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真探2》( True Detective 2 )回归。这部号称“逼格过于高冷”的小众佳作在首季大获成功之后,第二季的播出无疑给了观众更多的期待。
在《真探》首季开播前和播完后,美国娱乐新闻网站 HitFix 分别两次对主创 Nic Pizzolatto 进行了采访。Nic Pizzolatto 同样是第二季的编剧, 访谈中 Nic Pizzolatto 解答了对于布置悬念、搜寻线索以及其如何塑造出两位秉性迥异的硬汉“真探”等问题。关于第二季故事的发展脉络, Nic Pizzolatto 的回答颇具 《 真探 》所展现出的哲学深意:「如果《真探 》有一个统领全局的主旨的话,我可以说就是作为人类,我们仅仅就是我们在生存和死亡之间的故事——所以当自己给自己讲故事时,请一定小心。 」
Nic Pizzolatto(尼克·皮佐拉托),《真探》编剧,出生在新奥尔良,毕业于阿肯色大学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HitFix:你只有这么浅的电视界资历,到底是怎样获得制作这个剧的机会的?
Nic Pizzolatto :我觉得这是因为这个剧是我写的,而且我还拥有版权,如果电视台想要拍,就必须让我拍。等到我们出来寻找拍摄意向时,我已经到西部「搬到洛杉矶」一年半多了,我明白电视剧的制作流程,我也知道我能胜任。推销这个项目时我的任务就让别人相信我的能力,说实话,汇集了这么多明星、这么多钱的项目,如果我干的不好,我想他们肯定会把我拿下。这只能说你每天的努力表现决定了你的成就。
HitFix:在此之前,你是怎样获得制作一个选集剧的灵感的?
Nic Pizzolatto :有多个因素。在2010年的夏天我写了《真探》的一个版本,我觉得可以做我的下一部小说,就是通过两个人的第一视角来讲述故事,Cohle 和 Hart 的视角。按照章节交替,他们轮流讲述17年间合作的故事,和现在的版本区别很大,而且将是一本厚书。但当我打算把它搬到电视上时,我开始考虑如何改成电视剧本,而且可能拍成电视剧会更好,故事的时间跨度和大量线索可以提供给观众一个很好的视觉影像。2010年7月,我写了6个剧本,其中之一就是《真探》的首播集,我等了一阵,直到我了解的足够多,等到我们可以拿出来推销时已经能确保按照我们的想法制作了。
选集剧的想法来自于几个方面。我喜欢有第三幕、有结局的故事,对于连载的故事让我不爽的地方就是许多电视剧没有第三幕,只有没完没了的第二幕,当剧集拍到最后一年不得不仓促地进入第三幕,但这并不是一开始就深思熟虑好的。 我想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端、有过程、有结尾。许多从前电视剧黄金年代的选集剧给我的启示是,只要剧本足够好,我们可以吸引到电影界的人才。多数电视剧都需要演员签4到6年的长约,但是选集剧最多只需要5、6个月,我认为这对严肃的演员是有吸引力的。在电影界,饰演优秀严肃作品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如果他们对扮演超级英雄没兴趣,在我这儿他们可以来演自己真正感兴趣又能提高演技的剧。电影演员很少能得到演这种长篇叙事的机会,而且又不需要被电视界通常需要的多年长约所束缚。
《真探》第一季剧照,马蒂(右,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和拉斯特(左,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是一对合作多年的搭档
HitFix:我听说一开始是打算让 McConnaughey 演 Hart ,然后他说:「不,我想演 Cohle ,你应该去找 Woody 去演 Hart 。」 是这样么?
Nic Pizzolatto:差不多。我希望他演 Cohle ,我也很高兴 Matthew 能演 Cohle 。但事实是,Woody 已经是我们想要签的少数几个演员之一了。他刚演完电影《堡垒》( Rampart )和《规则改变》( Game Change ),贡献了两个非常棒、非常不同的表演。Woody 一直是我们想签下的演员,而当 Matthew 让我们考虑他时,我们就说:「是啊,当然,也许你还能帮我们,毕竟你俩是朋友。」
HitFix:看到他们俩演得这么棒,而且在他们的演绎生涯中演过形形色色的角色,我有点儿想看第二季让两个人换一下角色再来一遍,我觉得他们能演好。
Nic Pizzolatto:哦,是啊,那会很棒。我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合作,我们也在寻找今后继续合作的机会。对于电影演员来说(演这个剧)是很累的,至少要花半年的时间,有这个时间他们都能演两部电影了,或者演一部后和家人一起休假。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任何事情我都持绝对开放的态度。人们也在问他们会不会回归,我必须说这完全取决于演员,只要他们愿意我立马就同意。我喜欢看他们一起表演,让我不经去想:「为什么之前没人把他俩放到过同一个严肃电影里?」他们彼此的互动太美妙了,我能给出的最高评价就是——看过他们的表演之后,你会觉得换成任何其他演员都不合适。
HitFix:Woody 有过演电视剧的经历,但那是20年前,演的是多镜头的情景喜剧「我记得是在《威尔和格蕾丝》( Will and Grace )里演过女主角 Grace 的男朋友,幽默感强、性欲十足」,比起这个剧应该轻松多了,在拍摄的过程中,你是否觉得他比 Matthew 更驾轻就熟,还是说两个人都是新手上路?
