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络病在线”可快速关注!
神经保护能降低急性缺血所致的脑组织一系列病理性损伤反应,且神经保护越早越好。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朱榆红教授在第十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期间举行的脑血管病论坛上做了题为《脑卒中神经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报告,从脑卒中的现状、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改变、脑保护剂的分类及中医药对微血管的保护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脑卒中的临床诊疗要点,强调了脑卒中疾病神经保护的重要性。
朱榆红教授在报告中逐一介绍了各类神经保护剂,包括钙拮抗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谷氨酸释放抑制剂、GABA受体激动剂、自由基清除剂、细胞膜稳定剂、中医药等。
她指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项科学研究给了研究者一个进行神经保护的思路和方法。吴以岭院士、曾进胜教授等的研究发现,通心络能够通过保护神经元超微结构、降低神经细胞凋亡、促进丘脑细胞增殖和神经元分化、减少梗死灶神经元丢失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等机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针对通心络胶囊的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通心络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更优,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计算有效率,通心络组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4.9%。另外,由王拥军教授牵头开展的通心络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TISS)正在进行中,其结果将为通心络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的证据。