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收到这两个字,我都有种被套路的感觉,于是就写下了“不要问我在吗”这篇文章。我总结发现,但凡以“在吗”开头,要么是关系不熟,要么后面基本都会跟着“求你帮个忙”。
◆ ◆ ◆
无论是微信,还是qq,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开场白就是:“在吗?”
问完一遍,没人回答,还是问:“在吗?”
你指望我能怎么回答,不在?
最开始的时候,作为一名不会说谎的强迫症患者,无论手头正在做着什么,只要一看到这句话,我都会忍不住在百忙之中回答:“在的。”
然后,对方就开始了漫无天际的聊天模式。而我最开始拿起手机,可能是想给我的客户汇报数据来呢。
不仅如此。久而久之,我发现问我在吗的人,大多都会聊着聊着忽然扔出一个令人为难的问题给我。而一句“在的”,已经使我失去了装聋作哑的机会。
那种感觉像被人逼到墙角,必须给出一个交代才行。
◆ ◆ ◆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职场里有个非常睿智的师父。
有一天,我师父收到一个老同学的微信,那人连发了六条“在吗”。除了这俩字,什么也没有。
我师父看到微信之后,直接拨通了对方的电话,问他什么事。
原来,他同学要结婚了,问他去不去。我师父回答:不去。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师父很不高兴,他说,要是他一开始就问我去不去,我就去了。
可他偏要耍小聪明,非要等我回一句“在的”,才说自己有什么事。
听了师父的话,我就记住了,不要问人在不在,有事直接说。
万一人家在忙,也好把你的事稍稍一放,过后回话。
万一人家心下迟疑,也可以给自己留段时间深思熟虑,不必急着回复你。
万一人家看了你的事根本不想接招,也可以堂而皇之装作系统故障,不必惹得大家都犯尴尬症。
这就叫,做人留一线,江湖好见面。
◆ ◆ ◆
做事留有余地,这是高手的智慧。
因为你聪明,就当我傻吗?
咄咄逼人,往往适得其反。
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所以,如果你心里有事要说,请开门见山,一吐而快。
不要不停地问人“在吗”,只要人活着,自然是在的。
干嘛老问我在吗。不用问了,还在呢。
有事说事,无事退朝。
◆ ◆ ◆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很忙,选择都很多,套路者注定是要被遗弃的。
因为你自作聪明的小心思,别人心里不是没有。一旦被人看清了,也就被人看轻了。
还是那句话: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千万不要套来套去,把自己套进去!
文章来源于网络
回复关键词查看对应服务及内容:
|点歌(点歌步骤)|灯火(祝福语内容)|歌单(今日歌单)|预告(明日预告)|蜻蜓(蜻蜓FM 离线听节目)|喜马拉雅(在线收听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