Nic Pizzolatto:倒也没有,我觉得这对他俩都是新鲜事物。他们都是专业人士,有的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天啊,他们一定累坏了」,但他们会继续坚持演下去。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不同的表演经历,但结果很出色,他们确实做得很到位。如果你能发现他们有任何懈怠的地方,就说出来,我是没发现。
《真探》第一季宣传海报
HitFix:你只是在《谋杀》( The Killing )编剧剧组里的短暂地待过,那儿的经历是怎样的,有多大用处,那时有没有开始准备这个剧呢?
Nic Pizzolatto:我在为《谋杀 》写剧本之前,就已经写完了《真探 》的首集剧本,这也是我得到编剧机会的展示作品之一,为了那个工作我举家搬到了洛杉矶。最好的一点就是 Veena Sud 「《谋杀》的主创」允许编剧们随意进入拍摄场地,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电视剧制作速成班,教会你谁是做什么的、一个剧的掌舵人需要做什么等等。为今后的事业打基础,这就是我从那次经历中主要学到的事情。可能一开始是源于(我作为)小说家的生活体验,但在播出之后,我对最终呈现在屏幕上的结果感觉很复杂。我意识到如果我想署名上去,就必须自己来制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成品。在第二季开始时我就辞职了,但我必须承认这是很棒的经历,四个月前我还在大学教文学,突然间我就到了电视剧组,这很宝贵。等到我推销这个剧并开始制作时,我已经驾轻就熟了,我觉得「是的,我能做到。」
HitFix:你在拍这个剧之前有没有特别的风格参照,或者有以前看过并且喜欢的一类电视剧、电影,让你想说:「我也想借鉴一下」?
Nic Pizzolatto: 很奇怪,当我仔细去想,很多作品都对我有影响,像《拳台血泪》( Playhouse 90 )、《迷离时空》( The Twilight Zone )、《铁面无私》( The Untouchables )所有这些黑白电视剧。但说到确定叙述风格,绝不是草率就定下的。也许 Errol Morris (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代表作《细细的蓝线》、《战争迷雾》)对我的影响比任何人都大, Errol Morris 和 Mike Leigh (英国著名电影导演,代表作《秘密与谎言》、《维拉•德雷克》、《赤裸裸》)能够用一部电影完成最高水准的角色塑造。对我来说角色就是一切,这也是相比电影我更喜欢电视剧的原因,你要和角色共生。 Errol Morris 的伟大之处以及他完美塑造角色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尽情述说。当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每个人都极力解释自己的故事,解释他们做出的决定,为了更契合现在而粉饰过去。这都让我很感兴趣——回忆以及关于客观事实的想法,这就是让我着魔的地方。我也很乐于把一个好的角色交给一个好演员,然后就让他尽情演。不需要任何特效,表演本身就是特效。这也许源于我对剧场的热爱,就是对话。如果你富有创新精神,就可以把戏剧式的对话融入到电视剧中。我喜欢让角色自由发挥。
HitFix:在前几集中, Cohle 这个角色很熟悉连环杀手的想法。他有许多理论,也说了很多让 Marty 发疯的话。让我们回到 Thomas Harris(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沉默的羔羊》、《汉尼拔》),依据他在流行文化中对连环杀手的描述,你是如何处理的,以避免被称作又是一个复制品?
