatchards, 东伦敦的 Libreria, 以及到处都有的Waterstones。可惜现在比较少有这么大段的空余时间,所以改成了便捷的电子书为主,看看good reads和豆瓣上的点评,以及喜欢的博主或朋友的推荐,选一些合意的来读。


读到一个很喜欢的作者,如果有时间我会去挖出所有他的书中我感兴趣的来读,集中阅读是加深对一个作者的风格和观点全面了解的有效方法


我不怎么做读书笔记,主要还是没时间,但会直接在书(或电子书)上标注些喜欢的文字,观点,记录一下当下的感想,方便以后重新翻阅。这点上电子书真的很有优势。


对读书的量我也没有什么执念,除了没时间以外,我觉得书读得再多,如果不是真的出于兴趣,不好好的花时间消化,也就是走马观花,最后能留下来东西很少。书是为自己读的,有没有收获,只有你自己知道


读书的意义我以前也提过。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书就是灵魂的旅行,多走走停停,看看外面的世界,别人的观点,不同的视角接触得多了,慢慢了解人生和世界的多面性,也学会了自己独立思考,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思想体系,可以被inspire,但不要全盘接受照搬,对我来说这才是读书的正确打开方式。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有一种藏也藏不住的人格魅力,很美


不多说了,来看看我的top10 吧。




《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Ted Chiang 

《你一生的故事和其他》 姜峯楠



最早知道姜峯楠是因为《降临》这部电影,改编自他的短篇《你一生的故事》,于是入了他这本短篇合集。


一读之下马上就喜欢上了Ted Chiang了。几个短小精悍的轻阅读科幻故事,把宗教,数学,科技,语言学玩得团团转,知识面之广,脑洞之大令人崇拜。他的文字既干练逻辑又充满感染力,一个很不容易的组合。


《你一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如果你还没读过,那么容许我用两句话诱惑你入坑:如果一种生物在说一句话前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那他们的语言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已经知道每个故事的结局,你的人生还有自由吗?


说说我喜欢的其他几个小故事吧。


处女作 《巴比伦塔》是我读的第一篇,这篇虽有科幻核心,但由于包含的元素很多,容易给人不是很’科幻’的感觉,很有些宗教哲学玄幻小说的味道。从文字上来说,他通过对一个个细节的精心描绘,很轻松的把巴比伦塔从一个众所周知的寓言变成了读者脑海里切实影像。这种文字,是真艺术。这篇短文表面看似非常简单,其实通天塔故事的背后,蕴藏了几种对宇宙的不同诠释。结尾有些草草收场的感觉是个小遗憾,但顿悟之后展现出来人类的淡淡忧伤,足以让人进入更深层的思考。


《72个字母》以希伯莱传说中的会动的魔像为素材,写的是科技变革的科幻,顺便还融入一些对社会不同阶层,和两性问题的一些讨论,展现出来的脑洞非常令人崇拜。故事虽短却值得细细品味。


另外还推荐《赏心悦目》《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前者以一个记录片的形式讲叙如果可以把人辨别美丑的功能关闭后果会如何,后者是以宗教为主线索的奇幻故事。


不一样的科幻,值得一看。


Stefan Zweig: 《Chess》

茨维格:《国际象棋的故事》



非常喜欢茨维格对人物心理描写的能力,《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相信是很多人的茨维格启蒙。


一个作者如果描写人物心理的水平到了一定境界,读他的文字时你根本顾不上注意他的词藻文法,而是不可控制地被吸入书中情节,代入文中人物,如身临其境般体会主人公心里经历的一切。你可以想象被长时间关在一间无人的空房间里,不得以在脑中自己与自己对弈,中"棋毒"而至癫狂吗?我看到结尾出了一身冷汗,似乎可以感受到一二,有那么几分钟自己也要发疯了一般。大师级的心理描绘是我对《国际象棋的故事》可以给出的唯一评价。


Jim Randel Networking: Maximizing the Power of Numbers 

Jim Randel:《人际网络 - 将人脉的力量最大化》



一本非常出色的小册子。人际网络是个非常大的课题,这个主题的书非常容易过于复杂,枯燥或者鸡肋。这本言语简练易懂,满是具体事例,又配上轻松漫画的书,悠悠闲闲就把大道理讲明讲透,让人觉得有同鸣,好实践,而且还会意识到自己身边已是有大量可以用的社会资源。无需你投资大量时间研读,每天翻个十几分钟几天就翻完,你会受到启发。It's not what you know. It's who you know. 这个作者这一系列丛书都很实用。地铁上翻翻十分合适


Maugham: Of Human Bondage 

毛姆:《人性的枷锁》



半自传体的长篇,虚虚实实,融入了不少作者自身的经历。由于比较长,这本脱了很久都没有看,后来2016年开始看,从深受吸引,到渐渐感觉完全被拽入文中,似乎替着主人公一段段捱过他生命中的痛楚,每每总觉太沉重又放下,直到去年未才又渐入佳境一气读完。

毛姆的文字是极好的,直接,有效,犀利,不堆砌任何词藻,但仍然生动的把菲利普的一生活龙活现地展现在你面前,生动到仿佛替他过了这一生,当他被偏执的爱情伤到毫无自尊,被生活的艰辛逼到几乎自尽,以至于最后和生活达成平静的合解,一切我都感同深受,情绪随之大起大伏,这可以说是心态不好的时期根本不适合读的书。

作者对生命意义得出的结论你可以赞成或否定,但这个长篇故事把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中好的坏的绝望的一切都剖了出来,血淋淋地展现在纸上,迫使你看到人性和社会中你不一定想去看的角度。我很欣赏主人公的韧性和道德底线。