Nic Pizzolatto: 评论都还没有出来,所以没准也会被抨击为复制品。对我来说不同之处就源于我的个人坚持,我想要探寻的东西从根本上来说与连环杀手没有任何关系。我对连环杀手不感兴趣,我对通过描述血案来吓唬、恶心观众完全不感兴趣,在流行文化中塑造连环杀手的方式或多或少都是幻想。对我来说,在第一集中你看到的这些熟悉的桥段——从发现尸体开始,两个关系并不融洽的警察,他们不得不在一个车里交流——这些都是常用的桥段。然而每次我们用到熟悉的桥段,本剧都希望能颠覆它,事情从没向着我们通常以为的方向发展。但并不是凭空的颠覆,事情没按我们预想的那样发展的原因是角色的行动,角色的行动又源于他们的性格。我用了一些观众熟悉的元素,希望用类型片中常用的故事桥段把观众留住,作为一个所谓的「procedural」(每集剧情独立的系列剧)我也能做一些完全不同的处理。
本剧的节奏在第3集之后其实变化很大,你能在前几集中看出来,这个剧在何处发力,和系列剧通常发力的地方并不一样。通常仅仅是在他们两个角色之间爆发冲突,或者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个意义上,我对连环杀手没兴趣,而且我也不想陷入——谁能想出最恶心的连环杀手——这种创意比赛。无论那种题材——科幻小说、爱情小说、严肃文学——我最关心的都是在场景中角色的人性。这个系列剧的案件和剧情满足了所有这一类型的基本元素,确实有悬疑,确实有真正的危险,调查的过程就是层层解开谜团的过程,而且我相信结尾也是合理的、令人满意的;但是这都是为了让剧情更有张力,利用这种叙事结构来达到本剧真正的主旨——对这两个男人、两个角色的探索。不一定非要有连环杀手,唯一的规则就是——会有一个疑案,有人会去破案。这一季只不过是采用了追踪凶手的形式,而实际上,只是假借犯罪调查的方式,让两个主角来探索形形色色的角色。我就是我的抱负。
HitFix:该剧的结构就意味着你可以对结局做任意安排,甚至杀死两个主角,因为你可以在下一个季度全新开始。为什么你在结尾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方式?
Nic Pizzolatto:这是一个刚开始时就已经构思好结尾的故事,那就是 Cohle 会很清楚地表达,没有感伤或者错觉,以乐观的方式。采取那种方式,在我看来就是正义获胜,那是本剧最初设想中最关键的一个元素。对我来说,作为一个故事的讲述者,我想通过角色的真实需求,来跟着故事走。要杀死一个或两个家伙将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我甚至有一个想法,让更加神秘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会凭空消失,Gilbough 和 Papania (那两个黑人侦探)不得不收拾残局,没人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或者完全走超自然的路线。但是我认为这两种选择都太容易了,这样会否定本剧一直在追问的现实问题。退回到超自然的方式,或者走杀死一个角色这样的简单戏剧化的路线,以迎合观众的感情,我觉得会伤害整个故事。我觉得更有趣的是,这两个人能获得一种解脱,让 Cohle 能够认同这个世界存在幸福的可能。因为这两个人共同失败的地方就是他们都不承认幸福的可能,我并不是指宗教意义上的。我们这样安排 Cohle ,他并没有做180度的转变,也许只改变了5度,但是他在结尾处所做的乐观暗示,并不是一种感情用事,而是完全基于现实。考虑到这些角色的经历,对我来说好似很难想出一种办法能让他们活下去,在八集结束后还能活得更好。然而现在他们将在剧集之外继续永远地生活下去,他们并没有做非黑即白的转变,只是在黑暗的心灵中获得了一定的解脱。他们并没有闭上眼睛,逃避自己作为男人的失败。当他们离开时,已经有了不同的变化。
HitFix:关于 Cohle 在结尾处的顿悟,剧中大量涉及虐待,有时来自有组织的宗教,其中的一半又是通过没有宗教信仰的 Cohle 的视角讲述的,他在描绘人类存在的毫无意义方面极具说服力,而且富有激情。
Nic Pizzolatto: 他的抗议确实太多了。这是整体编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就类似在整本书还没读完之前就提前评论个别章节,一些关于 Cohle 的哲学和信念的问题我不会过多谈及。我从不认为 Cohle 在撒谎,我只是觉得他希望绝对的虚无就是真理,就如同一个基督徒会希望耶稣的重生是真的,对不对?这就是那种如果你本来就确信的事情,你就不会到处一直说个没完,对不对?
HitFix:你给了Cohle很多机会,特别是前5集,来表达他的信仰系统。读到关于本剧的大量评论,有些人被Cohle的言论深深打动,有些人觉得他说的都是扯淡;有些人认为剧作者也觉得Cohle很有天分,而其他人觉得作者知道Cohle说的都是在扯淡。你希望观众对Cohle的言论持什么看法?
Nic Pizzolatto:我不想通过告诉观众「这是这个意思」、「那是那个意思」来限制他们的想法,我的意图是挖掘事物永恒不变的本质。认为Cohle的理念是狗屎的人请注意,你就是把叔本华和尼采叫狗屎。他并不是像一个大学新生在吃披萨时的夸夸其谈,那是叔本华对生命的思想,我认为那就是Cohle的吸引力,或许直到你看完整八集才能获得解脱。确实,这些言论极具说服力,也是说得通的, 但这并不比Theriot牧师在帐篷下进行宣讲时告诉你的故事更真实或更虚假。有人问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很明显,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很讨厌这种问题。但是我知道他们是在询问一个主旨——一个围绕所有发生的事情的主旨,所以我必须想明白。对我来说,如果《真探》有一个主旨的话,这个剧告诉你的是——不断告诉你的就是——一切都是故事。Cohle 告诉你你自认为是谁,你的身份,这是你自己告诉自己的故事。他告诉我们宗教和哲学就是我们编给自己的故事,Cohle 把它们描述成自我解脱的方式。在审问犯人时他就特别擅长让犯人认罪,因为他给犯人提供了获得解脱的空间。 Marty 说侦查就是在犯罪事实发生后再拼凑故事,当他在第五集中重温自己的故事时,你可以看出来 Marty 曾经告诉自己这个版本,而到了现在他又告诉自己另一个版本。本剧从来不关注超自然现象,但它却关注超自然的想法,这影响到了故事的进展。所以说如果《真探》有一个统领全局的主旨的话,我可以说就是作为人类,我们仅仅就是我们在生存和死亡之间的故事——所以当自己给自己讲故事时,请一定小心。
《真探》第二季男主角由柯林·法瑞尔担任
HitFix:你现在对第二季怎么拍有哪些想法?假设 HBO 还想拍的话。
Nic Pizzolatto:如果他们还让我们在拍一季的话,我已经在写了。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大概思路。如果继续下去,每年都安排在不同的地方,使用新演员,风景也是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继续构思一些新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至少在一季的某些部分使用。前面我已经提到的那些原因:用优秀的演员,让他们尽情去说,你只需要在旁边拍。另外,人们讲述的故事与真实真相的会有出入。人在讲故事时会说谎,但影像不会。所以我想你能非常有效地对比发现——事实的真相和人们的描述往往是不一样的。人们不说真话会有无数的原因,甚至可能不是故意的。也不一定非要以警察询问的形式表现,如果你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可以是有人在做告解,可以是有人通过广播说话,有无数种选择。所以我认为上面那些元素会保持下去,成为这个剧的特点。
HitFix:我不知道第二季进展到什么阶段了,对第一季的反响会不会对你如何处理第二季产生影响?
Nic Pizzolatto:只有一个影响,就是我意识到我需要保持神秘感,不能太直白。
《真探》第二季剧照
HitFix:关于第二季你能透露些什么?
Nic Pizzolatto:好吧,现在说还早些,但我可以告诉你,第二季是关于坚强的女人、坏男人,以及美国运输系统的神秘历史。
HitFix:最后一个问题,你凭空写了整个剧,而且对于电视界来说你也算是个新人,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响。当此剧一出,观众为之疯狂, 产生了很多关于 the Yellow King、 Lovecraft (美国恐怖、奇幻小说作家)以及其他事情的复杂理论,看到你的作品能有些反响是什么感觉?
Nic Pizzolatto:我觉得这很棒,我真的这么认为。对我来说,这就是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意义,这就意味着观众会从作品中影射自己。我曾经喜欢的作品,无一例外的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和我的私人感情层面产生联系。我曾说过我对 Robert W Chambers (美国恐怖小说家,1895年发表了恐怖故事小说集《 The King in Yellow 》)的作品唯一的兴趣就是它作为一个故事在美国传说中存在一定地位,而且它是关于通过一个故事让人变得疯狂的故事,仅此而已。除此之外,我还对奇幻恐怖小说营造的气氛感兴趣,关于奇幻小说我只想说这么多。我也确实察觉到了这个故事与奇幻小说更相似,这不是我的初衷。打个比方,如果有人在看《真探》第一季时想读一本书,我会推荐英国詹姆士国王钦定版的旧约全书。我不会推荐任何人去买 Robert Chambers 的书,那本书并不怎么样。我认为康拉德和福克纳比 Chambers 和 Lovecraft 强多了。我希望当这八集故事整体呈献出来之后,能够引起新一轮的评价。即使没有,对于现有的反响我也很高兴,不能更美妙了,我已经很惊喜了。我还记得三个月前和你谈话时还要说服你:「这个剧只是听起来和其他剧类似」,「我知道,我知道」,而现在我妻子有一天读到过一个评论,说我是生活在荒漠中,而且还组织了某种邪教,(笑)我不知道怎么回应。我想,对于这个剧希望你去探寻的所有问题,剧里都做了回答;不希望你问的问题,最好自己去思考。
* * *
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微博,可成为《人物》付费会员,每月将收到我们精心遴选的至少10篇文章,包括全部拳头产品。1月仅5元,按年更有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