很优秀的长篇。如果我有一个人生必读书单,这本必在其列


“金钱就像第六感,没有它其他五感没法被完整地利用。”


Lord Chesterfield:《Letters to his son》

查斯特菲尔德 《一生的忠告》

编译:云牧心



著名英国外交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从儿子年幼时就开始以书信形式给予他成长指点的一百封信件合集。信中他不厌其烦的引导儿子掌握学习的正确方式,上流社会的社交礼仪,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概括一下是一本成功人生的哲学书。他的语气客观又不失父亲的亲切,道理说来浅显其实实践不易。说到底这是一本教你做人的书。查斯特本人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对人与社会洞察力十分敏锐,写的这些道理两百多年后依然十分有参考价值。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这本书对诱导子女方面应该也很有帮助。我的这个版本里翻译者还加入了些有趣的更适合当下时代的延伸阅读,十分有趣。强烈推荐。很适合地铁上零碎阅读。


Kathleen Tessaro:The Perfume Collector

Kathleen Tessaro:《香水收藏家》



被标题和封面吸引打算上下班路上随便翻翻的一本,没想到越看越喜欢。故事本身并无太大悬疑,但女主在伦敦巴黎两个城市的时间线同时被一点点展开,并在巴黎挖掘出一段很是传奇的历史。故事地点从纽约到蒙地卡罗到巴黎到伦敦跳转,作者做了大量历史背景,香水史,以及香水制作的研究。我喜爱香水,所以不由被大段对香氛和制香灵感的文字深深吸引。不爱香水,故事主人公之间暗综复杂的深刻感情应该也会感动你。不想刷透具体情节,但这是一本很有看头的"闲书"。十分推荐


Jo Nesbo:《The Snowman》

奈斯博 :《雪人》



开始看奈斯博是由于看过史迪格‧拉森千禧三部曲三部曲后意犹未尽,有人向我推介同是北欧犯罪小说家的奈斯博。最喜欢他的Harry Hole系列,被《復仇女神的懲罰》(Nemesis)和 《魔鬼的法則》(The Devil's Star)惊艳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非常喜欢Harry Hole这个角色, 酗酒颓废不近人情的外表,骨子里却充满了正义和温暖,还时不时教给你一些很实在的人生哲理,是个你看着看着就会爱上的角色。


去年看了雪人,和他的大部分故事一样,一开始节奏有点慢,但是悬疑的氛围渲染的非常恰到好处,看到心提在嗓子眼,硬是放不下来。奈斯博的写作很有逻辑性,铺垫下的疑点最后都能圆回来,适合我这种强迫症。故事用的插叙手法,也造成了一开始的’慢热’现象,但习惯了还是很有趣的。总体是系列中比较出色的一部。


"不要反抗。如果工作(生活中任何时间其实都适用)中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让它发生。你不能永远回避它。一点点地消化,然后像打开水闸一样释放掉。千万不要积累到墙上出现裂痕的程度。"


Truman Capote:《A Diamond Guitar》

卡波特:《钻石吉他》



以前一直没读的超短篇,是卡波特比较后期的作品,在蒂凡尼的早餐这本书的后面藏着的几个故事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


这是个关于同性之爱,背叛,希望和失望的故事。看完最后一句,连空气都是苦的,流泪不止。漫不经心道来的狱中轶事,似幻似真,说不出的现实感,其实是很多时候的人生写照,止不住的心酸。


卡波特的的文字很朴实,没有舞文弄墨的感觉,淡淡的讲着故事。他的小说我觉得需要精神充足的时候静下心来读,太多细节如果错过了,就会觉得故事略微乏味且晦涩,也就感受不到其精髓了。


《阿城精选集》



阿城是Apple推荐的。这本精选集囊括了他著名的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很多短篇,和散文。


喜欢阿城的文字,平实中透出无穷的魅力,没有什么生涩的词汇,无需引经据典,没有空话,十分接地气,又无比有诗意。


喜欢看他写那些悲伤的年代中悲伤的事,没有令人压抑的哀伤,平淡的叙述中竟充满了的力量。喜欢看他小说中写些生活细节,吃什么怎么做,如何过细碎的日子,满当当的烟火气息。喜欢他娓娓道来的散文,大道理尽在闲谈之中。以为是全无侵略性的文字,却无意间深深刻入意识之中。


三篇中篇都是很好看的,个人喜欢《树王》多一些,最能牵扯到我心里柔软的地方。散文中的《闲话闲说》很值得细细一度,听着他梳理中国小说的脉络,讲中国文化的精髓,涵盖很广,如此渊博,又特别平易近人,文人到了这个境界,难得。


《我是猫》夏目漱石




一部在待看书单上很久了的书,的确非常奇巧有趣。一只猫的视角,冷眼看尽人世间百态。满篇一针见血地嘲讽着改革后的日本社会,轻松幽默道来,嬉笑怒骂中藏有大智慧,令人捧腹之后沉思,类似的社会问题当然不是日本独有的。


这本书是夏日漱石为缓解精神衰弱写的,起先只是个短文,陆陆续续的写出来,所以有种杂文的感觉,不同与那些有严谨结构和情节的长篇,细节描摹十分鲜明,文字妙趣横生,很有可读性。


PS: 我读完才听说原来夏目也是个猫奴,这个猫原来是有原型的!果然大家都有猫?


人哪,为了消磨时间,硬是鼓唇摇舌,笑那些并不可笑、乐那些并不可乐的事,此外便一无所长。



我的top10分享完了,你去年读到什么好书吗?欢迎分享给我。


X.O.X.O


爱你们的Bunny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